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5《我和馬兒在一起》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馬兒的生活習性,掌握馬兒結構特征。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通過撕紙的的創意方式表達自己和馬兒一起的情景和感受。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在了解馬兒的造型特征基礎上,運用隨意撕紙的表現方式對這一特征進行夸張和想象。教學難點:用隨意撕紙的表現方式表現自己和馬兒在一起的故事。三.教師準備:自制課件、圖片,名家作品創作的材料及工具等。學生準備:馬克筆,畫紙。四.教學過程:(一)導入:1、聲音導入:(音頻)師: 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先來聽一段聲音,這是什么聲音?生:這是奔跑的馬蹄聲。師:同學們一下就猜出來了,《西游記》大家都看過吧,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還有一位默默陪伴的成員是誰?生:白龍馬!師:《西游記》講述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和白龍馬歷經磨難去西天取經的故事,今天我們一起畫畫我們和馬兒的故事。(出示圖片)2、出示課題:《我和馬兒在一起》(二)新授:提問:剛才我們看了動畫片中的馬,那生活中的馬是什么樣子呢?(播放馬的圖片) 全世界馬的品種約有200多種,中國有30多種,大部分的馬都是體格高大,四肢強健,喜愛奔跑,顏色更是多種多樣。通過觀看課件,讓學生感受馬,去了解馬的外觀特點。讓學生說一說馬的結構特點。借助圖片特效,用直觀簡化的形狀幫助學生了解馬的基本結構,通過做一個魔術小游戲帶動孩子的興趣。(三)賞析作品,馬的不同的動態表現形式1、欣賞作品(徐悲鴻的兩幅作品)師:生活中的馬這么有趣,馬兒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有許多畫家對馬有特殊的情感描繪,我國國畫大師徐悲鴻先生用柔軟的毛筆表現出馬兒矯健的姿態,一起欣賞《奔馬》《八駿圖》兩幅作品,讓學生了解馬的動態。畫家寥寥幾筆畫出馬兒的精神和動態。教師示范:先把馬的外形進行簡單的概括,概括成平時常見的圖形,(橢圓形,長方形等等)2、一起來看看還有哪些的動態表現方式。(展示動態表現的圖片)師:在畫之前,再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畫的?(欣賞兩幅學生作品)《小王子和公主》重點關注馬的表現?!睹晒刨愸R》重點關注作品的場景和背景。3.小組討論問題:你們如何表現出來你和馬兒的故事?讓學生起來說一說。師:看看故事性作品如何表現(展示三幅過程圖片)構思構圖,添加背景,上色調整。(四)作業要求:1. 請同學們大膽想象與馬兒 在一起的場景,并畫出來。2.色彩豐富,構圖飽滿,畫出馬的特點和動態。(時間15分鐘)老師巡回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展示作品,賞析評議:學生自評,學生互評作品: 除了自己組的作品, 你還喜歡哪個同學的作品 為什么 最后師評找出各自的亮點。(五)拓展與欣賞:1、小馬的其他創作形式。2、課下用生活中的材料完成其他作品。3、總結:不僅是小馬,還有很多動物都是人類的朋友。它們需要我們的友善和愛護。希望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能保護它們愛護它們。永遠做他們的好朋友。好了,這節課就到這里,下課!板書設計:我和馬兒在一起色彩 動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