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寫意動物一.教學目標:1.了解寫意動物畫的筆墨特點,運用水、墨、色表現動物的結構、神態、特點。2.通過欣賞作品,學習運用筆、墨、色概括表現動物的方法,畫出動物的特點。3.欣賞名作,體會水墨動物畫的美。二.教學重難點重點:運用水、墨、色表現動物的結構、神態、特點,用水墨畫表現一至兩種動物。難點:巧妙地運用筆、墨、色概括表現動物的特點。三.教學過程:(一)導入師:你們知道美術老師最擅長做什么?好,現在我就畫一幅。哎呀,不小心撒上墨汁了,這可怎么辦哪? 嗯···,要不咱們將錯就錯,繼續畫下去,好不好?那么你們感覺這些墨的形狀像什么?誰來說?生說幾個聯想到的形象,教師隨機添畫幾個寫意動物。總結:我抓住動物的特征,運用了國畫寫意的形式變成了各種惟妙惟肖的形象,今天咱們一起學習這種創作的方法,寫意動物。(寫板書,引出課題。)【設計意圖:我運用“事故教學法”導入本課,老師不小心滴灑一些墨,學生的第一反應是很強烈的。由此引導學生根據墨的偶然效果聯想到一些形象,教師在這些基礎上隨機繪畫寫意動物,不經意的小意外增添了畫面的情趣和意境。這種筆墨游戲教學促進了師生交流互動,提高了教學效率。運用小事故增強學生對筆墨的感受能力,激發學習國畫動物的興趣。】(二)學生初次嘗試“小意外”合作繪畫。師:剛才我不小心灑墨,讓我想到了"落墨為蠅"的故事,相傳三國時期有一位大畫家曹不興為孫權繪畫時,不小心在屏風上滴了一滴墨,于是他靈機一動將墨點畫成了一只蒼蠅,使得孫權誤以為是只真蒼蠅,還用手驅趕,贊嘆他的繪畫本領可真強大!不經意的小意外增添了畫面的情趣和意境,我想在座的各位同學也有許多奇思妙想,你們互相合作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呢?師:要不咱們試一試。首先你要給你的好朋友制造點小意外,比如你們可以大膽的潑墨,滴點,輕輕的甩或者畫幾條線,水分少的筆干掃,最后留出一部分空白。然后你把這幅滴灑畫送給你們組內的好伙伴,他進行二次創作,開始吧。師總結:你和誰合作的?是怎么想到相關形象的?運用了國畫的哪些用筆方法?引出中鋒側鋒用筆,濃淡干濕墨色的對比。我為你們細心觀察,勇于創新的大膽探索點贊。【設計意圖:我引用“落墨為蠅”的故事, 采用靈活多樣、求實的教學方法。同學們也用制造“小意外”的形式合作畫畫。學生們的奇思妙想通過畫筆得到了充分展示。簡單幾筆,一只小蝸牛,幾只小雞就躍然紙上,水墨游戲創設了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營造出探索筆墨藝術的情境。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這個活動中能夠不斷發現筆墨的神奇變化,發現用筆用墨的不同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效果。】(三)畫家作品師:欣賞許多國畫大師運用寫意的方法表現了可愛的小動物,我們一起欣賞下。想一想:這些畫是用什么用筆方法表現的?這些作品運用了什么墨色,各種墨色之間怎么產生對比?造型:這是齊白石筆下青蛙,猶如淘氣、玩耍的孩子一樣。造型簡練生動,就像簡筆畫。這種不畫輪廓線,直接用濃淡變化的墨或者色來畫動物的方法叫做點厾法。點厾法具有落筆成型的特點,除了點厾法,用中鋒畫肚皮、眼睛嘴巴的方法叫做勾勒法。用筆: 寫意魚這幅畫主要運用了中鋒和側鋒兩種用筆方法,那這幅水墨鴨哪些地方是中鋒?哪些地方是側峰?用墨濃淡:韓美林筆下的熊貓,臉的輪廓運用了淡墨,耳朵眼睛四肢運用了濃墨。用墨干濕:母雞以截然不同的干墨和濕墨表現身軀和尾羽,體現了母雞對小雞的慈愛。同學們看看課本,其他畫家是如何用筆用墨的?總結:墨色的干濕濃淡對比正是中國畫獨特的墨韻之美。各種用筆用墨結合動物結構形成了一幅幅生動的寫意動物。【設計意圖:多給學生感悟中國經典寫意動物美術作品的機會。通過觀察、體驗、分析、比較、聯想,積極開展探究、討論和交流,鼓勵他們充分發表感受與認識,努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我選捀齊白石和韓美林筆下的寫意動物,比如青蛙、魚、母雞等形象,展示給學生不同墨色的對比,比如濃淡對比,干濕對比。如何巧妙地運用中鋒側鋒表現動物,還有欣賞國畫最重要的是意境,比如寫意青蛙造型簡練生動,讓人聯想到了調皮玩耍的孩子。通過作品的欣賞初步感受寫意動物的用筆、用墨方法,初步體會、概括塑造動物結構特征的方法。】(四)教師示范教師示范寫意小松鼠,首先觀察松鼠身體結構,松鼠的身體由頭、胸、腹、臀四部分組成,我們可以用四個不同的圓形來表現。(用紅筆畫出四個圈)一筆勾出頭部,腮部,下頜,留出眼睛的位置。接著畫出胸、加點濃墨畫臀,腹,濃墨干掃毛茸茸的大尾巴,畫耳朵,點眼睛,畫胡須。 大家看這只小松鼠和真正的小松鼠完全一樣嗎?不一樣,這是老師根據結構概括提煉的結果,就像齊白石老先生主張“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就是所畫形象在像與不像之間。我們可以夸張動物的特征。【設計意圖:教師示范是本課突破難點的關鍵。因此教師需要提前對學生喜愛的動物的結構特征、筆墨方法有一定的掌握以便在教學中游刃有余。師生交流對話充分,教學相長,形成民主和諧、相互尊重的教學氛圍。在《松鼠》的示范中,要注意墨色變化的調法,概括松鼠結構的筆法,以求比較生動地表現松鼠形象。運用中國畫的表現方法,體驗筆墨趣味。】(五)學生作品欣賞同學們也用寫意的方法表現了一些小動物?我們一起欣賞下。從墨色濃淡干濕,用筆方法,動物神態去點評。青蛙這幅夸張了跳躍動作,好像在比賽跳高摘花。造型生動有趣,墨色濃淡結合,變化豐富。小貓這幅用中鋒勾勒畫面部,點厾法和側鋒表現身體,眼睛正在看上面的瓢蟲,專注極了。【設計意圖:本節課不以單純的知識、技能傳授為目的,而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造型表現活動。不僅關注美術學習的結果,還要重視學生在活動中參與和探究的過程。學生作品貼近真實的第三學段寫意動物的水平,消除了學生對國畫的距離感。也是對用筆用墨知識的再鞏固。】學生作品實踐現在我想請同學們畫一畫。要求:1.用水墨表現小動物,注意墨色分明,濃淡干濕對比明顯。2、注重動物形神刻畫,恰當運用中鋒側鋒。3、畫面有意境與獨創性開始吧。【設計意圖:國畫教學最關鍵的就是訓煉學生對水、墨、筆的控制能力,是屬于技能性比較突出的學科教學。五年級的學生對國畫中的水墨畫工具已經有了一定的接觸,對水墨畫的技能有過基礎的訓練。提出作業要求運用不同的用筆用墨表現生動的小動物。】作品點評小組推薦,老師推薦,自己推薦,同學們推薦。互評與自評相結合。從不同的墨色產生對比,筆法多變,動物神態等方面去點評。【設計意圖:通過寫意動物美術創作活動來傳達觀念和情感。運用恰當的用筆用墨,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表達思想與情感。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形成創意。并運用美術語言和多媒體創造的加以表達,解決問題。】拓展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會了如何用寫意的方法表現動物,中國畫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鮮明的民族特色。不僅是一門紙上繪畫藝術,還運用到了生活中,國畫風格的陶瓷,抱枕,郵票,包裝設計。我還在衣服上畫了一只寫意小貓,你們仔細觀察他在看什么呢,看這里看這里,(轉身)原來是一條小魚呀。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設計意圖:最后結尾我選擇寫意動物在生活中的運用作為欣賞,結合課程內容,自然融入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于讓學生感受到國畫融入到身邊的環境中美化裝飾了我們的生活。這是本課的拓展和升華,國畫具有裝飾性,教師親身演示國畫如何裝飾美化服裝讓學生感受到寫意動物就在我們身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