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自然環境 同步練習 浙江省人教版七年級人文地理上冊一、單項選擇題1.2021年,我國全年人口出生率為7.52‰,死亡率7.18‰,我國人口的自然增長率為( )A.14.7‰ B.-0.34‰ C.0.34‰ D.1.3‰2.我們可以通過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來判斷氣候類型。讀下邊《某市氣溫降水量圖》,關于該市氣候類型,判斷正確的是( )A.溫帶季風氣候 B.熱帶沙漠氣候C.亞熱帶季風氣候 D.熱帶雨林氣候3.讀圖,甲、乙兩地都位于世界著名的平原。乙地主要糧食作物是( )A.小麥 B.馬鈴薯 C.水稻 D.高粱4.藍色的海洋占地球表面71%的面積,對人類有很大的影響。下列表述正確的是①提供漁鹽之利②發展海上運輸③開發旅游資源④發展畜牧產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下列不屬于人種劃分依據的是( )A.皮膚顏色 B.臉部特征 C.民族特色 D.頭發形狀6.某國家某年初共有人口500萬人,該年內出生并成活嬰兒4.85萬人(出生率0.97‰),死亡人口5.2萬人(死亡率1.04‰)。據此完可知,該國某年度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A.20.1‰ B.﹣0.7‰ C.0.7‰ D.9.7‰7.世博會期間,上海市政府積極推廣學習英語活動,其原因是( )A.英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B.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C.英語聯合國規定的唯一工作語言 D.英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8.下列氣候類型的特征符合全年高溫多雨的是A.熱帶雨林氣候 B.地中海氣候 C.熱帶沙漠氣候 D.溫帶海洋性氣候9.導致湄公河平原與美國大平原在農業生產方式上存在差異的人文因素是①氣候條件不同②科技水平差異③地理位置不同④人口密度不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美國大農場農業的特點有 ①人均產量低②機械化作業③生產效率高④商品性農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據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①山區人民因地制宜,在低海拔地區發展畜牧業B.②平原為世界著名的農業區,主要農作物是水稻C.③大洲西臨大西洋,東瀕太平洋,土著居民為黑人D.④平原高溫多雨,水網密布,是世界水稻的主產區12.大千世界,氣候萬千。下圖①②③④處與其氣候類型名稱相對應的是( )A.①是熱帶季風氣候 B.②是熱帶雨林氣候C.③是熱帶沙漠氣候 D.④是溫帶海洋性氣候13.安第斯山脈從山麓到山頂呈現出不同的自然景觀,產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降水差異 D.海拔高度14.印度主要的氣候類型是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 C.熱帶季風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讀世界某區域示意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5.圖中的運河所構成的大洲分界線是A.亞洲和非洲 B.歐洲和非洲 C.亞洲和歐洲 D.亞洲和美洲16.下列對圖中區域的描述正確的是A.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B.地勢平坦、河湖眾多C.主要是熱帶沙漠氣候 D.瀕臨孟加拉灣、地中海17.圖中區域的人文特征與西歐類似的是A.民居以干欄式為主 B.發達國家分布比較多C.居民多信仰基督教 D.人種以白色人種為主18.下圖反映海洋為人類提供了( )A.漁鹽之利 B.海上交通航線 C.能量之源 D.淡水資源19.澳大利亞某地農場混合經營著綿羊和小麥。農民在收割后的麥田上放牧綿羊,是為了( )A.增強綿羊體質 B.保證羊肉品質C.保持土壤肥力 D.減少犁地時間20.甘肅省面積約43萬平方千米,人口約2600萬,則平均人口密度約為( )A.33人/平方千米 B.60人/平方千米C.600人/平方千米 D.300人/平方千米21.下列關于澳大利亞牧業的敘述,正確的是A.牧民逐水草而居 B.牧場規模較小 C.勞動力資源豐富 D.機械化程度高22.下列關于以色列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位于亞洲西部,地中海的東南角 B.全境的氣候類型均為熱帶沙漠氣候C.沿海部分為狹長平原,東部有山地高原 D.可耕地面積少,水資源非常匱乏二、非選擇題23.我們生活的世界自然環境各異。閱讀下圖,回答問題。 (1)F是________運河,G是________洋, H是 ________海峽。(2)A地區的地形區名稱為________平原,其氣候特征與圖①②③④中的圖________相吻合。這種氣候分布面積最大的洲是 ________ 洲。(3)圖中①②③④四幅氣候圖中,表示熱帶氣候類型的是________。④屬于________氣候,這種氣候類型的特點是 ________。A、B、C、D、E五地中,全年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____地,1月份氣溫最低的是 ________地。24.讀兩幅漫畫,回答下列問題(1)給兩幅漫畫配上合適的名字。(2)這兩幅漫畫反映的問題是什么。(3)下列與人口增長過快無關的是A.毀林開荒,過度放牧B.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C.人口老化,勞動力短缺D.就業困難,住房緊張答案解析部分25.水稻和小麥是主要的糧食作物。某小組同學擬以“影響水稻、小麥分布的主要自然條件比較”為題進行探究。請你參與完成該探究過程。 【探究材料】下圖(1)【嘗試探究】 A區 B區地理位置 ①________洲東南部湄公河平原 ②________國中部大平原主要糧食作物 ③________ ④________自然條件分析 相同之處 ⑤________不同之處 ⑥________ ⑦________(2)【歸納總結】通過L述探究可以發現,從自然條件看,一個地區適合種植水稻還是小麥,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3)【遷移應用】根據下面兩幅圖判斷.亞洲東部地區(圖中陰影部分)更適合種植水稻還是小麥。為什么?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C2.C3.A4.A5.C6.B7.B8.A9.C10.D11.D12.C13.D14.C15.A16.C17.D18.D19.C20.B21.D22.B23. 巴拿馬 太平洋 白令海峽 亞馬孫平原 ③ 南美洲 ②③ 亞熱帶季風氣候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 B D24.(1)資源短缺;苦難的母親。(2)人口增長過快,導致資源短缺。(3)C25.(1) 亞 美 水稻 小麥 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網密布,氣候適宜 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2)氣候(3)水稻。圖示亞洲東部地區地勢平坦;有河流經過,水源充足便于灌溉;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長。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