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2 用機械種莊稼 同步訓練一、單項選擇題1.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其發展農業生產的優勢條件有①地處熱帶,光熱條件好②農業人口比例高,勞動力充足③土壤肥沃,水源豐富④平原面積廣,耕地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2.圖中甲區域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主要表現在( )①農業生產以家庭農場為主②渠道、河流環繞大片稻田③農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④農業大規模使用機械生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下位位于美國中部平原的大河是A.湄南河 B.尼羅河 C.密西西比河 D.亞馬孫河4.讀某國沿地形剖面示意圖可知,甲區域“用機械種莊稼”的生產特色,其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內華達A.地勢低平,土地遼闊 B.經濟發達,科技先進C.地處低緯,熱量充足 D.西高東低,降水豐沛甲、乙兩地為世界著名平原,回答下列各題5.甲平原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A.小麥 B.玉米 C.水稻 D.高粱6.下列關于甲、乙兩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地位于西半球,乙地位于東半球B.甲地的主要主要種植小麥、大豆、玉米等農作物C.甲地是熱帶季風氣候,乙地是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D.甲、乙兩地在農業生產上都以人工勞動為主7.美國中部大平原主要位于( )A.北寒帶 B.南溫帶 C.熱帶 D.北溫帶8.美國中部大平原與湄公河平原都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兩地區相似之處有( )①地勢低平,土壤肥沃 ②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③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④終年高溫,雨熱同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9.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1)圖一中的A是_______平原,圖二中的B是_____________平原。A平原以___________氣候為主,B平原以_____________氣候為主。(2)B平原上最主要的河流是___________河,它最后流人_______。(3)A、B兩地在主要農作物、農業耕作方式、農田類型方面有哪些差異?試比較。A地 B地主要農作物 ① 玉米、小麥、大豆農業耕作方式 ② ③ 農田類型 水田 ④ 材料二:曼谷是泰國首都和最大的工業、交通中心,旅游業十分發達。泰國政府為了保護本國特有文化,也為了吸引國外游客,建立了具有泰國生活特色的水上集市。集市距離市中心較近,交通方便,前來游覽的旅客不斷增多。(4)曼谷的農業生產對當地人們的生活會產生哪些影響?1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中美有關農業情況比較表(2000年)國家 面積(萬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耕地(萬公頃) 人均耕地(公頃) 每農業戶均耕地(畝)美國 937 29 20 000 0.74 2 400中國 960 134 9 984 0.077 8材料二 美國一家以生產水果為主的農場,拖拉機上載有激光接收器,田塊中間設有依靠激光制導的發射臺,只需一個人操作,就可使拖拉機完成耕地、整地、除草、滅蟲、栽苗等所有勞作,提水噴灌、滴灌和噴灑肥料、農藥都由電腦控制,運輸由飛機來完成。(1)美國中部大平原農業生產的高度機械化特點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2)我國一直是一個農業生產大國。今天通過了解美國中部大平原的農業生產情況,你覺得哪些是我國在發展農業生產中值得借鑒的?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C【解析】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其發展農業生產的優勢條件有:美國本土主要位于北溫帶,故①錯誤;美國農業生產實現區域專門化、機械化,從事農業的人口比例小,故②錯誤;③土壤肥沃,水源豐富;④平原面積廣,耕地多。故選③④組合,排除ABD,C項符合題意。故選C項。2.B【解析】圖中甲區域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美國的中央大平原,該區域農業生產以家庭為主,地廣人稀,需要依靠機械進行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主要農作物是小麥和玉米,故排除②③,①④符合題意,故選①④組合,排除ACD,B項符合題意。故選B項。3.C【解析】位于美國中部平原的大河是是密西西比河,C項正確;湄南河在東南亞的泰國,排除A項;尼羅河在非洲的埃及,排除B項;亞馬孫河在南美洲的巴西,排除D項。故選C項。4.A【解析】根據題干示意圖和所學知識,內華達位于美國中部平原,這里地域遼闊,地勢平坦,因此適合大規模機械化耕作,A正確;經濟發達,科技先進屬于社會因素,而非自然因素,B排除;美國中部平原地處中緯度地區,C排除;美國中部平原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D排除。故選A。5.C6.C【解析】5.據圖1經緯度信息可知,甲地是位于中南半島上的湄公河平原。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這里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為農作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水稻是該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故C選項正確,排除ABD選項。6.據圖1、圖2經緯度信息結合所學全球氣候類型分布情況相關知識可知,甲地受熱帶季風影響,屬于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乙地在緯度、海陸位置上和東亞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相似,但海陸熱力性質差異不如東亞突出,因此未形成季風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故C選項正確;據兩地經緯度可知,甲地位于東半球,乙地位于西半球,A選項錯誤;甲地的主要農作物是水稻,乙地的主要農作物是小麥、大豆和玉米,B選項錯誤;甲地農業生產以人工勞動為主,乙地是世界上農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農業生產方式為機械生產,D選項錯誤。7.D【解析】據所學知識,美國中部大平原大致位于北緯30°—37°,屬于北溫帶,D選項正確,排除ABC選項。8.B【解析】美國中部大平原與湄公河平原都是平原地形,地勢低平,土壤肥沃,①符合題意。美國中部大平原附近有密西西比河、五大湖等水源,湄公河平原有湄公河等水源,兩地水源充足,灌溉便利,③符合題意。美國地廣人稀,勞動力少,②指的是湄公河平原,②不符合題意。美國中部大平原主要是是溫帶大陸性氣候,④指的是湄公河平原,④不符合題意。故選B。9.(1) 湄公河 美國中部大 熱帶季風 溫帶大陸性(2) 密西西比 大西洋(墨西哥灣)(3)水稻;精耕細作;機械化生產;旱地(4)影響:①人們的飲食以大米為主,還有各種米制食品;②水稻生產影響人們的精神生活,如泰國人民崇尚“谷神”“稻母”,祈求神靈保佑獲得豐收的風俗;③大量灌溉和水利工程的修建、維護等很多農活都需要全村人協作完成,人們在勞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團結互助、關愛弱者的品質。(兩點即可)【解析】(1)從圖中可以看出,圖一的A位于中南半島,是湄公河平原,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B位于美國中部,是中央大平原,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故分別填:湄公河、美國中部大、熱帶季風、溫帶大陸性。(2))美國中央大平原.上最主要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最后注入墨西哥灣。故分別填:密西西比大西洋(墨西哥灣)。(3) A位于中南半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水熱條件充足,主要農作物是水稻,這里人口稠密,以季風水田農業為主; B位于美國中央大平原,地廣人稀,為商品谷物農業區,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以玉米、小麥、大豆等旱作農作物為主。故分別填:水稻;精耕細作;機械化生產;旱地。(4)結合所學,曼谷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而水稻的種植影響到人們的飲食結構和精神生活,為了發展水稻種植,需要農田水利建設;曼谷水稻種植屬于勞動密集,這就使得聚族而居的曼谷農民在勞動過程中形成團結互助、關愛弱者的品質。10.(1)地處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地廣人稀,適合機械化作業;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全年降水較少,旱作農業為主;科技發展水平高。(2)提高科技水平;因地制宜,形成規模農業;提高農民素質。【解析】(1)由材料一可知,美國地處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地廣人稀,適合機械化作業;美國大部分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全年降水較少,旱作農業為主;由材料二可知,美國科技發展水平高。(2)我國需要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農民素質,因地制宜,形成規模農業。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