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的遺傳》第一節生物的遺傳,在這節內容中就會出現很多學生們前所未聞的抽象物質,肉眼不能觀察到,只能靠想象,如遺傳的物質DNA,遺傳物質的載體染色體,控制生物性狀的等位基因,生物體基因傳遞的過程,基因還有顯性和隱性之分,以及這個顯性和隱性基因又是如何控制生物性狀的表達等,這些內容都是抽象的,而且有一部分內容都已經涉及到原版的高中課程,而對于學生們現有的知識基礎去完全理解這些內容應該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在講授的過程中,一定要步步引入、環環相扣,并在講解的同時注意詢問學生的理解程度,爭取做到把這個知識塊講的更加的透徹明了。【學習目標】1.通過閱讀文本、觀察圖片,能舉例說出相對性狀與基因的關系。2.在認識性狀與基因的知識基礎上,通過閱讀文本、觀看課件、觀察圖片,能夠描述控制相對性狀的一對基因的傳遞特點【教學重點】顯性性狀、隱性性狀與基因間的關系。【教學難點】顯性性狀、隱性性狀與基因間的關系。教學進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1.導入 在了解生物界的豐富多彩之后,有些同學會提出一些新的問題:各種生物在生存發展過程中,是否會有共同的規律?生物能否孤立的生存,生物與環境之間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 關于遺傳一詞并不陌生,同學們可以在日常觀察中發現許多遺傳現象。要求學生按小組討論課下搜集的P2的調查表,并展開全班討論。 按小組分享調查表,參與全班討論,分析遺傳特征。2.生物的性狀與基因和染色體 1.引導學生閱讀P3內容,觀察圖22-1生物的性狀,討論:圖中觀察到的是番茄、家兔的哪些特征? 并舉出同種生物的相似特征。 學生自主閱讀,通過對圖22-1的觀察討論,對遺傳和性狀有初步了解。3.分析基因的傳遞過程 引導學生閱讀P5內容,觀察分析圖22-4過程。 提問:在生殖發育過程中,體細胞與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是怎樣變化的? 怎樣才能使孩子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與父母相同呢? 學生自主閱讀,討論基因由親代傳遞給子代特點,認識基因的傳遞過程。4.認識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1. 提問:學生的父母還有學生自己是單眼皮還是雙眼皮?并按小組進行記錄,能否歸納出一定規律。班級討論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現象, 按小組進行調查記錄,最后參與全班討論。2.引導學生閱讀P6基因的顯性和隱性部分內容,并結合P18孟德爾的豌豆雜交試驗,對基因顯隱性有初步認識。 學生自主閱讀。3.播放豌豆雜交試驗課件。 提問:(1)雜種豌豆為什么只表現高的呢?難道控制矮性狀的基因沒有傳給子代?(2)高和矮這對性狀,誰為顯性性狀,誰為隱性性狀?(3)隱性性狀在什么情況下,才能表現出來?雜種豌豆的后代為什么高的多矮的少? 跟隨老師展示的課件學習孟德爾的豌豆雜交試驗,思考并回答問題。5.分析基因對生物性狀的控制 引導學生閱讀P7基因對生物性狀控制內容,填寫圖22-6內容,播放相關課件。 提問:(1)圖中子女的基因組成和表現性狀如何?(2)這對夫婦生出不能卷舌孩子的可能性有多大?生出卷舌孩子的可能性呢? 自主閱讀觀看,填寫圖22-6內容,思考并回答問題。4.小結及作業 提問學生顯性性狀、隱性性狀與基因間的關系。做出總結 總結交流本節課的收獲略。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