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明暗與立體一、教材分析本課是“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重要內容。本課通過了解浮雕的基本知識,嘗試描繪物體的立體感,提高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增強他們的創作欲望,更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很好地了解浮雕這一半立體的藝術形式。學生以往的課業多是進行平面的繪畫練習,而本課的目標是引導學生利用制作材料,運用恰當的方法創作出浮雕形式的手工作品。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在觀察生活的基礎上發現身邊各種可利用的手工制作材料,并將它們運用到自己的藝術創作中。學生創作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創造,力爭使作品個性鮮明,充滿童趣。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浮雕這一半立體的藝術形式。2:能力與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運用工具將所收集的材料加工成立體的畫面。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動手制作,培養學生對身邊事物的觀察和再創造能力。三、教學重難點重點: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尋找身邊可利用的各種材料制作出立體的畫面。難點:引導學生求新、求異,發揮想象力,創作出有趣的立體畫面。四、教學過程(一)和學生互動引入1、老師這里有一枚硬幣,想請一位同學幫我把上面的圖案拓印到這張白紙上,誰想幫忙?圖案完整地拓印到了紙上,那我想問問同學們,為什么能把硬幣上的圖案完整的拓印到紙上呢?(設計意圖:剛開始上課學生的思想還沒有完全集中起來,在互動中讓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2、同學們看這兩幅圖片,如果讓你拓印的話,那條龍能夠拓印到紙上?為什么?(一個是平面的,一個是像硬幣的圖案一樣凸出平面的,我們暫時把它叫做立體的)。再看這兩幅圖片,它們又有什么區別 (一個是半立體的,一個是360度全立體的)。教師總結:像這種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叫做浮雕,浮雕就是圓雕與繪畫結合的產物。浮雕分為高浮雕和淺浮雕。淺浮雕是單層次的雕像,內容比較單一;高浮雕則是多層次造像,內容較為繁復。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浮雕的形式來制作《立體的畫面》。(二)講授新課1、同學們見過浮雕形式的作品嗎?誰能說一說?其實浮雕在古代就已經十分流行了,由于它的裝飾性較強應用也非常廣泛(欣賞中國古銅鏡、古希臘銀幣、明代的山西大同九龍壁)?,F在也有很多運用浮雕的形式來裝飾(欣賞現代的浮雕作品)。2、欣賞了這么多的浮雕作品,同學們想一想,如果要把平面的畫變成立體的畫,我們可以用什么材料來制作立體的畫面?(學生舉手積極發言)同學們說了很多,老師也總結了幾種方法,有紙雕、卡紙拼貼......3、教師示范,出示作業要求原來可以選擇的材料這么多呀,老師都躍躍欲試了。首先在底版上用鉛筆起形,注意構圖合理,大小適中,第二步選擇合適的顏色進行繪制、裁剪、拼貼,如果想要做一個多層次的高浮雕,可以用不同顏色進行高低拼貼。出示作業要求:制作時,構思精巧,色彩協調。使用工具的時候,注意安全,保持教室整潔。4、拓展課下的時候還可以多選擇幾種材料來制作立體的畫面,如谷物、紙雕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