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美麗的紋樣一.教材分析:本課是“設計·應用”課程之一,旨在讓學生了解紋樣的基礎知識,掌握其圖案裝飾的一般規律,知道紋樣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教師引導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點、線、面等裝飾方法和夸張、變形、簡化等變化方法對紋樣進行裝飾。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二.教學目標:1、了解單獨紋樣的基礎知識,以及單獨紋樣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2、能用點、線、面等裝飾方法和夸張、簡化、變形等變化方法來對單獨紋樣進行裝飾。3、通過本課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審美、設計能力以及美化生活的能力。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能用自然、幾何圖形等要素結合點、線、面來裝飾單獨紋樣。教學難點:運用紋樣的變化的方法來設計單獨紋樣。四.教學過程:(一)導入課題師:在這段視頻里你發現了什么?生:美麗的圖案,變化的無數的組合......師:同學們觀察的非常認真,這些美麗的圖案都是由一個或多個紋樣組合而成,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紋樣的世界,去尋找、發現、設計美麗的紋樣。導出課題《美麗的紋樣》(二)課件欣賞,探究紋樣師:紋樣或稱模樣,即裝飾器物表面的花紋,通俗的來說就是花紋的圖案。日常生活中同學們見過紋樣嗎?在哪里見過?(追問:紋樣的種類......花卉、幾何、植物、動物、風景、人物......)生:服飾、家居、飾品......師:紋樣不僅種類繁多,歷史也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呢!紋樣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演繹,它們成為了我國文化藝術寶庫中不可或缺并且光彩奪目的一部分。從建筑的雕琢,到古門上的老鎖,從瓷器到用具到絲帛折扇等每一筆獨具匠心的勾勒,每一種生動凝練的紋樣,背后都有著耐人尋味的文化故事,那這些美麗的紋樣是如何設計出來的呢?師:今天我們就以花卉為主題設計一個單獨紋樣。師:那紋樣的設計與我們平時繪畫造型有哪些區別呢?師:請看這個視頻,能不能幫你解決這個疑惑!(播放微課)師:誰能解答這兩個問題(請全班同學補充完整)師:第一步:篩選素材,花卉的種類繁多,造型姿態各異,要選擇合適你主題和特點的花卉進行設計(篩選素材的意義)向日葵正是老師想表達、熱情奔放、積極向上的精神,就像我們陽光100的學生一樣勇敢陽光,所以老師選擇向日葵來設計單獨紋樣。師:第二步:寫生。為了抓住設計原型的特征,往往要進行寫生,而篩選素材和寫生都是源于對生活的觀察和歸納,在我們了解設計原型的特征之后,就可以進行單獨紋樣的設計了。師:第三步:設計單獨紋樣1、單獨紋樣是指沒有外輪廓及骨架限制,可單獨處理、自由運用的一種裝飾紋樣。2、單獨紋樣特點:概括、簡潔、夸張。3、單獨紋樣的骨架結構:對稱式、均衡式均衡式:它是視覺上的一種平衡,同時保持畫面中心的平穩,這樣的設計更加的自由靈活,優美運動感強。對稱式:以對稱點或對稱軸為依據使紋樣左右、上下對翻或四等翻等。圖案結構嚴謹,豐滿,工整規則。師:剛才視頻中,單獨紋樣的設計老師用了哪兩種方法?生:簡化法、添加法師:下面我們對照實物照片來了解一下簡化法。在運用簡化法的時候,我們可以簡化什么?師:簡化數量、背景去掉,只關注單獨紋樣的設計、簡化要體現原型的特征,(不能因為概括而失去原型的主要特征)必須保持神形兼備。師:下面讓我們小組來研究一下添加法,許多的設計師都喜歡用添加法。請以前后四人為一小組討論一下。師:運用添加法的時候可以添加什么?運用添加法的好處是什么?師:可以對照大屏幕的紋樣進行討論,現在開始。生:點、線、面、圖形、想象......師:你回答的非常的全面,哪一幅是以線為主的單獨紋樣?生接著回答:第二幅師:里面都有那些線條?生接著回答:直線、曲線、弧線......師:這些線條都有哪些變化?生接著回答:有粗細、有等距、有序排列......師:各種線條的應用畫面更有律動的美感。師:點線面的添加要注意他們大小、粗細、排列的順序的妥善安排。除了簡化法、添加法,還有由一個事物聯想到另一個事物的聯想法、這位設計師將向日葵的花心聯想成梵高的星空、還有最能表現你們聰明才智的想象法、由幾何圖形概括花卉外形結構的幾何法、讓大的更大,小的更小的夸張法、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都可以設計出美麗的紋樣。師:除了我們學習的這些設計方法外,你就得還有那些形式可以讓紋樣更加豐富美觀。生:色彩的應用師:色彩也可以讓我們的紋樣更加美觀豐富。師:關于色彩的應用你有那些好的建議呢?生:接著回答:對比色、鄰近色、同類色......師:你提的建議非常不錯。紋樣的色彩要簡練而含蓄,變化上多樣而統一,以少套色創作出豐富的色彩效果為原則,搭配時既要有整體統一的主色調,又要有豐富的細節。再加上點線面的結合,讓紋樣有各自的變化,顯得多樣。這樣我們就能源于生活的基礎上,設計出高于生活的紋樣,這還是一條很重要的一條審美審美規律呢!師:最后我們的設計要為生活服務,而我希望紋樣組合樣式的補充知識,可以開擴你的思路。(微課)學生進行紋樣的創作。(三)學生作品1、利用紋樣的繪制方法,設計單獨紋樣。2、并將自己設計的紋樣應用與生活。(四)展示作品作品展示簡單進行評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