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第一節 中東一、重要的地理位置1.位置:亞洲的西南部和非洲的東北部,包括西亞的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2.地理位置重要性——三洲五海之地聯系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地處五海之間:阿拉伯海、紅海、黑海、地中海、里海注意:里海不是海洋,而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3.重要的交通樞紐:(1)土耳其海峽:是黑海出入地中海的門戶。(2)蘇伊士運河:溝通紅海和地中海,連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重要海上通道。(3)霍爾木茲海峽:波斯灣石油的唯一出口,被稱為“世界油閥”。二、豐富的石油資源(1)地位: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2)分布: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3)石油運輸:輸往地區:東亞、歐洲西部和北美洲 。(4)輸油線路①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 阿拉伯 海→ 紅海→ 蘇伊士運河→地中海→ 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歐洲西部和北美洲。②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 印度洋→非洲南端 好望角 →大西洋→歐洲西部和北美洲。③波斯灣→ 霍爾木茲 海峽→印度洋→ 馬六甲 海峽→太平洋→東亞。提示:(1)三條石油運輸路線中運往東亞的石油最多。(2)運往歐洲西部和北美洲的線路①線路近但是運量小,②線路遠,但是運量大。三、匱乏的水資源1.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為主,終年炎熱干燥,河流稀少,還有大面積沒有河流的沙漠。2.主要的河流: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3.水資源缺乏是導致該地區局勢緊張的原因之一。四、多元的文化1.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種,有阿拉伯人,波斯人,猶太人等2.宗教:中東是基督教、伊斯蘭教以及猶太教的發源地3.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波斯人主要信仰伊斯蘭教,猶太人主要信奉猶太教。4.為什么中東地區成為長期的熱點地區?答案:重要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石油資源、匱乏的水資源和多元的文化差異。第二節 歐洲西部一、歐洲西部概況1.位置:位于歐洲的西半部,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臨地中海。2.地形:以平原為主,主要平原有西歐平原和波德平原,主要山脈有北部半島上的 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和中部的 阿爾卑斯山脈。3.氣候:以溫帶海洋性氣候最為典型,特點是 全年溫和濕潤 。拓展:歐洲西部地形特點對氣候的影響:地勢低平,南北多山,中部平原廣大,有利于大西洋的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溫暖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4.經濟:(1)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2)農業占比重較小,但生產水平高。農業以畜牧業為主。(3)工業發達,是世界著名的工業密集地帶。5.歐洲西部是世界上發達國家最為集中的地區。二、現代化的畜牧業1.歐洲人以牛羊肉和乳產品為主要食物,這與當地發達的畜牧業密切相關。2.歐洲西部畜牧業發達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地形以平原為主,草場廣布,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廣,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畜牧業發達。城市密集,人口眾多,消費市場廣闊。三、繁榮的旅游業1.歐洲西部旅游業發展的條件有哪些?答案:①自然條件多樣,自然景觀豐富多彩;②歷史文化特色鮮明;③居民收入高,休閑時間多。④交通發達,基礎設施完善。2.歐洲西部主要的旅游資源英國 :白金漢宮、馬克思墓、倫敦塔橋、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荷蘭 :風車、花卉法國 :盧浮宮博物館、艾菲爾鐵塔、巴黎圣母院、凱旋門波蘭 :華沙肖邦肖像西班牙 :地中海沿岸陽光沙灘、斗牛希臘 :奧林匹克遺址公園、巴特農神廟瑞士 :阿爾卑斯山滑雪意大利 :古斗獸場、水城威尼斯挪威 :峽灣風光、午夜太陽第三節 撒哈拉以南非洲一、概況1.位置:絕大部分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絕大部分位于熱帶(熱帶大陸)。2.地形:以高原為主(高原大陸);3.氣候: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4.文化(1)人種:黑色人種的故鄉。(2)文化特色:非洲擊鼓、舞蹈、茅草屋二、快速發展的經濟1.資源豐富(1)豐富的礦產資源(金剛石、黃金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2)豐富的生物資源(咖啡、椰棗、油棕的原產地)。2.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有哪些?該如何解決?答案:①長期的殖民統治和掠奪。②出口初級農礦產品,進口工業制成品,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解決措施:①因地制宜發展民族工業。②發展多樣化的經濟。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如:發展化學工業、機械工業、發展旅游業等。三、人口、糧食與環境1.撒哈拉以南非洲面臨的三大問題人口、糧食、環境。其中人口問題是最突出問題。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很高。3.影響農業生產的最大自然災害是旱災。拓展:剛果河與尼羅河流量不同,剛果河主要流經熱帶雨林氣候區,降水豐富,河流徑流量大;尼羅河主要流經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區,降水稀少,河流徑流量小。第四節 澳大利亞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館1.古老的動物:袋鼠、鴯鹋、琴鳥、樹袋熊(考拉)。2.古老的植物:桉樹、金合歡3.澳大利亞擁有眾多古老生物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澳大利亞長期孤獨的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自然條件單一,生物進化緩慢。二、騎在羊背上的國家1.位置:位于大洋洲,獨占澳大利亞大陸,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2.地形:東部 大分水嶺(山地),中部 大自流盆地(平原),西部是低矮的 高原 。3.地勢:東西高中部低。4.河流:全國最大的河流是墨累河,發源于大分水嶺,向西南注入到印度洋。5.氣候:熱帶面積廣大,氣候帶呈 半環狀 分布。6.畜牧業發達: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因地制宜發展養羊業,由東南和西南沿海向內陸依次為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粗放牧羊帶。7.澳大利亞牧羊帶與自然條件的關系:①西部是廣闊的低高原,中部是大面積的平原,草場廣布;②大部分處于熱帶和亞熱帶,地下水豐富,牧草優良,可一年四季圍欄放牧。三、坐在礦車上的國家1.澳大利亞擁有豐富的煤(東部沿海)、鐵(西部沿海)、鋁土(北部沿海)資源。2.澳大利亞礦產品 80%以上用于出口,主要銷往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由于礦產品出口占商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很大,因此成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3.澳大利亞主要的經濟支柱: 服務業。4.澳大利亞工業中心分布特點:分布在沿海地區。原因(條件):靠近消費市場;海上交通便利,便于礦產資源和產品的出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