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美術教案課題:《漂亮的小彩燈》 課型:設計·應用課時:1 教學對象:一年級教材版本:嶺南美術出版社教材分析:節(jié)日喜慶,古代人們都常常使用各種各樣的裝飾物美化周圍的環(huán)境,彩燈這一裝飾物尤其被家家戶戶廣泛使用,它們被高高地掛在顯眼的地方,為節(jié)日增添喜氣洋洋的氣氛。直至正現(xiàn)在的文明發(fā)達的今天,藝術雖已發(fā)展到高科技聲光自控設計的領域,然而還保留著中國傳統(tǒng)的審美情趣,為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彩燈民俗文化,本教材選擇了廣東佛山走馬燈和民間瓜燈作為欣賞學習內(nèi)容。讓學生通過模仿,親自設計并制作一款較為簡單的節(jié)日小彩燈(燈籠)學情分析:小彩燈是低年級學生很感興趣的題材,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易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但一年級的學生年紀較小,動手能力較差,有待進一步提高。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習“折卷、剪切、鏤空、粘貼”等紙立體造型技能;理解彩燈的審美性和實用性。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欣賞中,感悟民間彩燈的裝飾美、實用美;在材料選擇和彩燈設計制作過程中,培養(yǎng)形象思維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關注民間彩燈的文化;體驗彩燈增添節(jié)日氣氛的情趣,激發(fā)熱愛生活的情感。教學重點: 學會欣賞和區(qū)分民間彩燈和現(xiàn)代彩燈的造型美。 認識彩燈的用途和種類; 學會運用折、剪、切等方法制作彩燈; 教學難點: 1、從平面到立體的制作過程。 2、運用鏤空、剪貼等方法美化小彩燈。教具準備: 課本、卡紙、圖畫本、描邊筆、彩色筆、剪刀、膠水等教學過程:教學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課堂導入 情景導入 將事先收集好的彩燈懸掛在課室,營造出節(jié)日氣氛 師:同學們,你們看到課室有什么變化嗎? 師:對,懸掛了好多彩燈,你們都看過什么樣的燈呀?現(xiàn)在老師帶你們?nèi)タ床薀粽购脝幔浚úシ耪n件) 設問:1、你們都看到了什么樣式的彩燈? 這些彩燈有什么用途。 師:同學們看到了好多彩燈,彩燈是我國古老的民族藝術,并有著悠久的歷史,彩燈是人們在過新年和節(jié)日里懸掛,用來增添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彩燈的種類有很多,有傳統(tǒng)的宮燈和現(xiàn)代的彩燈(彩燈包括動物、人物、植物等樣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制作彩燈。 板書課題:《漂亮的小彩燈》 生:有 3分鐘課堂發(fā)展 探索新知 了解彩燈 設問:彩燈有什么種類?(民間彩燈和現(xiàn)代彩燈) 民間彩燈:北京宮燈,廣東走馬燈,花燈,上海龍燈,紗燈,花籃燈,哈爾濱冰燈... 現(xiàn)代彩燈:自貢燈,花燈花車... 分析彩燈 師:同學們你們能不能說出你喜歡的彩燈是什么種類?它有什么特點?是什么形狀的?美在哪里 教師引導、歸納:外形獨特、裝飾豐富、色彩鮮艷 彩燈構成 師:請問彩燈都有哪些部分組成呢? 4、欣賞分析 欣賞分析以鏤空、透雕手法設計制作的小彩燈,用一支蠟燭放入其中映照出紋飾光影美感。 提問:彩燈為什么會透出亮光? 生:提手、燈身、燈穗(燈尾) 10分鐘教師示范 教師示范用廢舊紙材來制作小彩燈,剪下掛歷中的漂亮圖片給小彩燈做裝飾,用報紙給小彩燈制作彩燈的吊飾(讓學生有環(huán)保意識) 學習制作方法 ①折紙(將卡紙對折) ②畫(在封口的一面畫好等距的直線,不能畫到底) ③剪(用剪刀沿線剪開) ④卷(展開后卷起來,粘貼即可) ⑤裝飾(可以畫一些小圖案剪下來裝飾/添加流蘇) ⑥提手 師:原來這些廢舊紙材可以把小彩燈裝飾得這么漂亮,所以我們要學會利用廢舊材料哦!現(xiàn)在同學們利用你準備好的材料制作你喜歡的小彩燈的樣子吧! 觀看教師演示,記住方法,學會舉一反三 2分鐘四、藝術實踐 作業(yè)要求:設計一個造型獨特,還有鏤空花紋裝飾又實用的小彩燈。 小彩燈籠需含:圖案、線條、色彩搭配 學生自主實踐 18分鐘評價 五、展示與評價 評一評上述的小彩燈作品與自己的作品之間有何不同,談談自己的觀點。 展示作品,選出最喜歡的作品進行評價,并提出改進的意見 5分鐘總結 六、小結 本節(jié)課的任務:我們除了學會制作一款式樣較簡單的小彩燈(燈籠),還學了一些審美的知識,這樣可讓我們通過學習制作小彩燈(燈籠),在節(jié)假日到來前通過自己親自動手設計并制作自己喜愛的小燈籠,裝飾自己的家和課室或其他場所,裝點環(huán)境。 在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認真反思,理清思路。 1分鐘課后延伸 延伸 平時孩子們在逛街時收到一些宣傳廣告紙時,可以環(huán)保制作,用這些廣告紙作為制作材料,設計并制作自己喜愛的小燈籠,可以作為裝飾之用,也可以作為禮物送給他人;同樣,可以讓我們學會紙張再用,增強環(huán)保意識,減少廢棄紙張。 1分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