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二單元第三課《日本的大化改新》同步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二單元第三課《日本的大化改新》同步練習

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二單元第三課《日本的大化改新》同步練習
一、單選題
1.(2017八上·溫州月考)646年,日本天皇頒布詔書,進行國制改革,即“大化改新”,下列屬于“大化改新”政治內容之一的是(  )
A.實行中央集權 B.實行土地私有
C.學習唐朝文化 D.推行種姓制度
2.下列對19世紀中葉以前的日本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封建國家
②實權掌握在德川幕府手中
③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全國各地出現
④農民和市民不斷起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17八上·臺州期中)那是開始于公元646年的一次國制改革,其主要內容是廢除大貴族壟斷政權的體制,向外國學習先進的政治經濟體制,建立古代中央集權國家。這次改革在歷史上被稱為(  )
A.大化改新 B.商鞅變法 C.李悝變法 D.管仲改革
4.標志著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社會過渡的事件是(  )
A.莊園的出現 B.武士階層的出現
C.大化改新 D.幕府統治的建立
5.(2017八上·嘉興期中)日本大化改新的社會根源是(  )
A.日本社會矛盾尖銳,皇權旁落 B.日本民族危機深重,閉關自守
C.大唐王朝高度繁榮,吸引日本 D.遣唐使欲學習中國,富國強兵
6.大化改新使日本向封建社會過渡。其改革在經濟方面的措施是(  )
A.統一度量衡
B.改革行政制度,實行中央集權
C.土地收歸國有,并將土地分給農民耕種
D.編制律令,實行天皇制中央集權
7.如果一位生活在唐朝時期的僧人,在649年東渡到達日本,他帶回來的信息中正確的是(  )
A.當時的日本真是太陽升起的地方
B.當時的日本正處在奴隸社會
C.當時的日本正由奴隸主貴族蘇我氏父子專權
D.當時的日本土地已經歸國家所有
8.日本大化改新的社會根源是(  )
A.日本民族危機深重,閉關自守 B.日本社會矛盾尖銳,皇權旁落
C.大唐王朝高度繁榮,吸引日本 D.遣唐使欲學習中國,富國強兵
9.以下有關古代時期日本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大唐王朝高度繁榮,吸引日本
B.日本國內社會矛盾尖銳,皇權旁落
C.六世紀四十年代,孝德天皇進行大化改新
D.遣唐使欲學習中國,使日本強大
10.(2016八上·鄞州期末)模仿和創新相結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下能體現日本這一特色的是 (  )
A.大化改新 B.《漢謨拉比法典》
C.奴隸制民主政治 D.種姓制度
二、材料分析題
1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已身死,應退田者,每至班年,即從收授。
材料二 廢除官職世襲的陋習,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的國家體制。
請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是哪個國家在何時進行的?
(2)材料一、二分別是哪方面的措施?
(3)此事件對該國有何重大意義?
12.閱讀下面中日關系演變的相關信息,回答問題。
(1)7世紀中期,日本“仿效”中國進行的重大改革是什么?寫出這次改革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
(2)19世紀60年代,中日兩國都處于內外交困的境地。日本通過什么改革由弱變強?中國地主階級掀起的自救運動是什么?
(3)19世紀90年代,日本向中國發動的第一次侵略戰爭是什么?結果怎樣?
(4)你認為未來中日兩國關系如何才能健康發展?
1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遣唐使回國后,很受重用。他們以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政治改革。
材料二:廢除貴族對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為國有。國家計口授田,對六歲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給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約相當于35畝),女子為其2/3,奴婢授田相當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買賣,死后歸還政府。
(1)以上兩則材料所描述的是什么歷史事件?
(2)材料一反映了這次改革的哪一歷史背景?
(3)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方面的改革?有何影響?
(4)推動這次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日本因為善于學習而躋身世界強國之列,這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大化改新的內容是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經濟上,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由此可知,A項是政治上的內容;B項是經濟政策,C項是學習的榜樣,D項不是日本的政策,是印度的政策,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大化改新的識記。
2.【答案】D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19世紀中葉以前的日本還是一個落后的封建國家,實權掌握在德川幕府手中,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已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產生;但是,幕府的封建統治阻礙了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深受封建剝削的農民和市民不斷起義。可見,①③與史實不符。
【點評】掌握日本大化改新的相關知識。
3.【答案】A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六世紀時,日本社會矛盾尖銳,貴族勢力強大,政局混亂,改革勢在必行,孝德天皇開始了大化改新。646年孝德天皇發布改革令,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經濟上,把貴族土地收歸國有,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大化改新的識記。
4.【答案】C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日本大化改新的認識,根據所學知識,大化改新既歐化又漢化,歐化是指向西方學習,漢化是指在大化改新中日本仿效隋唐的政治和經濟制度進行了政治方面加強中央集權,經濟方面廢除部民制,建立班田收授法與租庸調制的措施,這些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都能看到隋唐政治和經濟制度的痕跡,A項是西歐社會的特征,B項是日本統治階級最低的一層,D項是幕府是古時日本一種權力曾一度凌駕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機構。本題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察學生對歷史概念的識記和分析理解能力,大化改新是日本歷史上重要的一次改革措施,這次改革使日本由奴隸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到19世紀中期,為了應對民族危機又進行了明治維新,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但俄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后來日本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對于這兩次改革,同學們要從其背景,措施,性質,影響等方面進行識記和掌握。
5.【答案】A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社會根源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中期,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當時中國大唐王朝高度繁榮,皇室和改革派渴望參照中國的隋唐制度實行改革,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權國家;當時到過中國的日本留學生,積極宣揚唐朝制度,挽救統治危機。646年,孝德天皇頒布詔書,仿照中國隋唐制度,實行改革。因為孝德天皇的年號叫大化,因此這次改革叫大化改新。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大化改新社會根源的識記。
6.【答案】C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大化改新使日本向封建社會過渡。其改革在經濟方面的措施是土地收歸國有,并將土地分給農民耕種。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大化改新的識記。
7.【答案】D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其改革時間為646年,故B、C兩項錯誤。日本是國家名稱,意思是“日出之國”,并非太陽升起的地方,A項錯誤,故選D。
【點評】掌握日本大化改新的相關知識。
8.【答案】B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大化改新的社會根源是日本社會矛盾尖銳,皇權旁落。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大化改新背景的識記。
9.【答案】C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大化改新發生于七世紀中葉,所以C表述錯誤。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大化改新的識記。
10.【答案】A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中期,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當時中國大唐王朝高度繁榮,皇室和改革派渴望參照中國的隋唐制度實行改革,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權國家;當時到過中國的日本留學生,積極宣揚唐朝制度,挽救統治危機,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學習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實行大化改新。故選擇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大化改新的了解。
11.【答案】(1)大化改新;日本;7世紀中期。
(2)材料一是經濟方面的措施,材料二是政治方面的措施。
(3)使日本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的相關知識。
(1)根據材料聯系所學可知這個事件是7世紀中期日本的大化改新得改革。
(2)通過材料分析,材料一是大化改新在土地方面,向農民耕種田地收取賦稅的措施即經濟措施;材料二是改革行政制度,實行中央集權,屬于政治制度方面的措施。
(3)根據識記敘述大化改新的意義即可。
【點評】了解中世紀歐亞各區域文明的興替,日本汲取中國隋唐先進文化,推行“大化改新”,取得很大進步,把日本推進一個新時代。
12.【答案】(1)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
(2)明治維新 洋務運動、
(3)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簽訂《馬關條約》、
(4)走和平發展之路、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中國交往的相關史實。本題是基礎題。7世紀中期,日本“仿效”中國進行的重大改革是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19世紀60年代,中日兩國都處于內外交困的境地。日本通過明治維新由弱變強。中國地主階級掀起的自救運動是洋務運動。19世紀90年代,日本向中國發動的第一次侵略戰爭是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簽訂《馬關條約》。未來中日應該走和平發展之路
【點評】掌握中國交往的相關史實。
13.【答案】(1)大化改新
(2)當時中國大唐王朝高度繁榮,日本有大量留學生回國后積極宣揚唐朝的制度,希望以唐朝為楷模,實行變革。
(3)經濟;
影響:充分調動了日本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日本經濟的發展。
(4)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奴隸制已經不適應當時日本社會發展的要求。
(5)學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并不斷改革創新。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二所描述的事件是大化改新。大化改新的內容:在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實行中央集權;在經濟上,土地收歸國有,國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原來被貴族控制的農民轉為國家公民;在法律上,701年,日本編訂第一部律令法典,作為治國基礎。
(2)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中期,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當時中國大唐王朝高度繁榮,皇室和改革派渴望參照中國的隋唐制度實行改革,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權國家。當時到過中國的日本留學生,積極宣揚唐朝制度,挽救統治危機,實行大化改新。
(3)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二描述的是大化改新在經濟方面的改革。大化改新后,日本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業繁榮,手工業發達,商業活躍。
(4)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推動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是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奴隸制已經不適應當時日本社會發展的要求。
(5)本題考查的是改革創新的有關知識。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如:學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并不斷改革創新。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大化改新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二單元第三課《日本的大化改新》同步練習
一、單選題
1.(2017八上·溫州月考)646年,日本天皇頒布詔書,進行國制改革,即“大化改新”,下列屬于“大化改新”政治內容之一的是(  )
A.實行中央集權 B.實行土地私有
C.學習唐朝文化 D.推行種姓制度
【答案】A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大化改新的內容是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經濟上,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由此可知,A項是政治上的內容;B項是經濟政策,C項是學習的榜樣,D項不是日本的政策,是印度的政策,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大化改新的識記。
2.下列對19世紀中葉以前的日本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封建國家
②實權掌握在德川幕府手中
③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全國各地出現
④農民和市民不斷起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19世紀中葉以前的日本還是一個落后的封建國家,實權掌握在德川幕府手中,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已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產生;但是,幕府的封建統治阻礙了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深受封建剝削的農民和市民不斷起義。可見,①③與史實不符。
【點評】掌握日本大化改新的相關知識。
3.(2017八上·臺州期中)那是開始于公元646年的一次國制改革,其主要內容是廢除大貴族壟斷政權的體制,向外國學習先進的政治經濟體制,建立古代中央集權國家。這次改革在歷史上被稱為(  )
A.大化改新 B.商鞅變法 C.李悝變法 D.管仲改革
【答案】A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六世紀時,日本社會矛盾尖銳,貴族勢力強大,政局混亂,改革勢在必行,孝德天皇開始了大化改新。646年孝德天皇發布改革令,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經濟上,把貴族土地收歸國有,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大化改新的識記。
4.標志著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社會過渡的事件是(  )
A.莊園的出現 B.武士階層的出現
C.大化改新 D.幕府統治的建立
【答案】C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日本大化改新的認識,根據所學知識,大化改新既歐化又漢化,歐化是指向西方學習,漢化是指在大化改新中日本仿效隋唐的政治和經濟制度進行了政治方面加強中央集權,經濟方面廢除部民制,建立班田收授法與租庸調制的措施,這些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都能看到隋唐政治和經濟制度的痕跡,A項是西歐社會的特征,B項是日本統治階級最低的一層,D項是幕府是古時日本一種權力曾一度凌駕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機構。本題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察學生對歷史概念的識記和分析理解能力,大化改新是日本歷史上重要的一次改革措施,這次改革使日本由奴隸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到19世紀中期,為了應對民族危機又進行了明治維新,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但俄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后來日本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對于這兩次改革,同學們要從其背景,措施,性質,影響等方面進行識記和掌握。
5.(2017八上·嘉興期中)日本大化改新的社會根源是(  )
A.日本社會矛盾尖銳,皇權旁落 B.日本民族危機深重,閉關自守
C.大唐王朝高度繁榮,吸引日本 D.遣唐使欲學習中國,富國強兵
【答案】A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社會根源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中期,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當時中國大唐王朝高度繁榮,皇室和改革派渴望參照中國的隋唐制度實行改革,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權國家;當時到過中國的日本留學生,積極宣揚唐朝制度,挽救統治危機。646年,孝德天皇頒布詔書,仿照中國隋唐制度,實行改革。因為孝德天皇的年號叫大化,因此這次改革叫大化改新。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大化改新社會根源的識記。
6.大化改新使日本向封建社會過渡。其改革在經濟方面的措施是(  )
A.統一度量衡
B.改革行政制度,實行中央集權
C.土地收歸國有,并將土地分給農民耕種
D.編制律令,實行天皇制中央集權
【答案】C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大化改新使日本向封建社會過渡。其改革在經濟方面的措施是土地收歸國有,并將土地分給農民耕種。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大化改新的識記。
7.如果一位生活在唐朝時期的僧人,在649年東渡到達日本,他帶回來的信息中正確的是(  )
A.當時的日本真是太陽升起的地方
B.當時的日本正處在奴隸社會
C.當時的日本正由奴隸主貴族蘇我氏父子專權
D.當時的日本土地已經歸國家所有
【答案】D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其改革時間為646年,故B、C兩項錯誤。日本是國家名稱,意思是“日出之國”,并非太陽升起的地方,A項錯誤,故選D。
【點評】掌握日本大化改新的相關知識。
8.日本大化改新的社會根源是(  )
A.日本民族危機深重,閉關自守 B.日本社會矛盾尖銳,皇權旁落
C.大唐王朝高度繁榮,吸引日本 D.遣唐使欲學習中國,富國強兵
【答案】B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大化改新的社會根源是日本社會矛盾尖銳,皇權旁落。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大化改新背景的識記。
9.以下有關古代時期日本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大唐王朝高度繁榮,吸引日本
B.日本國內社會矛盾尖銳,皇權旁落
C.六世紀四十年代,孝德天皇進行大化改新
D.遣唐使欲學習中國,使日本強大
【答案】C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大化改新發生于七世紀中葉,所以C表述錯誤。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大化改新的識記。
10.(2016八上·鄞州期末)模仿和創新相結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下能體現日本這一特色的是 (  )
A.大化改新 B.《漢謨拉比法典》
C.奴隸制民主政治 D.種姓制度
【答案】A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中期,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當時中國大唐王朝高度繁榮,皇室和改革派渴望參照中國的隋唐制度實行改革,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權國家;當時到過中國的日本留學生,積極宣揚唐朝制度,挽救統治危機,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學習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實行大化改新。故選擇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大化改新的了解。
二、材料分析題
1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已身死,應退田者,每至班年,即從收授。
材料二 廢除官職世襲的陋習,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的國家體制。
請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是哪個國家在何時進行的?
(2)材料一、二分別是哪方面的措施?
(3)此事件對該國有何重大意義?
【答案】(1)大化改新;日本;7世紀中期。
(2)材料一是經濟方面的措施,材料二是政治方面的措施。
(3)使日本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的相關知識。
(1)根據材料聯系所學可知這個事件是7世紀中期日本的大化改新得改革。
(2)通過材料分析,材料一是大化改新在土地方面,向農民耕種田地收取賦稅的措施即經濟措施;材料二是改革行政制度,實行中央集權,屬于政治制度方面的措施。
(3)根據識記敘述大化改新的意義即可。
【點評】了解中世紀歐亞各區域文明的興替,日本汲取中國隋唐先進文化,推行“大化改新”,取得很大進步,把日本推進一個新時代。
12.閱讀下面中日關系演變的相關信息,回答問題。
(1)7世紀中期,日本“仿效”中國進行的重大改革是什么?寫出這次改革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
(2)19世紀60年代,中日兩國都處于內外交困的境地。日本通過什么改革由弱變強?中國地主階級掀起的自救運動是什么?
(3)19世紀90年代,日本向中國發動的第一次侵略戰爭是什么?結果怎樣?
(4)你認為未來中日兩國關系如何才能健康發展?
【答案】(1)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
(2)明治維新 洋務運動、
(3)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簽訂《馬關條約》、
(4)走和平發展之路、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中國交往的相關史實。本題是基礎題。7世紀中期,日本“仿效”中國進行的重大改革是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19世紀60年代,中日兩國都處于內外交困的境地。日本通過明治維新由弱變強。中國地主階級掀起的自救運動是洋務運動。19世紀90年代,日本向中國發動的第一次侵略戰爭是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簽訂《馬關條約》。未來中日應該走和平發展之路
【點評】掌握中國交往的相關史實。
1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遣唐使回國后,很受重用。他們以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政治改革。
材料二:廢除貴族對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為國有。國家計口授田,對六歲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給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約相當于35畝),女子為其2/3,奴婢授田相當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買賣,死后歸還政府。
(1)以上兩則材料所描述的是什么歷史事件?
(2)材料一反映了這次改革的哪一歷史背景?
(3)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方面的改革?有何影響?
(4)推動這次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日本因為善于學習而躋身世界強國之列,這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答案】(1)大化改新
(2)當時中國大唐王朝高度繁榮,日本有大量留學生回國后積極宣揚唐朝的制度,希望以唐朝為楷模,實行變革。
(3)經濟;
影響:充分調動了日本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日本經濟的發展。
(4)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奴隸制已經不適應當時日本社會發展的要求。
(5)學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并不斷改革創新。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二所描述的事件是大化改新。大化改新的內容:在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實行中央集權;在經濟上,土地收歸國有,國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原來被貴族控制的農民轉為國家公民;在法律上,701年,日本編訂第一部律令法典,作為治國基礎。
(2)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中期,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當時中國大唐王朝高度繁榮,皇室和改革派渴望參照中國的隋唐制度實行改革,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權國家。當時到過中國的日本留學生,積極宣揚唐朝制度,挽救統治危機,實行大化改新。
(3)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二描述的是大化改新在經濟方面的改革。大化改新后,日本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業繁榮,手工業發達,商業活躍。
(4)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推動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是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奴隸制已經不適應當時日本社會發展的要求。
(5)本題考查的是改革創新的有關知識。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如:學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并不斷改革創新。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大化改新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马| 通州市| 会泽县| 永城市| 额济纳旗| 简阳市| 布拖县| 连云港市| 山西省| 清新县| 上杭县| 太仓市| 垣曲县| 云龙县| 桃园县| 平阳县| 怀远县| 广元市| 山阳县| 德钦县| 大英县| 阳西县| 呼玛县| 双辽市| 屯门区| 南充市| 高淳县| 靖江市| 乡城县| 大连市| 甘洛县| 湟源县| 宁夏| 太湖县| 瑞安市| 石门县| 澄江县| 大方县| 淮阳县| 姜堰市| 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