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章 世界的氣候一、天氣與氣候1、天氣和氣候概念和區別:概念 特點天氣 某個地方短時間內發生的陰、晴、冷熱等變化 多變、不穩定氣候 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 相對穩定2、天氣預報是氣象工作者通過對天氣的資料的分析,發布的將要出現的天氣狀況。3、在衛星云圖上,白色通常表示云雨區,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4、空氣污染指數反映了空氣被污染的程度,指數越大,空氣被污染的越嚴重。0-50 優 51-100 良 101-200 輕度污染 201-300 重度污染 300以上 重度污染5、天氣符號的識別:晴、陰、多云、降雨、霜凍、雷雨、降雪、霧。(七年級上冊P68)二、氣溫和降水1、氣候的兩個要素:氣溫和降水。2、氣溫是指空氣的溫度,常用攝氏度(℃)表示。3、降水的兩個基本條件:①空氣中有足夠的水汽和凝結核;②空氣溫度下降到水汽能夠凝結出來的程度。4. 對流雨是濕潤空氣受熱膨脹上升,變冷凝結而形成的降雨;地形雨是濕潤空氣水平運動時,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溫度下降,水汽凝結,在迎風坡產生的降水。鋒面雨是類似的道理,當冷空氣與暖空氣相遇時,相對較輕的暖空氣被“抬升”,遇冷凝結而產生的降水。5、①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出現在14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正好相反3、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 ①等溫線大致和緯線平行,南北半球的等溫線較平直的是南半球,原因海洋面積廣闊 ②世界氣溫由低緯度(赤道)地區向高緯度(兩極)地區逐漸降低。影響氣溫分布的重要因素是緯度。 ③同緯度的陸地和海洋,氣溫不同(不同、相同) a夏季氣溫,陸地高,海洋低;b 冬季氣溫,陸地低,海洋高。 ④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據觀測,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4、最炎熱的大陸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陸是南極洲。5、降水形成的條件:空氣中含有足夠的水汽和凝結核;空氣溫度下降到水汽能夠凝結出來的程度。6、 ①降水的三種主要類型: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地形雨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②世界“雨極”是乞拉朋齊,其降水類型屬于地形雨。7、世界降水的分布規律: ①赤道附近降水較多,兩極地區降水較少;由赤道往兩極,總的趨勢是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②在中緯度(相當于溫帶)地區,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 ③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的東岸降水多,大陸的西岸降水少。 ④通常情況下,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氣溫年較差=最熱月平均氣溫—最冷月平均氣溫三、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1、氣候資料的表示方法有表格、坐標圖、等值線。2、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狀、地球的運動、海陸分布、地形地勢、人類活動、緯度位置。3、地球的形狀與氣候 ①太陽高度指的是太陽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的夾角。 ②太陽高度越大,太陽輻射就越強,太陽高度越小,太陽輻射就越弱。 ③夏季氣溫高的原因:因為夏季太陽高度大,太陽輻射強,地面得到的熱量多。 冬季氣溫低的原因:因為冬季太陽高度小,太陽輻射弱,地面得到的熱量少。 ④當太陽直射赤道時,隨著緯度的增大,太陽高度變小。3、人類活動與氣候: ①全球的氣溫升高,主要是因為排放到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增加造成的。 ②熱島效應指的是在城市,城市中心的氣溫比郊區高。4、地球的運動 圍繞什么轉 方向 周期 產生的自然現象地球的自轉 地軸 自西向東 一天 晝夜更替地球的公轉 太陽 自西向東 一年 四季變化、晝夜長短變化公轉時的重要特征:地球公轉時地軸總與公轉軌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夾角不變。5、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回歸線和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 ①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晝長夜短。 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晝短夜長。 ③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陽直射點都在赤道上,此時晝夜等長:6、一年內,太陽只能直射一次的地方在南回歸線或北回歸線上,能直射兩次的地方在南北回歸線之間。7、判斷影響下列各地氣候的主要因素: ①天津的降水量比烏魯木齊多:海陸分布; ②青藏高原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地形地勢 ③安第斯山脈南段西側降水多,東側降水少:地形地勢;④赤道終年炎熱,南極洲終年冰雪覆蓋:緯度位置8、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 (1)寫出地球公轉至A、B位置時北半球的節氣:A 夏至,B冬至 。 (2)地球公轉至A時,太陽直射的緯線是北回歸線,北極圈內 有極晝現象。此時海南晝夜長短情況是晝長夜短,這一天是在6月22日前后。(3)在公轉軌道外的短線上,用箭頭畫出地球公轉的方向。9、人們根據各地獲得太陽光熱的多少、以及是否有極晝極夜現象、是否有太陽直射現象,將地球表面分為五帶。10、五帶的特征: 有陽光直射現象,氣候終年炎熱的是熱帶; 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終年寒冷的是寒帶; 既沒有陽光直射也沒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的四季變化明顯的是溫帶。11、熱帶:回歸線之間23.5°N—23.5°S(太陽光有直射);⑵、北溫帶:北回歸線與北極圈之間23.5°N—66.5°N(有四季變化);⑶、南溫帶:南回歸線與南極圈之間23.5°S—66.5°S(有四季變化);⑷、北寒帶:北極圈內66.5°N—90°N(有極晝、極夜);⑸、南寒帶:南極圈內66.5°S—90°S(有極晝、極夜);注:從五帶分布來看,非洲最熱,南極洲最冷。海陸分布:緯度相同地方,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則相反。12、地形、地勢的分布:⑴、不同的地形區,氣溫不相同。如:安第斯山脈東西兩側的降水和氣溫則不相同。⑵、隨地勢升高,氣溫降低。一般情況下,地勢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6℃。13、人類活動可以影響局部地區氣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庫和灌溉工程等。四、世界主要氣候類型1、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氣候面積最大)、剛果盆地和馬來群島等地。2、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以非洲的熱帶草原面積最為廣大。3、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4、熱帶沙漠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經過的內陸地區以及大陸的西岸地區,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區最為廣大。5、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濕潤氣候主要分步在亞熱帶的大陸東岸地區,夏季高溫多雨。6、地中海氣候的特點是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7、溫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北、俄羅斯的東南、朝鮮半島和附近的島嶼。8、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內降水均勻。9、溫帶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是世界上分步最廣泛的氣候類型。10、 世界人口稠密區: ①亞洲的東部, ②亞洲的南部, ③歐洲的西部, ④北美洲的東部, ⑤南美洲的東部。第五章 世界的發展差異1、目前全世界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其次是加拿大、中國、美國,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3、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是中國,其次是印度、美國。4、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國家劃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5、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大多數位于北半球;6、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于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大多位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7、在國際上,南北差距指的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水平的差別,南北對話指的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把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稱為“南南合作”。 (說明:“南”——發展中國家,“北”——發達國家。)8、根本上影響國際社會安定和人民和平生活的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9、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10、巴以沖突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的矛盾和沖突。11、當今世界最主要的三大問題是:人口增長、環境污染、資源短缺。12、世界規模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全球性國際組織是聯合國,英文簡稱為UN。13、聯合國總部設在紐約,其中安理會的主要職能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14、全球性的經濟貿易組織是世界貿易組織,英文簡稱是WTO,總部在瑞士的日內瓦。15、世界上最有影響的國際體育組織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總部在瑞士的洛桑。16、紅十字會堅持以人道主義宗旨。認一認:(上:歐盟;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WTO。下:東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