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種子的萌發》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在上一章,學生已經學習了關于種子結構的內容。這一章,教材對被子植物一生的闡述,就從種子的萌發開始。在“種子的萌發”這一節,教材先引導學生通過探究活動了解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再闡述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最后再簡要介紹種子萌發的過程。本節“想一想,議一議”的內容,是針對農業生產上一般在春季播種這一現象營造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思考:種子萌發需要哪些環境條件?由此引入“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這一內容的學習。關于“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教材安排了一個探究活動,引導學生通過探究獲得直接經驗,在此基礎上形成“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都是種子萌發所需的環境條件”這一結論。同時,這個探究活動還引導學生領悟什么是實驗組和對照組。環境條件,自身條件都滿足萌發的要求,是種子萌發不可或缺的兩個條件,2號組作為對照組其重要作用之一是:如果它們能萌發,則說明種子自身和其他條件都沒有問題。由此可知要完成這個探究活動,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應該滿足。教材接下來就簡要敘述了“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即種子的胚仍然有生命力,且未處于休眠狀態,才可以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萌發。教材對“種子萌發的過程”介紹的比較簡要。考慮到學生在上一章學過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結構。具有較好地理解萌發過程的知識基礎,因此教材僅用圖文結合的形式簡要介紹了種子萌發的過程。之后,教材安排了探究“測定種子的發芽率”。這個探究活動的教育價值是:既可以讓學生通過活動,更好地掌握種子的自身條件對于它是否能萌發具有決定性影響這一知識,也借此引導學生了解抽樣檢測的重要性。可見,這個探究活動和“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都有各自的進行科學方法訓練的意義,教學時難以用一個完全代替另一個。教學目標描述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描述種子萌發的過程。運用實驗法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運用抽樣檢測法測定種子的發芽率。參與種植、管理植物的實踐活動,培養愛護植物的情感。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2.運用抽樣檢測法測定種子的發芽率。【教學難點】在“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的探究活動中,對照實驗的設計及實驗現象的分析。教學準備學生:(1)查閱關于種子的文字及圖片資料。(2)生物課外小組的同學做好測定種子發芽率的演示實驗。2.教師:多媒體課件,測定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實驗材料。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教師】播放視頻:被子植物的一生.mp4。【學生】觀看視頻。【教師】通過觀看視頻,我們知道了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經歷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發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過程。今天我們將共同學習被子植物一生中的第一個階段:種子的萌發。二、講授新課(一)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教師】步入茂密的大森林,抬頭仰望那參天的大樹時,都不禁會感嘆生命的偉大。對于被子植物來說,生命的起源是從什么開始的呢?(學生答出“從一粒種子開始”教師給予肯定激勵下一步探究。)【教師】提出問題:種子在哪種環境下才能萌發呢?【學生】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從而做出假設。【教師】予以鼓勵評價和糾正引導。【學生】最后做出假設: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教師】對學生的回答作出評價,同時提出疑惑:假設是否成立呢?【學生】展示課外實驗過程和結果:植物種子、四個罐頭瓶、一個小勺、餐巾紙、標簽和膠水。將四個罐頭瓶編號,并放兩張餐巾紙。在1號瓶中不撒水,只放一些種子擰緊瓶蓋。2號和3號瓶中灑點水,不要過多,4號瓶中倒較多的水,估計能浸沒種子為止。分別向2、3、4號瓶中撒20粒種子,擰緊瓶蓋。1、2、4號瓶放到櫥柜中,3號瓶放到冰箱里。實驗結果是只有2 號瓶的種子萌發。【教師】播放視頻: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mp4。【教師】有沒有出現不同結果的小組。【學生】提出自己遇到的問題。【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解疑答惑。【教師】提出問題:由此實驗可知道種子萌發需要什么環境條件?根據是什么?【學生】針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教師】對學生的回答作出點評。與學生一起分析結果,得出結論。著重講解實驗中涉及的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得出結論: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為: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二)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教師】提出問題:那種子在萌發時,只要符合以上條件就一定能萌發嗎?【學生】思考后說出自己的見解。【教師】干癟的種子或被昆蟲咬壞胚的種子都不能萌發。此外,種子成熟后,大都有一段時間的休眠,正在休眠時期的種子也是不能萌發的。所以只有活的、完整的,已度過休眠期的種子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才能萌發。(三)種子萌發的過程【教師】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種子萌發的條件,那么種子的萌發會經歷哪些過程呢?我們通過一個視頻學習一下吧,同時請同學們思考,并進行總結。(播放視頻:菜豆種子的萌發過程.mp4。)【學生】帶著疑問觀看視頻,了解種子萌發的過程。嘗試對種子萌發的過程進行總結。【教師】對學生的回答作出評價,與學生一起總結種子萌發的過程:吸水:種子萌發時,首先要吸收水分。轉運:子葉或胚乳中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胚根發育:突破種皮,形成根(向下)。4.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芽,芽進一步發育成莖和葉(向上)。【教師】農民為了讓他們的產量不降低,在播種前都要測定種子的發芽率。下面我們就來探究一下如何測定種子的發芽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學習測定發芽率的方法。明白抽樣檢測和抽樣調查的概念。具體實驗以小組為單位課后完成。【教師】播放視頻:測定種子的發芽率.mp4。【教師】通過對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和測定種子發芽率兩個探究活動的學習。請大家分析一下都分了幾個步驟。【學生】討論、分析、交流、得出結論,總共分為六個步驟。【教師】我們可以用這六個步驟來研究任何生物的生命現象,因為這是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如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利用這六個步驟去探究影響種子萌發的其他因素,如光。三、隨堂練習建議使用:【同步練習】《種子的萌發》.doc。四、小結【教師】課堂小結,多媒體課件展示。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