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 夸張的臉》一、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夸張的表情,然后跟著表情做夸張的臉。2.啟發學生觀察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特征,探索如何用畫的形式去表現夸張的臉,大膽趣味地表現人物頭像,提高學生對人物特征的觀察。3.觀察動漫形式的夸張的臉,培養學生對夸張的臉在生活中的運用的審美情趣。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如何用畫的形式表現臉部的夸張。教學難點:能抓住人物的特征,并運用五官等不同部位的變化進行夸張表現。三、教學過程:(一)、導入師:同學們,大家好,很開心今天能跟我們的同學一起來上這一節美術課,希望能和你們有一個愉快的交流。現在我想跟我們的同學一起來看一個特別的視頻,在看的過程中,同學們可以一起跟著視頻活動活動,看一看你能不能跟他做的一模一樣。播放視頻《會跳舞的臉》。師:同學們,你們覺得剛才的那個臉部表情怎么樣啊?你們都能跟著他,把每一個表情都做下來嗎?覺得他的表情都能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受呢?生:......。師:非常棒!是不是覺得他的表情特別的夸張啊?這樣的表情我們不能排除一部分是由電腦特效完成的,但他卻做得十分到位,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第七課《夸張的臉》。(二)、發展階段師:同學們有沒有喜歡的作家,藝術家甚至說是明星呢?引出老師喜歡的一個功夫明星—成龍。并讓學生觀察他的五官特征哪個地方比較突出(鼻子大)。其實夸張無處不在,就像剛才你們觀看到的視頻一樣,除此以外,人物夸張的表現手法也很多,可以將本來就很夸張的表情用電腦處理使他更夸張,也可以用畫的形式來表現。引出夸張的概念及常用表現手法。(觀看PPT生活中人物的夸張的表情)引導學生指出都是夸張了人物的那些部位。1.觀看課本上出現的古代文物。《頭像》:非洲尼日利亞雕塑,眼睛很大,臉鼓的異常飽滿,脖子上掛的圈圈"淹沒"了下顎,很好的體現了非洲某部落的形態。《青銅人頭像》:中國商代,嘴巴扁平且非常長,眼睛耳朵都超出正常人的比例,耳朵有比現代人經常說的"招風耳"更夸張的形狀,且有很大的耳洞,眼睛呈三角形,暴出。這件文物為揭開四川三星堆文化提供了歷史證據。2.夸張的人物漫畫。夸張的人物漫畫都是如何進一步夸張的?都是從那些部分夸張的呢?(看圖分析)3.怎樣畫? 先畫臉型,注意夸大臉的形狀。 再畫五官,運用擴大和縮小兩種手法,注意細節,眉毛,發型,斑點等。 可根據表情進行臉部五官的塑造。(三)、游戲變臉游戲規則:擊鼓傳花,傳到哪里,請同學上來做一個夸張的表情!比一比,誰做的最夸張!教師在黑板上示范,學生動手繪畫,教師巡視指導。(四)、展示學生作品,并然學生相互評價,找出好與不好的差別。(五)教學總結:師:今天我們運用夸張這一藝術表現手法完成了一幅出色的人物畫,同學們大膽想象,認真創作,表現的非常好。其實藝術家還運用了許多不同的材料來完成藝術創作。那么也希望同學們也能開動腦筋,嘗試不同的材料去表現。期待你們更加精彩的作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