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靜物寫生》一.教學目標:1、從靜物寫生入手,發展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以及嚴格的造型能力。2、學會用線條描繪靜物,體會線條的魅力,表達自己對靜物的感受。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用線描的方式寫生靜物。教學難點:抓住物象特征,靈活使用線條造型。三.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在上課之前,咱們先來做一個游戲,看,找不同。仔細找找看,什么地方不同?大家的觀察力真的特別敏銳,這節課將會用到我們敏銳的觀察力。孩子們,為上課做好準備了嗎?(二)導入新課師:我為大家帶來了一幅線描作品,瞧,想看看畫中書包真實的樣子嗎?看,我把它帶來了,老師在畫這個書包的時候呀,是邊觀察邊畫。誰知道像我這樣的作畫方式叫什么?板書“寫生”.大家見過背著畫夾到大自然中畫畫的人嗎?那就是在寫生。師:瞧,寫生可以在室外,也可以在室內。我們把直接以實物為對象進行描繪的繪畫方式叫寫生。用寫生的方式不僅可以描繪美麗的風景。也可以描繪生活中的日用器皿、運動器具、蔬菜果品、盆栽植物等這些靜態的物體,我們把這些統稱為靜物。這些靜物雖然不起眼,但也有屬于他們的那份美。抓住靜物的主要特征,描繪他們的細節之美。這就是靜物寫生,板書“靜物”。這節課我們將學習如何用線描的形式進行靜物寫生。(三)講授新課1、觀察在同學們帶來的靜物中,你最想畫什么?仔細觀察它,對同學說它的特征吧。(小結:觀察是寫生基礎,也是寫生的前提。同學們都有著很強強的觀察力,能抓住靜物的主要特征,發現他們的獨特之美。)2、示范大家看我最喜歡什么靜物?布老虎,這可是我們博興特產,我們一起來觀察它——這是一只胖胖的小老虎,腦袋大身子小。尾巴和四肢短而粗壯。眼睛、鼻子、嘴巴都特別的大。顯得威武又神氣。額頭是的王字是老虎的象征。這只小老虎少了些霸氣,但多了些頑皮可愛。看我是怎樣用線描的形式來表現的。在畫的時候先從大形畫起,用粗線。大形畫完了再來表現局部特征。從鼻子開始吧,主要結構用粗線......最后加畫細節。老師在課下畫完了。看,(出示)我在用線上有什么特點?線有粗有細、有長有短、有曲有直、有疏有密等。正是因為,這些不同的線,所畫的靜物才更生動,畫面才更富有美感。細心的你們,有沒有發現老師是按什么順序來畫的?(小結:由此可見,寫生不僅要對物象進行細致觀察,抓住他的主要特征。發現細致美,更要在寫生時,按照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逐步深入,細致描繪。)3、構圖但畫面中只有一只小老虎好像缺少點什么?再給它添加點什么靜物?(果盤、毛線團、水杯、奶瓶、太陽鏡都可以)看我添加了什么?毛線團和太陽鏡吧,因為它是只帥氣頑皮的小老虎。我們如何把他們安排在畫面上?這樣可以嗎a、在一條線上太呆板。b、等距離不活潑c、太小、太偏d、多樣統一,又活潑。(小結:我們在寫生時,不僅認真觀察,注意從整體到局部的細致描繪,我們還要注意畫面的構圖。每個物體在畫面上的安排,要遵循多樣與統一的藝術創作規律,使畫面既有秩序感和層次感,又活潑多變。)4、欣賞過渡:我們知道了這些靜物寫生的知識,就能更好地欣賞靜物寫生作品了。我們再來看看同伴們靜物寫生作品吧?你喜歡哪一幅,為什么,可以先告訴同學。玉米:其實本來玉米本身有很多細密的條紋,但是為了襯托密密的籃子,他運用了空白來處理,使畫面產生疏密的節奏感。寫生時為了畫面的需要,把看到的做一些改變,這也是可以的。寫生本來就可以做一些改變的。螃蟹:作者用生動靈活的線條,表現了螃蟹做游戲時的場景,我們在畫的時候,運用的線條也要靈活、生動。椅子:這些陳舊的物品,小畫家用凝重線條的線條,表現了一種質樸的美感。花:用柔美的曲線,表現了鮮花的生命之美。布娃娃:(小結:通過欣賞這些同齡人的作品,發現他們善于觀察,哪怕是一個玉米、一把掃帚、幾只毛蟹,看上去生活中很不起眼的東西,也能發現他們的獨特之美,用多變的線條,畫出了充滿生活情趣的畫面。)(四)學生練習下面我們學著同學們的樣子,用老師教你的方法,試著用線描的形式,寫生生活中的靜物吧。本次的作業要求是......組內同學合作利用所學的構圖方法把靜物擺好,老師期待著大家的佳作,開始。(五)作業展評師:剛才我被同學們認真畫畫的態度,深深感動了。過程優秀,結果自然優秀。誰愿意上臺來展示?(生評、自評、師評。)掌聲......小結:看到大家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畫出了這么優秀的作品,我真為大家感到自豪。謝謝大家。同學們請回。(六)應用師:瞧,我們還可以把畫裝裱起來,掛在房間里,裝飾我們的生活。正所謂,藝術來源于生活,服務與生活。(七)拓展師:當然靜物寫生不僅只有線的形式,可以用素描的形式去表現,看......也可用色彩的形式去表現......課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試著用色彩的形式去表現一組靜物。(八)課堂小結師:這節課就要結束了,但同學們藝術的道路才剛剛開始。靜物寫生,寫生生活。希望大家在生活的大課堂中多多觀察,多多發現,用智慧創作出更加的優秀作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