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二單元第一課《大洲和大洋》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2017七上·柯橋期末)4月11日,上海吳淞錨地迎來了“雪龍號”科考船,至此歷時156天的第32次南極科考順利完成。“雪龍號”科考船行駛過程中經過的甲、乙、丙三個海域分別是(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2.(2017七上·諸暨期中)2015年11月5日至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越南和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續寫周邊睦鄰友好合作新篇章。越南和新加坡都屬于亞洲的哪一個區域?( )A.東亞 B.東南亞 C.南亞 D.西亞3.(2017七上·紹興期中)讀下圖,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圍的大洲是( )A.亞洲 B.南極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4.(2017七上·臺州期中)讀下圖,該圖說明了海洋對人類產生的影響是( )海岸風情A.為人類提供不可缺少的淡水資源B.海洋為人類提供了漁鹽之利、能量之源C.為旅游業的開發提供了資源D.為人類提供了空間資源5.(2017七上·臺州期中)人們把地球稱為“藍色的星球”的原因是海洋面積占地球表面的比例( )A.71% B.2/3 C.29% D.1/36.(2017七上·吳興期末)關于大洲與大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西半球大洲分布多于東半球B.緯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極洲C.0°經線穿過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D.亞洲和歐洲都分為五個地區7.(2017七上·柯橋期中)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和最低的洲分別是什么洲( )A.南極洲、歐洲 B.亞洲、歐洲C.北美洲、南美洲 D.非洲、亞洲8.(2017七上·臺州期中)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和高加索山脈是以下哪兩大洲的分界線( )A.亞洲、歐洲 B.亞洲、非洲C.亞洲、北美洲 D.南美洲、北美洲9.(2017七上·湖州期中)下列四幅圖中,正確反映地球上海洋和陸地面積比例的是( )A. B.C. D.10.下列說法能準確體現人類與海洋之間密切關系的是( )①海洋為人類提供不可缺少的淡水資源 ②海洋為人類提供漁鹽之利③人類是海洋的主宰,能隨意利用海洋資源 ④人類開辟海上交通航線促進了相互交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綜合題11.讀圖,完成要求.(1)寫出圖中數碼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大洋① ;大洲② ;海峽③ ;島嶼④ ;(2)2004年12月26日,印尼的蘇門答臘島西部海域發生里氏9級強烈地震并引發海嘯,波及印度洋沿岸的10多個國家,造成幾十萬人遇難身亡,使人類遭遇了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浩劫.請根據板塊構造學說的有關理論,解釋此次地震海嘯的形成原因: .12.讀亞洲地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下面地理事物的名稱:A 洲; B 洋; C 海峽; D 半島.(2)亞洲與E洲的分界線是 .(3)由圖可以看出亞洲大部分位于東、西半球的 半球,但也有少部分位于 半球.13.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請你寫出圖上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名稱大洲名稱:B是 洲,F是 洲。大洋名稱:J是 洋,I是 洋。(2)溝通H,K兩大洋的是 海峽;大洲A和C的分界線是 運河(3)就南北半球而言,海洋面積廣闊的半球是 (填南半球或北半球)。(4)海洋是個巨大的寶庫,對人類會產生哪些有利的影響?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讀圖,結合世界海陸分布圖可知,圖中甲、乙、丙代表的大洋分別是: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故C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四大洋的位置,讀圖理解解答即可。2.【答案】B【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東南亞國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越南和新加坡都屬于亞洲的東南亞區域。故選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東南亞國家的識記。3.【答案】B【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據七大洲分布圖,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圍的大洲是南極洲。故選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4.【答案】C【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海洋的有關知識。根據圖示可以發現人們在海邊度假,享受著美好的自然風光,因此說明了海洋為旅游業的開發提供了資源。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海洋對人類影響的理解。5.【答案】A【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地球海陸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們生活的地球,從太空看是個蔚藍色的美麗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據人們的計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占29%。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故選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地球海陸分布的識記。6.【答案】B【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世界共有七大洲,按照面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A.西半球大洲分布少于東半球,故A錯誤;B.緯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極洲,故B正確;C.0°經線穿過北冰洋、大西洋,不穿過印度洋,故C錯誤;D.亞洲分為六個地區,歐洲分為五個地區,故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大洲的相關知識,讀圖理解解答即可。7.【答案】A【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洲海拔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極洲號稱“冰雪高原”,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該大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該大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故選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大洲海拔的識記。8.【答案】A【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亞歐分界線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故選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亞歐分界線的識記。9.【答案】A【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海陸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球上71%的面積是海洋,陸地面積占地球總面積的29%,因此A選項能夠正確反映地球上海洋和陸地的比例。故選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海陸分布的識記。10.【答案】B【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人類與海洋關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海洋面積廣闊,通過水汽的海陸循環,為人類提供了大量的淡水資源;海洋中物資豐富,可以為人類提供大量的魚和鹽等資源;人類通過開辟海上交通航線可以促進不同區域之間的相互交流,故①②④描述正確。人類和海洋是相互平等的關系,人類的生存依賴于海洋,要合理的適當的開發海洋資源,所以③表述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人類與海洋關系的理解。11.【答案】(1)印度洋;大洋洲;馬六甲海峽;海南島(2)印度尼西亞地處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不穩定,火山、地震頻繁,并容易引發海嘯【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由圖示的輪廓及位置判定,該區域為東南亞地區.(1)據圖判定圖中數碼代表的地理事物為①印度洋;②大洋洲;③馬六甲海峽;④海南島;(2)蘇門答臘島西部發生地震的海域,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之間,地殼活躍.故答案為:(1)印度洋;大洋洲;馬六甲海峽;海南島;(2)印度尼西亞地處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不穩定,火山、地震頻繁,并容易引發海嘯.【點評】東南亞在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的航線,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被稱為“花園城市”的新加坡就位于該海峽的東南端.板塊學說認為,地球表面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六大板塊組成.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塊交界的地帶.12.【答案】(1)歐;太平;白令;阿拉伯(2)蘇伊士運河(3)東;西【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1)讀圖可得:A是歐洲;B是太平洋;C是白令海峽;D是阿拉伯半島;(2)亞洲與E洲即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3)由圖可以看出亞洲大部分位于東、西半球的東半球,但也有少部分位于西半球.故答案為:(1)歐;太平;白令;阿拉伯;(2)蘇伊士運河;(3)東;西.【點評】亞洲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西南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相連,西隔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相連.13.【答案】(1)歐;南美;大西;北冰(2)馬六甲;蘇伊士(3)南半球(4)為人類提供淡水資源;魚鹽之利、能量之源;旅游資源;空間資源;礦產資源。【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大洲和大洋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B是歐洲,F是南美洲;J是大西洋,I是北冰洋。(2)本題考查的是重要地理分界線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H為太平洋,K為印度洋,溝通兩者的海峽馬六甲海峽。大洲A為亞洲,C為非洲,兩者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3)本題考查的是海洋的有關知識。分析地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就南北半球而言,海洋面積廣闊的半球是南半球。(4)本題考查的是海洋影響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海洋是個巨大的寶庫,為人類提供淡水資源,魚鹽之利、能量之源,旅游資源,空間資源,礦產資源。【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大洲和大洋分布的識記,對海洋影響的理解。1 / 1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二單元第一課《大洲和大洋》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2017七上·柯橋期末)4月11日,上海吳淞錨地迎來了“雪龍號”科考船,至此歷時156天的第32次南極科考順利完成。“雪龍號”科考船行駛過程中經過的甲、乙、丙三個海域分別是(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答案】C【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讀圖,結合世界海陸分布圖可知,圖中甲、乙、丙代表的大洋分別是: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故C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四大洋的位置,讀圖理解解答即可。2.(2017七上·諸暨期中)2015年11月5日至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越南和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續寫周邊睦鄰友好合作新篇章。越南和新加坡都屬于亞洲的哪一個區域?( )A.東亞 B.東南亞 C.南亞 D.西亞【答案】B【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東南亞國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越南和新加坡都屬于亞洲的東南亞區域。故選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東南亞國家的識記。3.(2017七上·紹興期中)讀下圖,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圍的大洲是( )A.亞洲 B.南極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答案】B【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據七大洲分布圖,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圍的大洲是南極洲。故選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4.(2017七上·臺州期中)讀下圖,該圖說明了海洋對人類產生的影響是( )海岸風情A.為人類提供不可缺少的淡水資源B.海洋為人類提供了漁鹽之利、能量之源C.為旅游業的開發提供了資源D.為人類提供了空間資源【答案】C【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海洋的有關知識。根據圖示可以發現人們在海邊度假,享受著美好的自然風光,因此說明了海洋為旅游業的開發提供了資源。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海洋對人類影響的理解。5.(2017七上·臺州期中)人們把地球稱為“藍色的星球”的原因是海洋面積占地球表面的比例( )A.71% B.2/3 C.29% D.1/3【答案】A【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地球海陸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們生活的地球,從太空看是個蔚藍色的美麗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據人們的計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占29%。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故選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地球海陸分布的識記。6.(2017七上·吳興期末)關于大洲與大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西半球大洲分布多于東半球B.緯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極洲C.0°經線穿過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D.亞洲和歐洲都分為五個地區【答案】B【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世界共有七大洲,按照面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A.西半球大洲分布少于東半球,故A錯誤;B.緯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極洲,故B正確;C.0°經線穿過北冰洋、大西洋,不穿過印度洋,故C錯誤;D.亞洲分為六個地區,歐洲分為五個地區,故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大洲的相關知識,讀圖理解解答即可。7.(2017七上·柯橋期中)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和最低的洲分別是什么洲( )A.南極洲、歐洲 B.亞洲、歐洲C.北美洲、南美洲 D.非洲、亞洲【答案】A【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洲海拔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極洲號稱“冰雪高原”,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該大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該大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故選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大洲海拔的識記。8.(2017七上·臺州期中)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和高加索山脈是以下哪兩大洲的分界線( )A.亞洲、歐洲 B.亞洲、非洲C.亞洲、北美洲 D.南美洲、北美洲【答案】A【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亞歐分界線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故選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亞歐分界線的識記。9.(2017七上·湖州期中)下列四幅圖中,正確反映地球上海洋和陸地面積比例的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海陸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球上71%的面積是海洋,陸地面積占地球總面積的29%,因此A選項能夠正確反映地球上海洋和陸地的比例。故選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海陸分布的識記。10.下列說法能準確體現人類與海洋之間密切關系的是( )①海洋為人類提供不可缺少的淡水資源 ②海洋為人類提供漁鹽之利③人類是海洋的主宰,能隨意利用海洋資源 ④人類開辟海上交通航線促進了相互交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人類與海洋關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海洋面積廣闊,通過水汽的海陸循環,為人類提供了大量的淡水資源;海洋中物資豐富,可以為人類提供大量的魚和鹽等資源;人類通過開辟海上交通航線可以促進不同區域之間的相互交流,故①②④描述正確。人類和海洋是相互平等的關系,人類的生存依賴于海洋,要合理的適當的開發海洋資源,所以③表述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人類與海洋關系的理解。二、綜合題11.讀圖,完成要求.(1)寫出圖中數碼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大洋① ;大洲② ;海峽③ ;島嶼④ ;(2)2004年12月26日,印尼的蘇門答臘島西部海域發生里氏9級強烈地震并引發海嘯,波及印度洋沿岸的10多個國家,造成幾十萬人遇難身亡,使人類遭遇了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浩劫.請根據板塊構造學說的有關理論,解釋此次地震海嘯的形成原因: .【答案】(1)印度洋;大洋洲;馬六甲海峽;海南島(2)印度尼西亞地處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不穩定,火山、地震頻繁,并容易引發海嘯【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由圖示的輪廓及位置判定,該區域為東南亞地區.(1)據圖判定圖中數碼代表的地理事物為①印度洋;②大洋洲;③馬六甲海峽;④海南島;(2)蘇門答臘島西部發生地震的海域,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之間,地殼活躍.故答案為:(1)印度洋;大洋洲;馬六甲海峽;海南島;(2)印度尼西亞地處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不穩定,火山、地震頻繁,并容易引發海嘯.【點評】東南亞在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的航線,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被稱為“花園城市”的新加坡就位于該海峽的東南端.板塊學說認為,地球表面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六大板塊組成.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塊交界的地帶.12.讀亞洲地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下面地理事物的名稱:A 洲; B 洋; C 海峽; D 半島.(2)亞洲與E洲的分界線是 .(3)由圖可以看出亞洲大部分位于東、西半球的 半球,但也有少部分位于 半球.【答案】(1)歐;太平;白令;阿拉伯(2)蘇伊士運河(3)東;西【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1)讀圖可得:A是歐洲;B是太平洋;C是白令海峽;D是阿拉伯半島;(2)亞洲與E洲即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3)由圖可以看出亞洲大部分位于東、西半球的東半球,但也有少部分位于西半球.故答案為:(1)歐;太平;白令;阿拉伯;(2)蘇伊士運河;(3)東;西.【點評】亞洲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西南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相連,西隔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相連.13.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請你寫出圖上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名稱大洲名稱:B是 洲,F是 洲。大洋名稱:J是 洋,I是 洋。(2)溝通H,K兩大洋的是 海峽;大洲A和C的分界線是 運河(3)就南北半球而言,海洋面積廣闊的半球是 (填南半球或北半球)。(4)海洋是個巨大的寶庫,對人類會產生哪些有利的影響?【答案】(1)歐;南美;大西;北冰(2)馬六甲;蘇伊士(3)南半球(4)為人類提供淡水資源;魚鹽之利、能量之源;旅游資源;空間資源;礦產資源。【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大洲和大洋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B是歐洲,F是南美洲;J是大西洋,I是北冰洋。(2)本題考查的是重要地理分界線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H為太平洋,K為印度洋,溝通兩者的海峽馬六甲海峽。大洲A為亞洲,C為非洲,兩者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3)本題考查的是海洋的有關知識。分析地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就南北半球而言,海洋面積廣闊的半球是南半球。(4)本題考查的是海洋影響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海洋是個巨大的寶庫,為人類提供淡水資源,魚鹽之利、能量之源,旅游資源,空間資源,礦產資源。【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大洲和大洋分布的識記,對海洋影響的理解。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二單元第一課《大洲和大洋》同步練習(學生版).docx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二單元第一課《大洲和大洋》同步練習(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