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第14課 文藝復興運動(1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文藝復興運動發生的時代背景,展示分析但丁、達·芬奇、莎士比亞等代表人物的作品。理解人文主義的內涵。研讀材料,深入理解文藝復興的意義。(素養目標:唯物史觀、歷史解釋) 過程與方法:賞析文藝復興時期的名畫,從作品中獲取信息,分組收集資料并展示,學會甄別資料、合作學習。研讀名家名家文藝復興的史料,論從史出。(素養目標:史料實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人文主義的認識,充分認識人的價值和尊嚴,養成熱愛生活的態度和積極進取的人文精神。(素養目標:家國情懷)教學方法 (重點、難點 的突破方法) 重點:文藝復興運動的作品和意義 難點:文藝復興運動的背景 突破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史料研習、課堂講授與教材閱讀相結合。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為初三年級的學生,經過初一、二的學習,學生已熟知初中歷史的通史結構。學生對于歷史問題的縱向發展和橫向聯系有一定的理解和認識。 初中學生的認知心理處于形式運算階段,已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他們可以對歷史問題進行假設和邏輯推理,敢于質疑和批判,通過學習文藝復興可以幫助他們提升思維的品質(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和思維水平;初中生的社會心理面臨角色同一與混亂的沖突。通過感受對人文主義的探討,可以幫助他們思考自身的角色,促進其自我認同;初中生還處于鑒賞力發展的關鍵階段,通過感受文藝復興巨匠的人文風采可以使學生認識到世界文化的豐富多彩,培養善于發現美鑒賞美的情趣和態度,更加注重人的價值,熱愛生活,積極進取。教學準備 希沃課件集體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教師活動(及要求) 學生活動(及要求) 技術說明圖片導入:名畫賞析:拉斐爾·《雅典學院》、 教師提問:為什么一個15世紀的畫家要公元前5世紀的場景和人物呢?并且還要把自己畫在里面? 文藝復興運動的背景(研讀史料,理解背景) 【問題思考】為什么文藝復興運動首先在意大利興起? 材料一:隨著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以及城市的興起,資本主義萌芽在西歐特別是意大利北部佛羅倫薩、威尼斯最早出現。財富新貴不再容忍封建教會和虛偽的神學教義,他們需要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與思維方式。(例如美第奇家族)依靠從商業、銀行和工業活動中獲得的財富,能夠雇用大批詩人,學者和藝術家(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通過這些人,資產階級得以抒發他們自己的理想與價值觀念。——陳日華《人性的回歸:文藝復興》 材料二:意大利是古羅馬文化的中心和繼承者,較多地保留了古羅馬文化;這里有最早的大學——博洛尼亞大學(但丁、彼特拉克哥爾多尼、哥白尼、等都曾在這里學習或執教);除此之外它那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在地中海貿易中的特殊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過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臘文化。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文藝復興運動的人物及作品(學生展示,教師提煉) 【問題思考】他們的作品是如何體現“人文主義的”? 展示表格: 【深度思考】人文主義的內涵 提出問題:你認為何為人文主義?結合同學們的介紹 三、文藝復興運動的意義(史料研讀,論從史出) 【合作探究】研讀材料,總結文藝復興運動的意義(用最精煉的語言概括)。 材料一:在文藝復興的推動之下的思想文化領域。文學:法國拉伯雷《巨人傳》、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數學:法國笛卡爾創立解析幾何學,費馬開啟了數論的研究……物理學:伽利略通過多次實驗發現了自由落體、拋物體和振擺三大定律,英國波義耳發現氣體壓力定律……天文學:波蘭哥白尼建立日心說體系,德國開普勒提出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 材料二:這些不可抑制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為創造現世的幸福而奮斗的樂觀進取精神,把人們從中世紀基督教神學的桎梏下解放出來,資產階級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創造近代資本主義世界的。 【深度思考】“文藝復興”能概括這次運動的全部內容嗎?僅僅是“文”“藝”“復興”嗎? 本課小結 【學生總結】形成本節課框架 【寄語青年】不要只停留在慨嘆上。任何好的環境、命運,不是別人賜予你的,相信你自己,相信你自己可以把生活變得更好,去行動,用自己的手開創自己的路。我的命運,我做主。 學生思考:問題,并嘗試回答問題。 學生分小組討論,并選派代表進行總結 學生分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但丁、達·芬奇、莎士比亞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簡介 全體學生完成文藝復興的人物、作品表格。 學生討論充分思考“人文主義”的內涵,小組交流觀點。 學生研讀材料,理解概括文藝復興的意義。 學生思考討論并回答。 學生齊讀莎士比亞作品 學生選做 通過名畫的視覺刺激學生的感官,幫助學生走進那個年代;提出問題,引發學生進一步思考。 通過給予充分的背景資料,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的史料研讀能力,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藝復興的背景突破難點 學生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通過結構化的知識,完成知識點的落實,突破本課重點。 通過小組討論充分思考“人文主義”的內涵,產生個人的認識。 通過材料研讀,深刻理解文藝復興運動的意義,突破本課的重點。 通過思考, 深刻理解文藝復興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情感升華,寄語學生,希望學生能夠在新時代用人文精神來改變自己的生活。 學習不僅在課堂,更是在課下,通過多樣多元的作業,引導學生對文藝復興有更深度的探索和理解,與現實生活的旅游和讀書相聯系,擴展學生的視野。師生共同整合(課堂小結) 第14課文藝復興運動 人的覺醒——人的湮沒——人的復興作業: 一、預習九上第15課 二、練習 《學法大視野》“課后作業”第14課 三、讀書 但丁《神曲》《達·芬奇傳》《莎士比亞全集》 電影戲劇:四大悲劇《哈姆雷特》《麥克白》《李爾王》《奧賽羅》 四大喜劇《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皆大歡喜》《第十二夜》教學后記、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