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9課《天然的紋理》教材分析本課是人教版美術教材三年級第9課的內容,旨在帶領學生認真觀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創造的美,并在美的欣賞中學會簡單的拓印方法,挖掘學生的審美潛能。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理解肌理的含義,能夠說出肌理帶給人的不同感受。能力目標:通過實際動手操作,掌握幾種簡單的拓印方法。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觀察美、發現美、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在美的欣賞中陶冶學生的情操。三.教學你重點感受肌理給人的不同感受,掌握兩種基本的肌理表現方法。難點對肌理表現方法的拓展性思考。四.教學過程(一)引導階段:1.游戲導入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禮物放在箱子里,摸一摸,說一說是什么東西。你是怎么猜出來的?2.互相感受體驗師:把你們收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來,觀察它們的肌理,摸一摸,說說它們給你什么感覺?(二)發展階段1.揭示課題師:我們把這些天然的斑紋,表面自然的紋理叫做肌理,有些斑紋是用眼睛能看到的,比如西瓜皮上的花紋,蝴蝶翅膀,等這些被稱為視覺肌理。有些斑紋不光用眼睛能看到,用手能摸得到,那就是觸覺肌理。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天然的紋理。板書課題。2.欣賞課件各種斑紋。師:在我們生活中大自然中有好多好多天然的斑紋,我們可以概括為由點線面組成的花紋。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感受大自然的美。3播放微課視頻.學習拓印方法。師:同學們這么漂亮的紋理,你們想不想把它們表現出來,除了畫,你們想不想學習一種新的方法?那好下面老師表演一個小魔術給大家看。(提前在一張紙上用幾片樹葉擺放成一條魚的形狀粘好,然后上面覆蓋上一張紙,用油畫棒在上面一涂,就拓印出一條魚的形狀來了。然后示范濕拓法)4.老師示范具體制作步驟。拓印好魚的造型,最后根據想像再進行添畫上眼睛,魚鰭,水草,小泡泡。5.欣賞其他優秀作品6.小節作業步驟。(三)作業實踐學生動手嘗試作業,教師巡視指導。小組合作一幅作品,可以用濕拓法,也可以用干拓法。再添畫的方法來表現美麗的斑紋。以上拓印的方法不難,但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卻也不是很容易的,給學生多一點的時間去嘗試,并且在作業過程中,組織幾次討論,談談成功的原因,談談失敗的原因,談談遇到的困難,談談解決的方法,讓學生可以自主決定用什么方法,表現什么樣的肌理。(四)作業展示。(1)評評自己的作業。(2)評評他人的作業。(3) 教師整體評價。(五)課后拓展1.欣賞生活中紋理的利用在其他方面,如斑馬線,鱷魚皮做的包,鞋子,豹紋的衣服等。2.想一想,你還會什么樣的方法來表現紋理?向學生介紹以下的方法讓學生嘗試:有些紋理,例如,樹皮,可以用拓印碑文的方法來印。將水粉色涂在玻璃等光滑并不吸水的物體的表面,將紙覆上去,得到偶然的肌理效果;將墨汁或顏料滴在水面上,稍稍化開后,用宣紙吸附,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