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陶泥的世界一.教材分析:本課選自人教版美術五年級上冊第十一課“陶泥的世界”,涉及泥條盤筑這一古老技藝,本課講授泥條盤筑。因其制作工藝較為復雜,考慮到五年級學生的實際能力,要注意操作練習難度的把握。泥條盤筑成型,是一種古老的制陶工藝,是我國傳統的手工技術之一,也是陶藝手工成型的入門技法之一。讓學生認識祖國傳統工藝中的搓與捏的技藝,指導學生進行實踐,用自己的雙手和聰明才智創作出具有情趣濃郁、充滿質樸藝術特色的陶藝作品。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傳統制陶的魅力,從而升華為熱愛并傳承我國傳統文化的意識。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學生通過學習能說出陶藝的制作工具;通過觀察陶藝制作過程及最后效果,能總結出陶藝的藝術特色,能用泥條進行簡單盤筑生活用品。過程與方法:學生在觀察、嘗試、實踐練習的過程中學會盤筑一件生活用陶并從中感受陶器的藝術特色。情感與價值觀:學生從認識陶藝、體驗陶藝的過程中感受了陶藝的獨特魅力,引發學生對民族傳統工藝的關注,激起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從而讓學生更加熱愛藝術,熱愛生活。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泥條盤筑的制作方法和步驟。教學難點:盤筑的搓泥條技巧、壘筑技巧及制作過程中自主表現的發揮。四.教學過程:(一)導入階段師生問好,很高興今天跟大家共享這40分鐘,同學們請看:今天的教室裝飾有什么不同?(營造氛圍,用自己制作的陶藝作品布置教室)老師先來講一個故事。(陶器的歷史淵源與產生)今天老師從原始人媽媽那里請出小陶:讓學生知道陶容器的身體構成部分?教師考察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也是關于陶藝很重要的科普知識。設計意圖板書課題:陶泥的世界(二)新授階段1.學生觀察小組內的泥條盤筑作品,思考泥條盤筑的流程和關鍵詞,以及心中的疑惑,(一分鐘小組討論)。2.師生共同梳理泥條盤筑流程并找出關鍵步驟:設計 容器 打底 搓泥條 泥條 裝飾 盤筑教師重點演示講解搓泥條、盤筑泥條兩個步驟。3.教師通過實物投影儀以筆筒為例演示筆筒的盤筑過程,直觀的讓學生感受泥條盤筑的步驟。過程中強調:(1) 粘貼部位劃粗糙.(2)一層泥漿一層泥.(3)左(右)手拇指在內,下壓內壁使泥層間沒有縫隙.(4)點線面進行裝飾.(5)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引導示范,讓學生掌握步驟與技巧能用泥條進行簡單盤筑生活用品。4.盤花裝飾作業:《送給媽媽的禮物》“用我們所學的為媽媽親手制作一只茶杯或花器,表達我們的感恩之心”以此為主題,帶著對媽媽滿滿的愛意,2兩人一組合作進行。制作要求:合理構思,大膽實踐結合手邊的工具材料施展所學技法。溫馨提示:要養成正確使用學習用具,愛護學習環境的習慣。學生制作的過程,隨堂播放泥條盤筑的過程方法,教師巡視指導:展示學生作品,通過學生自評、互評、教師形成性評價三種方式進行作品評價。(三)課堂小結:學生在操作中體驗泥條盤筑的過程和感受陶藝作品呈現出的特殊美感。教師通過圖片分析現代陶藝的現狀:陶藝已經失去原有的功能與地位,因為經濟利益的過渡追求,我國的現代陶藝與西方國家有差距,希望寄托在同學們身上,新力量,新思維,陶藝與雕塑與現代藝術緊密結合,當然——無論人們用什么方法延續祖輩們傳下的技藝,陶藝依然還是陶藝!承揚古風新雅 保護民族文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