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2 解析三大訴訟 教學設計【課標要求】解析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行政訴訟的特點和程序,說明不同訴訟中的舉證規則,樹立證據意識。【教材分析】本框主要闡述了訴訟的部分法律知識,目的是要引導學生明確訴訟的特點、類型以及如何進行訴訟,從而學會在社會實際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維護自身合法權利,不損害他人合法權利。本框題共設三目:第一目是訴訟及其特點,第二目是訴訟的主要類型。第三目是寫法治倡議書。根據課標要求,通過學習,學生能夠解析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形式訴訟的特點,從而提高學生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與法治意識素養,更好地參與社會實踐。【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認同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的權威。2、科學精神:掌握訴訟的科學內涵,全面掌握我國的訴訟法,熟知訴訟法的基本要求。3、法治意識:學以致用,增強法治意識,把法治作為學習、生活、工作的準則和指南。4、公共參與:積極利用法律辦法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教學重點】訴訟、訴訟法的內涵、特點【教學難點】訴訟的類型。【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教學過程】導入新課:觀看視頻《秋菊打官司》的電影解說故事背景教師提問:用所學的法律知識,村長為什么不讓蓋樓?如果你是受害者,你怎么做?出示課題:解析三大訴訟總議題:剖析《秋菊打官司》——如何正確認識訴訟,解決矛盾糾紛?議學活動一:執法不阿,探析訴訟及其特點。議學活動二:有的放矢,分辨訴訟的三大類。議學活動三:學法、知法、用法,做守法好公民。議學活動一:執法不阿,探析訴訟及其特點。探究活動一:觀看視頻《秋菊打官司》電影簡介探究問題:秋菊嘗試過哪些具體措施來維權呢?結合視頻和身邊案例,說說你對訴訟的理解。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整理分析結果一、訴訟及其特點1、訴訟:(1)含義:俗稱“打官司”,它是在糾紛主體的參與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決具體糾紛的活動。(2)地位:在多元的糾紛解決方式中,訴訟是解決糾紛的最后途徑。探究活動二:結合視頻和村民的觀點,談談訴訟的法律依據有哪些?訴訟具有哪些特點?關于幾種解決糾紛的途徑,村民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村民甲:電影中秋菊老公受傷程度的判斷,必然離不開傷情鑒定。這個鑒定不是一般醫院能做的,必須是司法機關指定的法醫機構出具。訴訟是由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它既不同于群眾自治組織性質的人民調解委員會以調解方式解決糾紛,也不同于由民間性質的仲裁委員會以仲裁方式解決糾紛。 村民乙:訴訟必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程序進行,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村民丙:調解和仲裁均建立在當事人自愿基礎上,只要有一方不愿意,調解和仲裁就無從進行。訴訟則不同,當事人不自動履行生效法院裁判所確定的義務,法院可以依法強制執行。村民丁:在解決爭議的諸多方式中,只有訴訟的裁判是終局性的,司法是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秋菊的糾紛案件,只要走完了司法程序,就再也沒有別的途徑可走了。探究問題:結合上述材料,說一說訴訟有何特點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3)特點:公權性、程序性、強制性、終局性探究問題:什么是訴訟法 我國有哪些訴訟法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整理分析回答探究問題結果2、訴訟法(1)含義:用于調整訴訟法律關系、規范訴訟活動與程序的法律。(2)我國的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比較訴訟與仲裁的第二幕:訴訟的主要類型議學活動二:有的放矢,分辨訴訟的三大類。探究一:上述案例中提到的訴訟有什么區別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整理分析回答探究問題結果二、訴訟的主要類型1、訴訟的三大類型: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2、劃分的依據:在案件性質、訴訟目的、提起訴訟的主體、訴訟內容和程序、適用法律等。3、三類訴訟的主要區別探究二:如果你是秋菊的老公,你會采取哪種訴訟類型?該種訴訟的側重點是什么?材料:村長不允許秋菊蓋樓,秋菊丈夫罵村長沒有兒子,村長一怒之下,踢了秋菊丈夫襠部。秋菊要求村長賠禮道歉,村長不樂意。教師總結:(1)民事訴訟旨在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一般情況下:民告民)結合書本87頁思考:視頻中的秋菊可以代替老公提起民事訴訟嗎?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由他的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訴訟。第六十一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下列人員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小組探究三:請你為秋菊解惑,為什么被告不是村長?材料:秋菊對市公安局的復議書不服,律師為其提起訴訟。嚴局長代表市公安局應訴。秋菊以為自己告的是嚴局長,堅決不去開庭。她只想告村長。嚴局長對秋菊說自己只是代表市公安局應訴,不是被告,即使官司輸了,對自己也沒影響。秋菊才同意參加庭審。最終結果,秋菊還是輸了,法院判決維持市公安局的復議決定。教師總結: (2)行政訴訟旨在維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民告官)思考:視頻中的律師能否成為行政訴訟的提起主體?不可以,由行政相對人提出。小組探究四:判斷下列例子屬于哪種訴訟?其依據是什么?起訴人是誰?秋菊老公因為罵村長沒有兒子被村長懷恨在心, 某日下午村長攜帶水果刀竄至秋菊家附近,將秋菊老公的錢財搶走后,被公安機關抓獲。偵查終結后,公安機關將案件移送至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經審查,以搶劫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要求追究村長的責任。教師總結:(3)刑事訴訟旨在準確、及時地查明案件事實,懲罰犯罪分子,保證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一般情況下:公訴機關告民)【名詞點擊】行政相對人、自訴、公訴 行政相對人: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中與行政機關相對應的另一方當事人,即權益受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影響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自訴: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 公訴:是指人民檢察院依照相關法律規定,代表國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特別提醒】議學活動三:學法、知法、用法,做守法好公民。觀看視頻《人民法院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學生活動:如果你是秋菊的晚輩,為積極響應和踐行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求,以“法治新時代,青年有力量”為主題,站在當代中學生的角度,請你寫一份倡議書。字數不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