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美術教案課題:《有趣的吊飾》 課型:設計·應用課時:1 教學對象:一年級教材版本:嶺南美術出版社教材分析:本課以民間飾物為切入點,要求學生運用熟悉的美術媒材和表現手法,創造性地參與學習,設計制作一個小吊飾,旨在引導學生感受祖國民間美術的特殊審美情趣和藝術魅力,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祖國,積極參與民族文化藝術傳承的意識。本課體現了“美術.人文”融于一體的創新教育理念。教材通過引導學生對民間飾物的欣賞與認識,幫助學生理解民間工藝品在形狀、色彩、圖案裝飾上的藝術特點,促進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時又通過對同齡學生作品的欣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學生對作業難度的恐懼,激發創造的熱情和表現的原動力,既貼近兒童的實際,又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審美心理和理解能力。 教材內容雖簡單,但要求教師要充分明白教材編寫的意圖,充分運用《美術課程標準》中新的教學理念,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積極參與設計制作活動。學生通過“看一看”、“說一說”來進行欣賞,理解民間飾物的美與意義;又通過“做一做”、“拼一拼”來參與吊飾的設計與制作活動,展現自己的創造能力和合作能力;再通過“吊一吊”、“擺一擺”來理解工藝品的實用意義和價值。通過展示自己的作品、參與評價,促進綜合能力的發展。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天真無暇,好玩好動是他們的天性,本課教材內容簡單,小吊飾也是同學們非常喜歡的一種小玩具,通過學生自己嘗試制作小吊飾,讓他們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在合作學習中發展自己。 在學習此課之前,學生學習了《圓圓、方方和尖尖》一課,認識了基本的幾何形,并具備了對一些幾何形的表現和應用能力;學習了《生肖動物大聚會》和《可愛的小蟲》,具備了對動物的一般造型能力;還學習了《節日的小彩旗》,掌握了剪、貼等手段進行圖案裝飾的初步技巧,這些知識技能的掌握都為本課的學習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當然,教師在教學中,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不僅要創設良好的人文情境,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也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合作的氛圍,從小培養他們良好的協作精神;還要組織一些輕松愉快的學習過程,給學生自主發展創造良好的空間。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認識民間工藝的吊飾及其造型,色彩,花紋的裝飾特點; 學習運用點,線,面進行裝飾。 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探索中領悟設計制作小吊飾的方法。 通過學生運用剪,折.貼的方法制作小吊飾,培養他們的造型能力和制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小組協調合作活動,從小樹立互助的,合作的集體觀念,促進同學之間的交往于交流。教學重點:能合理運用紙材,通過點,線,面,色彩,裝飾等藝術形式,折,剪,貼等手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制作小吊飾。 教學難點:能把一個個小形象進行有目的地串聯,形成一串有特色的小吊飾。教具準備:課件PPT、課本、折紙、卡紙、小剪刀、雙面膠、彩筆等教學過程:教學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課堂導入 故事導入 師:從前、在一個茂密的森林里居住著一只可愛的小白兔,有一天,小白兔要搬新家了。他想買一些漂亮的吊飾來裝飾自己的房間,于是,它來到了商場,看到很多漂亮有趣的吊飾。一時之間、他不知道該選那一串好。于是小白兔想請大家來幫它挑選一下,你們能給它出出主意嗎? 好。我們一起來幫小白兔選選看吧!(展示吊飾圖片) 板書課題:《有趣的吊飾》 生:能! 2分鐘課堂發展 探索新知 欣賞分析(民族吊飾) 師:現在請同學們打開書本,欣賞一下民間飾物《馬》、《豬》,然后誰可以告訴老師他們的特點嗎? 并觀看其他各種不同的民族吊飾,主要講述生活中最為常見三種民間飾物(生肖、中國結、年年有余)其造型、色彩、花紋的裝飾特點及其蘊含的吉樣寓意。 對比分析(民間吊飾與普通吊飾) (引導學生從形狀、色彩、花紋,材料去對比) 師:大家注意睜大眼睛看看哦!這些吊飾在形狀、顏色、花紋以及材料上有什么不一樣呢?如果你來選擇,你想幫小白兔選哪一串呢,為什么? 相同點:1、間練的外形;2、運用點、線、色裝飾;3色彩對比強烈 不同點:1、材料不同;2、懸掛的方法不同;3民族吊飾的裝飾圖案有寓意。 師:我們不管是民間吊飾還是普通吊飾都可以制作的非常美觀,那同學們有沒有興趣親自做一個吊飾給小白兔裝飾她的房間呢? 思考吊飾造型與形式 師:同學們有沒有想好做一個什么樣的吊飾給小白兔呢? 造型:1、動物:鳥類、哺乳類、魚類、昆蟲等 2、植物:水果、蔬菜、樹木、花朵等 3、玩具:汽車、房子、娃娃、水槍等 形式:粘貼、繪畫 師:同學們可以小組討論一下并選擇其中的一個主題制作。 1、生:他們的造型夸張、大膽、可愛、顏色豐富.. 2、學生自由分析... 3、學生小組討論... 15分鐘三、教師示范 邊示范邊總結制作步驟:畫形象,剪出形象,貼花紋/畫花紋,串聯 觀看教師演示,記住方法,學會舉一反三 2分鐘分組創作 老師隨堂指導,提示同學們安全使用剪刀、注意保持桌面整潔。 作業要求:利用各種紙材,小組合作學習,制作一串有趣的吊飾。 1、教師組織學生分組活動(以四人為一小組) 2、指導各小組協商討論各自的任務和合作方法。協調各小組活動情況 3、教師在各小組間巡視。幫助有因難的小組解決問題。并鼓勵學生創新。 學生自主實踐 16分鐘評價 作品展示,自評互評 請2-3個同學談談自己最喜歡的作品?為什么? 引導學生主要從造型、色彩對比、整體設計去分析 展示作品,選出最喜歡的作品進行評價,并提出改進的意見 3分鐘總結 六、小結 同學們做的吊飾都非常的有趣,形狀可愛,色彩搭配美觀,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知道除了用紙來做吊飾還能用什么呢?非常棒!同學們聽課非常仔細,還可以用布來制作,那我們這節學習了如何做一個有趣的吊飾,我們回家可不可以帶著爸爸媽媽去做一做。 在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認真反思,理清思路。 1分鐘課后延伸 延伸 引導同學們用不同方法來裝飾我們的生活環境,并融合“廢物再利用”的環保理念,鼓勵學生回家裝飾自己的小房間。 1分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