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歷社八上2.2《阿拉伯帝國》同步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歷社八上2.2《阿拉伯帝國》同步試卷

資源簡介

歷社八上2.2《阿拉伯帝國》同步試卷
一、單選題
1.下圖陰影部分所示下列哪一古代帝國的版圖(  )
A.波斯帝國 B.亞歷山大帝國
C.羅馬帝國 D.阿拉伯帝國
【答案】D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古代阿拉伯帝國有關知識的認識。阿拉伯帝國是阿拉伯半島上的阿拉伯人于中世紀創建的一系列伊斯蘭穆斯林封建王朝。阿拉伯帝國的疆域東起印度河流域和帕米爾高原與中國唐朝接壤;西臨大西洋。南至莫桑比克蘇丹國北迄高加索山,形成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封建大帝國。D符合題意。故選D。
【點評】掌握古代阿拉伯帝國的有關知識。
2.下圖是阿拉伯帝國擴張路線圖,從圖可以獲得信息有(  )
①帝國版圖擴張到亞非拉大洲”
②伊斯蘭教成為世界性宗教與其擴張有著重要關系
③地中海成為其“澡盆”
④阿拉伯是一個善于學習的民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①帝國版圖擴張到亞非拉大洲從圖可以獲得,穆罕默德的繼承者們經過一系列大規模的征服和擴張,將穆罕默德創立的阿拉伯國家建成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國,符合題意;
②伊斯蘭教成為世界性宗教與其擴張有著重要關系從圖可以獲得,7世紀時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后來阿拉伯伊斯蘭國家不斷對外擴張,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伊斯蘭教也廣泛傳播開來,成為世界性的宗教,符合題意;
③地中海成為其“澡盆”說法錯誤,曾把地中海稱為“小澡盆”的疆域范圍,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古代大帝國是羅馬帝國,不符合題意;
④阿拉伯是一個善于學習的民族從圖不能獲得,符合題意;
A項①②從圖可以獲得,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阿拉伯帝國的擴張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地圖的能力。
3.阿拉伯數字的得名是因為(  )
A.它們是由阿拉伯人創造的
B.阿拉伯人創造的,又由他們傳播到世界各地
C.是由阿拉伯人傳播到世界各地的
D.是印度人在阿拉伯創造的
【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阿拉伯數字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經阿拉伯人傳到歐洲,所以被稱作“阿拉伯數字”。
ABD三項說法都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是由阿拉伯人傳播到世界各地的是阿拉伯數字得名的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準確識記阿拉伯數字的有關內容。
4.阿拉伯人創造了輝煌的文化,下列有關阿拉伯文化的論述中,正確的是(  )
①阿拉伯人發明了阿拉伯數字,并將其傳播到世界各地。
②阿拉伯文化具有鮮明的特性,這與阿拉伯帝國當時地跨歐、亞、非三大洲有關。
③帝國時代的阿拉伯人在數學、天文學等方面取得了當時世界領先的科學成就。
④阿拉伯人創造了輝煌的文化,這與他們重視教育和知識有關。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印度人發明了阿拉伯數字、阿拉伯人加以改造將其傳播到世界各地,①說法錯誤,應排除含①的選項。
C項②③④論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阿拉伯文化。
5.(2019八上·臺州開學考)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所作的貢獻包括(  )
①創造出體現阿拉伯藝術的建筑風格
②創作出世界名著《天方夜譚》
③發明了阿拉伯數學
④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古代阿拉伯人根據民間故事,匯集成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翻譯了許多希臘著作,阿拉伯人把中國古代文明輾轉傳入西亞、歐洲等地。也給中國帶來阿拉伯的天文和醫學知識,以及伊斯蘭教和伊斯蘭文化,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媒介。阿拉伯數字是印度人創造的,阿拉伯人對它加以改造并傳入歐洲,所以被稱為“阿拉伯數字”。據此可排除含③的ACD三個選項。
B項①②④是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所作的貢獻,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貢獻。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
6.他是一個當今世界主流宗教的創始人,“他引導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與犧牲,又為他們開辟了一條文明進步的大道,他應受人們的尊重與敬仰。”材料中的“他”是(  )
A.漢謨拉比 B.釋迦牟尼 C.耶穌基督 D.穆罕默德
【答案】D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給出的“當今世界主流宗教的創始人”和“既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與犧牲,又為他們開辟了一條文明進步的大道”可知相關人物是穆罕默德。六世紀末七世紀初,阿拉伯半島尚未形成統一國家,內憂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統一的國家,穆罕默德創立的伊斯蘭教應運而生。伊斯蘭教的傳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時,阿拉伯半島已基本統一,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建立起來。他的繼承者們經過一系列大規模的征服和擴張,將穆罕默德創立的阿拉伯國家建成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國。
D項穆罕默德是題干材料中的“他”,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穆罕默德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與阿拉伯國家統一的相關史實。
7.受到伊斯蘭教影響實現基本統一的地區是(  )
A.古埃及 B.日本 C.阿拉伯地區 D.羅馬帝國
【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六世紀末七世紀初,阿拉伯半島大部分地區尚未形成統一的國家,部落間戰爭不斷,人民渴望統一,穆罕默德創立的伊斯蘭教應運而生,并最終實現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
C項阿拉伯地區是受到伊斯蘭教影響實現基本統一的地區,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伊斯蘭教的識記能力。
8.與“穆斯林”“古蘭經”“安拉”等詞語相關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道教
【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穆斯林”“《古蘭經》”“安拉”等和以下伊斯蘭教有關。7世紀時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伊斯蘭”是阿拉伯語“順從”的意思。伊斯蘭教的信徒稱為“穆斯林”,意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的說教后來集錄成為伊斯蘭教的經典《古蘭經》。
C項伊斯蘭教與“穆斯林”“古蘭經”“安拉”等詞語相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伊斯蘭教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伊斯蘭教的相關史實。
9.在阿拉伯歷史上,建立第一個伊斯蘭教國家的主要人物是(  )
A.查理 B.穆罕默德 C.屋大維 D.漢謨拉比
【答案】B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7世紀的時候阿拉伯半島四分五裂,民族矛盾叢生,人民民不聊生,渴望統一。穆罕默德順應歷史的發展需求而創立了伊斯蘭教。622年,他從麥加出走到麥地那,在麥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伊斯蘭教的創立對阿拉伯國家的統一作出巨大貢獻。所以,本題建立第一個伊斯蘭教國家的主要人物是穆罕默德。
B項穆罕默德在阿拉伯歷史上,建立第一個伊斯蘭教國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阿拉伯國家的建立。
10.被西方人視為醫學指南的《醫典》屬于的國家是(  )
A.中國 B.古代印度 C.古埃及 D.阿拉伯
【答案】D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阿拉伯人寫成了《醫學集成》和《醫典》,這兩部書被歐洲醫學界長期奉為權威著作。
D項阿拉伯國家的《醫典》被西方人視為醫學指南,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醫典》的準確識記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歐洲醫學界的經典的相關知識。
11.下列有關穆罕默德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的是(  )
①出走麥地那 ②創立伊斯蘭教 ③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 ④開始在麥加傳播伊斯蘭教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①②④③
【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依據教材內容可知,①穆罕默德帶領信徒出走麥地那是在622年;②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是在610年;③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發生在穆罕默德兵臨麥加城下以后;④穆罕默德在麥加傳教失敗發生在穆罕默德帶領信徒出走麥地那之前。據此可知,這些歷史事件的先后順序是②④①③。
C項②④①③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阿拉伯國家的建立史實的識記。
12.下列對阿拉伯帝國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7世紀中期,阿拉伯國家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②帝國初期的100年間,國勢強盛,經濟繁榮,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十分發達
③首都巴格達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商業大都市之一,也是帝國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④10世紀后,阿拉伯帝國趨于衰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穆罕默德死后,他的繼承者們經過一系列大規模的征服和擴張,到8世紀中期,形成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國。故①7世紀中期,阿拉伯國家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敘述錯誤,應排除。
B項②③④敘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阿拉伯帝國相關史實的準確認識能力。
13.歐洲有一句諺語:“中國人的頭,阿拉伯人的口,法蘭克人的手。”對“阿拉伯人的口”理解正確的是(  )
A.阿拉伯人創造了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阿拉伯人重視學習
C.阿拉伯人在東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橋梁作用
D.阿拉伯帝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
【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 根據題干可知,“中國人的頭”是指中國人發明創造出來的;“阿拉伯人的口”是指中國人發明創造出來的科技成就通過阿拉伯人傳播到了歐洲;“法蘭克人的手”是指這些發明創造通過歐洲人的改造發展為近代科技,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由此分析可以知道材料主要闡述了阿拉伯人在東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橋梁作用,因此B符合題意,而ABD的表述均不能準確反映材料主旨。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阿拉伯人的貢獻,結合題干和教材可得到答案。
14.(2018八上·杭州期中)穆罕默德曾經說過:“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這說明了(  )
A.阿拉伯人只想向中國學習知識
B.阿拉伯人不管路途多遠都不懼怕
C.阿拉伯人善于學習、重視文化
D.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文化最發達的國家
【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 “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可知,阿拉伯人善于學習、重視文化,所以C符合題意;ABD與題意無關。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5.(2018八上·柯橋期中)下列不屬于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做出的重要貢獻的是(  )
A.傳播了中國的四大發明
B.創造了0~9十個數字符號
C.傳播了伊斯蘭教和伊斯蘭文化
D.給中國帶來了阿拉伯的天文學和醫學知識
【答案】B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阿拉伯人的有關知識。
阿拉伯數字由印度人發明,后由阿拉伯人傳向歐洲,所以B的說法是錯誤的,但符合題意;ACD都是阿拉伯人的貢獻。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阿拉伯人在世界文化傳播與交流所作貢獻的識記。
16.(2018八上·杭州期中)下列關于伊斯蘭建筑的描述正確的是(  )
①建筑多為宏偉的圓頂,環繞拱形回廊,高高聳立的尖塔
②清真寺是伊斯蘭建筑藝術的代表
③公元6世紀阿拉伯到處可見伊斯蘭建筑
④殿堂內部圖案多為植物紋樣和經文美術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伊斯蘭建筑的有關知識。伊斯蘭建筑多為宏偉的圓頂,環繞拱形回廊,高高聳立的尖塔,所以①符合題意;清真寺是伊斯蘭建筑藝術的代表,所以②符合題意;伊斯蘭教創立于公元7世紀初,所以③不符合題意;清真寺殿堂內部圖案多為植物紋樣和經文美術字,所以④符合題意。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伊斯蘭教的識記,對伊斯蘭建筑的理解。
17.(2017八上·柯橋期中)世界三大宗教按照出現的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  )
A.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B.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
C.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 D.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答案】A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佛教創立的時間是公元前6世紀,基督教創立的時間是1世紀,伊斯蘭教的創立時間是7世紀,故正確的先后順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三大宗教的識記。
18.被譽為“代數學之父”的阿拉伯人是(  )
A.穆罕默德 B.拉齊斯 C.花拉子密 D.伊本·西那
【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阿拉伯——伊斯蘭文化成就的識記。A伊斯蘭教創始人,B著有《醫學成就》,D寫有《醫典》,C是阿拉伯“代數學之父”,其編纂的代數學著作傳入歐洲,成為各大學的通用教科書,故而答案為C。
【點評】了解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成就。
19.下列國家中,地跨亞非歐三洲的有(  )
①亞歷山大帝國 ②羅馬帝國 ③阿拉伯帝國 ④古代埃及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公元前4世紀,希臘北部的馬其頓王國強大起來,于公元前4世紀后期打敗希臘聯軍,控制了希臘。亞歷山大大帝繼位后,出兵東征,掃蕩了小亞細亞,攻入埃及。然后回師占領兩河流域,滅掉波斯帝國,足跡遠達印度,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定都巴比倫。伊斯蘭教的傳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時,阿拉伯半島已基本統一,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建立起來。他的繼承者們經過一系列大規模的征服和擴張,將穆罕默德創立的阿拉伯國家建成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國。公元前27年以后,羅馬帝國在屋大維統治下,發動多次侵略戰爭,疆域不斷擴大,到2世紀達到最大規模,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廣袤的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湖。古代埃及帝國不是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C項①②③地跨亞非歐三洲,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世界史上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二、材料分析題
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早期的A宗教主張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倡導信徒間衣食互補、患難相恤,鼓吹正義必勝,對帝國內身處困境的人廣大各階層民眾產生了巨大的感召力。
材料二:B宗教在早期倡導眾生平等,力圖在宗教領域突破四大種姓的嚴格界限。
材料三:宗教C以信仰真主安拉為主要教義。
(1)根據材料,判斷以上三種宗教的名稱,并按產生的時間先后排列這三種宗教?
(2)上述三則材料是關于世界三大宗教的,請寫出B和C的創始人和所信的經典?
(3)這三大宗教中,建立政教合一國家的是哪一個宗教?發展成中古時代歐洲主導思想的是哪一個?哪個宗教對中國影響深遠?
(4)結合所學知識,歸納三大宗教的共同點?
(5)近年來,邪教猖獗,對社會和家庭造成了嚴重影響,請談談你對宗教與“法輪功”“全能神”的看法?
【答案】(1)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2)釋迦牟尼;《大藏經》;穆罕默德;《古蘭經》。
(3)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
(4)都產生于亞洲,都提倡忍耐服從,都麻痹了人民的思想,都是統治者統治勞動人民的工具。
(5)宗教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愚弄人民的,有的在產生時也起過積極作用。“法輪功”是反人類、反社會、反科學的邪教組織。它泯滅人性,殘害生命,罪惡累累,必須堅決鏟除。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產生于公元前6世紀的古代印度,創始人是釋迦摩尼,宣揚“眾生平等”;基督教產生于1世紀的巴勒斯坦地區,耶穌就是救世主,要求人們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天堂”;伊斯蘭教產生于7世紀時的阿拉伯半島,創始人是穆罕默德,號召信仰唯一的神“真主”。他們產生的先后順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2) 本題考查的是世界宗教是佛教、伊斯蘭教。佛教產生于公元前6世紀的古代印度,創始人是釋迦摩尼,宣揚“眾生平等”,其經典是《金剛經》等;伊斯蘭教產生于7世紀時的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城,創始人是穆罕默德,號召信仰唯一的神“真主”, 其經典是《古蘭經》。
(3) 本題考查的是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影響。六世紀末七世紀初,阿拉伯半島內部矛盾叢生,外部勢力入侵,阿拉伯人民渴望統一,穆罕默德創立的伊斯蘭教應運而生。622年出走麥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國家,630年征服麥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半島各部落代表到麥加朝覲,承認穆罕默德的獨尊地位。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建立起來了。
(4)本題考查三大宗教的特點。根據所學知識,三大宗教的特點是都產生于亞洲,都提倡忍耐服從,都麻痹了人民的思想,都是統治者統治勞動人民的工具。
(5)本題考查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需要學生對現實生活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做出答案。宗教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愚弄人民的,有的在產生時也起過積極作用。“法輪功”是反人類、反社會、反科學的邪教組織。它泯滅人性,殘害生命,罪惡累累,必須堅決鏟除。
故答案為:(1)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2)釋迦牟尼;《大藏經》;穆罕默德;《古蘭經》。
(3)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
(4)都產生于亞洲,都提倡忍耐服從,都麻痹了人民的思想,都是統治者統治勞動人民的工具。
(5)宗教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愚弄人民的,有的在產生時也起過積極作用。“法輪功”是反人類、反社會、反科學的邪教組織。它泯滅人性,殘害生命,罪惡累累,必須堅決鏟除。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相關知識。
21.(2018八上·秀洲月考)閱讀下列圖片和材料
材料一:
圖一
圖二
圖三
材料二:這三大帝國的擴張無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絕的重大事件。但也許橫貫于亞歐大陸古道上的商隊來往......對古代世界各地生產技術、文化知識的傳播更為重要。
----齊世榮《世界史-古代史編》
(1)請依次寫出上述三張圖片的帝國名稱?這三大帝國在疆域位置上有什么共同點?
(2)你如何評價古代世界的擴張和征服的?
(3)圖二和圖三帝國都曾在建筑上頗有成就,請分別列舉一項建筑
【答案】(1)圖一是亞歷山大帝國,圖二羅馬帝國,圖三阿拉伯帝國;位置共同點都是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2)雖然在征服和擴張的過程中伴隨著暴力、奴役和掠奪,但是在客觀上促進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聯系越來越密切。
(3)圖二例如凱旋門、高架引水橋等,圖例如清真寺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1)依據材料的圖片信息的內容,結合所學可知,圖一是亞歷山大帝國,圖二羅馬帝國,圖三阿拉伯帝國;位置共同點都是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2)依據所學可知,古代世界的擴張和征服雖然在征服和擴張的過程中伴隨著暴力、奴役和掠奪,但是在客觀上促進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聯系越來越密切。(3)依據所學可知,圖二羅馬帝國的建筑具備典型的羅馬的風格,例如凱旋門、高架引水橋等,圖三阿拉伯帝國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主要建筑具備的特點是具有典型的宗教色彩,例如清真寺。
故答案為:(1)圖一是亞歷山大帝國,圖二羅馬帝國,圖三阿拉伯帝國;位置共同點都是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2)雖然在征服和擴張的過程中伴隨著暴力、奴役和掠奪,但是在客觀上促進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聯系越來越密切。
(3)圖二例如凱旋門、高架引水橋等,圖例如清真寺。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古代世界的擴張和征服等相關知識。
22.讀下列三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宇宙間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號召人們信仰唯一的神安拉,教徒稱為穆斯林。
材料二:宣揚“眾生平等”,
認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滅欲望,忍耐順從,刻苦修行,才能擺脫“苦”,才能到達極樂世界。
材料三:信仰“救世主”耶穌,宣揚“君權神授”,渴望死后進入天堂。
(1)結合所學知識和上述材料,完成表格填空。
  宗教 創立時間 創始人 經典
材料一
  公元7世紀或610年
 
 
材料二
 
 
  《大藏經》
材料三 基督教
  相傳是耶穌
 
(2)材料一所反映的宗教產生之初,對阿拉伯半島的統一有什么作用?
(3)材料三所反映的宗教組織和西歐封建國家國王存在怎樣的關系?
【答案】(1)
宗教 創立時間 創始人 經典
材料一 伊斯蘭教 公元7世紀或610年 穆罕默德 《古蘭經》
材料二 佛教 公元前6世紀 釋迦摩尼(或喬達摩·悉達多) 《大藏經》
材料三 基督教 公元1世紀 相傳是耶穌 《圣經》
(2)伊斯蘭教對一神教的宣傳使得阿拉伯半島上的各部落人民有了共同的信仰,打破了部落之間的界限,促進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
(3)基督教教會與國王相互勾結,相互利用,教權凌駕于王權之上。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1)7世紀時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古蘭經》是伊斯蘭教的的經典。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的喬達摩 悉達多(釋迦牟尼)創立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反對婆羅門的特權地位;它認為世間萬物發展都有因果緣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須消滅欲望,刻苦修行。1世紀時產生于巴基斯坦一帶的基督教,創始人是耶穌,他教導人們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基督教的經典是《圣經》。
(2)伊斯蘭教關于一神教的宣傳,有助于打破狹隘的氏族界限,從而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時,阿拉伯半島已經基本統一,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建立起來。
(3)中世紀的歐洲國王和教會互相勾結和相互利用,尤其是丕平獻土和教皇國的建立,教皇開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扮演著社會仲裁者的形象,任意干涉各國的內政,神權逐步凌駕于王權之上。
故答案為:(1)
宗教 創立時間 創始人 經典
材料一 伊斯蘭教 公元7世紀或610年 穆罕默德 《古蘭經》
材料二 佛教 公元前6世紀 釋迦摩尼(或喬達摩·悉達多) 《大藏經》
材料三 基督教 公元1世紀 相傳是耶穌 《圣經》
(2)伊斯蘭教對一神教的宣傳使得阿拉伯半島上的各部落人民有了共同的信仰,打破了部落之間的界限,促進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
(3)基督教教會與國王相互勾結,相互利用,教權凌駕于王權之上。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
1 / 1歷社八上2.2《阿拉伯帝國》同步試卷
一、單選題
1.下圖陰影部分所示下列哪一古代帝國的版圖(  )
A.波斯帝國 B.亞歷山大帝國
C.羅馬帝國 D.阿拉伯帝國
2.下圖是阿拉伯帝國擴張路線圖,從圖可以獲得信息有(  )
①帝國版圖擴張到亞非拉大洲”
②伊斯蘭教成為世界性宗教與其擴張有著重要關系
③地中海成為其“澡盆”
④阿拉伯是一個善于學習的民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阿拉伯數字的得名是因為(  )
A.它們是由阿拉伯人創造的
B.阿拉伯人創造的,又由他們傳播到世界各地
C.是由阿拉伯人傳播到世界各地的
D.是印度人在阿拉伯創造的
4.阿拉伯人創造了輝煌的文化,下列有關阿拉伯文化的論述中,正確的是(  )
①阿拉伯人發明了阿拉伯數字,并將其傳播到世界各地。
②阿拉伯文化具有鮮明的特性,這與阿拉伯帝國當時地跨歐、亞、非三大洲有關。
③帝國時代的阿拉伯人在數學、天文學等方面取得了當時世界領先的科學成就。
④阿拉伯人創造了輝煌的文化,這與他們重視教育和知識有關。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2019八上·臺州開學考)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所作的貢獻包括(  )
①創造出體現阿拉伯藝術的建筑風格
②創作出世界名著《天方夜譚》
③發明了阿拉伯數學
④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他是一個當今世界主流宗教的創始人,“他引導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與犧牲,又為他們開辟了一條文明進步的大道,他應受人們的尊重與敬仰。”材料中的“他”是(  )
A.漢謨拉比 B.釋迦牟尼 C.耶穌基督 D.穆罕默德
7.受到伊斯蘭教影響實現基本統一的地區是(  )
A.古埃及 B.日本 C.阿拉伯地區 D.羅馬帝國
8.與“穆斯林”“古蘭經”“安拉”等詞語相關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道教
9.在阿拉伯歷史上,建立第一個伊斯蘭教國家的主要人物是(  )
A.查理 B.穆罕默德 C.屋大維 D.漢謨拉比
10.被西方人視為醫學指南的《醫典》屬于的國家是(  )
A.中國 B.古代印度 C.古埃及 D.阿拉伯
11.下列有關穆罕默德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的是(  )
①出走麥地那 ②創立伊斯蘭教 ③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 ④開始在麥加傳播伊斯蘭教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①②④③
12.下列對阿拉伯帝國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7世紀中期,阿拉伯國家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②帝國初期的100年間,國勢強盛,經濟繁榮,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十分發達
③首都巴格達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商業大都市之一,也是帝國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④10世紀后,阿拉伯帝國趨于衰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歐洲有一句諺語:“中國人的頭,阿拉伯人的口,法蘭克人的手。”對“阿拉伯人的口”理解正確的是(  )
A.阿拉伯人創造了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阿拉伯人重視學習
C.阿拉伯人在東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橋梁作用
D.阿拉伯帝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
14.(2018八上·杭州期中)穆罕默德曾經說過:“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這說明了(  )
A.阿拉伯人只想向中國學習知識
B.阿拉伯人不管路途多遠都不懼怕
C.阿拉伯人善于學習、重視文化
D.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文化最發達的國家
15.(2018八上·柯橋期中)下列不屬于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做出的重要貢獻的是(  )
A.傳播了中國的四大發明
B.創造了0~9十個數字符號
C.傳播了伊斯蘭教和伊斯蘭文化
D.給中國帶來了阿拉伯的天文學和醫學知識
16.(2018八上·杭州期中)下列關于伊斯蘭建筑的描述正確的是(  )
①建筑多為宏偉的圓頂,環繞拱形回廊,高高聳立的尖塔
②清真寺是伊斯蘭建筑藝術的代表
③公元6世紀阿拉伯到處可見伊斯蘭建筑
④殿堂內部圖案多為植物紋樣和經文美術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17八上·柯橋期中)世界三大宗教按照出現的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  )
A.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B.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
C.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 D.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18.被譽為“代數學之父”的阿拉伯人是(  )
A.穆罕默德 B.拉齊斯 C.花拉子密 D.伊本·西那
19.下列國家中,地跨亞非歐三洲的有(  )
①亞歷山大帝國 ②羅馬帝國 ③阿拉伯帝國 ④古代埃及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題
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早期的A宗教主張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倡導信徒間衣食互補、患難相恤,鼓吹正義必勝,對帝國內身處困境的人廣大各階層民眾產生了巨大的感召力。
材料二:B宗教在早期倡導眾生平等,力圖在宗教領域突破四大種姓的嚴格界限。
材料三:宗教C以信仰真主安拉為主要教義。
(1)根據材料,判斷以上三種宗教的名稱,并按產生的時間先后排列這三種宗教?
(2)上述三則材料是關于世界三大宗教的,請寫出B和C的創始人和所信的經典?
(3)這三大宗教中,建立政教合一國家的是哪一個宗教?發展成中古時代歐洲主導思想的是哪一個?哪個宗教對中國影響深遠?
(4)結合所學知識,歸納三大宗教的共同點?
(5)近年來,邪教猖獗,對社會和家庭造成了嚴重影響,請談談你對宗教與“法輪功”“全能神”的看法?
21.(2018八上·秀洲月考)閱讀下列圖片和材料
材料一:
圖一
圖二
圖三
材料二:這三大帝國的擴張無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絕的重大事件。但也許橫貫于亞歐大陸古道上的商隊來往......對古代世界各地生產技術、文化知識的傳播更為重要。
----齊世榮《世界史-古代史編》
(1)請依次寫出上述三張圖片的帝國名稱?這三大帝國在疆域位置上有什么共同點?
(2)你如何評價古代世界的擴張和征服的?
(3)圖二和圖三帝國都曾在建筑上頗有成就,請分別列舉一項建筑
22.讀下列三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宇宙間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號召人們信仰唯一的神安拉,教徒稱為穆斯林。
材料二:宣揚“眾生平等”,
認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滅欲望,忍耐順從,刻苦修行,才能擺脫“苦”,才能到達極樂世界。
材料三:信仰“救世主”耶穌,宣揚“君權神授”,渴望死后進入天堂。
(1)結合所學知識和上述材料,完成表格填空。
  宗教 創立時間 創始人 經典
材料一
  公元7世紀或610年
 
 
材料二
 
 
  《大藏經》
材料三 基督教
  相傳是耶穌
 
(2)材料一所反映的宗教產生之初,對阿拉伯半島的統一有什么作用?
(3)材料三所反映的宗教組織和西歐封建國家國王存在怎樣的關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古代阿拉伯帝國有關知識的認識。阿拉伯帝國是阿拉伯半島上的阿拉伯人于中世紀創建的一系列伊斯蘭穆斯林封建王朝。阿拉伯帝國的疆域東起印度河流域和帕米爾高原與中國唐朝接壤;西臨大西洋。南至莫桑比克蘇丹國北迄高加索山,形成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封建大帝國。D符合題意。故選D。
【點評】掌握古代阿拉伯帝國的有關知識。
2.【答案】A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①帝國版圖擴張到亞非拉大洲從圖可以獲得,穆罕默德的繼承者們經過一系列大規模的征服和擴張,將穆罕默德創立的阿拉伯國家建成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國,符合題意;
②伊斯蘭教成為世界性宗教與其擴張有著重要關系從圖可以獲得,7世紀時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后來阿拉伯伊斯蘭國家不斷對外擴張,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伊斯蘭教也廣泛傳播開來,成為世界性的宗教,符合題意;
③地中海成為其“澡盆”說法錯誤,曾把地中海稱為“小澡盆”的疆域范圍,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古代大帝國是羅馬帝國,不符合題意;
④阿拉伯是一個善于學習的民族從圖不能獲得,符合題意;
A項①②從圖可以獲得,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阿拉伯帝國的擴張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地圖的能力。
3.【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阿拉伯數字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經阿拉伯人傳到歐洲,所以被稱作“阿拉伯數字”。
ABD三項說法都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是由阿拉伯人傳播到世界各地的是阿拉伯數字得名的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準確識記阿拉伯數字的有關內容。
4.【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印度人發明了阿拉伯數字、阿拉伯人加以改造將其傳播到世界各地,①說法錯誤,應排除含①的選項。
C項②③④論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阿拉伯文化。
5.【答案】B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古代阿拉伯人根據民間故事,匯集成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翻譯了許多希臘著作,阿拉伯人把中國古代文明輾轉傳入西亞、歐洲等地。也給中國帶來阿拉伯的天文和醫學知識,以及伊斯蘭教和伊斯蘭文化,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媒介。阿拉伯數字是印度人創造的,阿拉伯人對它加以改造并傳入歐洲,所以被稱為“阿拉伯數字”。據此可排除含③的ACD三個選項。
B項①②④是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所作的貢獻,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貢獻。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
6.【答案】D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給出的“當今世界主流宗教的創始人”和“既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與犧牲,又為他們開辟了一條文明進步的大道”可知相關人物是穆罕默德。六世紀末七世紀初,阿拉伯半島尚未形成統一國家,內憂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統一的國家,穆罕默德創立的伊斯蘭教應運而生。伊斯蘭教的傳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時,阿拉伯半島已基本統一,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建立起來。他的繼承者們經過一系列大規模的征服和擴張,將穆罕默德創立的阿拉伯國家建成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國。
D項穆罕默德是題干材料中的“他”,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穆罕默德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與阿拉伯國家統一的相關史實。
7.【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六世紀末七世紀初,阿拉伯半島大部分地區尚未形成統一的國家,部落間戰爭不斷,人民渴望統一,穆罕默德創立的伊斯蘭教應運而生,并最終實現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
C項阿拉伯地區是受到伊斯蘭教影響實現基本統一的地區,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伊斯蘭教的識記能力。
8.【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穆斯林”“《古蘭經》”“安拉”等和以下伊斯蘭教有關。7世紀時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伊斯蘭”是阿拉伯語“順從”的意思。伊斯蘭教的信徒稱為“穆斯林”,意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的說教后來集錄成為伊斯蘭教的經典《古蘭經》。
C項伊斯蘭教與“穆斯林”“古蘭經”“安拉”等詞語相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伊斯蘭教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伊斯蘭教的相關史實。
9.【答案】B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7世紀的時候阿拉伯半島四分五裂,民族矛盾叢生,人民民不聊生,渴望統一。穆罕默德順應歷史的發展需求而創立了伊斯蘭教。622年,他從麥加出走到麥地那,在麥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伊斯蘭教的創立對阿拉伯國家的統一作出巨大貢獻。所以,本題建立第一個伊斯蘭教國家的主要人物是穆罕默德。
B項穆罕默德在阿拉伯歷史上,建立第一個伊斯蘭教國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阿拉伯國家的建立。
10.【答案】D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阿拉伯人寫成了《醫學集成》和《醫典》,這兩部書被歐洲醫學界長期奉為權威著作。
D項阿拉伯國家的《醫典》被西方人視為醫學指南,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醫典》的準確識記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歐洲醫學界的經典的相關知識。
11.【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依據教材內容可知,①穆罕默德帶領信徒出走麥地那是在622年;②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是在610年;③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發生在穆罕默德兵臨麥加城下以后;④穆罕默德在麥加傳教失敗發生在穆罕默德帶領信徒出走麥地那之前。據此可知,這些歷史事件的先后順序是②④①③。
C項②④①③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阿拉伯國家的建立史實的識記。
12.【答案】B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穆罕默德死后,他的繼承者們經過一系列大規模的征服和擴張,到8世紀中期,形成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國。故①7世紀中期,阿拉伯國家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敘述錯誤,應排除。
B項②③④敘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阿拉伯帝國相關史實的準確認識能力。
13.【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 根據題干可知,“中國人的頭”是指中國人發明創造出來的;“阿拉伯人的口”是指中國人發明創造出來的科技成就通過阿拉伯人傳播到了歐洲;“法蘭克人的手”是指這些發明創造通過歐洲人的改造發展為近代科技,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由此分析可以知道材料主要闡述了阿拉伯人在東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橋梁作用,因此B符合題意,而ABD的表述均不能準確反映材料主旨。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阿拉伯人的貢獻,結合題干和教材可得到答案。
14.【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 “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可知,阿拉伯人善于學習、重視文化,所以C符合題意;ABD與題意無關。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5.【答案】B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阿拉伯人的有關知識。
阿拉伯數字由印度人發明,后由阿拉伯人傳向歐洲,所以B的說法是錯誤的,但符合題意;ACD都是阿拉伯人的貢獻。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阿拉伯人在世界文化傳播與交流所作貢獻的識記。
16.【答案】B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伊斯蘭建筑的有關知識。伊斯蘭建筑多為宏偉的圓頂,環繞拱形回廊,高高聳立的尖塔,所以①符合題意;清真寺是伊斯蘭建筑藝術的代表,所以②符合題意;伊斯蘭教創立于公元7世紀初,所以③不符合題意;清真寺殿堂內部圖案多為植物紋樣和經文美術字,所以④符合題意。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伊斯蘭教的識記,對伊斯蘭建筑的理解。
17.【答案】A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佛教創立的時間是公元前6世紀,基督教創立的時間是1世紀,伊斯蘭教的創立時間是7世紀,故正確的先后順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三大宗教的識記。
18.【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阿拉伯——伊斯蘭文化成就的識記。A伊斯蘭教創始人,B著有《醫學成就》,D寫有《醫典》,C是阿拉伯“代數學之父”,其編纂的代數學著作傳入歐洲,成為各大學的通用教科書,故而答案為C。
【點評】了解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成就。
19.【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公元前4世紀,希臘北部的馬其頓王國強大起來,于公元前4世紀后期打敗希臘聯軍,控制了希臘。亞歷山大大帝繼位后,出兵東征,掃蕩了小亞細亞,攻入埃及。然后回師占領兩河流域,滅掉波斯帝國,足跡遠達印度,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定都巴比倫。伊斯蘭教的傳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時,阿拉伯半島已基本統一,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建立起來。他的繼承者們經過一系列大規模的征服和擴張,將穆罕默德創立的阿拉伯國家建成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國。公元前27年以后,羅馬帝國在屋大維統治下,發動多次侵略戰爭,疆域不斷擴大,到2世紀達到最大規模,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廣袤的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湖。古代埃及帝國不是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C項①②③地跨亞非歐三洲,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世界史上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20.【答案】(1)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2)釋迦牟尼;《大藏經》;穆罕默德;《古蘭經》。
(3)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
(4)都產生于亞洲,都提倡忍耐服從,都麻痹了人民的思想,都是統治者統治勞動人民的工具。
(5)宗教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愚弄人民的,有的在產生時也起過積極作用。“法輪功”是反人類、反社會、反科學的邪教組織。它泯滅人性,殘害生命,罪惡累累,必須堅決鏟除。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產生于公元前6世紀的古代印度,創始人是釋迦摩尼,宣揚“眾生平等”;基督教產生于1世紀的巴勒斯坦地區,耶穌就是救世主,要求人們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天堂”;伊斯蘭教產生于7世紀時的阿拉伯半島,創始人是穆罕默德,號召信仰唯一的神“真主”。他們產生的先后順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2) 本題考查的是世界宗教是佛教、伊斯蘭教。佛教產生于公元前6世紀的古代印度,創始人是釋迦摩尼,宣揚“眾生平等”,其經典是《金剛經》等;伊斯蘭教產生于7世紀時的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城,創始人是穆罕默德,號召信仰唯一的神“真主”, 其經典是《古蘭經》。
(3) 本題考查的是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影響。六世紀末七世紀初,阿拉伯半島內部矛盾叢生,外部勢力入侵,阿拉伯人民渴望統一,穆罕默德創立的伊斯蘭教應運而生。622年出走麥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國家,630年征服麥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半島各部落代表到麥加朝覲,承認穆罕默德的獨尊地位。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建立起來了。
(4)本題考查三大宗教的特點。根據所學知識,三大宗教的特點是都產生于亞洲,都提倡忍耐服從,都麻痹了人民的思想,都是統治者統治勞動人民的工具。
(5)本題考查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需要學生對現實生活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做出答案。宗教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愚弄人民的,有的在產生時也起過積極作用。“法輪功”是反人類、反社會、反科學的邪教組織。它泯滅人性,殘害生命,罪惡累累,必須堅決鏟除。
故答案為:(1)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2)釋迦牟尼;《大藏經》;穆罕默德;《古蘭經》。
(3)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
(4)都產生于亞洲,都提倡忍耐服從,都麻痹了人民的思想,都是統治者統治勞動人民的工具。
(5)宗教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愚弄人民的,有的在產生時也起過積極作用。“法輪功”是反人類、反社會、反科學的邪教組織。它泯滅人性,殘害生命,罪惡累累,必須堅決鏟除。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相關知識。
21.【答案】(1)圖一是亞歷山大帝國,圖二羅馬帝國,圖三阿拉伯帝國;位置共同點都是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2)雖然在征服和擴張的過程中伴隨著暴力、奴役和掠奪,但是在客觀上促進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聯系越來越密切。
(3)圖二例如凱旋門、高架引水橋等,圖例如清真寺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1)依據材料的圖片信息的內容,結合所學可知,圖一是亞歷山大帝國,圖二羅馬帝國,圖三阿拉伯帝國;位置共同點都是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2)依據所學可知,古代世界的擴張和征服雖然在征服和擴張的過程中伴隨著暴力、奴役和掠奪,但是在客觀上促進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聯系越來越密切。(3)依據所學可知,圖二羅馬帝國的建筑具備典型的羅馬的風格,例如凱旋門、高架引水橋等,圖三阿拉伯帝國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主要建筑具備的特點是具有典型的宗教色彩,例如清真寺。
故答案為:(1)圖一是亞歷山大帝國,圖二羅馬帝國,圖三阿拉伯帝國;位置共同點都是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2)雖然在征服和擴張的過程中伴隨著暴力、奴役和掠奪,但是在客觀上促進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聯系越來越密切。
(3)圖二例如凱旋門、高架引水橋等,圖例如清真寺。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古代世界的擴張和征服等相關知識。
22.【答案】(1)
宗教 創立時間 創始人 經典
材料一 伊斯蘭教 公元7世紀或610年 穆罕默德 《古蘭經》
材料二 佛教 公元前6世紀 釋迦摩尼(或喬達摩·悉達多) 《大藏經》
材料三 基督教 公元1世紀 相傳是耶穌 《圣經》
(2)伊斯蘭教對一神教的宣傳使得阿拉伯半島上的各部落人民有了共同的信仰,打破了部落之間的界限,促進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
(3)基督教教會與國王相互勾結,相互利用,教權凌駕于王權之上。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1)7世紀時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古蘭經》是伊斯蘭教的的經典。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的喬達摩 悉達多(釋迦牟尼)創立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反對婆羅門的特權地位;它認為世間萬物發展都有因果緣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須消滅欲望,刻苦修行。1世紀時產生于巴基斯坦一帶的基督教,創始人是耶穌,他教導人們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基督教的經典是《圣經》。
(2)伊斯蘭教關于一神教的宣傳,有助于打破狹隘的氏族界限,從而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時,阿拉伯半島已經基本統一,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建立起來。
(3)中世紀的歐洲國王和教會互相勾結和相互利用,尤其是丕平獻土和教皇國的建立,教皇開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扮演著社會仲裁者的形象,任意干涉各國的內政,神權逐步凌駕于王權之上。
故答案為:(1)
宗教 創立時間 創始人 經典
材料一 伊斯蘭教 公元7世紀或610年 穆罕默德 《古蘭經》
材料二 佛教 公元前6世紀 釋迦摩尼(或喬達摩·悉達多) 《大藏經》
材料三 基督教 公元1世紀 相傳是耶穌 《圣經》
(2)伊斯蘭教對一神教的宣傳使得阿拉伯半島上的各部落人民有了共同的信仰,打破了部落之間的界限,促進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
(3)基督教教會與國王相互勾結,相互利用,教權凌駕于王權之上。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保县| 玉溪市| 罗城| 阿坝县| 萨迦县| 平邑县| 蓬安县| 靖远县| 潜江市| 卫辉市| 中牟县| 德安县| 南开区| 临武县| 江孜县| 庆元县| 六安市| 城步| 宁德市| 米泉市| 东丰县| 漠河县| 宣恩县| 辰溪县| 沂南县| 仪征市| 博客| 柞水县| 射阳县| 汉中市| 镇雄县| 屏南县| 灵武市| 永德县| 马边| 图片| 福海县| 武安市| 北票市| 霍山县| 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