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6家鄉的橋和塔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讓學生了解各種橋和塔的結構及造型,引導學生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及畫筆欣賞和表現橋和塔,并添畫橋和塔周圍的景物。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通過欣賞、繪畫,體驗橋和塔的造型美,鼓勵學生通過大膽想象設計出未來的橋和塔。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設計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家鄉,贊美家鄉,并用手中的畫筆表現家鄉的美景。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了解各種橋和塔的造型,體驗橋和塔的造型美。教學難點:如何組織畫面,使家鄉的橋和塔更顯突出。三.教學過程(一)故事導入:同學們喜歡聽神話故事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橋和塔的神話故事,你們想不想聽。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有一條水龍作怪,水龍要一翻身,旁邊的村落就要變成一片汪洋,有一天一個仙人到來到這里,因不忍百姓受苦,便拿出一座寶塔想壓住水龍,讓水龍翻不了身,然而,水龍仍然十分猖獗。于是,這位仙人又扔出一把寶劍,那把寶劍迎風變成一座大橋壓在河中間,這才鎮住了水龍。同學們你們說那座橋和寶塔厲不厲害啊!我們莘縣也有橋和塔,你想不想認識一下咱們神秘又熟悉的徒駭河大橋和燕塔啊?這節課我們就來進一步的了解家鄉的橋和塔。(二)引導探究,感悟新知1、我們莘縣的橋很多,你認識這座橋嗎?我們莘縣每座橋都不太一樣,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座橋外觀上有什么不同?通過學生對自己家鄉橋和塔的闡述,教師補充,肯定學生觀察。2、看完橋我們再來認識一下燕塔,燕塔大家都很熟悉,但是認識這個塔的同學舉手?有些同學都沒見過這個塔是吧。我來給大家說一下:這個就是我們現在燕塔的前身,它始建于八百年前的南宋,光建造工期就長達75年,因塔上棲息一種體形較大的鐵燕而俗稱燕塔。在1968年文革動亂中,千年古塔惜遭拆毀。一直被認為是莘縣象征的燕塔消失了,但是2006年,我們重建了現在看到的燕塔的。新落成的燕塔通高90米,現在是魯西一帶最高的古建筑。你覺得這個塔哪里比較漂亮?學生回答,鼓勵學生。展示雁塔照片,學生欣賞。3、我們欣賞了家鄉的橋和塔,那么它們在結構上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學生欣賞回答,教師鼓勵總結,是對稱的。4、看了我們漂亮的燕塔和橋,小組討論一下:你喜歡什么造型的橋和塔?在一個畫面中怎么才能更加突出橋或塔?學生討論并回答。合理的安排橋和塔在畫面中的位置和大小。5、下面老師給大家示范一下,我構思的畫面。先把橋或者塔的形狀和位置確定下來,我把它們放到比較顯眼的位置,為了突它們的主體地位,我會把它們畫的稍微大一些。最后填畫一些背景。6、教師: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學生作品,你們覺得哪幅作品畫面構思得好,為什么?學生回答。教師: 塔和橋還需要周圍的環境去襯托,并且需要我們想象、構思才能使橋和塔顯得更美。(三)自主創作,愉悅情感出示作業要求:1.欣賞了這么多優秀作品,那么同學們你們想不想把自己家鄉美麗的橋和塔畫出來啊。好那么我們現在來創作比賽吧!1、看看誰能大膽想象設計家鄉的橋與塔。2、突出橋和塔,添畫周圍景物。3、學生創作,教師巡回指導。(四)展示評價,拓展延伸1.把學生畫的好的作品貼在黑板上相互欣賞,師生互評。2.師生評價作品時圍繞三點;(出示要求)(1)構圖合理嗎?(2)橋或塔的造型美嗎?(3)添畫背景是否適合?3.一起來欣賞畫家創作的橋和塔。隨著科學和時代的發展,橋和塔的造型、用途也在不斷變化,你們想不想欣賞設計師大膽想象創作出的非常有特色的未來的橋和塔。這些未來的橋和塔漂亮嗎?老師希望同學們長大以后能把家鄉建設的更加漂亮,好不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