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4屆高三政治一輪復習精品教案+練習:3.6我們的中華文化(必修3)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4屆高三政治一輪復習精品教案+練習:3.6我們的中華文化(必修3)

資源簡介

第二十六課 我們的中華文化
[考點展示]
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2.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3.中華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貢獻。
核心考點一 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
1.源遠流長
漢字 史書典籍
作用 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 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
意義 文字的發明,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能夠將大量的史實記載下來,將豐富的史料積累起來
特點 漢字文化內涵豐富,在今天為中華各族人民所通用 規模之大、存留之豐,為世界所僅有
2.博大精深
(1)表現
獨特性 中華文化獨樹一幟,獨領風騷。中華文化的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為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在世界文化寶庫中占有重要位置
區域性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同,受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征
民族性 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在中華文化的百花園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都為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中華文化與中華各民族文化的關系
①關系:中華文化與中華各民族文化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熔鑄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②意義: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強烈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提示 理解中華文化與中華各民族文化的關系可以聯系世界文化與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關系,以及哲學中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
3.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的關系
源遠流長 博大精深
區別 角度 從中華文化歷史悠久(縱向)的角度說的 從中華文化的內涵豐富、厚重(橫向)的角度來說的
側重點 側重從動態上,即中華文化發展的軌跡上說明中華文化的特征,表明中華文化歷史悠久 側重從靜態上,即中華文化的內涵上說明中華文化的特征
見證或表現 漢字和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 我國的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見證
聯系 兩者是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區別的特征
4.中華文化、民族文化與區域文化的關系
中華文化與區域文化 從外部看:中華文化與區域文化是一體;從內部看:中華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性,由不同的地域文化構成,呈現文化的“多元”化
中華文化與民族文化 從世界角度看,中華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種。從內部看:中華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構成。各民族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的個性
區域文化與民族文化 區域文化與民族文化并不完全重合,區域文化包括民族文化。民族性是區域文化研究中經常要面對的現實問題
動態發布 命題特點
2012天津高考·22012海南高考·172012安徽高考·72011江蘇高考·212011廣東高考·31 結合具體材料考查對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的理解。主要考查學生獲取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難度中等。命題形式主要是選擇題。要注重本單元知識與歷史現實緊密聯系,結合相關史料或古文考查古代中華文化輝煌的歷程和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命題點1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典例1 (2011·廣東高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一個地區的經濟強弱是動態的、可以浮動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卻是自己國家永遠的一張王牌,尤其是擁有五千年歷史的中國?!边@段話的合理內涵有 (  )
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谖幕蓄B強的生命力?、蹅鹘y文化不因時而變 ④文化與經濟相互促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題干信息“擁有五千年歷史的中國民族文化是國家的王牌”,既反映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又突出了文化的作用,①②符合題意。③觀點錯誤;④觀點錯誤。
命題點2 中華文化的區域性
典例2 (2012·天津高考)初到臺灣的大陸游客,常會因臺灣民眾把“花生”叫“土豆”,把“熊貓”叫“貓熊”,把“公共汽車”叫“公車”,把“窩心”解釋為“溫馨、貼心”,而引發一些“美麗的誤會”。兩岸民眾對詞語使用的差異反映了 (  )
A.兩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華文化底蘊厚重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
答案 C
解析 題干說明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不同區域有不同的文化,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題干材料未體現。
命題點3 中華文化的民族性
典例3 (2012·海南高考)3 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橫渡瓊州海峽來到海南。他們在這方熱土繁衍生息,創造了璀璨的文化:華美絕倫的黎族織錦,造型獨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棷殼等制作的樂器……其中,鉆木取火、低溫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織錦等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由此可見,黎族文化 (  )
①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诰哂杏凭玫臍v史,是黎族人民長期社會實踐的產物 ③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質是由海南地理環境決定的?、芫哂袕姶笊?,是促進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黎族許多文化成果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說明了①正確;黎族文化產生于幾千年前黎族人民的生活實踐中,有著悠久的歷史,②正確。③錯誤,文化的性質不是由海南地理環境決定的;④錯誤,文化對經濟具有反作用,但不是根本動力。
1.流頭節起源于古代農耕社會,每年的農歷六月十五日,朝鮮族男女老少都到向東流的河里洗頭沐浴,祭拜農神祖先,求豐收、求健康。2007年,寧安流頭節入選黑龍江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12年8月2日,在黑龍江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流頭文化節開幕式上,朝鮮族民俗文化表演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上述材料說明 (  )
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谥腥A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點?、壑腥A文化已得到各族人民的認同 ④中華各民族文化都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特征的理解。流頭節起源于古代農耕社會體現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而開幕式上朝鮮族民俗文化表演精彩紛呈則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①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不同文化之間求同存異、兼收并蓄,②排除;③在材料中未體現;朝鮮族的流頭節受到歡迎且入選該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④。
2.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庫門”、廣東的“圍村”、陜西的“窯洞”、福建的“土樓”等民居建筑都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民俗民風息息相關,特色鮮明、異中有同,是中華民族共有的文化財富。這說明 (  )
A.文化的差異性是由各地千差萬別的自然條件決定的
B.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蘊涵著中華文化的共性
C.中華文化呈現著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
D.區域文化相互借鑒而日趨同一、漸趨融合
答案 B
解析 本題考查中華文化的民族性和區域性。A混淆了文化的決定因素和影響因素;不同區域的建筑文化“異中有同”體現了B;材料強調的是中華文化的區域性而非民族性,C不符合題意;D錯在“日趨同一”,且材料沒有涉及各種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問題。
3.中華飲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不斷創造積累、走向完善并自成體系的獨特文化。2012年熱播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就是以美食作為窗口,讓海內外觀眾在領略中華飲食之美的同時,又推廣了中華飲食文化。一道菜就是一個故事,一個湯就是一種文化,鍋碗瓢盆透出的都是豐厚悠久的文明: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區域性特征;風味多樣、四季有別、講究美感、注重情趣、食醫結合的多樣化特征;食源開發、食具研制、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的多角度審視……
(1)結合中華飲食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說明中華文化的特點。
(2)根據材料,談談我們應如何堅持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答案 (1)①中華飲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說明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②中華飲食文化具有區域性、多樣化和多角度等特點,說明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③中華飲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智慧的結晶,體現了中華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2)①立足社會實踐,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②繼承傳統,推陳出新,為中華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③尊重文化多樣性,加強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播。
解析 回答第(1)問,只需將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包容性特點與材料信息一一對應即可。第(2)問實質是考查如何進行文化創新,需要從文化創新的途徑、主體等角度考慮。
核心考點二 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1.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內涵 意義
求同存異 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處,這也適應了文化發展多樣性的客觀要求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對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兼收并畜 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積極成分,即能做到博采眾長,所以中華文化能在不斷創新中永續向前發展
2.包容性、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內在關系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提醒 (1)在分析具體材料是否能夠體現中華文化的包容性特點時,可以從“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兩個角度來思考。
(2)求同存異側重于不同文化相處時的一種外在的、靜止的狀態;兼收并蓄側重于不同文化之間的一種內在的、動態的交流、借鑒與融合。
(3)包容性不是說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借鑒,而是說中華文化吸收、借鑒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另外,包容性也并非說融合其他民族文化或融入其他文明。
(4)包容性既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也是中華文化的特征之一。
動態發布 命題特點
2012新課標全國卷·212011福建高考·39(1)2011江蘇高考·35(1)2010福建高考·31 圍繞中華文化的包容性的含義和意義直接測試,理論的記憶和理解能力要求較高,選擇題和主觀題均有測試的要求,應該引起充分的重視。
命題點1 中華文化包容性的含義
典例4 (2012·新課標全國卷)在澳門,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幾百年來和睦相處,中式建筑與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禮與西式婚禮、中餐與西餐相映成趣。這表明 (  )
①澳門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具有多樣性 ②澳門文化的性質是由其地理環境決定的 ③澳門文化以中華文化為主以西方文化為輔?、馨拈T文化具有包容性、開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本題提供的幾種宗教、各種建筑、多種生活方式說明①可以入選;而“和睦相處”“比肩而立”“相映成趣”等說明了④正確。經濟決定文化,因此②說法錯誤;③與題意無關。
命題點2 中華文化包容性的意義
典例5 (2010·福建高考)福建惠安女服飾以其“花頭巾、短上衣、銀腰帶、大筒褲”的特色,在中華民族的服飾文化中獨樹一幟。它適應了當地勞動的需要,汲取了閩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華,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這體現了 (  )
A.傳統服飾文化對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產生影響
B.繼承傳統文化必須辯證地認識它們在生活中的作用
C.服飾文化使中華文化呈現出多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
D.堅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答案 D
解析 作答本題的關鍵在于解讀材料,抓住中心和關鍵詞。題干關鍵詞在于兩句話:獨樹一幟和汲取精華,綜合之,說明堅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C項本身正確,但只說明第一層意思,A、B則與題意無關。
4.當前,在上海文化的發展中,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相繼涌入,中西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激蕩,使上海文化精華薈萃。這表明上海文化具有 (  )
A.特有的包容性 B.穩定的繼承性
C.獨特的地域性 D.相對的穩定性
答案 A
解析 在上海文化的發展中,各種思想文化相繼涌入,中西文化相互碰撞,使上海文化精華薈萃,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應選A。B、C、D均不符合題意。
5.漢語言文字能夠得到不斷發展并成為中華民族通用語言,其中重要原因是漢語言文字吸收了許多詞匯,而這些詞匯又多源于少數民族語言。如,“胡同”來自于蒙古語,“妞兒”來自于滿語,許多民族樂器在漢語稱謂上也多是采用少數民族語言的諧音。這說明 (  )
A.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首先是語言文字的交融
B.漢語言文化的發展得益于特有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C.推廣普通話有助于中華各民族文化的多樣性發展
D.不同民族的語言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間的文化差異
答案 B
解析 A不符合客觀情況;C推廣普通話與各民族文化多樣性發展是兩回事;D錯在“消除”。
6.隨著2012年9月30日午夜十二點的鐘聲敲響,天空中靜靜的明月,為中秋佳節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厥啄?,山東各地形式多樣的歡慶中秋活動也彰顯出山東民俗文化的“和而不同”。這里的“和而不同”主要說明了 ( )
A.各國的文化一律平等
B.中華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C.要和平不要戰爭
D.各國的文化可以交流,但不能相同
答案 B
解析 中國“和而不同”的傳統精神對世界各國的文化發展有現實意義。A項不是“和而不同”思想的原意;B項正確體現了“和而不同”的本質,也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原因;C項理解錯誤;D項觀點不科學,各國文化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故應選B項。
易錯點1 混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兩個基本特征
提醒 源遠流長是從時間上來講的,要從縱向上來理解,強調的是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博大精深是從內涵豐富的角度來講的,要從橫向上來理解,強調的是中華文化內容豐富。
矯正訓練1 佛教自傳入中國以來,一直繁榮發展、綿延不斷,甚至連佛教禮儀、服裝等細枝末節的元素都保留得非常完整。這說明 (  )
A.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B.中華文化獨樹一幟
C.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D.中華文化異彩紛呈
答案 A
解析 題干材料強調了中國的佛教文化一直繁榮發展,綿延不斷,這體現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A當選。B、C、D與題意不符。
易錯點2 錯誤理解中華文化與中華各地域文化、中華各民族文化的關系
提醒 中華文化是由中華各地域文化和中華各民族文化共同構成的,但不能認為中華文化是各地域文化或各民族文化的簡單相加。各地域文化或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熔鑄了中華文化。
矯正訓練2 (2010·廣東高考)當前,在大力弘揚中華文化過程中,廣東省重點打造“嶺南文化、活力商都、黃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這表明 (  )
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獨立形成的
C.地域文化之間沒有共性
D.中華文化在性質上是全國地域文化的總和
答案 A
解析 廣東省的四大文化品牌體現了文化的地域性,A項符合題意。任何文化都具有文化的共性,不可能脫離其他文化獨立形成,中華文化也并不是全國地域文化的總和,B、C、D說法錯誤。
易錯點3 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就是在交流中全盤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
提醒 對于其他民族文化,中華民族敞開其博大的胸懷,發揚其“包容性”的特點,揚棄吸收,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同時必須堅持文化發展的獨立性。
矯正訓練3 木卡姆藝術是新疆維吾爾族人民創造的,是集說、唱、樂、舞為一體的音樂經典套曲,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二木卡姆,它融合了中國、印度、希臘和伊斯蘭古典音樂精華,有著“東方音樂明珠”之稱。這一藝術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因為它 (  )
①薪火相傳、博大精深?、谧鹬夭町?、兼收并蓄 ③博采眾長、海納百川?、苎匾u傳統、洋為中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木卡姆藝術集音樂、舞蹈、詩歌、戲劇等藝術形式為一體,這說明中華文化薪火相傳、博大精深;木卡姆藝術融合了中國、印度、希臘和伊斯蘭古典音樂精華,說明中華文化兼收并蓄、博采眾長,故①②③符合題意,答案為A。④錯誤,文化發展并不是一味地沿襲傳統,而是要批判地繼承。
盛世歡歌,民族和韻
熱點解讀 命題前瞻
[背景掃描]2012年7月6日晚,為期一個月的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閉幕式暨頒獎晚會在北京京西賓館禮堂舉行。閉幕式晚會的許多精彩節目都是從本屆文藝會演中挑選出來的精品,其民族特色鮮明,藝術水準高超,不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在藝術上有所創新①。朝鮮族舞蹈《泉》,回族花兒《梧桐令》及舞蹈《趕海》,蒙古族呼麥馬頭琴獨奏《塔溫特斯》,黎族舞蹈《織月亮》……這些民族屬性清晰的作品,讓人們對它們所代表的民族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也讓人們從內心中油然而生一種對這些民族的親近感與好感②。除了歌舞表演之外,本臺晚會形式多樣,不僅把具有民族特色的獨弦琴與樂隊“搬”到了舞臺上,而且把馬頭琴、熱瓦甫等少數民族樂器與大提琴、小提琴、二胡等樂器也一同“請”上了舞臺,讓觀眾在短短的一個多小時的節目中,欣賞到了更多的民族藝術③。[考點對接]信息點① 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信息點② 中華文化呈現著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熔鑄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強烈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信息點③ 中華文化豐富多彩、博大精深。 [命題猜想]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展現了我國民族文化的繁榮。該熱點常考查中華文化的特點、中華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中華文化的力量等知識。[命題預測]1.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節目既異彩紛呈,極具民族韻味,又抒發了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感。從中可以看出 (  )①各民族文化是民族特性和中華文化共性的統一?、谥腥A文化呈現著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鄹髅褡逦幕嗷ゴ龠M,逐步走向趨同?、芨髅褡逦幕即碇腥A文化的前進方向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 A2.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精品力作薈萃,令人振奮和欣喜。舉辦此活動有利于 (  )①展示民族文化風貌,豐富和發展中華文化?、谠鰪姼髯迦嗣駥χ腥A文化的認同感,消除民族文化差異?、鄯睒s發展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 ④促進民族文化交流,吸收外來民族文化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 B3.盛世歡歌,民族和韻。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閉幕式晚會一開始便呈現出了一幅民族大團結的絢麗畫卷——由中央民族歌舞團表演的歌舞《我們是一家》拉開了晚會的帷幕。這首歌由壯、蒙古、回、維吾爾、藏等多民族歌手聯合演唱,為之伴舞的,是一群身穿不同民族服裝的舞蹈演員,將各民族的絢麗與多姿呈現在了同一個舞臺上,向全國人民甚至全世界展現了在祖國大家庭中少數民族昂揚的精神面貌和幸福生活。假如你是該晚會總導演,請從中華文化角度解讀安排這個節目的基本考量。答案 (1)通過電視、網絡等大眾傳媒,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把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2)通過節目來體現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特有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理解,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增強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強烈認同感、歸屬感和民族凝聚力,促進民族團結。(3)通過節目來彰顯中華文化的力量,因為中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勵中國人民戰勝困難的強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勵中華兒女共同創造祖國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4)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力量。節目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有利于高擎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
A組 基礎強化
2012年9月,“2012孔子文化節祭孔大典”在山東濟寧曲阜孔廟大成殿隆重舉行。據此回答1~2題。
1.兩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這一思想對中華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昂投煌狈从沉酥腥A文化具有的特點是 (  )
A.包容性 B.階級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
答案 A
解析 和而不同,兼收并蓄體現的是包容性。
2.孔子的主要言行,經其弟子收集整理編成《論語》一書,這本書成為儒家學派的經典。這說明 (  )
A.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B.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C.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
D.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成為中華文化的縮影
答案 C
解析 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故選C。
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家園和維系海外僑胞與祖(籍)國感情的精神紐帶。下列說法能夠證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一脈相承”的是 (  )
①發源于黃河、長江流域的中華文明歷經滄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漢字是由甲骨文演變而來的 ③北宋時的《資治通鑒》為后世所傳播,被統治階級所借鑒?、芪覈褡灞姸?,方言也較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查中華文化的特征之一:源遠流長。其中①是從時間歷程上證明,②是從漢字上證明,③是從史書典籍上證明,④體現的是博大精深,文化的民族性,不符合題干要求。
4.山東臨沂高度重視弘揚書法藝術,連續舉辦了九屆書圣文化節,建設了一批書法主題文化設施,掛牌了一批書法學校,擁有各類書法團體和書法藝術教育機構千余家,在全國形成了令人矚目的臨沂書法文化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①書法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 ②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鄱嘧硕嗖实闹腥A文化展示了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④書法藝術是中華文化所特有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C
解析?、馘e,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④錯,書法不是中國所特有的。
5.春節是我國大多數民族共同的盛大節日,但各民族過春節的形式各有不同,如漢族在除夕夜要合家吃年夜飯,長輩給未成年的孩童“壓歲錢”;布依族的除夕夜,全家人圍坐在火塘旁,整夜守歲;藏族則在除夕之夜,舉行盛大的“跳神會”,人們戴上假面具載歌載舞,以示除舊迎新,祛邪降福等等。這表明 (  )
①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②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畚覈褡逦幕亩鄻有浴、芪幕呢S富多彩反映了經濟的繁榮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答案 B
6.中國古典詩歌“無體不備,無體不善”,無論內容、風格、形式、技巧,均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成為后世效仿的典范。這主要體現了中華文化具有的特點是 (  )
A.博大精深 B.源遠流長
C.民族性 D.多樣性
答案 A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中華文化兩個基本特征的區別。材料對于中國古典詩歌的內容、風格等成熟到爐火純青地步的表述,說明了文化的具體內涵及博大精深。B、C、D均不符合題意。
7.有人說:中華文化是在臺灣人的骨子里,流在血液里,喝在水里,是DNA,能改變嗎?不能。這說明 (  )
A.臺灣文化通過中華文化表現出來
B.臺灣文化存在于中華文化之中
C.中華文化存在于臺灣文化之中
D.中華文化可以分為臺灣文化和大陸文化
答案 C
8.2012年8月6日,在第二屆中國·呼和浩特少數民族文化旅游藝術節——“全國少數民族器樂演奏會”上,有86名少數民族器樂演奏家參加,他們通過不同民族的器樂演奏,展示了各民族文化的特色與魅力。這從一個側面表明 (  )
①中華各民族的文化都代表著中華文化的前進方向 ②中華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壑腥A文化呈現著多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芨髅褡鍌鹘y文化相互交流、借鑒、融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表述錯誤;各具特色和魅力的民族文化在“全國少數民族器樂演奏會”上展出,體現了②③;材料沒有體現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融合,排除④。
B組 能力提升
9.2012年5月,一條名為《“︱”竟然是個漢字》的微博在網上瘋傳?!唉颉辈坏莻€字,念“gun”,而且還是個多音字。下列關于漢字的認識,正確的是 (  )
①漢字是中華文化的基本載體?、跐h字是中華民族綿延不絕的文明標志?、蹪h字是我國現階段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④漢字是最直觀、最常見、最豐富的傳媒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C
解析?、坼e誤,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④錯誤,口語是社會生活中最直觀、最常見、最豐富的傳媒。①②正確,故選C。
10.(2012·安徽高考)京劇、文房四寶、剪紙……這些極具傳統特色的“中國元素”,在歷史的演變中已成為人類文化寶庫中的瑰寶。這些“中國元素” (  )
①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谑侵腥A文化發展的力量源泉?、垠w現了中華文化 的博大精深 ④顯示了中華文化的個性特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審題時快速找到“傳統特色”“中國元素”“歷史的演變”這些有效的“題眼”信息是解答本題的關鍵。“題眼”信息明確告訴我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③④符合題意。①錯誤,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②錯誤,社會實踐是中華文化創新和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11.下圖為端午節的形象標志圖。該標志選用中國水墨風格的粽子外形,融合龍舟競渡、圖章等中國元素。端午節形象標志的“出爐” (  )
①體現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隗w現中華文化特有的優越性
③體現中華文化的地域性?、苡欣趥鞒兄腥A文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D
12.在科學醫學方面,成書于8世紀的藏族《四部醫典》是重要的醫藥學巨著。元代維吾爾族農學家魯明善撰寫的《農桑衣食撮要》被收入四庫全書,在我國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刈蹇茖W家扎馬魯丁的《萬年歷》,被元朝頒布實行。清代蒙古族科學家明安圖的《割圓密率捷法》已經涉及微積分的領域。這些材料說明 (  )
①祖國燦爛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谥腥A各族的文化具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③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④中華文化呈現著多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13.《人民日報》2012年8月2日報道,中醫在澳大利亞獲得了合法地位,正式納入國家醫療體系。中醫產生于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采用“四診”。唐代的孫思邈總結前人的理論并結合自身的經驗,收集了5 000多個藥方。兩宋時期,設立了翰林醫學院,醫學分科接近完善。近年來,中西醫相互補充、取長補短,中醫獲得了新的發展。
請結合中醫的發展過程,談談你對中華文化的認識。
答案 (1)中醫產生于原始社會,說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2)中醫經過歷代發展而逐漸完善,說明中華文化一脈相承。(3)中醫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出現多種治療手段、分科逐漸完善,說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4)中西醫相互補充、取長補短,使中醫獲得新的發展,說明中華文化的包容性特點有利于促進中華文化創造新的輝煌。
解析 材料以中醫國際影響的擴大為引子,回顧了中醫的發展歷程,并以小見大,折射出中華文化的進步與輝煌。關于中醫的發展歷程,材料主要提到三點,一是產生于原始社會并經過歷代發展,二是治療手段趨于多樣、分科日益完善,三是借鑒西醫長處而獲得新的發展,這些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特征及其包容性。
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所謂包容性增長,就是要在兼容各種文明的基礎上的健康增長,體現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方面。其中從全球視野看,文化的“包容性增長”應該允許多種文明共同繁榮進步,不能企圖用一種文明鏟除、取代另一種文明,也就是不能搞“文明的沖突”。
(1)結合材料一,分析中華文化包容性的意義何在,以及在全球化條件下怎樣才能使中華文化在包容中發展。
材料二 在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中國項目中,屬于少數民族文化的有:藏戲、青海熱貢藝術、《格薩爾》史詩、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侗族大歌、朝鮮族農樂舞、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在中國公布的第二批510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少數民族項目占48.6%。
(2)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分析為什么要大力發展少數民族文化。
答案 (1)①在全球化條件下,要強調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這種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外域文化的理解。②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要能夠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交流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積極成分,促進中華文化的創新與發展,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
(2)①民族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發展少數民族文化有利于增強其強烈的民族認同感。②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的驕傲。發展少數民族文化可以繁榮、發展中華文化。③文化與政治、經濟相互交融。發展少數民族文化有利于鼓舞少數民族同胞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民族團結。
解析 第(1)問,在解答時首先應該明確包容性的內涵:求同存異、兼收并蓄。然后明確包容性在自身文化發展中的作用。中華文化的包容性發展必須要處理好與其他民族文化的關系,所以具體措施應該指向文化交流的措施,可以從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態度、原則等角度來分析。第(2)問,要求回答發展少數民族文化的原因。需要在第(1)問的基礎上思考,現實依據——在全球化背景下,發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理論依據——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系、文化的作用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县| 南投县| 霍邱县| 桂林市| 昆明市| 夏邑县| 武陟县| 蛟河市| 清新县| 博客| 交口县| 邹城市| 长武县| 侯马市| 兴宁市| 凤庆县| 荥经县| 永善县| 剑阁县| 高密市| 深州市| 张北县| 清涧县| 芦山县| 温州市| 乌拉特前旗| 平顺县| 乐至县| 于都县| 云林县| 黑水县| 四平市| 岚皋县| 芜湖市| 石门县| 晴隆县| 普兰县| 荥经县| 永兴县| 沂源县| 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