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 詩情畫意一.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選擇熟悉的古詩,運用已有的繪畫的技巧來表現詩的意境。2、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3、培養學生對祖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學藝術的熱愛,陶冶審美情操。二.教學重難點重點:運用已有的繪畫知識表現古詩的意境。難點:恰當地表現古詩的意境。三.教學設計(一)情景引入1.師談話引入:同學們喜歡旅行嗎?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2.今天來了一位神秘的朋友,他可以帶同學們去古代皇宮里的翰林院旅行,他就是小才子——波波!(課件出示動漫形象)師:波波來到了現場,讓我們用掌聲歡迎他!3.與波波交流:“波波,同學們想同你一起去翰林院旅行可以嗎?”(課件)波波:“歡迎大家同我一起暢游翰林院,不過要進翰林院必須要通過一場特殊的考試,考題便是以古人詩句為題,要求考生畫出詩句的意境,構思巧妙,不落俗套,做到詩情畫意!”4.板書課題:詩情畫意(課件)(二)表現詩境1.師:“怎樣才能畫得有詩情畫意呢?先別急,有一個人可以幫助我們,他就是來自宋代的文學家、詩人——蘇東坡,不過他需要同學們先幫他一個忙。什么忙呢?我們一塊來看看?2.“配畫”游戲a.詩人蘇軾求助信息:昨日吟詩一首,欲尋畫配詩,哪幅畫的意境與詩的意境更貼切。同學們,快用你們的火眼金睛幫我看看!b.課件演示:《題西林壁》,大家一起來誦讀一遍:橫看成嶺,側看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課件出示三畫一詩)。c. 這三幅畫中都有山有水,那你同學們看一看,哪個更合適呢?(小組之間討論回答),(3號,因為根據配景沒有帆船、瀑布。人物位置身處山中。)小結:選擇合適配景。d. 以《尋隱者不遇》了解詩的意境.東坡先生將同樣的一幅畫放在這里還合適嗎?請學生再仔細觀察他們有什么不同的特征?找到真正合適的配畫(生:根據主體凸顯特點確定左邊的適合)。小結:突出主體。(課件出示獎勵)3.回顧配畫過程(10’)通過引導學生回憶配畫過程,選擇的配景與詩相關,凸顯主體。(課件出示)讓學生學會如何以詩配畫。板書:凸顯主體,配景適宜。4.剛才我們學習了在古詩中尋找具體事物的方法為古詩配畫,可是如果詩詞中出現抽象的內容,怎么來表現呢?在這里,老師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北宋皇帝宋徽宗特別喜愛詩詞書畫,所以他常常以詩句為題,來考察畫家是否有能力完美的表達出詩句的意境。有一年,考試的題目是“踏花歸去馬蹄香”。(課件出示)這句詩描寫了春游的人騎著馬,在鋪滿落花的小路上行走,連馬蹄都浸染上了花的香氣。想一想,如果你是那個應考的畫師,該如何來表現這句詩的意境呢?用我們剛才學過的方法,首先在這句詩題中我們能找到的具體景物有什么?生:馬和花。師:那么這被鮮花浸染的馬蹄的香氣要怎樣來表現呢?(踏花、馬蹄都是比較具體的事物,容易體現出來;而"香"字則是一個抽象的事物,用鼻子聞得到可用眼睛卻看不見,而繪畫是用眼睛看的)生:畫上-些蝴蝶和蜜蜂...師:你這個想法可真是獨具匠心,那次考試獲得第一的,正是蝴蝶追逐馬蹄飛舞的畫面??磥硗瑢W們也都有著和古代畫師一樣心思絕妙的創意。這種方法我們可以總結為:變抽象為具體。(板書;變抽象為具體)(三)小組合作討論,描述創作思路請學生選擇一首自己熟悉的詩歌,討論如何將詩意表現出來,并上臺描述“創作思路”,抓住自己詩句的精彩部分,還可以加上其他的配景。(找兩組,鼓勵)(四)示范《小池》1.出示老師的詩句《小池》(1)請學生找找主體物。泉眼、樹蔭、小荷、蜻蜓.根據學生描述的主體物及配景示范畫出配畫,變畫邊進行步驟講解。要畫出詩中的情景,除表現出詩中的主體,還要表現與它相適宜的景物。這就要求大家在創作時,一定要先欣賞詩,參透詩句,然后再腦海中構思,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下筆成畫。(2)畫面中空白的地方,可以用詩來完善,使“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交融。詩書畫印于一體。(出示完整畫面即添好詩的畫面)(3)根據詩的意境進一步啟發想象,剪貼成扇面畫。2.將畫好的畫上色后,粘貼在黑板上。師:“老師的“考卷”答好了!先去翰林院等候同學們的到來?!?br/>(五)學生制作“考卷”(10’)1.制作要求:(課件出示)A、找到自己的詩句中的主體物畫下來;B、步驟:畫——上色——粘貼C、將“考卷”粘貼在黑板上。波波告訴同學們考卷將在十分鐘后收取,時間緊迫,請同學們又快又好地將制作好的“詩配畫”貼在黑板上。(六)評“考卷”(5’)老師和孩子們自評和互評詩配畫。從畫面構圖、色彩、是否符合詩意并有自己獨到的創意這幾方面進行評價。(七)翰林之旅(5’)同學們制作好“詩配畫”后,有趣的翰林之旅就開始了,波波先生會帶大家去那里呢?欣賞翰林院圖片。(八)結束師:我們的翰林之旅圓滿結束了,蘇東坡說過:“詩畫本一體,天工與清新”,本課由“美”貫穿其中,眼中所見是祖國大好河山,耳中所聞是高山流水,手中所畫是心中最美的圖畫,學生徜徉在詩情畫意中,流連忘返。另外我們還要多讀書,多讀詩,使我們的作品更具有詩情畫意,期待波波下次帶我們去更多有趣的地方好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