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人教版初中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二課經濟全球化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某班同學參考了《意識形態與冷戰的起源》《北約與華約變化的前瞻》《從蘇東劇變到多極化趨勢》等文章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據此判斷,適合該項研究性學習的主題是( ?。?br/>A.經濟全球化的趨向 B.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C.亞非拉國家的振興 D.戰后資本主義的發展【答案】B【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場沒有硝煙的冷戰在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之間展開。北約組織和華約組織的建立,標志著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局面的形成。1991年,蘇聯解體標志著兩極格局的結束,世界格局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所以《意識形態與冷戰的起源》《北約與華約變化的前瞻》《從蘇東劇變到多極化趨勢》等文章反映的是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故選B。【點評】本題以某班同學的研究性學習為切入點,考查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注意對材料的解讀,識記二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狀況。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20世紀80﹣90年代,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B.經濟全球化只對發達國家有利,對發展中國家沒有一點好處C.在經濟全球化中,各國經濟相互依存,互相競爭D.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全球化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答案】B【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20世紀80﹣90年代,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在經濟全球化中,各國經濟相互依存,互相競爭,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全球化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只對發達國家有利,對發展中國家沒有一點好處”說法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經濟全球化的有關內容。3.學習歷史,必須分清哪些是歷史,哪些是觀點。下列各項中屬于觀點的表述是( )A.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建立B.《九國公約》的簽訂C.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D.蘇聯解體與東歐劇變【答案】C【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歷史是已經發生的事實,觀點是人們對事件的看法,A B D項是對具體史實的闡述,只有D項 是屬于觀點的表述。所以選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4.“一國經濟運行的效率無論多高,總要受本國資源和市場的限制,只有全球資源和市場一體化,才能使一國經濟在目前條件下最大限度地擺脫資源和市場的束縛?!边@句話反映當今世界( )A.政治多極化 B.文化多元化 C.經濟全球化 D.區域集團化【答案】C【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內容分析可知,這種現象反映的是經濟全球化的作用。經濟全球化,可以實現以最有利的條件來進行生產,以最有利的市場來進行銷售,達到世界經濟發展的最優狀態,提高經濟效率,使商品更符合消費者的需要。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經濟全球化。5.哥倫比亞前總統桑佩爾說: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給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面包屑”。這句話告訴我們,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問題是( ?。?br/>A.環境污染嚴重 B.恐怖主義泛濫C.貧富差距懸殊 D.毒品走私猖獗【答案】C【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但是大蛋糕分給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面包屑”是說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達國家主導全球化,獲取最大收益,導致貧富差距懸殊,這與環境污染嚴重、恐怖主義泛濫、毒品走私猖獗等現象無關。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經濟全球化。6.在亞洲新興市場經濟國家訂購價不到十美元一雙的耐克鞋,在美國等國家的市場上竟然平均要賣到四五十美元。這一現象表明( ?。?br/>A.亞洲商人不會做生意 B.世貿組織偏袒美國C.全球化之下的利益失衡 D.耐克鞋是美國品牌【答案】C【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商家可以以不到10美元的價格從亞洲新興國家批發耐克鞋,再轉賣到美國等發達國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在賺取高額利潤,主要是因為亞洲新興國家勞動力和資源都廉價,其生產成本低,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西方發達國家在資金、技術、市場機制等方面占有明顯優勢,國際分工的不平等,全球化之下的利益失衡造成了題干現象,此現象和選項D沒有關系,而A、B兩項本身說法錯誤,只有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浪潮下的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世界經濟舊秩序帶來的不平等現象,難度較大,要求學生深刻認識當前經濟全球化的利和弊。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有些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不僅利用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原料和勞動力賺取高額利潤,還將本國不允許生產、又容易產生環境污染的產品,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生產,這是非常不公平的。7.當今世界經濟發展,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離不開中國。下列事件表明中國主動順應世界經濟全球化潮流的是( )A.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B.中美建交C.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D.中日邦交正?;?br/>【答案】A【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的相關知識點。根據所學知識,通過對題文所給信息的解讀,選項BCD首先被排除,因為他們與題干沒有任何聯系,所以,表明中國主動順應世界經濟全球化潮流的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故選A。【點評】此題考查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的相關知識點。本題難度適中。8.“我和你,心連心,同住地球村”。北京奧運會會歌的傳唱讓“地球村”反映出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是( ?。?br/>A.政治多極化 B.經濟全球化 C.文化多元化 D.區域集團化【答案】B【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網絡加強了人們之間的聯系,把地球變成了“地球村’,也正是各國日益密切的聯系,促進了世界經濟全球化。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經濟全球化的認識。9.“跳出國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場,哪里生產成本低,就在哪里生產經營”這種現象實際上的表現是( ?。?br/>A.世界經濟全球化B.政治格局多極化C.外交多邊化D.發展中國家在競爭中處于有地位【答案】B【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后,兩極格局終結,和平與發展成為兩大主題。各國日益密切的聯系,促進了世界經濟全球化。“跳出國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場,哪里生產成本低,就在哪里生產經營”這種現象實際上的表現是世界經濟全球化,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經濟全球化的認識。10.世界現代史學完之后,麗麗同學對當今世界世界形勢作了如下概述,其中觀點正確的有( )①當今世界政治格局已經形成了多極化②當今世界經濟領域呈現出全球化③當今人類面臨許多共同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各國可以單獨解決。④“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題,但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世界仍不太平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答案】C【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①項當今世界政治格局已經形成了多極化,觀點錯誤,當今世界政治格局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但是一個新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還沒有定型。②項當今世界經濟領域呈現出全球化,觀點正確,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都不可能孤立地發展下去,于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了一個整體。③項當今人類面臨許多共同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各國可以單獨解決,觀點太絕對。④項觀點正確“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題,但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霸權主義依然存在,世界仍不太平。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當今世界世界形勢。二、材料分析題1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加強。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跨國公司有力地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據四川教育出版社《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材料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差距,由1983年的43倍,擴大到目前的60多倍。──據中國地圖出版社《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材料三:如圖漫畫反映了發達國家是經濟全球化最大的贏家,發展中國家可悲地扮演著輸家的角色。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歸納,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得到加強的因素有哪些?(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問題?這個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發展中國家如果不想成為經濟全球化中的輸家,應當如何應對?【答案】(1)①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②跨國公司有力地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2)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貧富差距加大。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3)①因勢利導,趨利避害。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抓住機遇發展經濟。②對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沖擊和風險,保持清醒的認識。增強防范意識,提高防范能力。③加強地區間經濟合作,依靠集體力量應對來自各方面的經濟沖擊和經濟競爭。④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1)據材料一“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加強。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鐕居辛Φ卮龠M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可知,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得到加強的因素有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跨國公司有力地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2)據材料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差距,由1983年的43倍,擴大到目前的60多倍”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貧富差距加大。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3)本題是開放型題目,考查學生開放性思維的能力。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因勢利導,趨利避害。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抓住機遇發展經濟。對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沖擊和風險,保持清醒的認識。增強防范意識,提高防范能力。加強地區間經濟合作,依靠集體力量應對來自各方面的經濟沖擊和經濟競爭。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故答案為:(1)①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②跨國公司有力地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2)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貧富差距加大。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3)①因勢利導,趨利避害。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抓住機遇發展經濟。②對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沖擊和風險,保持清醒的認識。增強防范意識,提高防范能力。③加強地區間經濟合作,依靠集體力量應對來自各方面的經濟沖擊和經濟競爭。④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點評】本題考查世界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1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世界貿易組織、科技革命在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1)將世界貿易組織、科技革命分別填入示意一圖的相應空白方框中。根據示意圖二,概括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關系。(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發展中國家應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答案】(1)經濟全球化的“游戲規則”是由發達國家制定的,它存在許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發展中國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較弱,在國際競爭中常常處于不利境地。(2)在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的同時,制定了防范風險的有效措施,引進國外的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促進了經濟的高速發展。【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1)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宗旨是通過開放市場和公平貿易,實現世界貿易的自由化,據此可知世界貿易組織是一個交流平臺,而科技革命是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從示意圖二中可以看出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關系是經濟全球化的“游戲規則”是由發達國家制定的,它存在許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發展中國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較弱,在國際競爭中常常處于不利境地。(2)發展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措施屬于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在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的同時,制定了防范風險的有效措施,引進國外的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促進了經濟的高速發展。故答案為:(1)經濟全球化的“游戲規則”是由發達國家制定的,它存在許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發展中國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較弱,在國際競爭中常常處于不利境地。(2)在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的同時,制定了防范風險的有效措施,引進國外的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促進了經濟的高速發展。【點評】本題考查了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世界貿易組織、科技革命在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關系及發展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措施。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加強。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跨國公司有力地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川教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材料二:美國的波音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飛機制造公司。波音公司的總部在美國的西雅圖市,波音公司在美國有自己的總裝廠和一些主要部件的生產廠和研發中心。但是,一架設備先進的飛機由許許多多的零部件組成,為了能以最低的成本得到質量最好的零部件,波音公司在全世界范圍內組織零部件生產廠,如波音757—200的發動機就由英國工廠制造。中國的工廠也為波音飛機生產部分重要配件……——人教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材料三: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差距,由1983年的43倍,擴大到目前的60多倍。——中圖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材料四: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不僅使自己從中得益,而且為世界經濟貿易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溫家寶材料五:全球化是發達國家用來打開發展中國家市場的“敲門磚”,是新殖民主義的一種形式,因此發展中國家應該團結起來,抵制全球化。——江時學《發展中國家怎么辦——拉美國家的實踐》(1)根據材料一歸納,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得到加強的因素有哪些?(2)請提取材料二中最能反映經濟全球化趨勢本質要求的語句。(3)材料二中“如波音757—200的發動機就由英國工廠制造。中國的工廠也為波音飛機生產部分重要配件”這句話反映了當代經濟全球化的哪一具體表現?(4)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問題?該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材料五認為“發展中國家應該團結起來,抵制全球化”。請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這一觀點進行評價并給出理由和對策。【答案】(1)因素:①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②跨國公司的推動。(2)語句:為了能以最低的成本得到質量最好的零部件,波音公司在全世界范圍內組織零部件生產廠。 (說明:如整段照抄材料二,則不給分。)(3)具體表現:國際分工不斷加強(4)反映的問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貧富差距加大。 原因: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或發展中國家因為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較弱,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5)這個觀點是片面的(或錯誤的)理由:在經濟全球化下“發達國家占據主導地位”,而發展中國家常常處于不利地位?;蚪洕蚧请p刃劍或機遇與挑戰并存。但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大勢所趨,任何國家都不能置身其外。應對之策:只要發展中國家能①順應潮流②防范風險③引進投資、技術④學習管理經驗⑤自主創新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就能促進本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1)可根據材料中“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鐕居辛Φ卮龠M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提取概括相關的因素: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跨國公司的推動。考生需注意不能照搬材料,需要歸納知識點。(2)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有:資本的全球化、生產的全球化、管理的全球化等,因此最能反映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是“為了能以最低的成本得到質量最好的零部件,波音公司在全世界范圍內組織零部件生產廠”。(3)經濟全球化帶來了廣泛的國際分工。從中國參與零部件的生產可以判斷是國際分工不斷加強。(4)經濟全球化是發達國家主導的,因此憑借其經濟、科技優勢,在國際分工中處于有利地位,而發展中國家則處于不利地位,差距不斷拉大。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5)這一問主要是綜合上述材料和學生的回答綜合認識經濟全球化,進而得出客觀的評價。 從材料以來看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所以是潮流、是大勢所趨;材料二提到中國參與其中,說明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機遇。所以經濟全球化不可抗拒。材料三指出了經濟全球化的弊端,所以要趨利避害。【分析】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的原因、表現、雙重影響、如何應對。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人教版初中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二課經濟全球化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某班同學參考了《意識形態與冷戰的起源》《北約與華約變化的前瞻》《從蘇東劇變到多極化趨勢》等文章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據此判斷,適合該項研究性學習的主題是( ?。?br/>A.經濟全球化的趨向 B.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C.亞非拉國家的振興 D.戰后資本主義的發展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20世紀80﹣90年代,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B.經濟全球化只對發達國家有利,對發展中國家沒有一點好處C.在經濟全球化中,各國經濟相互依存,互相競爭D.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全球化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3.學習歷史,必須分清哪些是歷史,哪些是觀點。下列各項中屬于觀點的表述是( ?。?br/>A.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建立B.《九國公約》的簽訂C.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D.蘇聯解體與東歐劇變4.“一國經濟運行的效率無論多高,總要受本國資源和市場的限制,只有全球資源和市場一體化,才能使一國經濟在目前條件下最大限度地擺脫資源和市場的束縛。”這句話反映當今世界( ?。?br/>A.政治多極化 B.文化多元化 C.經濟全球化 D.區域集團化5.哥倫比亞前總統桑佩爾說: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給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面包屑”。這句話告訴我們,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問題是( ?。?br/>A.環境污染嚴重 B.恐怖主義泛濫C.貧富差距懸殊 D.毒品走私猖獗6.在亞洲新興市場經濟國家訂購價不到十美元一雙的耐克鞋,在美國等國家的市場上竟然平均要賣到四五十美元。這一現象表明( ?。?br/>A.亞洲商人不會做生意 B.世貿組織偏袒美國C.全球化之下的利益失衡 D.耐克鞋是美國品牌7.當今世界經濟發展,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離不開中國。下列事件表明中國主動順應世界經濟全球化潮流的是( ?。?br/>A.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B.中美建交C.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D.中日邦交正?;?br/>8.“我和你,心連心,同住地球村”。北京奧運會會歌的傳唱讓“地球村”反映出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是( ?。?br/>A.政治多極化 B.經濟全球化 C.文化多元化 D.區域集團化9.“跳出國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場,哪里生產成本低,就在哪里生產經營”這種現象實際上的表現是( )A.世界經濟全球化B.政治格局多極化C.外交多邊化D.發展中國家在競爭中處于有地位10.世界現代史學完之后,麗麗同學對當今世界世界形勢作了如下概述,其中觀點正確的有( )①當今世界政治格局已經形成了多極化②當今世界經濟領域呈現出全球化③當今人類面臨許多共同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各國可以單獨解決。④“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題,但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世界仍不太平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二、材料分析題1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加強。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鐕居辛Φ卮龠M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據四川教育出版社《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材料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差距,由1983年的43倍,擴大到目前的60多倍。──據中國地圖出版社《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材料三:如圖漫畫反映了發達國家是經濟全球化最大的贏家,發展中國家可悲地扮演著輸家的角色。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歸納,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得到加強的因素有哪些?(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問題?這個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發展中國家如果不想成為經濟全球化中的輸家,應當如何應對?1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世界貿易組織、科技革命在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1)將世界貿易組織、科技革命分別填入示意一圖的相應空白方框中。根據示意圖二,概括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關系。(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發展中國家應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加強。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鐕居辛Φ卮龠M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川教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材料二:美國的波音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飛機制造公司。波音公司的總部在美國的西雅圖市,波音公司在美國有自己的總裝廠和一些主要部件的生產廠和研發中心。但是,一架設備先進的飛機由許許多多的零部件組成,為了能以最低的成本得到質量最好的零部件,波音公司在全世界范圍內組織零部件生產廠,如波音757—200的發動機就由英國工廠制造。中國的工廠也為波音飛機生產部分重要配件……——人教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材料三: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差距,由1983年的43倍,擴大到目前的60多倍。——中圖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材料四: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不僅使自己從中得益,而且為世界經濟貿易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溫家寶材料五:全球化是發達國家用來打開發展中國家市場的“敲門磚”,是新殖民主義的一種形式,因此發展中國家應該團結起來,抵制全球化。——江時學《發展中國家怎么辦——拉美國家的實踐》(1)根據材料一歸納,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得到加強的因素有哪些?(2)請提取材料二中最能反映經濟全球化趨勢本質要求的語句。(3)材料二中“如波音757—200的發動機就由英國工廠制造。中國的工廠也為波音飛機生產部分重要配件”這句話反映了當代經濟全球化的哪一具體表現?(4)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問題?該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材料五認為“發展中國家應該團結起來,抵制全球化”。請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這一觀點進行評價并給出理由和對策。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場沒有硝煙的冷戰在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之間展開。北約組織和華約組織的建立,標志著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局面的形成。1991年,蘇聯解體標志著兩極格局的結束,世界格局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所以《意識形態與冷戰的起源》《北約與華約變化的前瞻》《從蘇東劇變到多極化趨勢》等文章反映的是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故選B。【點評】本題以某班同學的研究性學習為切入點,考查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注意對材料的解讀,識記二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狀況。2.【答案】B【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20世紀80﹣90年代,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在經濟全球化中,各國經濟相互依存,互相競爭,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全球化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只對發達國家有利,對發展中國家沒有一點好處”說法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經濟全球化的有關內容。3.【答案】C【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歷史是已經發生的事實,觀點是人們對事件的看法,A B D項是對具體史實的闡述,只有D項 是屬于觀點的表述。所以選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4.【答案】C【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內容分析可知,這種現象反映的是經濟全球化的作用。經濟全球化,可以實現以最有利的條件來進行生產,以最有利的市場來進行銷售,達到世界經濟發展的最優狀態,提高經濟效率,使商品更符合消費者的需要。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經濟全球化。5.【答案】C【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但是大蛋糕分給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面包屑”是說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達國家主導全球化,獲取最大收益,導致貧富差距懸殊,這與環境污染嚴重、恐怖主義泛濫、毒品走私猖獗等現象無關。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經濟全球化。6.【答案】C【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商家可以以不到10美元的價格從亞洲新興國家批發耐克鞋,再轉賣到美國等發達國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在賺取高額利潤,主要是因為亞洲新興國家勞動力和資源都廉價,其生產成本低,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西方發達國家在資金、技術、市場機制等方面占有明顯優勢,國際分工的不平等,全球化之下的利益失衡造成了題干現象,此現象和選項D沒有關系,而A、B兩項本身說法錯誤,只有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浪潮下的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世界經濟舊秩序帶來的不平等現象,難度較大,要求學生深刻認識當前經濟全球化的利和弊。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有些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不僅利用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原料和勞動力賺取高額利潤,還將本國不允許生產、又容易產生環境污染的產品,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生產,這是非常不公平的。7.【答案】A【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的相關知識點。根據所學知識,通過對題文所給信息的解讀,選項BCD首先被排除,因為他們與題干沒有任何聯系,所以,表明中國主動順應世界經濟全球化潮流的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故選A。【點評】此題考查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的相關知識點。本題難度適中。8.【答案】B【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網絡加強了人們之間的聯系,把地球變成了“地球村’,也正是各國日益密切的聯系,促進了世界經濟全球化。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經濟全球化的認識。9.【答案】B【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后,兩極格局終結,和平與發展成為兩大主題。各國日益密切的聯系,促進了世界經濟全球化?!疤鰢?,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場,哪里生產成本低,就在哪里生產經營”這種現象實際上的表現是世界經濟全球化,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經濟全球化的認識。10.【答案】C【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①項當今世界政治格局已經形成了多極化,觀點錯誤,當今世界政治格局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但是一個新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還沒有定型。②項當今世界經濟領域呈現出全球化,觀點正確,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都不可能孤立地發展下去,于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了一個整體。③項當今人類面臨許多共同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各國可以單獨解決,觀點太絕對。④項觀點正確“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題,但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霸權主義依然存在,世界仍不太平。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當今世界世界形勢。11.【答案】(1)①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②跨國公司有力地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2)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貧富差距加大。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3)①因勢利導,趨利避害。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抓住機遇發展經濟。②對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沖擊和風險,保持清醒的認識。增強防范意識,提高防范能力。③加強地區間經濟合作,依靠集體力量應對來自各方面的經濟沖擊和經濟競爭。④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1)據材料一“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加強。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鐕居辛Φ卮龠M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可知,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得到加強的因素有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跨國公司有力地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2)據材料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差距,由1983年的43倍,擴大到目前的60多倍”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貧富差距加大。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3)本題是開放型題目,考查學生開放性思維的能力。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因勢利導,趨利避害。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抓住機遇發展經濟。對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沖擊和風險,保持清醒的認識。增強防范意識,提高防范能力。加強地區間經濟合作,依靠集體力量應對來自各方面的經濟沖擊和經濟競爭。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故答案為:(1)①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②跨國公司有力地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2)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貧富差距加大。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3)①因勢利導,趨利避害。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抓住機遇發展經濟。②對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沖擊和風險,保持清醒的認識。增強防范意識,提高防范能力。③加強地區間經濟合作,依靠集體力量應對來自各方面的經濟沖擊和經濟競爭。④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點評】本題考查世界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12.【答案】(1)經濟全球化的“游戲規則”是由發達國家制定的,它存在許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發展中國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較弱,在國際競爭中常常處于不利境地。(2)在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的同時,制定了防范風險的有效措施,引進國外的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促進了經濟的高速發展。【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1)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宗旨是通過開放市場和公平貿易,實現世界貿易的自由化,據此可知世界貿易組織是一個交流平臺,而科技革命是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從示意圖二中可以看出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關系是經濟全球化的“游戲規則”是由發達國家制定的,它存在許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發展中國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較弱,在國際競爭中常常處于不利境地。(2)發展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措施屬于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在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的同時,制定了防范風險的有效措施,引進國外的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促進了經濟的高速發展。故答案為:(1)經濟全球化的“游戲規則”是由發達國家制定的,它存在許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發展中國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較弱,在國際競爭中常常處于不利境地。(2)在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的同時,制定了防范風險的有效措施,引進國外的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促進了經濟的高速發展。【點評】本題考查了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世界貿易組織、科技革命在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關系及發展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措施。13.【答案】(1)因素:①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②跨國公司的推動。(2)語句:為了能以最低的成本得到質量最好的零部件,波音公司在全世界范圍內組織零部件生產廠。 (說明:如整段照抄材料二,則不給分。)(3)具體表現:國際分工不斷加強(4)反映的問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貧富差距加大。 原因: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或發展中國家因為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較弱,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5)這個觀點是片面的(或錯誤的)理由:在經濟全球化下“發達國家占據主導地位”,而發展中國家常常處于不利地位。或經濟全球化是雙刃劍或機遇與挑戰并存。但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大勢所趨,任何國家都不能置身其外。應對之策:只要發展中國家能①順應潮流②防范風險③引進投資、技術④學習管理經驗⑤自主創新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就能促進本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解析】【分析】(1)可根據材料中“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鐕居辛Φ卮龠M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提取概括相關的因素: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跨國公司的推動。考生需注意不能照搬材料,需要歸納知識點。(2)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有:資本的全球化、生產的全球化、管理的全球化等,因此最能反映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是“為了能以最低的成本得到質量最好的零部件,波音公司在全世界范圍內組織零部件生產廠”。(3)經濟全球化帶來了廣泛的國際分工。從中國參與零部件的生產可以判斷是國際分工不斷加強。(4)經濟全球化是發達國家主導的,因此憑借其經濟、科技優勢,在國際分工中處于有利地位,而發展中國家則處于不利地位,差距不斷拉大。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5)這一問主要是綜合上述材料和學生的回答綜合認識經濟全球化,進而得出客觀的評價。 從材料以來看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所以是潮流、是大勢所趨;材料二提到中國參與其中,說明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機遇。所以經濟全球化不可抗拒。材料三指出了經濟全球化的弊端,所以要趨利避害。【分析】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的原因、表現、雙重影響、如何應對。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初中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二課經濟全球化同步練習(學生版).docx 人教版初中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二課經濟全球化同步練習(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