資源簡介 “聲勢,在音樂中流淌”—— 課題研訓活動聲勢是一種用簡單而原始的身體動作發出各種有節奏聲音的活動,即可增強學生的聽辯能力,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反應能力,為了提高廣大音樂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楊靜音樂名師工作室于2020年12月16日上午,在安陽市外國語小學舉行聲勢律動研訓活動暨聲勢律動課題中期匯報。課題主持人張麗麗老師主持了本次活動,殷都區音樂培訓者團隊和全區音樂教師參加了本次學習。一、課堂片段展示 首先,名師工作室及課題組成員孫青老師展示了《七色光之歌》課堂片段,在美妙的音樂聲中孩子們邊唱邊跳,課堂活潑生動,別具風格。接下來孫老師又引導孩子們采用圖譜與聲勢相結合的方式,不同的圖形和水果,分別代表不同的動作,激發了孩子們濃厚的興趣。課堂層層遞進,難度逐漸加大,并進行了多聲部的訓練,收到很好的效果。二、講座及實操培訓隨后,工作室成員及課題主持人張麗麗老師對聲勢律動的概念、作用進行詳細的解讀,并帶領大家邊欣賞邊分析。聲勢律動有趣的教學方式提高了老師們的學習熱情,緊接著張老師帶領參訓的老師利用我們身邊的物品:如沙包、彩帶等,進行長音和短音的練習,寓教于樂同時激發了創造能力。“恰恰”和“破冰”游戲在歡快的聲勢律動中,能夠幫助學生輕松的記憶歌曲旋律。三、名師點評 最后,名師工作室楊靜老師對這次培訓進行了總結,對活動效果非常的滿意,對課題組成員的研究成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楊老師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強調要將課堂學習主體歸還于學生,真正做到以生為主、以樂為主、以創為主。律動要具有階梯型,難易程度要進行區分,做到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希望參訓的老師們通過本次的培訓針對自己課堂進行自我反思與提高。“聲”入人心,“玩” 轉音樂課題成員研討活動 2020年月10月,課題組成員和全區音樂老師在xxxxxx,舉行了課題研討活動。本次活動分為兩部分,上午是聲樂演唱技巧培訓,下午是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知識學習。上午的活動xxx老師對學員們進行專場聲樂指導。老師先從姿勢入手,講究下重上輕的歌唱姿勢,隨后又介紹了胸腹式呼吸,并帶領大家嘗試了吸氣吐“絲”的練習方法。接著,老師講解了根據不同音區發聲位置的變化,并展示了不同的練聲方式。此外,楊靜老師還說,在歌唱時須做到字正腔圓,聲情并茂。要點講解過后,楊老師還對xxx、xxx、xxx、xxx四位學員進行了指導。這四位學員分別演唱了《別董大》、《藍色愛情海》、《莫尼山》及《納西篝火啊哩哩》。針對不同歌曲類型,施老師用她豐富的專業知識及準確煉達的語言,分別從咬字歸韻、演唱技巧、風格把握、氣息支持等不同方面對學員們的演唱進行剖析,一針見血地指出每個人的問題所在,為他們作出細致的指點。學員們較好地吸收了這些建議,在現場呈現了良好的反饋,得到了老師和在場全體學員的一致認可與掌聲。 下午,由xxx、xxx、xxx、xxx等六位老師帶領著在場所有的老師一起“牛”(扭)起來。首先由xxx老師為我們帶來關于達爾克羅茲的生平概述、教育理論的形成以及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介紹。緊接著第一個活動是由劉文藝老師帶來的《貼紙集體舞》。每個人的不同身體部位上貼上了紅、黃、藍、綠四種不同顏色的貼紙,跟著音樂有拍律的行走,并通過touch不同的貼紙顏色感受音樂的節奏與樂句,以此來訓練學生的空間感和基本拍,學習音樂的多變性。第二個活動是由老師帶來的《馬車三人舞》,由三人分別扮演馬車的左輪、車夫、右輪,構成“馬車”三人,跟隨音樂表現馬車歡樂行駛的形象。通過這個活動,可以感受曲式與節奏在律動中的編配與運用,同時培養內心聽覺。二個活動動靜結合,每個環節層層遞進,讓所有老師沉醉在音樂的律動中,度過了一個歡樂又充實的下午。本次活動的最后,楊靜老師向大家做了簡單的總結分享。楊老師說,音樂工作者的教學和技能不應止于一次培訓,而應當在接下來長期的課題的研究過程中,對自己的技藝時刻磨練。愿我們將今日所學全部吸收,好好揣摩,把課題扎扎實實做下去,讓更多的學生受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聲”入人心,“玩” 轉音樂開題報告.doc “聲勢,在音樂中流淌”研究報告.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