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神奇的肥皂粉一.教學目標:1.了解肌理概念,使用特殊的工具材料和小技法,創作有肌理效果的畫面。2.使用皂粉撒點法和泡泡法進行創作。3.神奇的畫面給學生以神秘和新鮮感,學生通過嘗試感受肌理帶給畫面的美感,提高想象力與創造力,并自由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了解肌理的概念,并嘗試用肥皂粉創作肌理。教學難點:使用皂粉撒點法和泡泡法進行創作。三.教具準備:肥皂粉、水粉顏料、吸管、小碗、杯子、紙、小桶、板刷。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師: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小禮物。(揮手讓泡泡飛舞)師: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小時候是怎么玩泡泡的?(教師示范用彩色泡泡液在紙上進行創作)學生自己嘗試吹泡泡,并在紙上留下印跡,感受肥皂液帶來的樂趣。師:肥皂粉在平時我們都是用來干什么呢?(生回答)引導學生發現肥皂粉不僅可以用來洗衣服,還能創作美術作品。從而引出課題《神奇的肥皂粉》(二)講授新知1.探究肌理每個小組一張紙,刷上喜歡的顏色,然后撒上肥皂粉,學生觀察變化。師:我們從整體的畫面效果來看,有什么變化?學生自主探究,畫面上形成了斑斑點點和聚散的效果,并試著總結畫面形成的原因。教師總結兩種肌理的方法:皂粉撒點法和泡泡法。概念總結:通過剛才的小游戲我們已經發現了紙上出現了不同的效果。這兩種現象就叫做肌理效果。(板書)肌理作為一種美術語言,它和色彩、線條一樣。具有造型和表達情感的功能。2.欣賞自然肌理和人工肌理圖片,引導學生學會自己分辨。(三)教師示范用泡泡法和皂粉撒點法創作美術作品,并講解工具使用注意事項。(四)作品欣賞欣賞名家作品和學生作品,并說感受。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五)作業布置1.用肥皂粉創作一幅具有肌理效果的美術作品。2.構思新穎,畫面富有層次,構圖飽滿。(六)作業展評:1.學生互相評價作品。2.學生自評。3.教師總結評價。(七)拓展:師:生活中還有很多材料,也能做出特殊效果的美術作品,欣賞用鹽和漿糊創作的圖片。(發現鹽和漿糊的特殊用途,從而起到德育滲透的作用。)(八)課堂小結:羅丹曾說過:“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所以我們要用心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尋找美、發現美;學會欣賞美、感受美。讓生活中的美去洗滌心靈,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