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酸和堿》復習 教學設計【教材分析】酸和堿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兩種物質,酸和堿的生產及使用對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的作用。而且根據最近四年成都市中考化學試題來看,對于酸堿的考查所占分數越來越多,尤其是對酸堿化學性質的考察,故復習酸堿是有必要的。【學情分析】學生已經初步學習了本單元,對酸和堿的性質都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還不能靈活運用。所以本節課定位于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設計有利于他們自主學習和創造的化學學習情境,讓他們去觀察、去透過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并探索出規律來,在“做科學”的實踐中逐步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復習酸和堿的化學性質;教學難點:檢驗溶液中溶質的方法和驗證無明顯現象實驗的發生的方法。【教學目標】1.通過中考分析,認識酸和堿在中考的地位;2.復習總結常見酸和堿的性質,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3.從探究活動中初步學習檢驗溶液中溶質的方法和驗證無明顯現象實驗的發生的方法。【教學策略】根據最近四年成都市中考化學試題來看,對于酸堿的考查所占分數越來越多,尤其是對酸堿化學性質的考察,故復習酸堿是有必要的。因此,本課采用活動課的組織形式,將活動內容分為相關的五個板塊,輔之以學案引導學習。在學生的學習中,采用獨立思考、相互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導學生總結歸納酸堿的化學性質與檢驗酸堿的方法,從而加深復習,配之以成都中考化學試題及試題變形,明確學生掌握情況。【教學流程】活動一:激趣導入開門見山出示近四年成都中考對酸和堿的考查歸納圖,讓學生分析指出考查的趨勢,從而得出酸堿考查逐步加重的結論。讓學生仔細觀察課標要求,得出考查重點在于知道常見酸堿的主要性質和用途。(由考察的重點引入活動二)近四年成都中考對酸和堿的考察序號 課程標準 2013 2014 2015 20161 知道常見酸堿的主要性質和用途 5 4 8 62 認識酸堿的腐蝕性 13 初步學會稀釋常見的酸堿溶液4 會用酸堿指示劑和pH試紙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1 1 45 知道酸堿性對生命活動和農作物生長的影響 1合計分數 6 5 9 11評析一:通過圖標用數據說話,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既激發了學習興趣,使學生的知識構成從感性到理性,既加深印象,又對酸堿的考查知識點加以復習,為后面的復習學習奠定基礎。活動二:復習酸和堿的化學性質1.學生限時獨立完成學案上酸堿化學性質的復習;(自主學習)2.小組討論訂正答案;(合作探究)3.小組代表展示答案,其他小組糾錯;(展示反饋)4.總結:酸有五條化學性質,堿有四條化學性質(酸五堿四)。(歸納檢測)(由中和反應引入活動三)評析二:限時完成基礎知識復習,加強課堂緊張度;小組之間相互PK糾錯,引進課堂競爭機制,更能快速有效的完成酸堿基礎知識的復習。活動三:探究活動1——若某同學在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一會兒后,發現忘記了滴加指示劑,此時溶液酸堿性的可能情況?并設計實驗證明。1.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2.小組合作,討論完成學案,每個小組至少寫出三種方法;(合作探究)3.課堂展示中,大多數小組的實驗設計較為完善;(展示反饋)4.思考:對這些方法進行分類;最簡單的方法是什么?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項;最復雜的方法是什么?為什么?(歸納總結)學生討論得出:按照酸堿的化學性質(再次分類強調酸堿的化學性質);最簡單的是用pH試紙檢驗,需要注意玻璃棒一定要潔凈干燥,pH試紙不能潤濕,要盡快對照標準比色卡讀數;最復雜的是用二氧化碳檢驗,因為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沒有明顯現象。(由此引入活動四)評析三:在探究活動1中,聯系已知,創設學習情境,從學生已知的酸堿化學性質入手,創設性的提出實驗設計,讓學生設計實驗并猜想現象與結論,符合化學課程利用活動設計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理念。活動四:探究活動2——氫氧化鈉溶液和二氧化碳反應沒有明顯現象,請設計實驗證明反應的發生。1.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自主學習)2.小組討論完善答案;(合作探究)3.小組代表展示設計的實驗方法;(展示反饋)4.將設計的方法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總結驗證無明顯現象實驗的發生的方法:①檢驗反應物的減少;②檢驗生成物。(歸納總結)評析四:在合作探究2的學習中,需要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通過探究活動上升為理論,符合“最近發展區理論”,并且由于是學生親身參與總結,教師著重強調,更有利于學生記住檢驗無明顯現象的化學反應的實驗設計的2條方法論。活動五:學習檢測(鞏固提升)1.學生獨立完成練習(2013——2016年成都化學中考試題原題或改編題);2.學生展示答案;3.學生自我反思,本堂課學到了什么。評析五:選擇成都中考試題作為練習,既讓學生在練習中看到自己的差距,也增強了學生對中考的信息。教師根據中學生上課不成熟的特點,將學生自主發現的解題中的易錯點通過投影的方式進行集中展示,改變了過去的教師主導課堂的模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體現了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發揮主體地位,給學生學習創造寬松和諧的環境,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實踐還給學生,把發展主動權還給學生,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陽光課堂的宗旨。【板書設計】【教學反思】1.流程清晰,重點突出。2.學案針對性強,適合學生認知發展水平。3.問題設置要有梯度性,層層深入,讓學生加深理解。4.可能在學完鹽之后再來總結驗證無明顯現象化學反應發生的方法更好。因為驗證碳酸鈉的產生現在學生只會用鹽酸。《酸和堿》復習一、酸五堿四二、驗證無明顯現象化學反應發生的方法①驗證反應物的減少;②驗證生成物的產生。PAGE第1頁 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