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對折剪紙》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讓學生了解對稱圖形感受稱美感,學習簡單的對折剪紙的方法。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探究對折剪紙的方法剪出有趣的圖形.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及動手制作能力,體驗制作的樂趣。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學會對折剪出有興趣的圖形,并拼成一幅畫。教學難點:用剪出的各種圖形組合成畫面。三.教學過程活動(一)【導入】學唱兒歌,提出問題,引出課題兒歌里唱的是誰?在干什么?初步感知民間傳統(tǒng)藝術剪紙的美感,了解張貼在窗戶、門楣、燈籠、墻壁和頂棚上的剪紙烘托了節(jié)日歡慶的氣氛。剪紙是中國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就是用剪刀將紙剪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剪紙的方法有很多,對折剪紙就是其中的一種方法。導入并出示課題。活動(二)【探索新知】1、對比欣賞中國傳統(tǒng)民間剪紙藝術大師庫淑蘭和陳章武的藝術作品,并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探究對折剪紙的特點及對稱圖形能對折剪的道理。的方法,并嘗試解決導入中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對折剪紙的方法及易錯之處。2、玩一玩.做游戲。幫助老師用一半的圖形來玩找朋友的游戲,找這些圖形的共同點,教師總結對稱圖形特點。3、試一下,剪一剪。請同學們自學教科書中 12頁、13頁對折剪紙的方法,再動手研究一下黑板上這些一半的圖形,請把它們變成完整的對稱圖形。展示評價:許多同學運用對折剪紙的方法能剪出漂亮的圖案,但有些同學剪得不夠好,我們一起來找找原因。小組討論,師生共同總結對折剪紙的方法步驟。活動(三)【講授】教師示范對折剪紙的方法。在學生的“幫助下”演示用對折剪紙的方法剪一個展翅飛翔的小鳥。并讓小鳥飛向它的家——老師課前用對折的方法剪的樹林、草、云等組合畫面。演示欣賞:教師演示折、剪,拼擺組成一幅畫,突破教學難點。活動(四)【欣賞】老師的作品重在技法和同齡人作品重在有趣的組合。讓學生知道能用剪出的圖案拼擺成畫,同時引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讓學生體驗集體制作的樂趣,能夠用剪出的各種圖形組合畫面。活動(五)【創(chuàng)作實踐活動】用你們手中的剪紙圖形來體驗集體的力量,小組成員合作一起完成一幅富有詩意的奇妙的畫,看哪組做的最棒。活動(六)【展示評價】1.誰的作品設計得漂亮,為什么?2.介紹一下你們小組的畫,哪里好,哪里不好?活動七【拓展】欣賞剪紙公園特殊材料剪紙作品和用對折剪紙的方法制作的立體造型飛機,引發(fā)學生制作興趣想做的同學,回家可以試著做一架這樣的飛機。整理這節(jié)課自己所學,并提出對學生的希望,將中國民將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收拾整理:下面請用你們靈巧的雙手收拾好自己的工具材料,大塊的彩紙保留下次再用,廢紙一會兒扔到垃圾箱里,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做一個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