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奇思妙想》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了解創意表現的知識,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奇思妙想的藝術設計意識。2.全過程啟發學生奇思妙想的能力。通過思考、啟發、欣賞等學習方法,學習聯想、巧妙組合、創意添畫的表現方法,使學生能夠對事物進行聯想、構思并創作出具有創意的作品。3.培養廣泛的藝術興趣,培養想象力、創造力以及觀察生活、裝飾美化生活的能力。教學重點:學習聯想的方法,運用巧妙組合、創意添畫的方法表現創意作品。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跳出傳統的思維模式,運用多種元素,創作有新意的畫面。教學過程:一、播放視頻,導入新課1、播放奇思妙想的視頻,開拓學生思維2、小結:有趣的創意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無限的樂趣講授新課,發展主體(一)學習探究,學習圖像組合的方法1、欣賞作品《比利牛斯山之城》,認識畫家馬格立特,觀察這幅畫有什么不可思議的地方?(石頭漂浮在天空中,城市在巨石上面等),初步感知縮放法;2、思考教堂、馬刀、蠟燭、見到、文字、鋸子、魚和梯子等物體如何組合成一幅作品,展示馬列維奇的作品《莫斯科的英國人》,看似毫不相關的客觀事物,通過添加、自由組合、聯想、替換等方法,完全按照畫家的自由意志并存于畫面上,學生感受重組法的魅力;3、展示魚和玉米的組合圖,人手和老虎的組合圖,體會共生法的奇妙;4、觀察圖片,找出與鞋子和直升飛機相似的外形,對一個物體進行相關或無關的事物添加,變成新的物體,這就是添加法;5、師小結:奇思妙想四大寶典“重組法、縮放法、共生法、添加法”。(二)深入探究,生活中的奇思妙想1、生活中常見事物的奇思妙想(香蕉、燈泡、條形碼、手、計算器、包裝袋等)。2、學生觀察實物與創意設計后的對比差距,感受奇思妙想的小趣味。3、師小結:繪畫中的奇思妙想就是大膽的想象,把生活中相關聯的或無關的事物通過組合、添加、夸張、移位的方法巧妙的形成畫面,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三、啟動主體,學生創作1、欣賞同齡人作品,啟發學生思維,加強認知。2、觀看教師微課視頻,由淺入深的從單個事物向多個事物擴展,豐富畫面。3、根據自己的想象,把生活中的物品用寫生或者記憶的方法進行巧妙的組合,創作一幅有趣的富有想象力的作品4、學生進行自我嘗試,鞏固認知。四、思維拓展從藝術作品中的奇思妙想,延伸到生活和人類發展中的奇思妙想,學習大師們的創新品格,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大膽想象,用點滴創意讓生活變的更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