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歷社九上3.3.1《大戰全面爆發》同步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歷社九上3.3.1《大戰全面爆發》同步試卷

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歷社九上3.3.1《大戰全面爆發》同步試卷
一、單選題
1.標志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事件是(  )
A.慕尼黑協定的簽訂 B.德國閃擊波蘭
C.英法對德宣戰 D.德軍開始進攻蘇聯
【答案】C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發動突然進攻,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C項英法對德宣戰標志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標志。
2.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原因是(  )
①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②英、法等國對德、意、日的法西斯侵略行為實行綏靖政策
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④經濟危機的影響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原因是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英、法對德、意、日的法西斯侵略行為實行綏靖政策、經濟危機的影響.1942年《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項①②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知道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原因。
3.“奇怪的戰爭”指二戰全面爆發初期英法在西線對德國“宣而不戰”的狀態。之所以“宣而不戰”是因為(  )
A.英法認為二戰尚未全面爆發 B.德國“閃電戰”進展迅速
C.蘇聯正在東線與德軍決戰 D.英法仍未放棄綏靖政策
【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二戰初期,英法只所以對德國“宣而不戰”,主要原因是因為英、法等國還沒有完全放棄綏靖政策,仍然對德國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ABC三項都不是英法在西線對德國“宣而不戰”的原因,不符合題意;
D項英法仍未放棄綏靖政策是英法在西線對德國“宣而不戰”的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初期的“奇怪的戰爭”。 識記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及表現。
4.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后,第一個被德國占領的國家是(  )
A.法國 B.英國 C.丹麥 D.波蘭
【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1939年9月1日,德國集中強大兵力,對波蘭發動突然襲擊,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孤軍奮戰的波蘭很快被德國占領。故答案選D。其余答案與史實不符,故不選。
【點評】知道二戰爆發的標志。
5.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B.經濟危機的打擊
C.德日法西斯的擴張
D.英法等國實行綏靖政策
【答案】A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ABCD四項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但是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是二戰爆發的根本原因。在20世紀二十年代相對穩定時期,隨著德、日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它們對英、法、美主宰的"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日益不滿。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再次尖銳。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
6.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西方大國總是以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來安撫侵略者,人們把這種政策稱為綏靖政策,把綏靖政策推向頂峰的事件是(  )
A.慕尼黑陰謀 B.華盛頓會議 C.巴黎和會 D.希特勒上臺
【答案】A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1938年9月召開的慕尼黑會議,使綏靖政策達到頂峰,加速了二戰的爆發,A項符合題意。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是一戰的繼續,其實質是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希特勒上臺標志著德國法西斯統治的建立,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由此分析B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
【點評 】本題難度一般,考查的是慕尼黑會議的知識。
7.(2019九上·天臺期中)丘吉爾在1946年3月5日的演說中指出:“在全部歷史中,沒有一次戰爭比前不久使地球上這么多地區淪為廢墟的這次大戰更容易被及時地加以制止,它本來可以不發一槍就被制止住。”他認為,只是由于“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腸而聽任惡人重新武裝”,才最終導致了戰爭的爆發。對丘吉爾上述言論的解讀,不正確的是(  )
A.“這次大戰”指第二次世界大戰
B.“不明智”指英法等國推行綏靖政策
C.“惡人”指德國法西斯
D.“這次大戰”以三國同盟的戰敗而告終
【答案】D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沒有一次戰爭比前不久使地球上這么多地區淪為廢墟的這次大戰”,說明這次大戰”是指二戰,二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戰爭浩劫。.不明智”指英法等國推行綏靖政策,面對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的嚴重挑戰,以英國首相A.N.張伯倫為代表的英、法、美等國的綏靖主義者,為了維護既得利益,求得一時茍安,不惜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謀求同侵略者妥協,妄圖將禍水引向蘇聯,坐收漁利。
ABC三項解讀都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D項“這次大戰”以三國同盟的戰敗而告終解讀不正確,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三國同盟的戰敗而告終,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獲取有效材料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準確判斷材料中的戰爭是解題的關鍵。
8.法國投降后,組織“自由法國”運動,堅持抗擊德國法西斯的是(  )
A.羅斯福 B.斯大林 C.丘吉爾 D.戴高樂
【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戰中,法國戰敗后,戴高樂組織了“自由法國”運動,堅持抗擊德國法西斯。
故D正確。故排除A項。故排除B項,
A項羅斯福是美國人,不符合題意;
B項斯大林是蘇聯人,不符合題意;
C項丘吉爾是英國人,不符合題意;
D項戴高樂在法國投降后,組織“自由法國”運動,堅持抗擊德國法西斯,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戴高樂的準確識記。準確識記二戰中,法國戰敗后,戴高樂組織了“自由法國”運動,堅持抗擊德國法西斯。
9.丘吉爾說:“我們不要把這次援救說成是勝利。戰爭不是靠撤退(敦刻爾克大撤退)而贏得的。但是,在這次援救中卻孕育著勝利。”“這次援救中卻孕育著勝利”是指(  )
A.粉碎了德國“空中閃電戰”
B.加強了英、法軍隊的聯系與合作
C.為日后防御和反攻保存了實力
D.鼓舞了英、法兩國軍民反法西斯的斗志
【答案】C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次救援中孕育著勝利,敦刻爾克大撤退將33 萬多名聯軍官兵撤退到英國,這就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實力。
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為日后防御和反攻保存了實力是“這次援救中卻孕育著勝利”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敦刻爾克大撤退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掌握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史實。
10.二戰開始后,希特勒的侵略計劃第一次未能得逞的是(  )
A.敦刻爾克大撤退 B.不列顛之戰
C.對波蘭的進攻 D.莫斯科保衛戰
【答案】B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1940年5月10日,丘吉爾上臺,英國徹底放棄了綏靖政策,開始真正對德作戰。1940年,德軍轟炸英國,英國首相丘吉爾號召人民堅決同法西斯戰斗。面對德國法西斯的狂轟濫炸,英國軍民進行了英勇的抵抗,最終粉碎了希特勒的入侵圖謀,史稱“不列顛之戰”。 不列顛之戰是德國陸軍在二戰中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
AD兩項敦刻爾克大撤退、莫斯科保衛戰都要晚于不列顛之戰,不符合題意;
B項不列顛之戰,符合題意;
C項對波蘭的進攻德國是成功的,不符合題意;
D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不列顛之戰的相關知識。準確識記不列顛之戰的相關史實。
11.二戰爆發后,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不堪一擊,在短短的六個星期內就宣告投降,其主要原因包括(  )
①法國政府長期推行綏靖政策,缺乏充分的軍事準備
②堅持消極防御戰略,對德國的主攻方向判斷失誤
③迷信陣地戰和馬奇諾防線,忽視航空兵和裝甲兵的作用
④綜合國力不如德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內容可知,二戰爆發之前,英法推行綏靖政策,對德國警惕性不足,堅持消極防御戰略,對德國的主攻方向判斷失誤,而且法國迷信馬奇諾防線和陣地戰,最終導致失敗,故①②③說法正確。法國的戰敗并不是法國的綜合國力不如德國,故④說法錯誤。
A項①②③是二戰爆發后,法國不堪一擊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中法國戰敗的原因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準確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
12.標志著德、意、日軸心國軍事同盟正式形成的條約是(  )
A.《慕尼黑協定》 B.《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C.《凡爾賽和約》 D.《三國同盟條約》
【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軸心國軍事同盟形成的條約。根據九下教材《大戰的爆發》一課介紹,德、意、日軸心國軍事同盟正式形成的條約是《三國同盟條約》。故選D。
【點評】了解軸心國軍事同盟形成的條約
13.1938年,德、意、英、法四國政府的首腦在德國簽訂了慕尼黑協議,這一事件被稱為慕尼黑陰謀。該“陰謀”直接損害了下列哪個國家的利益?(  )
A.波蘭 B.法國
C.捷克斯洛伐克 D.意大利
【答案】C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國政府的首腦在德國的慕尼黑簽訂《慕尼黑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之內把蘇臺德等地割讓給德國。這直接損害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慕尼黑陰謀”的事件將綏靖政策推向頂峰。其影響極其惡劣,它使法西斯國家得寸進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脹,加速了二戰的全面爆發。本題考查慕尼黑陰謀。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慕尼黑會議。本題考查了學生對慕尼黑會議知識的掌握,建議學生重點掌握《慕尼黑會議》內容、影響。
14.如圖是1941年蘇聯流傳的一幅漫畫,漫畫中描繪了戰敗的德軍高級將領抬著上面寫有“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的棺材,在寒冬的蘇聯大地上狼狽潰退。這應該是發生在哪場戰役后(  )
A.凡爾登戰役 B.莫斯科保衛戰
C.德國閃擊波蘭 D.日本偷襲珍珠港
【答案】B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蘇德戰爭爆發后,德軍長驅直入,很快便進攻到莫斯科郊區。在危急時刻,蘇聯軍民進行了頑強抵抗,最終取得了勝利。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標志著德軍閃電戰的失敗與“不可戰勝”神話的破滅。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重點掌握莫斯科保衛戰。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大事件以及意義。
15.“這一戰,不但是蘇德的轉折點,甚至也不但是這次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點,而且是整個人類歷史的轉折點。……像希特勒這樣法西斯國家的政治生命和軍事生命,從它出生的一天起,就建立在進攻上面的,進攻一完結,他的生命也就完結了。”毛澤東所說的“這一戰”是指(  )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根據已學知識可知,1942年7月,希特勒集合強大的兵力,分兵兩路,進攻蘇聯戰略重鎮斯大林格勒,蘇軍進行了頑強抵抗,德軍始終未能完全占領這座城市,1943年2月,被圍困的殘余德軍投降,此后蘇軍開始向德軍展開進攻,斯大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場的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因此毛澤東所說的“這一戰”是指斯大林格勒戰役,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斯大林格勒戰役的相關識記。
16.下圖是20世紀30年代英國人創作的漫畫《三頭怪獸》,此處“三頭怪獸”指的是(  )
A.操縱巴黎和會的三巨頭 B.德意日法西斯同盟
C.德奧意三國集團 D.英美蘇三國首腦
【答案】B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德意日三國組成軸心國集團的有關知識的認識。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引發了資本主義各國嚴重的政治危機,為應對危機,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德國和日本法西斯勢力抬頭,建立法西斯政權。1937年德意日三國組成軸心國集團,世界和平受到威脅。故選B。
17.慕尼黑陰謀的產生的最大危害是(  )
A.使綏靖政策達到了頂峰 B.導致捷克斯洛伐克亡國
C.加速了二戰的爆發 D.使德國把戰爭矛頭指向蘇聯
【答案】C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選項A、B、C、D都屬于慕尼黑陰謀的危害,但是最大的危害是慕尼黑協定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氣焰,增強了侵略力量,加速了二戰的爆發,給人類帶來空前的浩劫。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適中。
18.在慕尼黑會議上被英法出賣的國家是(  )
A.中國 B.波蘭
C.奧地利 D.捷克斯洛伐克
【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8年,英、法、德、意在慕尼黑舉行會議,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來滿足德國法西斯的侵略欲望,把綏靖政策推向了巔峰,加速了二戰的爆發。所以答案選擇D。
【點評】本題考查了慕尼黑會議的知識。
19.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的德國慕尼黑啤酒節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啤酒節,然而1938年9月歐洲各國的目光聚焦在此則是因為德意英法四國簽訂的《慕尼黑協定》,這一事件標志著(  )
A.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
B.綏靖政策達到頂峰
C.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D.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進一步擴大
【答案】B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信息“《慕尼黑協定》”,結合所學知識: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首腦簽署了《慕尼黑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以內把蘇臺德區等地割讓給德國。這就是慕尼黑陰謀。慕尼黑陰謀把綏靖政策推向了頂峰。故選B。
【點評】本題以慕尼黑啤酒節為切入點,考查《慕尼黑協定》的相關知識。
20.標志著英法對法西斯德國實行的綏靖政策達到頂峰的事件是(  )
A.德國吞并奧地利 B.德國干涉西班牙內戰
C.《慕尼黑協定》的簽訂 D.德國占領捷克斯洛伐克
【答案】C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慕尼黑協定》的簽訂是法西斯德國準備發動世界大戰的重要步驟,標志著英、法政府推行綏靖政策達到了項峰。它不僅出賣了捷克斯洛伐克,破壞了蘇聯的集體安全體系,縱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擴張。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慕尼黑協定》的意義。本題鮑店一般。
二、問答題
21.1938年9月,哪四國政府首腦出席了慕尼黑會議?此次會議的內容如何?產生了什么影響?
【答案】國家:德國、意大利、英國、法國;內容: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內把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影響:把綏靖政策推向了頂峰,它使法西斯國家得寸進尺,侵略的野心日益膨脹,也極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國政府首腦在德國慕尼黑,簽訂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內把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慕尼黑陰謀”。“慕尼黑陰謀”把綏靖政策推向了頂峰,它使法西斯國家得寸進尺,侵略的野心日益膨脹,也極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故答案為:國家:德國、意大利、英國、法國;內容: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內把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影響:把綏靖政策推向了頂峰,它使法西斯國家得寸進尺,侵略的野心日益膨脹,也極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點評】本題考查了慕尼黑陰謀。
22.材料一:敦刻爾克大撤退使30余萬英法士兵幸免于難,但法國畢竟已元氣大傷。留在法國本土的60余個二流師和數千英軍,要抗擊包括10個裝甲師在內的140個德國師,顯然已經無能為力了。
材料二:正當德軍向法國腹地推進,其先頭部隊進抵巴黎西郊時,一直自稱“非交戰國”的意大利趁火打劫,于6月10日出動32個師,越過阿爾卑斯山侵入法境,給法國背后一刀。面對險惡的局勢,法國政府并未號召和組織人民奮起抵抗。6月11日,法國政府遷到圖爾,宣布巴黎為“不設防城市”。6月22日,法國與德國簽訂屈辱的停戰協定。
請結合材料分析法國敗亡的原因。
【答案】法國軍事力量不如德國;意大利的突然襲擊;法國政府不抵抗。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二戰法國迅速敗亡的原因。本題涉及二戰中法國戰敗投降這一知識點,要求學生通過材料分析原因。回答本題時學生要注意審題,必須要結合材料進行分析,材料之外的其他原因非本題答案。材料里的原因有法國軍事力量不如德國;意大利的突然襲擊;法國政府不抵抗。
【點評】掌握二戰法國敗亡的原因。
23.大戰爆發后,英、法兩國雖向德國宣戰,卻沒有發動大規模進攻,致使波蘭軍民孤軍奮戰。法國和德國邊界上“沒有戰爭的跡象。……自從開戰以來,這條 戰線上一直沒有打過一槍。……對方的軍隊……在彼此的射程范圍內毫不遮掩的走來走去。各干各的事。……真是奇怪的戰爭。”
(1)請說出這場大戰全面爆發的時間、標志。
(2)“奇怪的戰爭”反映了英法實行什么樣的政策?請你列舉兩個史實說明這一政策導致的后果。
【答案】(1)1939年9月;德國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
(2)綏靖政策;波蘭滅亡,法國戰敗投降等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和戰前英法綏靖政策及其后果這幾個知識點。既考查學生的基本知識點,又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運用。回答第一小題學生首先應明確 “大戰”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然后根據掌握的知識作答。回答第二小題學生要聯系上一堂課知識,要注意設問中的關鍵詞“史實”“后果”等。本小題第二問要 求學生回答全面,不能遺漏“英法對德宣戰”這一史實。
【點評】掌握二戰前英法綏靖政策和二戰爆發的相關史實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歷社九上3.3.1《大戰全面爆發》同步試卷
一、單選題
1.標志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事件是(  )
A.慕尼黑協定的簽訂 B.德國閃擊波蘭
C.英法對德宣戰 D.德軍開始進攻蘇聯
2.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原因是(  )
①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②英、法等國對德、意、日的法西斯侵略行為實行綏靖政策
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④經濟危機的影響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奇怪的戰爭”指二戰全面爆發初期英法在西線對德國“宣而不戰”的狀態。之所以“宣而不戰”是因為(  )
A.英法認為二戰尚未全面爆發 B.德國“閃電戰”進展迅速
C.蘇聯正在東線與德軍決戰 D.英法仍未放棄綏靖政策
4.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后,第一個被德國占領的國家是(  )
A.法國 B.英國 C.丹麥 D.波蘭
5.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B.經濟危機的打擊
C.德日法西斯的擴張
D.英法等國實行綏靖政策
6.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西方大國總是以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來安撫侵略者,人們把這種政策稱為綏靖政策,把綏靖政策推向頂峰的事件是(  )
A.慕尼黑陰謀 B.華盛頓會議 C.巴黎和會 D.希特勒上臺
7.(2019九上·天臺期中)丘吉爾在1946年3月5日的演說中指出:“在全部歷史中,沒有一次戰爭比前不久使地球上這么多地區淪為廢墟的這次大戰更容易被及時地加以制止,它本來可以不發一槍就被制止住。”他認為,只是由于“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腸而聽任惡人重新武裝”,才最終導致了戰爭的爆發。對丘吉爾上述言論的解讀,不正確的是(  )
A.“這次大戰”指第二次世界大戰
B.“不明智”指英法等國推行綏靖政策
C.“惡人”指德國法西斯
D.“這次大戰”以三國同盟的戰敗而告終
8.法國投降后,組織“自由法國”運動,堅持抗擊德國法西斯的是(  )
A.羅斯福 B.斯大林 C.丘吉爾 D.戴高樂
9.丘吉爾說:“我們不要把這次援救說成是勝利。戰爭不是靠撤退(敦刻爾克大撤退)而贏得的。但是,在這次援救中卻孕育著勝利。”“這次援救中卻孕育著勝利”是指(  )
A.粉碎了德國“空中閃電戰”
B.加強了英、法軍隊的聯系與合作
C.為日后防御和反攻保存了實力
D.鼓舞了英、法兩國軍民反法西斯的斗志
10.二戰開始后,希特勒的侵略計劃第一次未能得逞的是(  )
A.敦刻爾克大撤退 B.不列顛之戰
C.對波蘭的進攻 D.莫斯科保衛戰
11.二戰爆發后,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不堪一擊,在短短的六個星期內就宣告投降,其主要原因包括(  )
①法國政府長期推行綏靖政策,缺乏充分的軍事準備
②堅持消極防御戰略,對德國的主攻方向判斷失誤
③迷信陣地戰和馬奇諾防線,忽視航空兵和裝甲兵的作用
④綜合國力不如德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標志著德、意、日軸心國軍事同盟正式形成的條約是(  )
A.《慕尼黑協定》 B.《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C.《凡爾賽和約》 D.《三國同盟條約》
13.1938年,德、意、英、法四國政府的首腦在德國簽訂了慕尼黑協議,這一事件被稱為慕尼黑陰謀。該“陰謀”直接損害了下列哪個國家的利益?(  )
A.波蘭 B.法國
C.捷克斯洛伐克 D.意大利
14.如圖是1941年蘇聯流傳的一幅漫畫,漫畫中描繪了戰敗的德軍高級將領抬著上面寫有“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的棺材,在寒冬的蘇聯大地上狼狽潰退。這應該是發生在哪場戰役后(  )
A.凡爾登戰役 B.莫斯科保衛戰
C.德國閃擊波蘭 D.日本偷襲珍珠港
15.“這一戰,不但是蘇德的轉折點,甚至也不但是這次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點,而且是整個人類歷史的轉折點。……像希特勒這樣法西斯國家的政治生命和軍事生命,從它出生的一天起,就建立在進攻上面的,進攻一完結,他的生命也就完結了。”毛澤東所說的“這一戰”是指(  )
A.A B.B C.C D.D
16.下圖是20世紀30年代英國人創作的漫畫《三頭怪獸》,此處“三頭怪獸”指的是(  )
A.操縱巴黎和會的三巨頭 B.德意日法西斯同盟
C.德奧意三國集團 D.英美蘇三國首腦
17.慕尼黑陰謀的產生的最大危害是(  )
A.使綏靖政策達到了頂峰 B.導致捷克斯洛伐克亡國
C.加速了二戰的爆發 D.使德國把戰爭矛頭指向蘇聯
18.在慕尼黑會議上被英法出賣的國家是(  )
A.中國 B.波蘭
C.奧地利 D.捷克斯洛伐克
19.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的德國慕尼黑啤酒節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啤酒節,然而1938年9月歐洲各國的目光聚焦在此則是因為德意英法四國簽訂的《慕尼黑協定》,這一事件標志著(  )
A.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
B.綏靖政策達到頂峰
C.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D.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進一步擴大
20.標志著英法對法西斯德國實行的綏靖政策達到頂峰的事件是(  )
A.德國吞并奧地利 B.德國干涉西班牙內戰
C.《慕尼黑協定》的簽訂 D.德國占領捷克斯洛伐克
二、問答題
21.1938年9月,哪四國政府首腦出席了慕尼黑會議?此次會議的內容如何?產生了什么影響?
22.材料一:敦刻爾克大撤退使30余萬英法士兵幸免于難,但法國畢竟已元氣大傷。留在法國本土的60余個二流師和數千英軍,要抗擊包括10個裝甲師在內的140個德國師,顯然已經無能為力了。
材料二:正當德軍向法國腹地推進,其先頭部隊進抵巴黎西郊時,一直自稱“非交戰國”的意大利趁火打劫,于6月10日出動32個師,越過阿爾卑斯山侵入法境,給法國背后一刀。面對險惡的局勢,法國政府并未號召和組織人民奮起抵抗。6月11日,法國政府遷到圖爾,宣布巴黎為“不設防城市”。6月22日,法國與德國簽訂屈辱的停戰協定。
請結合材料分析法國敗亡的原因。
23.大戰爆發后,英、法兩國雖向德國宣戰,卻沒有發動大規模進攻,致使波蘭軍民孤軍奮戰。法國和德國邊界上“沒有戰爭的跡象。……自從開戰以來,這條 戰線上一直沒有打過一槍。……對方的軍隊……在彼此的射程范圍內毫不遮掩的走來走去。各干各的事。……真是奇怪的戰爭。”
(1)請說出這場大戰全面爆發的時間、標志。
(2)“奇怪的戰爭”反映了英法實行什么樣的政策?請你列舉兩個史實說明這一政策導致的后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發動突然進攻,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C項英法對德宣戰標志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標志。
2.【答案】C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原因是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英、法對德、意、日的法西斯侵略行為實行綏靖政策、經濟危機的影響.1942年《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項①②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知道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原因。
3.【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二戰初期,英法只所以對德國“宣而不戰”,主要原因是因為英、法等國還沒有完全放棄綏靖政策,仍然對德國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ABC三項都不是英法在西線對德國“宣而不戰”的原因,不符合題意;
D項英法仍未放棄綏靖政策是英法在西線對德國“宣而不戰”的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初期的“奇怪的戰爭”。 識記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及表現。
4.【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1939年9月1日,德國集中強大兵力,對波蘭發動突然襲擊,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孤軍奮戰的波蘭很快被德國占領。故答案選D。其余答案與史實不符,故不選。
【點評】知道二戰爆發的標志。
5.【答案】A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ABCD四項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但是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是二戰爆發的根本原因。在20世紀二十年代相對穩定時期,隨著德、日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它們對英、法、美主宰的"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日益不滿。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再次尖銳。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
6.【答案】A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1938年9月召開的慕尼黑會議,使綏靖政策達到頂峰,加速了二戰的爆發,A項符合題意。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是一戰的繼續,其實質是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希特勒上臺標志著德國法西斯統治的建立,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由此分析B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
【點評 】本題難度一般,考查的是慕尼黑會議的知識。
7.【答案】D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沒有一次戰爭比前不久使地球上這么多地區淪為廢墟的這次大戰”,說明這次大戰”是指二戰,二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戰爭浩劫。.不明智”指英法等國推行綏靖政策,面對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的嚴重挑戰,以英國首相A.N.張伯倫為代表的英、法、美等國的綏靖主義者,為了維護既得利益,求得一時茍安,不惜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謀求同侵略者妥協,妄圖將禍水引向蘇聯,坐收漁利。
ABC三項解讀都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D項“這次大戰”以三國同盟的戰敗而告終解讀不正確,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三國同盟的戰敗而告終,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獲取有效材料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準確判斷材料中的戰爭是解題的關鍵。
8.【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戰中,法國戰敗后,戴高樂組織了“自由法國”運動,堅持抗擊德國法西斯。
故D正確。故排除A項。故排除B項,
A項羅斯福是美國人,不符合題意;
B項斯大林是蘇聯人,不符合題意;
C項丘吉爾是英國人,不符合題意;
D項戴高樂在法國投降后,組織“自由法國”運動,堅持抗擊德國法西斯,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戴高樂的準確識記。準確識記二戰中,法國戰敗后,戴高樂組織了“自由法國”運動,堅持抗擊德國法西斯。
9.【答案】C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次救援中孕育著勝利,敦刻爾克大撤退將33 萬多名聯軍官兵撤退到英國,這就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實力。
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為日后防御和反攻保存了實力是“這次援救中卻孕育著勝利”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敦刻爾克大撤退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掌握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史實。
10.【答案】B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1940年5月10日,丘吉爾上臺,英國徹底放棄了綏靖政策,開始真正對德作戰。1940年,德軍轟炸英國,英國首相丘吉爾號召人民堅決同法西斯戰斗。面對德國法西斯的狂轟濫炸,英國軍民進行了英勇的抵抗,最終粉碎了希特勒的入侵圖謀,史稱“不列顛之戰”。 不列顛之戰是德國陸軍在二戰中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
AD兩項敦刻爾克大撤退、莫斯科保衛戰都要晚于不列顛之戰,不符合題意;
B項不列顛之戰,符合題意;
C項對波蘭的進攻德國是成功的,不符合題意;
D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不列顛之戰的相關知識。準確識記不列顛之戰的相關史實。
11.【答案】A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內容可知,二戰爆發之前,英法推行綏靖政策,對德國警惕性不足,堅持消極防御戰略,對德國的主攻方向判斷失誤,而且法國迷信馬奇諾防線和陣地戰,最終導致失敗,故①②③說法正確。法國的戰敗并不是法國的綜合國力不如德國,故④說法錯誤。
A項①②③是二戰爆發后,法國不堪一擊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中法國戰敗的原因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準確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
12.【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軸心國軍事同盟形成的條約。根據九下教材《大戰的爆發》一課介紹,德、意、日軸心國軍事同盟正式形成的條約是《三國同盟條約》。故選D。
【點評】了解軸心國軍事同盟形成的條約
13.【答案】C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國政府的首腦在德國的慕尼黑簽訂《慕尼黑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之內把蘇臺德等地割讓給德國。這直接損害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慕尼黑陰謀”的事件將綏靖政策推向頂峰。其影響極其惡劣,它使法西斯國家得寸進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脹,加速了二戰的全面爆發。本題考查慕尼黑陰謀。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慕尼黑會議。本題考查了學生對慕尼黑會議知識的掌握,建議學生重點掌握《慕尼黑會議》內容、影響。
14.【答案】B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蘇德戰爭爆發后,德軍長驅直入,很快便進攻到莫斯科郊區。在危急時刻,蘇聯軍民進行了頑強抵抗,最終取得了勝利。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標志著德軍閃電戰的失敗與“不可戰勝”神話的破滅。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重點掌握莫斯科保衛戰。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大事件以及意義。
15.【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根據已學知識可知,1942年7月,希特勒集合強大的兵力,分兵兩路,進攻蘇聯戰略重鎮斯大林格勒,蘇軍進行了頑強抵抗,德軍始終未能完全占領這座城市,1943年2月,被圍困的殘余德軍投降,此后蘇軍開始向德軍展開進攻,斯大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場的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因此毛澤東所說的“這一戰”是指斯大林格勒戰役,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斯大林格勒戰役的相關識記。
16.【答案】B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德意日三國組成軸心國集團的有關知識的認識。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引發了資本主義各國嚴重的政治危機,為應對危機,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德國和日本法西斯勢力抬頭,建立法西斯政權。1937年德意日三國組成軸心國集團,世界和平受到威脅。故選B。
17.【答案】C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選項A、B、C、D都屬于慕尼黑陰謀的危害,但是最大的危害是慕尼黑協定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氣焰,增強了侵略力量,加速了二戰的爆發,給人類帶來空前的浩劫。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適中。
18.【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8年,英、法、德、意在慕尼黑舉行會議,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來滿足德國法西斯的侵略欲望,把綏靖政策推向了巔峰,加速了二戰的爆發。所以答案選擇D。
【點評】本題考查了慕尼黑會議的知識。
19.【答案】B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信息“《慕尼黑協定》”,結合所學知識: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首腦簽署了《慕尼黑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以內把蘇臺德區等地割讓給德國。這就是慕尼黑陰謀。慕尼黑陰謀把綏靖政策推向了頂峰。故選B。
【點評】本題以慕尼黑啤酒節為切入點,考查《慕尼黑協定》的相關知識。
20.【答案】C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慕尼黑協定》的簽訂是法西斯德國準備發動世界大戰的重要步驟,標志著英、法政府推行綏靖政策達到了項峰。它不僅出賣了捷克斯洛伐克,破壞了蘇聯的集體安全體系,縱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擴張。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慕尼黑協定》的意義。本題鮑店一般。
21.【答案】國家:德國、意大利、英國、法國;內容: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內把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影響:把綏靖政策推向了頂峰,它使法西斯國家得寸進尺,侵略的野心日益膨脹,也極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國政府首腦在德國慕尼黑,簽訂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內把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慕尼黑陰謀”。“慕尼黑陰謀”把綏靖政策推向了頂峰,它使法西斯國家得寸進尺,侵略的野心日益膨脹,也極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故答案為:國家:德國、意大利、英國、法國;內容: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內把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影響:把綏靖政策推向了頂峰,它使法西斯國家得寸進尺,侵略的野心日益膨脹,也極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點評】本題考查了慕尼黑陰謀。
22.【答案】法國軍事力量不如德國;意大利的突然襲擊;法國政府不抵抗。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二戰法國迅速敗亡的原因。本題涉及二戰中法國戰敗投降這一知識點,要求學生通過材料分析原因。回答本題時學生要注意審題,必須要結合材料進行分析,材料之外的其他原因非本題答案。材料里的原因有法國軍事力量不如德國;意大利的突然襲擊;法國政府不抵抗。
【點評】掌握二戰法國敗亡的原因。
23.【答案】(1)1939年9月;德國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
(2)綏靖政策;波蘭滅亡,法國戰敗投降等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和戰前英法綏靖政策及其后果這幾個知識點。既考查學生的基本知識點,又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運用。回答第一小題學生首先應明確 “大戰”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然后根據掌握的知識作答。回答第二小題學生要聯系上一堂課知識,要注意設問中的關鍵詞“史實”“后果”等。本小題第二問要 求學生回答全面,不能遺漏“英法對德宣戰”這一史實。
【點評】掌握二戰前英法綏靖政策和二戰爆發的相關史實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南县| 塔河县| 无锡市| 扎鲁特旗| 襄樊市| 恩平市| 叙永县| 尚志市| 松滋市| 宿松县| 福清市| 衢州市| 景洪市| 确山县| 广宗县| 安乡县| 棋牌| 桂东县| 安岳县| 米脂县| 灵石县| 松阳县| 灌南县| 平谷区| 乌拉特中旗| 通州区| 尼勒克县| 衡阳市| 南和县| 新和县| 专栏| 延安市| 阿尔山市| 奇台县| 永新县| 肥西县| 许昌县| 荆州市| 筠连县| 奉节县| 海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