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 夸張的臉》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習夸張的表現手法,創作一張奇特夸張的臉,提高觀察能力、概括能力、想象能力,體驗創作的樂趣。2、過程與方法目標:嘗試運用各種線條、形狀塑造一個自己想象中的臉部形象。3、情感和價值觀目標:體會繪畫創作的樂趣,提高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繪畫的能力。二、教學重難點1、重點:掌握人物頭像頭像的基本畫法,啟發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創造出有個性化的人物夸張的臉。2、難點:以夸張的手法,表現自己對夸張的臉的不同變化的特殊理解,五官的夸張變形,塑造出一個有個性的臉型。三.教學過程:(一).導入: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因為是第一次見面,所以他特地給大家準備了一個才藝表演,大家想不想看啊?恩,看來大家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見到他了,下面請看大屏幕!2.播放視頻:小提琴協奏曲3.同學們覺得他的表演有意思嗎?他是通過什么來表演的呢?(面部表情),而且他的面部表情怎么樣啊?(特別夸張)非常的好,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這節課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夸張的臉》4.板書:《夸張的臉》(二)、新授。1.臉部表情是我們心情與情緒的自然流露。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表情也非常的豐富多彩,那你們見過哪些比較夸張的臉部表情呢?哪個同學來告訴老師?大哭、大笑、憤怒、驚恐、滑稽、驚訝、驚喜、疑問......非常的好!2.下面老師將和大家做一個“小游戲——夸張的面部表演”老師這里有很多小紙條。每張紙條上有一個表情,哪些同學最擅長表演,大膽上來試一試,我們大家一起猜一猜?、俨恍⌒某缘嚼苯返臉幼樱ㄉ蕊L)②收到驚喜的禮物,特別開心。(高興的又蹦又跳,拍著手)③很著急的樣子(來回跺腳)④憤怒的表情。(叉腰,撅嘴)大家表演的非常的生動形象,也非常的勇敢,為他們的勇氣和表演鼓掌。(三)、欣賞評價。其實我國古代藝術家早就利用夸張的臉來表現不同的意義。1.青銅人頭像(商代):青銅造像,出土于我國四川的三星堆遺址。古人認為眼睛大可以看得更遠,耳朵大能使聽力提高,包括鼻子、耳朵等都是有意識地將比例放大的。這樣夸張的臉部造型是當時人們崇拜的形象。2.北方多聞天王明):在我國傳統造像藝術領域中,表現神話人物的比例甚多。仔細觀看北方多聞天王面部,可以發現人物臉部正常的五官比例,都進行了夸張表現。圓睜的雙眼,厚厚的嘴唇,寬闊的鼻翼讓我們覺得氣勢逼人,威武莊嚴。3.京劇臉譜:以“象征性”和“夸張性”著稱。它通過運用夸張和變形的圖形來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內行的觀眾從臉譜上就可以分辨出這個角色是英雄還是壞人,聰明還是愚蠢,受人愛戴還是使人厭惡。4.非洲面具:部落秘密會社組織的執法者帶著面具懲罰品行不端者,首領命令屬下帶著面具征收捐稅、宣傳防火,巫醫戴著面具給病人醫治等。在這樣的活動中佩戴面具,一是代表著權利與威望,可以給人以震懾;二是可以掩蓋身份和面貌,有效的防止別人報復。5.儺面具:起源于原始宗教。在遠古時期,一遇天災人禍,只能用儺祭,這一種原始宗教祭祀的巫術活動來祈告神靈,驅邪逐魔,弭災納祥。它不僅驅鬼.避邪,而且祈福佑吉、除病滅災、鎮宅、求子、興旺,給商業帶來無限生機等等。(四)、現代漫畫欣賞。在我們生活當中,一些藝術家為了更加突出某些人的面部特征,在繪畫當中就刻意的把人的五官進行了夸張變形,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吧!1.成龍:抓住了大鼻子的特征,進行夸張變得更大。2.李勇:抓住了長臉的特征,將臉部變瘦,下巴拉長,拉寬。3.周杰倫:將原來的小眼睛縮小,變得更小。把嘴巴的特征也表現的更加明顯。4.王寶強:夸張了他的眉毛和嘴巴牙齒。5.小沈陽:夸張了他表演時的表情。(五)、1. 同學們找到繪畫“夸張的臉”的規律了嗎?夸張變形、組合添加 2.我國古代藝術家總結出了畫訣: 畫人笑,眉開眼彎嘴上翹;畫人哭,眉掉眼垂淚下落。 畫人怒,立眉瞪眼牙緊咬。畫人愁,皺眉鎖眼嘴角掉。3.教師示范作畫。(不同的臉型)(六)、實踐階段:作業:運用夸張的藝術手法表現形象要求:1.突出人物的主要特征。 2.構圖飽滿。 3.色彩鮮艷。(七)、展示與評價1.自評:你畫的是什么樣的表情,哪些地方進行了夸張?2.互評:你覺得他畫的怎么樣?你比較喜歡哪些地方?不喜歡哪些地方?說說你的建議。3.教師點評:是否運用到了夸張的藝術手法,構圖是否飽滿,色彩是否鮮艷。(八)、小結這節課你收獲了嗎 你學到了哪些知識?(九)、知識拓展1.夸張的臉還可以用哪些形式來進行表示 2.選用另外一種材料制作一張夸張的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