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課《夸張的臉》一.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了解夸張是藝術家進行創作的手段之一,感悟夸張人物臉部特點帶來的美術視覺效果。2、通過夸張人物臉部五官和表情,創作一幅“夸張的臉”作品。3、感受“夸張的臉”帶來的藝術魅力,促進學生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二.教學重難點:1、引導學生觀察并掌握對人物進行夸張的藝術手法。2、能夠通過聯想、夸張的手法表現生動有趣的人臉。三.教學過程:(一)視頻導入激興趣通過多媒體播放一段《木偶奇遇記》的動畫片,視頻結束與學生交流。師:視頻上是大家熟悉的小木偶匹諾曹,他的長相有什么特征呢?生:長鼻子。師:那么現實中,如果我們撒謊了,鼻子會這么長嗎?生:不會。師:今天我們不僅要學習匹諾曹的誠實和善良,還要學習一種美術表現手法——夸張。( 板書《夸張的臉》 )。(此環節的設計既符合新課程標準中,美術應凸顯視覺性的特點,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美術教學達到最優化。)(二)循循善誘授新知1、師:“夸張”這一表現手法,我想大家并不陌生,哪位同學可以說一下在你們的語文教學中,是如何解釋“夸張”的呢?學生回答完,隨即PPT展示一組圖片。分別對比葛優、姚明、姚晨的漫畫形象和真人照片。師:當你看到葛優的漫畫時,首先闖入你視線是什么?生:葛優的大門牙。同樣的方法觀察大嘴的姚明和姚晨。教師總結:通過這三幅漫畫和真人的對比,大家可以發現,漫畫上總是把個人的某個五官特點更加夸張化。2、師:那么反過來,我們先來展示幾個明星的照片,大家思考如果讓你畫漫畫,你會突出其五官的哪個部分?展示第二組圖片。首先展示成龍、李詠、馬季的照片,小組討論上述問題,再展示其漫畫作品。師:從照片中可以看出成龍本人的鼻子特別大。我們在畫漫畫時,就可以把他的鼻子進行夸張,畫的更大。同樣的方法思考李詠和馬季3、出示學習小提示,對如上進行總結。夸張臉部時,只要突出表現臉上某部分的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或是額頭、顴骨、下巴等,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4、以談話的方式,請同學自由回答,有哪些卡通人物是運用了夸張的表現形式。并出示大耳朵圖圖和蠟筆小新正在做鬼臉的圖片。師:我們知道,蠟筆小新的眉毛特別濃,運用了夸張的手法。除此,大家看到這張圖片,有什么樣的視覺感受呢?生:非常搞笑(等類似答案)。師:當大家看到蠟筆小新在做鬼臉的這張圖片時,之所以覺得非常好笑,是因為他的表情很夸張,所以除了五官的夸張之外,大家還可以把人物的表情夸張。欣賞一組做鬼臉的圖片,感受人物表情夸張所帶來的快樂。(此環節,我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通過談話法、討論法、講授法、多媒體輔助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啟發引導學生對夸張的表現手法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三)教師示范打基礎以一幅點彩畫為例,講解創作流程,引導學生注意觀察。1、進行構思2、畫面主體要飽滿,要突出夸張部分。3、用合理的顏色搭配畫面。(通過這一環節直觀演示法幫助學生了解用點作畫的創作流程。)(四)大膽創作表個性運用夸張的手法,塑造人物頭像。要求: 1. 鉛筆起稿黑筆勾線。2. 大膽夸張臉部某部分(可塑造夸張的五管或夸張的表情)。3. 頭像大小與紙張大小協調。4. 上色時,注意色彩的搭配。( 學生進行創作,教師巡視指導。)(五)多元評價促發展師:在巡視的時候,發現許多優秀的作品如雨后春筍一樣呈現出來了,同學們在認真修改一下自己的畫,注意一些小細節,然后小組之間互相展示和評價,每組選取一個最好的上臺展示!(課堂評價是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環節,教師應當特別重視對學生的形成性評價。因此,我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向其他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在自評、互評中,提高他們的交流和欣賞水平。最后,我對學生的作品以及認真細致的態度給予肯定和稱贊。)(六)拓展延伸作小結師:欣賞了同學們的優秀繪畫作品,下面我們展示一組通過夸張創作的泥塑作品。師:這節課我們通過繪畫表現了自己腦海中的夸張人像,課下同學們可以嘗試用泥巴或太空泥進行創作表現,放在我們綜合活動室的展覽柜里,注意每個部分的銜接處要牢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