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靜物寫生一.教學目標: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寫生的意義,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習慣及重要性。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掌握寫生的方法,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觀察事物的能力。3.體會寫生的樂趣。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寫生的基本方法。教學難點:學會用線描的方法表現靜物。三.教學過程:(一)導入階段:1.欣賞一束玫瑰花,老師自己的手工制作。師問:老師帶來了一束玫瑰花,漂亮嗎?給你什么樣的感覺?生答:2.導入課題:《靜物寫生》3.欣賞圖片梵高的《向日葵》(二)發展階段:1.什么是靜物畫靜物畫是西方繪畫中的一個門類。它指以日常生活中無生命的物體為主要描繪對象...也就是說從概念的意義上,西方的靜物畫與動物畫只在極小的范圍內有一定的重合現象。2.欣賞一組靜物寫生畫師問:哪一幅好看,為什么?生答:3、學生實踐:派學生代表(小組組長)選擇靜物4、觀察靜物的組成結構:高、低、大、小 前、后、左、右等(學生討論)(三) 拓展階段:1. 寫生要注意什么?(學生討論)師小結:寫生對象的真實性2、如何用線條表現靜物?(學生討論)師小結:利用線條的長、短、粗、細、曲、直等特點,來描繪寫生對象(師示范)(1)、用取景框構圖 (2)、在畫紙上定好寫生對象位置(高和寬)(3)、按從前到后的順序描繪 (4)、仔細描繪,做到統一有序(四)學生作業:1. 作業要求:完成一幅靜物寫生 2. 學生練習 3. 教師巡回輔導。(五)作品展示: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并評述自己的作品。(六)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七) 教學延伸與拓展:思考:多練習線描,在靜物寫生的基礎上,可進行風景寫生。鍛煉自己仔細觀察生活的能力。《靜物寫生》一課,重點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與造型能力。學生通過實物寫生練習,觀察事物必須細心敏銳,才能準確畫出物體結構,造型能力才能有所提高。畫好一幅畫,經過細心觀察后的構圖是關鍵,畫的在形象逼真,沒有一個好的構圖也是徒勞。雖然經提示都知道主體要畫中間,但是還是有的同學“跑偏”,畫面不穩定,還有的同學膽子太小,放不開手腳,畫得太小,整張紙太空、不飽滿的感覺,還有的太大,好像要把紙漲破,都是構圖不合理導致的。在處理靜物的空間前后層次感時,有一部分同學透視感強,很快能表現出來,但還有部分同學透視觀念不強,出現了遠小近大的現象,使前后層次混亂,畫面給人不舒服的感覺,我鼓勵他們今后要多觀察,找透視規律,加強練習,一定會對自己以后畫畫有非常大的幫助。透視問題是美術學習中的一大難點,今后要在平時訓練中不斷提醒并改正錯誤認識。學生通過寫生練習,不但觀察能力和繪畫能力大有提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的耐心和細心,這對學生學習各門功課都有好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