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興國縣2013年初中地理課程標準考試試卷 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1.地理學是研究 以及 的科學。它具有兩個顯著的特點:第一是 ,第二是 。2.地理學是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認識 、形成 和 觀念的一門必修課程,兼有 性質與 性質的綜合性科學。3.七、八年級地理課程內容分為四大部分: 、 、 、 。4.地理教學要突出地理事物的 和 ,強調地理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特別是 和 對地理現象和地理過程的綜合影響,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現象和問題,逐步形成對地理事物的總體特征的認識。5.地理教學要突出 特點,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手段,重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6.地理學習評價要注重學生的 、 ,以及在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的變化。二、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新課標提倡把世界地理作為綜合性學習的載體。( ) 2.7—9年級地理課程以區域地理學習為主,原則上不涉及較深層次的成因問題。( ) 3.為了使學生更好的學習地理,課程標準對地理課程學習順序作了硬性規定。( ) 4.為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地理學科來說,必須努力創設一種以區域地理和鄉土地理作為學習載體的地理課程。( ) 5.地理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結果,也要關注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行為的變化。( ) 6.地理要素采用單獨列出和與區域地理結合兩種方式。 ( ) 7.地理教學評價既要強化評價的診斷和發展功能,也要強化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 ) 8.教材內容的選擇與組織應體現“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的課程改革理念。 ( ) 9.地理課程要充分重視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形成開放性課程。 ( ) 10.地理教學評價要實現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手段多樣化、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舉、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創設一種“發現閃光點”“鼓勵自信心”的激勵性評價機制。 ( )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1.新課標指導下的地理課課程開展的基本理念是什么?2.初中地理課程的設計思路是什么?3.初中地理課程目標中“過程與方法”的目標是什么?4.新課程標準下如何進行地理教學評價?四、分析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1.為突出新課標精神和地理學科特點,請你說說該如何進行地理教學? 2.以實例說明怎樣突出地理學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征? 五、論述題(共30分) 假設同學們即將學習”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一課,請你設計一個“家鄉的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研究性學習方案。興國縣2013年初中地理課程標準考試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地理環境、地理環境與人類相互關系的、 綜合性、地域性2、地理環境、形成地理技能、可持續發展觀念、自然科學 、社會科學3、地球與地圖 、世界地理 、中國地理、鄉土地理4、空間差異、空間聯系、自然因素、人文因素5、地理學科6、學習結果、學習過程二、判斷題1、× 2、√ 3、× 4、√ 5、√ 6、√ 7、× 8、√ 9、√ 10、√三、簡答題1、(1)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2)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3)改變地理學習方式; (4)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 (5)構建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地理課程; (6)建立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并重的評價機制。 2、(1)7—9年級地理課程是基礎教育地理課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7—9年級地理課程以區域地理學習為主,原則上不涉及較深層次的成因問題。 (2)7—9年級地理課程內容分為四大部分: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鄉土地理。(3)地理要素采用單獨列出和與區域地理結合兩種方式。(4)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的分區部分,只列出區域的基本要素和學習區域地理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以及必選區域的數量,而不再規定必須學習哪些區域。(5)提倡把鄉土地理作為綜合性學習的載體。 3、(1)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學會根據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過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形成地理概念,進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 (2)嘗試運用已獲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做出判斷。 (3)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關信息,運用有關知識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決問題的設想。 (4)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自己學習的體會、看法和成果,并與別人交流。 4、地理學習評價的基本內容和要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注重評價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和過程(2)注重評價學生科學方法掌握狀況和探索性活動的水平(3)注重評價學生對地理概念、區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4)注重評價學生在地理學習中所形成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5)注重評價形式的多樣化和針對性 四、分析題1、地理教學要突出地理學科特點,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手段,重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1)突出地理學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征地理教學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強調地理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特別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對地理現象和地理過程的綜合影響,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現象和問題,逐步形成對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征的認識。(2)選擇多種多樣的地理教學方式方法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年齡特征和學校條件,選擇地理教學方式方法。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實、概念和技能,增強地理學習能力,形成正確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提倡探究式學習,引導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步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3)重視地理教學信息資源和教學媒體的利用地理圖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教師應重視利用地理圖像,通過閱讀、使用地理圖像和繪制簡易地圖,幫助學生掌握觀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發展對地理圖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維能力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在有條件的地方,積極利用地理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手段優化和豐富地理教學,提高學習效率。(4)重視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需要為學生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地理教學的開放性,鼓勵學生對所學地理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保證教學的彈性,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條件。2、答案要點:地理教學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強調地理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特別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對地理現象和地理過程的綜合影響,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現象和問題,逐步形成對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征的認識。(實例略)論述題(答案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