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知識點復習總結2022--2023學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知識點復習總結2022--2023學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八年級上冊知識總結
第五單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動物的主要類群
第一節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
常見的腔腸動物: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蟲,水螅。 只有水螅生活在淡水中(水流緩慢、水草繁茂的清潔淡水),其他的生活在海水中。
2.水螅的身體只能分出上下,分不清前后,左右和背腹,經過身體的縱軸可以有多個切面將身體分為對稱的兩部分,這種體型稱為輻射對稱。
輻射對稱分意義:便于感知周圍環境中各個方向的刺激,從各個方向捕獲獵物,進行防御。
3.腔腸動物的特征: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
4.水螅的身體由內外兩層細胞構成------內胚層和外胚層。內胚層圍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吃進去的食物在消化腔內被消化,食物殘渣由口排出。
5.腔腸動物依靠刺細胞,捕食和防御。刺細胞是腔腸動物特有的攻擊和防御的利器,大部分分布在觸手處。
6.腔腸動物中的海蜇,經加工后可以食用。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物質堆積形成珊瑚礁。珊瑚礁的作用:①形成島嶼;②加固海岸;③為海底魚類提供重要的棲息場所和庇護地。
7.水螅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
8.扁形動物的特征: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
9.常見的扁形動物:渦蟲,華睪吸蟲,血吸蟲,絳蟲。(其中渦蟲是自由生活的,其它都是寄生生活。)
10.寄生類扁形動物消化器官簡單,生殖器官發達。
11.我國南方流行的血吸蟲病是由日本血吸蟲引起的,人若是進入含有釘螺的水域,很可能被感染。(日本血吸蟲的幼蟲經皮膚進入人體。)釘螺屬于軟體動物。
12.華枝睪吸蟲通常先寄生在紋沼螺等淡水螺中,然后進一步感染草魚、鯽魚等淡水魚以及蝦類,人或動物若是使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該吸蟲的魚蝦,就會被感染。
14.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的共同特征是有口無肛門。
第二節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
1.常見的線形動物:蛔蟲,蟯蟲,鉤蟲,絲蟲,線蟲。(秀麗隱桿線蟲是自由生活的,其它大部分是寄生生活。)
2.線形動物的特征: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
3.蛔蟲適于寄生生活的特點:(1)體表由角質層(保護作用)(2)生殖器官發達(3)消化器官簡單。
4.蛔蟲寄生在人的小腸內。預防蛔蟲病的措施:①注意個人衛生,不喝生水,蔬菜水果洗干凈,飯前便后洗手;②要管理好糞便,糞便要經過處理殺死蟲卵后,再做肥料使用。
5.人的小腸可以消化肉類,但是不能對蛔蟲造成傷害的原因是體表有角質層起保護作用。
6.常見的環節動物:沙蠶,水蛭,蚯蚓。
7.環節動物的特征:身體呈圓筒形,有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
8.蚯蚓的運動方式是蠕動。
9. 蚯蚓靠濕潤的體壁呼吸。觀察蚯蚓時應用濕棉球輕擦蚯蚓體表的目的是使蚯蚓能夠正常呼吸(蚯蚓靠濕潤的體壁進行呼吸)。
10.怎樣區分蚯蚓的前后端:靠近環帶的一端為前端。
11.蚯蚓身體分節的意義:使軀體能夠靈活運動。
12.用手觸摸蚯蚓身體腹部,感覺粗糙不平,用放大鏡觀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許多小突起,著就是剛毛。
13.蚯蚓靠肌肉和剛毛配合完成運動。
14.剛毛的作用是協助運動。
15.蚯蚓在玻璃上比在粗糙的紙上運動得慢,其原因是玻璃上的摩擦力小。(或者說粗糙的紙面有利于剛毛的固定。)
16.雨后蚯蚓爬上地面是為了呼吸。
17.在蚯蚓的體壁涂上凡士林,一端時間后,蚯蚓會死去,因為蚯蚓靠體壁呼吸。將蚯蚓放在干燥的環境中蚯蚓將死去,因為蚯蚓靠濕潤的體壁呼吸。
18.容易找到蚯蚓的環境是:潮濕,疏松,富含有機物的土壤中。
19.環節動物與人類的關系:沙蠶是魚,蝦,蟹的食餌。蛭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質--蛭素,在醫學上,可生產抗血栓藥物。蚯蚓(1)疏松土壤。(2)提高土壤肥力(3)優良的蛋白質飼料
第三節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
軟體動物(目前已知的軟體動物有10萬種以上,是動物界的第二大類群。)軟體動物的特征: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
.常見的軟體動物:河蚌,扇貝,文蛤,縊蟶,石鱉,蝸牛,烏賊,,章魚,魷魚(槍烏賊),墨魚,鮑魚、田螺,牡蠣,釘螺 。
河蚌內的珍珠是由外套膜受沙粒等異物的刺激,分泌大量的珍珠質把異物層層包裹起來。 珍珠與貝殼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鈣。河蚌形成貝殼的結構和形成珍珠的結構是外套膜。
雙殼類動物動物可以用足緩慢的運動。通過身體后端的入水管吸入水,水流經身體一些器官后,再通過出水管排出體外。在吸入和排出水的過程中,攝取水中的食物顆粒并排出未消化的殘渣。利用鰓與水流進行氣體交換。
軟體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有益:食用(牡蠣、扇貝、鮑,含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且脂肪含量低。) 藥用(鮑的殼(石決明)、烏賊的殼(海螵蛸)、珍珠粉等皆可入藥) 工藝品(螺殼、珍珠殼) 有害:有的危害農作物,傳播疾病(如釘螺與血吸蟲的傳播有關)
6.節肢動物是最大的動物類群,已命名的種類有120萬種以上,占所有已知動物種數的80%。軟體動物是動物界的第二類群。 昆蟲是節肢動物中種類最多的類群。
7.節肢動物的特征: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昆蟲的基本特征:有一對觸角、3對足,一般有2對翅,代表:蝗蟲
(節肢動物和環節動物相同的特點是身體分節。
常見的節肢動物:蝦,蟹,蟬,蝗蟲,鼠婦,蜘蛛,蝴蝶。
8.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唯一會飛的動物。昆蟲有翅,因而昆蟲是分布最廣泛的動物。
9.蝗蟲的身體分頭部,胸部,腹部三部分。頭部負責感覺和攝食。胸部是運動中心。蝗蟲的運動方式是跳躍和飛行。
10.蝗蟲進行氣體交換的部位是氣管。 氣門是氣體進出蝗蟲的通道。蝗蟲的氣門位于胸腹部,因此將蝗蟲的頭部放入水中,蝗蟲不會窒息而死。
11.蝗蟲的外骨骼作用:1、保護內部的柔軟器官2、防止體內水分蒸發
12.蟬“蛻皮”蛻去的實際上是外骨骼。昆蟲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要蛻皮是因為外骨骼限制了身體的生長。
13.節肢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①蝦、蟹食用②蜜蜂等昆蟲傳播花粉③蝎子、蜈蚣、蟬蛻等入藥④果蠅是實驗材料 ⑤蚊、蠅、螨叮咬人傳播疾病
第四節 魚
1.魚的特征:生活在水中,體表有鱗片覆蓋,用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2.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鳙魚。
魚類:中華鱘、帶魚、鯊魚、泥鰍、黃鱔、海馬等
魚非魚:(A)
(1)叫魚非魚:魷魚(軟體)、墨魚(軟體)、章魚(軟體)、娃娃魚(兩棲),鯨魚(哺乳)鱷魚(爬行) ,甲魚(爬行)
(2)不叫是魚:海馬、中華鱘、泥鰍、黃鱔
3.魚在水中向前游泳的動力主要來自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
4.魚靠側線感知水流和測定方向。
5.魚適于生活在水中的特點:一是能夠靠游泳來獲取食物和防御敵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6.魚的身體分為頭部,軀干部和尾部。魚身體呈流線型,可以減少水在水中的阻力。
7.魚用鰓呼吸,鰓的主要部分是鰓絲,鰓絲中密部著毛細血管。當魚的口和鰓蓋后緣交替張合,水從口中流進,經過鰓絲時,溶解在水中的氧就滲入鰓絲中的毛細血管,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就從毛細血管中滲出。
8.水流經魚的鰓絲后,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增加。
9.早上魚浮頭是因為水中缺少氧氣。
10.嚴冬季節,鑿冰抓魚,魚會聚集在鑿開的冰孔周圍是因為冰孔處氧氣較多。
11.去菜市場買魚,判斷魚是否新鮮的方法是看鰓絲是否鮮紅。
12.魚不斷地用口吞水,鰓蓋后緣排水,這是魚在呼吸。
13.岸上空氣中的含氧量比水里含氧量高,可是魚跳到岸上會憋死的原因是在空氣中魚的鰓絲會粘在一起,減少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因而窒息而死。
14.魚用鰭游泳(胸、腹鰭保持平衡;尾鰭保持方向);
魚鰓和口交替開合,是為了充分呼吸水中的氧氣;
魚鰓呈鮮紅色,是因為有豐富的毛細血管。
魚的呼吸器官和運動器官分別是鰓、鰭
15.鯽魚適于水中生活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 (1)體色:體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易被上下敵害發現(保護色)。 (2)體形:流線型,游泳時減少水的阻力。 (3)體表:有鱗片保護身體,有黏液減少阻力,身體兩側各有一條側線,有感知水流、測定方向的作用。 (4)用鰭游泳,鰭是魚的運動器官(5)用鰓呼吸
第五節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
1.兩棲動物的特征: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膚可輔助呼吸。
2.常見的兩棲動物:大鯢,蠑螈,蟾蜍,青蛙。
3.兩棲動物的生殖:體外受精,卵生。
4.草叢中,稻田里的青蛙膚色是綠色,枯草中青蛙膚色是黃褐色,是一種保護色,能避免被天敵發現,這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5.青蛙皮膚裸露并分泌粘液,皮膚內密布毛細血管,有利于皮膚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青蛙進行氣體交換的器官是肺和皮膚
青蛙處于干燥通風的環境容易死亡的原因是干燥的環境不利于皮膚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
大鯢又叫娃娃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揚子鱷是我國特有的一級保護動物。
.1.青蛙生殖和發育的特點: 雌雄異體,水中產卵,體外受精。
7.從生殖發育的特點分析,青蛙不能離開水環境的限制的原因是:生殖和發育都必須在水中進行。
8.爬行動物的特征: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
9.常見的爬行動物:龜,鱉,蛇,鱷,蜥蜴。
10.爬行動物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的作用:(1)保護作用。(2)有利于減少水分的散失,以適應干燥的陸地生活。
11.爬行動物在陸地上產卵,卵表面有堅硬的卵殼,生殖和發育完全脫離了對水環境的依賴。
12.爬行動物的生殖:體內受精,卵生。
13.在進化過程中爬行動物是最早的陸生脊椎動物。
14.爬行動物比兩棲動物更適應陸地生活的原因是:(1)體表有鱗片或甲,可以防止體內水分蒸發,(2)完全用肺呼吸(3)生殖和發育離開了水。(4)卵表面有堅硬的卵殼。
第六節 鳥
1.鳥類的特征:體表覆羽,前肢變成翼,有喙無齒,有氣囊輔助呼吸。
2.鳥適于飛行的特點:外部形態:(1)身體呈流線型,減小空氣阻力(2)體表覆羽,前肢變成翼。內部結構:(3)骨骼輕,薄,堅固,有的骨內部中空,可減輕體重(4)胸肌發達,牽動兩翼完成飛行動作。生理特征:(5)食量大,消化能力強,食物殘渣很快排出體外。(6)用肺呼吸,氣囊輔助呼吸,提高了氣體交換的效率。(7)心跳頻率快,血液運輸氧能力強,提供充足的能量。
3.鳥的呼吸器官是肺。鳥進行氣體交換的部位是肺。氣囊不是呼吸器官。氣囊不能進行氣體交換。氣囊只起到儲存空氣的作用。(也可以說氣囊能夠輔助呼吸。)
4.氣囊的作用:(1)減輕體重(2)輔助呼吸。(3)散熱降溫。
5.鳥飛行時,牽動兩翼完成飛行動作的動力主要來自于胸肌。
6.鳥的食量大主要是因為飛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7.鳥的飛行器官是翼。
8.鳥類獨特的呼吸方式:雙重呼吸。
9.與人類關系: 貓頭鷹捕食鼠類;大山雀、灰喜鵲、啄木鳥等捕食農林害蟲;雞鴨鵝食用;丹頂鶴、孔雀等觀賞。
第七節哺乳動物
哺乳動物: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
蝙蝠,海獅,海豚,海豹,鯨魚是哺乳動物。
2.哺乳動物體表被毛,起保溫的作用。
3.絕大多數的哺乳動物的生殖發育方式是胎生,哺乳,(鴨嘴獸是卵生)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降低了產仔率。
4.草食性動物只有門齒和臼齒的分化。肉食性動物有門齒,犬齒和臼齒的分化。
5.門齒:切斷食物。臼齒:磨碎食物。犬齒:撕裂肉食。
6.草食性動物的消化道區分于肉食性動物消化道最大的特點是消化管長,盲腸發達。
7.動物低等到高等的順序: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魚,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哺乳動物.
8.體內無脊柱的是無脊椎動物。體內有脊柱的是脊椎動物。屬于無脊椎動物的是: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
9.屬于脊椎動物的是:魚,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哺乳動物。
10.體溫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是變溫動物。體溫不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是恒溫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是恒溫動物,其它的都是變溫動物。
11.冬天到了蛇要冬眠,而兔子不需要冬眠的原因是蛇是變溫動物,兔子是恒溫動物。
12.幾種生物進行氣體交換的部位:
蚯蚓----體壁 鯽魚----鰓 家鴿----肺 青蛙----肺和皮膚 家兔------肺
動物按有無脊椎分為: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
動物按體溫是否恒定分為:變溫動物和恒溫動物。
變溫動物有:腔腸、扁形、線形、環節、軟體、節肢、魚類、兩棲類、爬行類
恒溫動物只有2類:鳥類、哺乳類
15、昆蟲是唯一會飛行的無脊椎動物,蝙蝠是唯一會飛行的哺乳動物;
第二章 動物的運動和行為
第一節動物的運動
1.運動系統主要是由骨,關節,肌肉組成。
2.一塊骨骼肌借助兩端的肌腱附在相鄰的兩塊或兩塊以上的骨上。
3.從圖中可以看出(1)骨骼肌兩端的肌腱繞過關節連在相鄰的骨上。(2)運動需要兩組肌肉配合,一組肌肉收縮,另一組肌肉舒張,交替進行。
在運動中,骨起杠桿作用,關節起支點作用,骨骼肌起動力作用。 即骨骼肌收縮,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活動。
關節的組成:關節頭,關節窩,關節腔,關節囊,關節軟骨。
關節結構:關節頭、關節窩、關節囊(包繞關節)、關節腔(有滑液,使關節活動靈活)、關節軟骨。 其中關節頭和關節窩組成關節面。
關節腔內含有滑液,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
關節軟骨的作用緩沖震動,減少摩擦。
7.關節的特點:靈活性和牢固性。靈活性:與之有關的結構是關節軟骨和關節腔中的滑液。牢固性:與之有關的機構是關節囊及內外的韌帶。使兩塊骨牢固地連接在一起的是關節囊(結締組織)構成。
8.關節炎患者關節腔內有大量的積液,并伴有疼痛,腫脹,那么其病變的部位是關節囊。
9.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 肌肉中間較粗的部分是肌腹,兩端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以繞過關節連在不同的骨上。
10..脫臼:關節頭從關節窩中脫落出來。
12.曲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
手提重物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同時收縮。手自然下垂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同時舒張。
完成引體向上動作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
13.從動物體結構層次來看,一塊骨骼肌屬于一個器官,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屬于器官。
14.運動的產生:1)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2)骨骼肌收縮,2)骨繞關節活動,3)軀體的相應部位就會產生運動。
15.骨骼肌的特性:受刺激而收縮。
16.運動并不是僅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還需要其它系統,如神經系統的控制和調節。運動所需的能量有賴于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的配合。
17.強大的運動能力有利于動物尋覓食物,躲避敵害,爭奪棲息地和繁殖后代,以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
18.骨骼肌只能牽拉骨不能推開骨,運動的完成至少是兩組肌肉配合活動。
運動時,肘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容易受傷。
如何在運動中保護關節:一、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運動; 二、運動強度應適當; 三、佩戴護腕和護膝。
第二節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1.動物的行為多種多樣,按照行為的目的可分為取食行為,防御行為,攻擊行為,繁殖行為,遷徙行為,領域行為,社會行為。
2.按照行為的獲得的途徑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3.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
4.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學習行為。
5.學習行為:驚弓之鳥, 蚯蚓走迷宮,大山雀偷喝牛奶,黑猩猩釣取白蟻,老馬識途,飛鴿傳書,談虎色變,鸚鵡學舌、蚯蚓走迷宮、談梅止渴、望梅止渴。
先天性行為:鷹擊長空,大雁南飛,孔雀開屏,小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兒袋中吃奶是,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小鳥喂魚,蜘蛛結網,家燕筑巢,春蠶吐絲,公雞報曉。蜜蜂采蜜、螞蟻做巢、小鳥喂魚、吃梅分泌唾液。
6.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意義:動物的先天性行為使動物能適應環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動物的學習行為有利于適應復雜環境的變化。
7(4)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越能適應復雜環境。同樣,環境越復雜,要學習的行為越多。
8.動物越高等,嘗試與錯誤的次數越少。
第三節社會行為
1.社會行為:群體內部不同成員之間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群里生活。
2.社會行為的特征:(1)群體中有一定的組織(2)成員之間明確的分工(3)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
3.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蜜蜂,螞蟻,白蟻,狒狒,象,鹿,猴等
4.白蟻群體內的分工:1)蟻后:專職產卵。2)蟻王:與蟻后交配。3)工蟻:覓食,筑巢。(4)兵蟻:保衛。
5.狒狒群里內根據個體大小,力量的強弱,健康狀況和兇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級次序。作為首領的雄狒狒優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優先選擇棲息場所。其他成員對他做出表示順從的姿態。
6.群體中的信息交流方式有動作、聲音、氣味等。
動物的信息交流舉例:(1)蜜蜂跳圓形舞(動作)(2)長尾猴發現豹時驚叫。(聲音)(3)螞蟻(氣味)
7.3.被攻擊的黃蜂散發氣味傳遞信息;蝶蛾類昆蟲可用性外激素通訊。通過氣味進行信息交流。
8.螞蟻是通過氣味進行通訊的。(1)
9.在自然界,生物之間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 使生物之間的聯系錯綜復雜,生物與環境才成為統一的整體。
第三章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維持生態平衡(2)促進生態系統物質循環(3)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
2.幫助植物傳粉舉例:蜜蜂采集花粉,太陽鳥吸食花蜜。
幫助植物傳播種子舉例:蒼耳果實被動物帶到遠方,松鼠儲存松子。
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粉,是植物順利地繁殖后代。
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播種子,有利于擴大植物的分布范圍。
3.“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一俗語能體現動物在生物圈的作用是維持生態平衡。
4.在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做生態平衡。
(大量捕殺青蛙,使稻田里農業害蟲大量繁殖,水稻減產,其原因是破壞了生態平衡。)
5.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來防治病蟲害。 以蟲治蟲,以鳥治蟲,以菌治蟲。生物防治的最大優點是不污染環境。 用灰喜鵲防治松毛蟲的方法屬于生物防治。害蟲感染白僵菌后很快會僵化而死,利用白僵菌制劑噴灑作物以滅蟲的方法屬于生物防治。
6.仿生技術:模仿某些動物的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和創造各種儀器設備。
例:飛機——鳥的飛翔 薄殼建筑——烏龜龜殼 人的大腦----機器人 雷達——蝙蝠的回聲定位 冷光燈——螢火蟲的發光原理 宇航員的“抗荷服”——長頸鹿 蝴蝶——人造地球衛星 蠅的復眼——蠅眼照相機
分布廣泛的細菌和真菌
第一節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1.細菌,真菌分布特點:廣泛,幾乎無處不在。
2.菌落:由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稱為菌落。
3.細菌的菌落比較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細菌菌落大幾倍到幾十倍。霉菌(是一種真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有時還能呈現紅,褐,綠,黑,黃等不同的顏色。 從菌落的形態,大小和顏色,可以大致區分細菌和真菌。
4.培養細菌真菌的一般方法:(1)配制培養基。(瓊脂+營養物質) 瓊脂的作用:不能作為細菌和真菌的營養,為其生活提供場所;牛肉汁 (或蛋白胨等)的作用:為細菌提供營養物質。 (2)高溫滅菌(殺死培養基中原有的微生物),(3)冷卻(防止高溫殺死所接種的細菌或真菌)接種(4)恒溫培養
5.將少量細菌,真菌轉移到培養基上的過程叫做接種。
6.如果想檢測硬幣上的細菌,將硬幣放在培養上輕輕按一下,這個過程是接種。還需要選取另一套培養基做空白對照。
7.用無菌棉棒(防止其他微生物污染培養基)擦取手心,在培養基上輕輕涂抹,這個過程是接種。
8.在做酸奶的過程中,把把酸奶倒入牛奶中,相當于培養細菌真菌方法中的接種。9.制作饅頭時將上次剩下的老面,放入面粉中相當于接種。)
10.細菌的生活條件: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 。
(例:判斷:所有的細菌真菌都需要氧氣。(錯) 乳酸菌,破傷風桿菌的生活不需要氧氣。
11.制作泡菜,需要密封的原因:乳酸菌只有在無氧的條件下才能將蔬菜中的有機物轉化成乳酸。
12.傷口較深容易得破傷風,而皮膚表面劃破一般不會得破傷風,因為破傷風桿菌的生活不需要氧氣。
第二節細菌
1.細菌的發現者:列文·虎克。
2.巴斯德的實驗向世人證實了細菌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由原來已經存在的細菌產生的。
3.巴斯德鵝頸瓶實驗的實驗變量是:有無微生物 。
4.巴斯德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即低溫滅菌。
5. 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
6.細菌非常微小,只有在高倍顯微鏡或電鏡下才能觀察到細菌的形態。根據細菌的外部形態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球狀的叫球菌,桿狀的叫桿菌,螺旋狀的叫螺旋菌。 所有的細菌都是單細胞的,每個細菌都是獨立生活的。
7.常見的細菌:乳酸菌,大腸桿菌,醋酸菌,甲烷菌,金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幽門螺旋菌。
8.細菌的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DNA集中的區域。有的細菌還有莢膜(保護作用),有的還有鞭毛(有助于細菌在液體中游動)。
9.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細菌是原核生物。真菌有成形的細胞核。真菌和動植物是真核生物。(細菌和真菌結構上的區別: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10.生物的營養方式包括 自養和異養。自養:自己制造有機物來維持生活。植物的營養方式是自養。異養:靠攝取現成的有機物來維持生活。動物,細菌,真菌的營養方式的異養。異養又分為寄生和腐生。寄生:從活的生物體上獲得營養。腐生:從動植物的遺體中獲得營養。
11.細菌生殖方式為分裂生殖。
12.芽孢是細菌在不良環境中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力。
13.單細胞藻類與細菌在結構上最主要的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
14、醫療器械消毒是殺死芽孢。(B)
第三節真菌
1.真菌有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例如:酵母菌是單細胞真菌。青霉,蘑菇,銀耳是多細胞真菌。
2.蘑菇不屬于植物,其細胞結構中沒有葉綠體,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
4.真菌可以通過產生大量孢子繁殖后代。
5真菌體內沒有葉綠體,營養方式是異養。 ②霉菌和蘑菇由多細胞的菌絲構成。.青霉頂端呈青綠色掃帚狀的是孢子。組成青霉的菌絲有兩種,在營養物質表面向上生長的叫直立菌絲(白色)。深入到營養物質內部的叫營養菌絲。營養菌絲能夠從營養物質內吸收有機物供霉菌利用。
6.青霉可以用來生產青霉素。青霉素是一種抗生素。
7.多細胞真菌孢子的著生狀態:青霉(頂端掃帚狀)、曲霉(頂端放射狀)
8.酵母菌細胞呈橢圓形,細胞中有明顯的液泡,在顯微鏡下能看到酵母菌細胞中被碘液染上顏色的細胞核和淀粉粒。有的細胞上長出大小不一的突起,這是酵母菌在進行出芽生殖。
9.酵母菌細胞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
10.蘑菇的菌體也是由菌絲構成的,地下部分是纖細的菌絲,能夠吸收外界的水分和有機物;地上部分叫子實體(由傘狀的菌蓋和菌柄組成)蘑菇也是靠孢子(存在與菌褶里)繁殖后代
第四節細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①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腐生:依靠分解動物植物的遺體,從中吸收有機物來生活) ② 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寄生:從活的動植物體內吸取有機物來生活。) ③ 與動植物共生
2.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細菌和真菌能夠把動植物的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植物又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等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
3.細菌真菌將動植物遺體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這一生理過程屬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
4細菌引起患病:扁桃體炎、猩紅熱、丹毒(鏈球菌);真菌引起人或動物患病:手癬、足癬、小麥葉銹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玉米瘤黑粉病。
4.有些細菌和真菌與動物或者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們相互依賴,彼此有利,這種現象叫做共生。
5.地衣是真菌和藻類共生在一起形成的。藻類通過光合作用為真菌提供有機物,真菌可以為藻類植物提供水和無機鹽。
6.根瘤是根瘤菌與豆科植物共生形成的,根瘤菌為豆科植物提供含氮物質,豆科植物為根瘤菌提供有機物。根瘤菌是細菌。根瘤菌能固氮。 (固氮就是根瘤菌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植物能吸收的氮。)豆科植物不需要施加氮肥。
7.研究表明:提取健康人糞便中的微生物,注入到病人的腸道內可以快速治愈長期腹瀉的病人,由此可以推測,腸道微生物與人的關系是共生。
第五節 人類對細菌真菌的利用
1.酵母菌——在無氧的條件下,將有機物分解成酒精、二氧化碳,如釀酒時;
在有氧的條件下,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如制饅頭、包子、面包等。
2.乳酸菌——無氧條件下,將有機物轉化成乳酸。制酸奶、泡菜等。制醋用醋酸菌。制醬、醬油、豆腐乳用到多種霉菌。
3.食品防腐的原理:把食品內的細菌真菌殺死或抑制它們的生長和繁殖。
4.食品保存方法:脫水法、腌制法、煙熏法、真空包裝、冷凍法、罐藏法、巴斯德消毒法等。
5.食品保存方法:1)盒裝牛奶—巴氏消毒法 2)咸魚---腌制法 3)蘑菇----脫水法 4)袋裝肉腸---真空包裝法
6.剩菜放在冰箱里不容易腐爛是因為低溫抑制細菌,真菌的生長和繁殖。
7.夏天食品容易變餿是因為夏天溫度較高食品中的細菌真菌生長速度快。
8.抗生素:真菌可以產生殺死或抑制致病細菌的物質。 如:青霉菌產生青霉素。
9.轉基因技術:把一種生物體內的基因轉到另一種生物體內。
10.轉基因技術的應用例子:(1)利用大腸桿菌生產胰島素。 (2)采用蘇云桿菌培育抗蟲棉。 (3)利用普通小鼠培育出超級鼠。
科學家把控制合成胰島素的基因轉入大腸桿菌內,對大腸桿菌進行培養,使之產生胰島素,胰島素可以治療糖尿病。
11.“超級細菌”的產生是因為濫用抗生素導致細菌抗藥性不斷增強。
12.甲烷菌在沒有氧氣的環境中,分解有機物產生的氫,和二氧化碳合成甲烷。(這個過程是甲烷菌在進行呼吸作用。)
13.利用細菌有氧呼吸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凈化污水
14.利用發酵技術所制作的食品:面包,米酒,味精,甜酒,葡萄酒,酸奶,泡菜,醋等
15.面包中的氣孔:酵母菌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形成小孔,面包膨大松軟。
16.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研究發明了青霉素,獲得了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
制作米酒的酒曲中含有的菌種主要是酵母菌。
18.將糯米蒸熟的目的是什么?殺死糯米中的雜菌,同時有利于快速發酵
19.為什么糯米要冷卻至30℃后,才可以加入酒曲 保持酵母菌的活性,防止高溫殺死酵母菌
20.將酒曲均勻地撒在晾涼后的糯米飯上,此操作相當于細菌、真菌培養的哪一步?
接種
21.在糯米飯中間挖一個凹坑的目的是什么?增加氧氣,保證酵母菌在短時間內迅速繁殖
22.將容器包裹起來并放在溫暖的地方原因是什么?為酵母菌的生活提供適宜的溫度
23.怎樣才能說明你的米酒制作成功了?打開容器,聞到酒香,米粒呈柔軟狀,
食用時微甜而不酸
在制作米酒的過程中,不要經常打開容器,這是為什么呢?避免雜菌污染,提供無氧環境
米酒沒有釀制成功,原因可能是釀酒的容器消毒不嚴,酒曲中有雜菌,在制作過程中常打開容器蓋
第五章 病毒
病毒形態結構:比細菌小得多,形態多種多樣,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有由蛋白質的外殼和遺傳物質(核酸)組成。
1.寄生在動物體內的病毒,叫做動物病毒。(如:流行性感冒,肝炎,手足口病,口蹄疫,雞瘟,禽流感)
寄生在植物體內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煙草花葉病)
寄生在細菌體內的病毒叫做細菌病毒,也叫噬菌體。(如:大腸桿菌噬菌體)
3.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細胞內。
4.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里,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的遺傳信息,利用細胞內的物質,制造出新的病毒,這是它的生殖方式。
5病毒要是離開了活細胞就會變成結晶體,當外界環境適宜時,病毒便侵入或細胞,生命活動就會重新開始。
病毒對人類有益的方面:(1)疫苗就是經過人工處理的減毒或者無毒的病毒。(2)科學家能夠讓某些病毒攜帶動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進入正常細胞,來達到轉基因或基因治療的目的。
第六單元 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
第一節 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
1根據相似程度把生物劃分為不同的等級,對每一類群的形態結構等征進行科學的描述
2、依據:生物在形態結構、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3、目的:弄清不同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
藻類植物:水綿
孢子植物 苔蘚植物:葫蘆蘚
植物的分類 蕨類植物:腎蕨
裸子植物:油松
種子植物 被子植物:玉米(單子葉植物)、向日葵(雙子葉植物)
動物分類見第一章
4.植物分類比較形態結構,被子植物中,花,果實,種子是重要依據,原因是形態結構較穩定。
5.動物分類比較形態結構、生理功能。
第二節從種到界(A)
1.分類單位:界、門、綱、目、科、屬、種。
2.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同種生物的親緣關系是最密切的。
3.界范圍最廣、親緣關系最遠、共同特征最少;
種范圍最小、親緣關系最近、共同特征最多
4.分類單位越大,包含生物類別越多,生物間的相似程度越低、親緣關系越遠;分類單位越小,包含的生物類別越少,生物間的相似程度越高,親緣關系越近。
5.狼這個物種,在分類上隸屬于犬屬,犬科,食肉目,哺乳綱,脊索動物門的脊椎動物亞門,動物界。
6.桃在分類上隸屬于梅屬,薔薇科,薔薇目,雙子葉植物綱,種子植物門的被子植物亞門,植物界。
7.蝗蟲屬于節肢動物門,昆蟲綱。
8.瑞典人林奈雙名法的內容包括:每個物種的科學名稱(學名)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屬名,第二部分是種加詞,種加詞后面還應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時命名者姓名可以省略。雙名法的生物學名部分均為拉丁文,并為斜體字;命名者姓名部分為正體字。
第二章認識生物的多樣性
生物的多樣性的內涵包括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生物種類多樣性的實質是基因的多樣性。
我國是裸子植物的故鄉。我國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魚類、兩棲類,哺乳動物也位于世界的前列。
4.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濫砍亂伐、濫捕亂殺、環境污染、外來物種的入侵等。
5.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是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6、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就地保護)。
7.科學家將油桃和蟠桃進行雜交,培育了油蟠桃,其利用 基因的多樣性。
8.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與普通水稻雜交,培育出產量很高的雜交水稻,利用了生物基因的多樣性。
9.美國從我國引進野生大豆與當地品種雜交,培育出一批大豆萎黃病的優良品種,這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樣性.
第三章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就地保護)。
自然保護區稱為“天然基因庫”,“天然實驗室”,“活的自然博物館”。
3.被譽為中國鴿子樹的植物“活化石”的是珙桐。
4.青島湖自然保護區為了保護班頭雁,棕頭鷗。 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為保護完整的溫帶森林生態系統。
5.多利羊——克隆技術。 超級水稻——雜交技術。 米酒——發酵技術。 超級鼠——轉基因技術。
7、我國特有珍稀生物:金絲猴、白鰭豚、朱鹮、揚子鱷、銀杉、珙桐、藏羚羊
8、中生代活化石——揚子鱷;植物活化石——銀杉
9、除建立保護區外,還進行遷地保護,把某些瀕危物種遷出原地(移入如動物園、植物園和水族館等)。建立瀕危物種種質庫(植物的種子庫、動物的精子庫)。④加強教育和法制管理。)
10、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生態環境的改變和破壞(最重要的原因)、生物棲息地的破壞、生物入侵、過度捕撈、環境污染、亂捕濫殺、水污染、工業化和城市的發展、法律不健全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 宝鸡市| 贵南县| 故城县| 洮南市| 开鲁县| 广德县| 平乡县| 青浦区| 新邵县| 永靖县| 青神县| 拜城县| 阿拉善左旗| 旬阳县| 遂昌县| 剑川县| 饶河县| 灵武市| 婺源县| 宜宾市| 绵阳市| 乐都县| 库伦旗| 东海县| 平阴县| 连城县| 双辽市| 津南区| 奈曼旗| 玛多县| 耒阳市| 晋中市| 白玉县| 尚志市| 林芝县| 黄山市| 湘阴县| 恩施市| 郸城县| 西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