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一單元第二課《中國的時局與辛亥革命》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2017九上·鎮海期末)口號與主張蘊涵著時代的特征。下列中國近代史上的口號或主張提出的先后順序是( )①振興中華 ②還我青島 ③抗日救亡 ④民主、共和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答案】A【知識點】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解析】【分析】①振興中華是辛亥革命前提出的口號;②還我青島是五四運動中提出的口號;③抗日救亡是抗日戰爭中提出的口號;④民主、共和是辛亥革命后提出的口號。這些口號或主張提出的先后順序是①④②③。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中國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識記能力。2.(2017九上·瑞安期末)魯迅先生在《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一文說:“……只要先前未有的中華民國存在,就是他的豐碑,就是他的紀念。”據此回答小題。(1)與文中提到紀念孫中山的“只要先前未有的中華民國存在,就是他的豐碑”直接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成立了同盟會 B.領導辛亥革命C.組織討袁運動 D.籌建黃埔軍校(2)此處“豐碑”的最重要貢獻是( )A.促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B.結束君主專制并建立共和國C.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D.帶來了社會風俗習慣的變化【答案】(1)B(2)B【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故答案為:(1)B;(2)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的意義。3.(2017九上·慈溪期中)人物評價是歷史學習的重要內容,下列對圖片人物評價正確的是( )①領導了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②成立了同盟會,是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③提出了三民主義,成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④促成國共二次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答案】A【知識點】辛亥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孫中山革命貢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先生領導了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所以①表述錯誤;孫中山先生促成國共第一次合作,形成了革命統一戰線,所以④表述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孫中山革命貢獻的識記。4.(2017九上·臺州期中)2017年國慶假期期間,一位大陸游客去臺灣游玩,聽到當地的一個老人說他出生于民國三十八年,你知道民國三十八年具體是指公元多少年?( )A.1947 B.1948 C.1949 D.1950【答案】C【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民國紀年換算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因此1912年應為民國元年。所以民國三十八年為1949(1912+38-1)年。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民國紀年換算的理解。5.(2017九上·臺州期中)《申報》“時評”欄目曾評述說:“今之時局,略似春秋戰國時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對于各省,猶東周之對于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猶諸侯相侵伐也。”這一時局出現在( )A.太平天國運動時期 B.義和團運動時期C.北洋軍閥統治時期 D.辛亥革命時期【答案】C【知識點】北洋政府與軍閥混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結合“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猶諸侯相侵伐也”可知,這一時局出現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由于資產階級的軟弱性,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標志著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統治建立。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分裂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控制皖、浙、閩、魯、陜等省;直系的馮國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長江中下游的蘇、贛、鄂及直隸等省;奉系的張作霖以日本為靠山,占踞東北三省。各派軍閥不斷地混戰,中國陷入災難中。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識記。6.某校為“紀念孫中山逝世90周年”編排一話劇,下列場景中孫中山不可能出現的是( )A.中國同盟會成立 B.南京臨時政府成立C.《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 D.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答案】D【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孫中山的貢獻。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建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頒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D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發生在1926年,孫中山不可能出現。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孫中山的貢獻。孫中山是偉大的愛國者、民主革命先行者和近代化前驅, 20世紀走在中國時代前列的第一位偉人。7.2016年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他的主要歷史功績有( )①創辦黃埔軍校 ②領導辛亥革命 ③領導五四運動 ④創建中華民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孫中山革命貢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1924年5月,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的建議下,在廣州黃埔創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即“黃埔軍校”。選項③孫中山領導五四運動不符合史實。由此可知選項ACD錯誤,B正確。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孫中山革命貢獻的識記。8.(2017九上·臺州月考)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全國性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是( )A.中興會 B.光復會 C.九三學社 D.同盟會【答案】D【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同盟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全國性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是同盟會。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同盟會的識記。9.20世紀初,列強通過直接投資、向清政府貸款等多種方式加緊對中國的經濟掠奪。其中列強在華投資最大的一個經濟領域是( )A.鐵路 B.棉紡織業 C.水上運輸業 D.鋼鐵【答案】A【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中國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侵略。鐵路是列強在華投資最大的一個經濟領域,他們通過直接投資、貸款等方式,控制筑路大權,奪取土地開發,開采礦藏等特權。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侵略。10.如果請你擔任歷史紀錄片《國父孫中山》的導演,在反映當時的歷史情境是,應該出現的畫面是( )①創建興中會 ②提出三民主義思想 ③領導北伐戰爭 ④主持召開國民黨一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孫中山先生歷史貢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北伐戰爭爆發前,孫中山先生已經病逝,所以③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孫中山先生歷史貢獻的識記。二、材料分析題1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新中國成立以來,天安門廣場每年五一、十一都要擺放孫中山畫像,(如圖)以示對中國革命之父孫中山先生的紀念。但今年擺放孫中山先生畫像又有不同凡響的意叉,今年是辛亥革命105周年,包括臺灣地區在內的全國各地紛紛準備舉行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材料二:胡錦濤在一次紀念活動中指出:中國共產黨是孫中山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親密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材料三: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職責。請回答:(1)1905年.孫中山建立的統一的革命組織是什么?他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什么?(2)材料一提到,全國各地紛紛準備舉行辛亥革命紀念活動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有什么重大歷史意義?(3)材料二中指出“中國共產黨是孫中山革命事業最親密的合作者”,旖你列舉一個國共合作下的重要歷史事件。(4)根據材料三,談一談我們今天紀念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有什么現實意義?作為當今中學生,你認為應該從孫中山先生身上學習哪些優秀品質?【答案】(1)同盟會(或中國同盟會)。三民主義(或民族、民權、民生)。(2)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3)黃埔軍校的創建、北伐戰爭等。(4)意義:團結海內外華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海峽兩岸炎黃子孫共同追隨孫中山先生的腳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共謀祖國利平統一,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在21世紀的偉大復興等。學習:孫中山先生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順應時代變化,不斷完善自己:具有堅定的信念和遠大的理想;具有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憂國憂民的意識等。【知識點】辛亥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解析】【分析】(1)本小題考查中國同盟會和三民主義的相關知識。1894年,孫中山聯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組織了革命團體興中會。1905年,孫中山聯合各革命團體,團結革命力量建立了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在《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將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即三民主義,這也成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2)本小題考查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3)本小題考查國共合作的史實。國共歷史上有合作也有對抗,合作的例子有:1923年5月,在蘇聯和中共的幫助下,國民黨創立了黃埔軍校,有很多共產黨員在黃埔軍校里任職和學習;共產黨和國民黨結成革命統一戰線,進行北伐戰爭。(4)本小題考查歷史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屬于主觀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我們今天紀念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可以團結海內外華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可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共謀祖國利平統一,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在21世紀的偉大復興等。孫中山先生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具有堅定的信念和遠大的理想、具有不懈奮斗的堅強意志等優秀品質,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同盟會、三民主義、辛亥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和北伐戰爭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2.(2017九上·慈溪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鴉片戰爭后80年,是中國半殖民地社會逐漸形成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反抗外國侵略、反對封建專制統治的歷史,更是一部中國人民在艱苦的環境中,不斷探索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歷史。材料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見下圖)(1)依據中國近代化的探索進程,請分別寫出材料一中圖片C,D所反映的重大探索活動的名稱。它們的探索內容有何不同?(2)結合材料二談談你對“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的理解 (3)綜合兩則材料和所學知識,在中國探索歷程中你獲得哪些寶貴的認識?【答案】(1)C辛亥革命;D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政治制度,主張建立共和政體;學習西方思 想文化,提倡民主、科學。(2)新的奮斗目標: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新的革命道路: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新的革命結果: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新中國。(3)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中華民族具有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堅持黨的正確領導或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C辛亥革命;D新文化運動。辛亥革命是指發生于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文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后這一段時間在中國發生的革命事件。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號召青年起來爭取平等自由,以科學的方法認識事物,向傳統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戰,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開始。辛亥革命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主張建立共和政體;新文化運動主張學習西方思 想文化,提倡民主、科學。(2)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從此,中國革命有了新的奮斗目標: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新的革命道路: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新的革命結果: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新中國。(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中華民族具有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堅持黨的正確領導或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的識記,對中國共產黨誕生意義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3.(2017九上·鎮海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它使傳統中國二千年的皇帝制度徹底崩潰,是中國帝制與共和意識的分水嶺,盡管它的結局是悲劇性的……”——歷史學家費正清材料二:民國時期有人說:“他是中國思想界的一個清道夫,他把啟蒙的水灑向那孔孟彌漫的大道上。因此時時被那無數吃慣孔孟的老頭子們跳腳痛罵,怪他不識貨。”在他之后,一批進步人士積極響應,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1)材料一中的“它”是指哪一事件?為什么說“它”是“中國帝制與共和意識的分水嶺”?(2)材料二中“灑水清道”的“他”是誰?請用史實證明他是“中國思想界的一個清道夫”。(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兩則材料之間有什么聯系?(4)兩次運動的不同結果給了我們哪些啟示?【答案】(1)辛亥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觀念漸入人心。(2)陳獨秀;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了《青年雜志》,后改名為《新青年》,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號召青年起來爭取平等自由,以科學的方法認識事物,向傳統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戰。(3)辛亥革命后,多數中國人的精神面貌沒有根本改變。面對這種情況,深受西方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觀念影響的一批進步的中國知識分子,認為要在中國實現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進行政治革命,還必須進行思想革命。為此,開展了新文化運動。(4)資產階級不能救中國,資產階級革命道路在中國行不通。要堅持對外開放,學習西方的先進的東西,但不能照搬照抄。必須從中國國情出發,走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辛亥革命及意義。根據材料一中“它使傳統中國二千年的皇帝制度徹底崩潰,是中國帝制與共和意識的分水嶺……”,聯系所學知識,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2)本題考查陳獨秀及其對新文化運動的貢獻。從材料二中的“民國時期”“他把啟蒙的水灑向那孔孟彌漫的大道上”等信息可以分析這位思想家把批判矛頭對準了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儒家思想,正反映了新文化運動的特點,這位思想家應該是陳獨秀。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 1915年9月15日,創辦《新青年》雜志,舉起民主與科學的旗幟,反對孔教,明確提出“文學革命”的口號,號召青年起來爭取平等自由,以科學的方法認識事物,向傳統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戰。(3)本題考查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的聯系。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為新文化運動提供的精神動力;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成果的產物。圍繞這些去回答,言之有理即可。(4)本題考查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的啟示,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由此可見,資產階級不能救中國,資本主義的道路在中國也是行不通的。故答案為: (1)辛亥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觀念漸入人心。(2)陳獨秀;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了《青年雜志》,后改名為《新青年》,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號召青年起來爭取平等自由,以科學的方法認識事物,向傳統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戰。(3)辛亥革命后,多數中國人的精神面貌沒有根本改變。面對這種情況,深受西方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觀念影響的一批進步的中國知識分子,認為要在中國實現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進行政治革命,還必須進行思想革命。為此,開展了新文化運動。(4)資產階級不能救中國,資產階級革命道路在中國行不通。要堅持對外開放,學習西方的先進的東西,但不能照搬照抄。必須從中國國情出發,走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有人說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繼續,是對辛亥革命“補課”。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一單元第二課《中國的時局與辛亥革命》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2017九上·鎮海期末)口號與主張蘊涵著時代的特征。下列中國近代史上的口號或主張提出的先后順序是( )①振興中華 ②還我青島 ③抗日救亡 ④民主、共和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2.(2017九上·瑞安期末)魯迅先生在《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一文說:“……只要先前未有的中華民國存在,就是他的豐碑,就是他的紀念。”據此回答小題。(1)與文中提到紀念孫中山的“只要先前未有的中華民國存在,就是他的豐碑”直接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成立了同盟會 B.領導辛亥革命C.組織討袁運動 D.籌建黃埔軍校(2)此處“豐碑”的最重要貢獻是( )A.促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B.結束君主專制并建立共和國C.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D.帶來了社會風俗習慣的變化3.(2017九上·慈溪期中)人物評價是歷史學習的重要內容,下列對圖片人物評價正確的是( )①領導了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②成立了同盟會,是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③提出了三民主義,成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④促成國共二次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4.(2017九上·臺州期中)2017年國慶假期期間,一位大陸游客去臺灣游玩,聽到當地的一個老人說他出生于民國三十八年,你知道民國三十八年具體是指公元多少年?( )A.1947 B.1948 C.1949 D.19505.(2017九上·臺州期中)《申報》“時評”欄目曾評述說:“今之時局,略似春秋戰國時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對于各省,猶東周之對于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猶諸侯相侵伐也。”這一時局出現在( )A.太平天國運動時期 B.義和團運動時期C.北洋軍閥統治時期 D.辛亥革命時期6.某校為“紀念孫中山逝世90周年”編排一話劇,下列場景中孫中山不可能出現的是( )A.中國同盟會成立 B.南京臨時政府成立C.《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 D.北伐戰爭勝利進軍7.2016年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他的主要歷史功績有( )①創辦黃埔軍校 ②領導辛亥革命 ③領導五四運動 ④創建中華民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17九上·臺州月考)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全國性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是( )A.中興會 B.光復會 C.九三學社 D.同盟會9.20世紀初,列強通過直接投資、向清政府貸款等多種方式加緊對中國的經濟掠奪。其中列強在華投資最大的一個經濟領域是( )A.鐵路 B.棉紡織業 C.水上運輸業 D.鋼鐵10.如果請你擔任歷史紀錄片《國父孫中山》的導演,在反映當時的歷史情境是,應該出現的畫面是( )①創建興中會 ②提出三民主義思想 ③領導北伐戰爭 ④主持召開國民黨一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材料分析題1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新中國成立以來,天安門廣場每年五一、十一都要擺放孫中山畫像,(如圖)以示對中國革命之父孫中山先生的紀念。但今年擺放孫中山先生畫像又有不同凡響的意叉,今年是辛亥革命105周年,包括臺灣地區在內的全國各地紛紛準備舉行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材料二:胡錦濤在一次紀念活動中指出:中國共產黨是孫中山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親密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材料三: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職責。請回答:(1)1905年.孫中山建立的統一的革命組織是什么?他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什么?(2)材料一提到,全國各地紛紛準備舉行辛亥革命紀念活動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有什么重大歷史意義?(3)材料二中指出“中國共產黨是孫中山革命事業最親密的合作者”,旖你列舉一個國共合作下的重要歷史事件。(4)根據材料三,談一談我們今天紀念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有什么現實意義?作為當今中學生,你認為應該從孫中山先生身上學習哪些優秀品質?12.(2017九上·慈溪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鴉片戰爭后80年,是中國半殖民地社會逐漸形成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反抗外國侵略、反對封建專制統治的歷史,更是一部中國人民在艱苦的環境中,不斷探索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歷史。材料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見下圖)(1)依據中國近代化的探索進程,請分別寫出材料一中圖片C,D所反映的重大探索活動的名稱。它們的探索內容有何不同?(2)結合材料二談談你對“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的理解 (3)綜合兩則材料和所學知識,在中國探索歷程中你獲得哪些寶貴的認識?13.(2017九上·鎮海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它使傳統中國二千年的皇帝制度徹底崩潰,是中國帝制與共和意識的分水嶺,盡管它的結局是悲劇性的……”——歷史學家費正清材料二:民國時期有人說:“他是中國思想界的一個清道夫,他把啟蒙的水灑向那孔孟彌漫的大道上。因此時時被那無數吃慣孔孟的老頭子們跳腳痛罵,怪他不識貨。”在他之后,一批進步人士積極響應,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1)材料一中的“它”是指哪一事件?為什么說“它”是“中國帝制與共和意識的分水嶺”?(2)材料二中“灑水清道”的“他”是誰?請用史實證明他是“中國思想界的一個清道夫”。(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兩則材料之間有什么聯系?(4)兩次運動的不同結果給了我們哪些啟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解析】【分析】①振興中華是辛亥革命前提出的口號;②還我青島是五四運動中提出的口號;③抗日救亡是抗日戰爭中提出的口號;④民主、共和是辛亥革命后提出的口號。這些口號或主張提出的先后順序是①④②③。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中國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識記能力。2.【答案】(1)B(2)B【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故答案為:(1)B;(2)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的意義。3.【答案】A【知識點】辛亥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孫中山革命貢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先生領導了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所以①表述錯誤;孫中山先生促成國共第一次合作,形成了革命統一戰線,所以④表述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孫中山革命貢獻的識記。4.【答案】C【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民國紀年換算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因此1912年應為民國元年。所以民國三十八年為1949(1912+38-1)年。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民國紀年換算的理解。5.【答案】C【知識點】北洋政府與軍閥混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結合“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猶諸侯相侵伐也”可知,這一時局出現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由于資產階級的軟弱性,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標志著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統治建立。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分裂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控制皖、浙、閩、魯、陜等省;直系的馮國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長江中下游的蘇、贛、鄂及直隸等省;奉系的張作霖以日本為靠山,占踞東北三省。各派軍閥不斷地混戰,中國陷入災難中。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識記。6.【答案】D【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孫中山的貢獻。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建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頒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D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發生在1926年,孫中山不可能出現。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孫中山的貢獻。孫中山是偉大的愛國者、民主革命先行者和近代化前驅, 20世紀走在中國時代前列的第一位偉人。7.【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孫中山革命貢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1924年5月,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的建議下,在廣州黃埔創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即“黃埔軍校”。選項③孫中山領導五四運動不符合史實。由此可知選項ACD錯誤,B正確。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孫中山革命貢獻的識記。8.【答案】D【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同盟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全國性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是同盟會。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同盟會的識記。9.【答案】A【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中國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侵略。鐵路是列強在華投資最大的一個經濟領域,他們通過直接投資、貸款等方式,控制筑路大權,奪取土地開發,開采礦藏等特權。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侵略。10.【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孫中山先生歷史貢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北伐戰爭爆發前,孫中山先生已經病逝,所以③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孫中山先生歷史貢獻的識記。11.【答案】(1)同盟會(或中國同盟會)。三民主義(或民族、民權、民生)。(2)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3)黃埔軍校的創建、北伐戰爭等。(4)意義:團結海內外華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海峽兩岸炎黃子孫共同追隨孫中山先生的腳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共謀祖國利平統一,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在21世紀的偉大復興等。學習:孫中山先生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順應時代變化,不斷完善自己:具有堅定的信念和遠大的理想;具有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憂國憂民的意識等。【知識點】辛亥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解析】【分析】(1)本小題考查中國同盟會和三民主義的相關知識。1894年,孫中山聯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組織了革命團體興中會。1905年,孫中山聯合各革命團體,團結革命力量建立了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在《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將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即三民主義,這也成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2)本小題考查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3)本小題考查國共合作的史實。國共歷史上有合作也有對抗,合作的例子有:1923年5月,在蘇聯和中共的幫助下,國民黨創立了黃埔軍校,有很多共產黨員在黃埔軍校里任職和學習;共產黨和國民黨結成革命統一戰線,進行北伐戰爭。(4)本小題考查歷史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屬于主觀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我們今天紀念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可以團結海內外華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可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共謀祖國利平統一,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在21世紀的偉大復興等。孫中山先生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具有堅定的信念和遠大的理想、具有不懈奮斗的堅強意志等優秀品質,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同盟會、三民主義、辛亥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和北伐戰爭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2.【答案】(1)C辛亥革命;D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政治制度,主張建立共和政體;學習西方思 想文化,提倡民主、科學。(2)新的奮斗目標: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新的革命道路: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新的革命結果: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新中國。(3)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中華民族具有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堅持黨的正確領導或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C辛亥革命;D新文化運動。辛亥革命是指發生于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文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后這一段時間在中國發生的革命事件。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號召青年起來爭取平等自由,以科學的方法認識事物,向傳統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戰,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開始。辛亥革命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主張建立共和政體;新文化運動主張學習西方思 想文化,提倡民主、科學。(2)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從此,中國革命有了新的奮斗目標: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新的革命道路: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新的革命結果: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新中國。(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中華民族具有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堅持黨的正確領導或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的識記,對中國共產黨誕生意義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3.【答案】(1)辛亥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觀念漸入人心。(2)陳獨秀;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了《青年雜志》,后改名為《新青年》,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號召青年起來爭取平等自由,以科學的方法認識事物,向傳統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戰。(3)辛亥革命后,多數中國人的精神面貌沒有根本改變。面對這種情況,深受西方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觀念影響的一批進步的中國知識分子,認為要在中國實現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進行政治革命,還必須進行思想革命。為此,開展了新文化運動。(4)資產階級不能救中國,資產階級革命道路在中國行不通。要堅持對外開放,學習西方的先進的東西,但不能照搬照抄。必須從中國國情出發,走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辛亥革命及意義。根據材料一中“它使傳統中國二千年的皇帝制度徹底崩潰,是中國帝制與共和意識的分水嶺……”,聯系所學知識,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2)本題考查陳獨秀及其對新文化運動的貢獻。從材料二中的“民國時期”“他把啟蒙的水灑向那孔孟彌漫的大道上”等信息可以分析這位思想家把批判矛頭對準了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儒家思想,正反映了新文化運動的特點,這位思想家應該是陳獨秀。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 1915年9月15日,創辦《新青年》雜志,舉起民主與科學的旗幟,反對孔教,明確提出“文學革命”的口號,號召青年起來爭取平等自由,以科學的方法認識事物,向傳統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戰。(3)本題考查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的聯系。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為新文化運動提供的精神動力;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成果的產物。圍繞這些去回答,言之有理即可。(4)本題考查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的啟示,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由此可見,資產階級不能救中國,資本主義的道路在中國也是行不通的。故答案為: (1)辛亥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觀念漸入人心。(2)陳獨秀;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了《青年雜志》,后改名為《新青年》,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號召青年起來爭取平等自由,以科學的方法認識事物,向傳統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戰。(3)辛亥革命后,多數中國人的精神面貌沒有根本改變。面對這種情況,深受西方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觀念影響的一批進步的中國知識分子,認為要在中國實現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進行政治革命,還必須進行思想革命。為此,開展了新文化運動。(4)資產階級不能救中國,資產階級革命道路在中國行不通。要堅持對外開放,學習西方的先進的東西,但不能照搬照抄。必須從中國國情出發,走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有人說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繼續,是對辛亥革命“補課”。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一單元第二課《中國的時局與辛亥革命》同步練習(學生版).docx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一單元第二課《中國的時局與辛亥革命》同步練習(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