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無筆畫》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學會不用畫筆,利用排水法、對印法、粘貼法、噴刷法、化水法、吹法等制作方法來創作圖案。2.過程與方法:在制作圖案中,發現肌理,認識肌理,創造肌理,從而獲得無筆畫的經驗。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現無筆畫的樂趣,體驗肌理產生的美感,激發對美的追求欲望。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各種圖案制作技法的掌握。教學難點:顏色搭配與色彩濃度的掌握。三.教學流程:(一)問題導入:師:今天的美術課有幾個問題需要我們共同去解決。第一個問題:請看屏幕,為4幅美術作品選擇相對應的繪畫工具?請確定答案的同學舉手回答。通過問題的解決,我們得知這四幅美術作品所用的工具就是筆。第二個問題:如果你是一個善于觀察的人,你會發現自然界中有很多美麗的紋理,看下面的圖片,考考你的觀察力,并說出這些紋理的名稱?圖片逐一出示,水紋、云紋、冰紋、石紋、木紋。這些自然天成的紋樣為我們帶來不同的形式美感。看得出來,大家是一個善于觀察生活的人,而且也是會表達美感的人。同樣,這些自然天成的紋樣也給藝術家帶來美術創作的靈感,下面請大家欣賞兩幅美術作品,并回答以下問題:第一幅:請你告訴我,你看到了什么 提示:顏色/紋理,顏色名稱是什么?描述一下什么樣的紋理 畫面給你怎樣的感受?請為這幅作品起一個名字?并簡要說說原因?小結:我為這幅作品起的名字叫做綠水青山。畫面用了青色和綠色作為兩種主色調,把一幅充滿綠色和希望的中國山水呈現在我們面前。這也不禁讓我想起了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保護金句,讓我想到了少先隊員們在植樹節開展的愛綠、護綠、植綠活動,這幅叢林疊綠的美麗山水應該有大家的功勞。第二幅:請你告訴我你看到了什么顏色 它會是一年中的哪個季節 這些顏色多呈現的紋理又像是生活中的哪些物體 畫面給你怎樣的感受?師:如果為這幅作品起一個名字的話,你想好了嗎?說說原因。小結:看到這幅作品,不禁讓我想起唐代杜牧的一首詩《山行》。誰能起來背出這首詩 讓我們一起來有感情的背誦這首古詩。我們可以把這幅作品叫做秋色浸染。欣賞完這兩幅作品。我有一個共同的問題:他們是用什么筆畫出來的?其實這兩幅作品是不用筆畫出來的。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特別的繪畫表現形式----無筆畫。板書課題。(二)新授知識:師:今天老師請了另外一位老師來給大家做演示,請大家帶著以下任務去觀看視頻。視頻中老師用哪些創作方法?學生回答,并把答案張貼到黑板上。小結:視頻中老師用到了涂、灑、折、印等方法,我們把這種方法叫做對印法。(板書)無筆畫就是用對印法來創作的一種特別的繪畫表現形式。欣賞了兩幅無筆畫作品,觀看了創作方法和步驟,我們來解決第五個問題:嘗試簡單的無筆畫創作。課堂實踐:師:請大家先來明確創作要求:用水粉顏料,運用對印法創作一幅無筆畫作品。注意要點:1.表現主題 2.要用到的主要顏色 3.預設對印過程中所要用到的方法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創作設計,分享交流、補充完善,進行課堂實踐,教師指導。(四)展示評價:以小組為單位展示作品并進行評述。按照展示要求,采取自述+自評+他評+師評的方式進行評述。(五)總結拓展:師:除了對印方法,我們還可以嘗試用吹畫、噴灑、拓印等方式進行無筆畫創作。本節課通過欣賞和實踐,我們了解和體驗了無筆畫創作的基本方法,大家興趣盎然,敢于創作,期待著大家以今天的初步嘗試為基礎,不斷實踐和探究,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請大家清理好桌面和環境衛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