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十五課 文化創新[考點展示]1.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2.文化創新的意義;3.創新與繼承的關系;4.創新與借鑒、融合;5.堅持文化創新的正確方向。核心考點一 文化創新的源泉和意義1.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1)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離開了社會實踐,文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人們就不能作出有價值的文化創造。(2)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動力。①社會實踐中不斷出現新情況,提出新問題,需要文化不斷創新。②社會實踐的發展,為文化創新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資源,準備了更加充足的條件。2.文化創新的意義(1)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與活力的重要保證。(2)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檢驗文化創新的根本標準。(3)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傳統文化才能煥發生機、歷久彌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滿活力、日益豐富。文化創新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證。3.文化創新的主體人民群眾從來就是社會實踐的主體,也是文化創造的主體。文化創新的靈感最終來自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總結 社會實踐與文化創新的關系(1)社會實踐決定文化創新,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檢驗文化創新的根本標準。(2)文化創新對社會實踐具有反作用,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提醒 文化創新的源泉是人民群眾所從事的社會實踐,文化創新的淵源是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中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二者不可混為一談。動態發布 命題特點2012福建高考·322012山東高考·222012江蘇高考·212011安徽高考·8 命題時主要通過展示國家或地方有關文化發展的鮮活材料,考查社會實踐對文化創新的作用以及文化創新的意義,主要考查課本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難度中等。命題點1 文化創新的源泉和主體典例1 (2012·福建高考)杜甫是“大地的詩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視著吾土吾民。他對公正的關切,對天下蒼生的關懷,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體驗。杜甫活著,他依然行走于大地……。這表明 ( )A.以人為本,維護人民利益始終是中華文化的價值追求B.立足實踐,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才能獲得藝術的永恒C.中華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華民族仁愛、中和的善良本性D.中華傳統美德以其先進性推動中華文化從歷史走向未來答案 B解析 杜甫獲得成就的原因在于他扎根于實踐,扎根于人民群眾,因而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均不能與題干對應。命題點2 文化創新的意義典例2 (2012·山東高考)茂腔是山東獨特的地方戲曲。由茂腔經典劇目《墻頭記》改編制作而成的茂腔動漫劇,既具有濃郁的民俗風情又不乏時尚元素,深受觀眾喜愛。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中華文化呈現著多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B.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與活力的重要保證C.大眾傳媒是實現傳統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D.不同地方文化存在著共性和普遍發展規律答案 B解析 材料體現出經典民族文化與時代精神結合,實現了文化創新,因而B項符合題意。 A、D兩項雖表述正確但與題干主旨無關;實現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是社會實踐,C項 表述錯誤。1.2012年6月,湖北省作協文學院和恩施市委市政府聯合舉辦了“湖北作家看恩施”采風活動。作家們通過自己的文字生動記錄了恩施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和諧幸福的生活,創作出了許多富有生命力的文章。作家進行文學采風活動是因為 ( )①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谖乃嚬ぷ髡咝枰蛉嗣袢罕娞撔膶W習 ③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④文藝工作者歷來是文化創造的主體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佗谡f法正確且符合題意。文學采風活動體現的是社會實踐對文化創新的作用,③說的是文化創新對社會實踐的反作用,故與題意不符;人民群眾是文化創造的主體,④說法錯誤。2.失去了創新能力的文化,意味著喪失了新陳代謝的機能,也意味著生命的衰竭,是沒有發展前途的。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是 ( )A.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B.推動文化的繁榮C.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D.發展先進文化答案 A解析 解答本題要抓住關鍵詞“根本目的”,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故選A。核心考點二 文化創新的途徑1.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立足于社會實踐,是文化創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2.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1)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文化創新必須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一方面,我們不能離開傳統文化,空談文化創新。另一方面,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2)面向世界,博采眾長文化創新必須加強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做到博采眾長。態度: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做法: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鑒,共同推動世界文化創新。原則:在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時,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3)在文化創新中,必須把握好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要堅持正確的方向,克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傾向。3.文化交流中“以我為主”和“海納百川”不矛盾(1)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有利于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競爭力,有利于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2)文化交流中“海納百川”表明文化競爭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文化之間可以相互借鑒、交流、融合、合作和共處。4.文化繼承、文化發展、文化創新三者之間的關系(1)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文化繼承是文化發展的必要前提,文化發展是文化繼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2)文化發展的實質,就是文化創新。文化創新,是社會實踐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3)文化繼承與文化創新。一方面,我們不能離開傳統文化,空談文化創新。另一方面,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總之,文化繼承、文化發展、文化創新三者緊密聯系,不可分割。圖示 文化創新的途徑與應克服的錯誤傾向提醒 回答如何進行文化創新時,除了從文化創新的途徑考慮,還可以從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發揮文藝工作者的聰明才智,文化創新需要從創新內容、形式和體制機制等角度考慮。動態發布 命題特點2012浙江高考·312012廣東高考·37(2)2011北京高考·252011江蘇高考·35(1)2010廣東高考·37(1) 結合具體材料考查對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和基本途徑的理解。主要考查學生獲取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難度中等。命題形式既有選擇題,也有主觀題。命題點1 正確對待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典例3 (2012·浙江高考)好萊塢電影《功夫熊貓》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國的,功夫是中國的,熊貓是中國的,場景是中國的,但熊貓阿寶怎么看都不像中國的大俠。這告訴我們( )①文化符號比文化精神更重要?、诜睒s我國文化應借鑒好萊塢的文化創新理念 ③繁榮我國文化的關鍵是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功夫熊貓》中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國的,但熊貓阿寶怎么看都不像中國的大俠,這體現了《功夫熊貓》中的文化元素既有中國的,又有世界的,同時說明了《功夫熊貓》創作是在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了文化創新,故②④當選。文化符號與文化精神都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因素,①表述錯誤;繁榮我國文化的關鍵是立足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和發展的重要根源,③觀點錯誤。故正確答案為B。命題點2 綜合考查文化創新的途徑典例4 (2010·廣東高考)閱讀下面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 掃墓、踏青、折柳、沐浴、吟詠等,體現了清明節緬懷、感恩和親近自然的文化傳統。近年來,網上祭奠、家庭追思、獻花遙祭等,為清明祭掃添增了新的表現形式;人文紀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覽等,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文化創新的途徑。答案 (1)立足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是清明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2)繼承傳統,推陳出新。發揚傳統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內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節約環保的綠色過節方式,注入體現時代要求的新內容。(3)博采眾長,以我為主。既吸取外來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國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4)堅持正確方向??朔笆嘏f主義”和“封閉主義”、“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傾向。解析 本題為限制類題型,僅考查文化創新途徑一個知識點,只要牢記文化創新途徑的知識,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即可。文化創新的途徑有:根本途徑(立足于社會實踐)、具體途徑(繼承傳統,推陳出新;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同時,還必須注意要反對的兩種錯誤傾向。3.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文化活力的增強離不開文化創新。進行文化創新要 ( )①促進文化與科技和經濟的融合,堅持把經濟效益放在首位②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④反對全盤西化的歷史虛無主義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 B4.不少優秀中國電影進入國際市場后,因為沒有用國際普遍接受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對國外觀眾吸引力有所下降。這要求我們 ( )A.在文化交流中,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B.正確處理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的關系C.在文化建設中,把握先進文化的方向D.正確處理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關系答案 D解析 沒有用國際普遍接受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這說明沒有正確處理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關系,故只有D符合題意。5.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是一個民族的標志,也是一個民族的驕傲?,F在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寶貴遺產,值得加以挖掘整理,使之轉化為當代的資源。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將于2013年10月在山東舉辦。2012年11月29日,藝術節山東省籌委會正式啟動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宣傳口號、宣傳畫征集活動。要求體現好“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的宗旨,體現時代特征和藝術特點,體現深厚的齊魯文化底蘊和山東人民熱情好客的精神風貌。藝術節期間將舉行豐富的文藝活動、眾多的藝術院團將搭建起省內外以及國內外文化藝術交流展示的平臺,為全國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紛呈、多姿多彩的藝術饗宴。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談談本屆藝術節給我們的文化創新有什么樣的啟示?答案 (1)文化發展的實質是文化創新,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也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本屆藝術節的作品反映人們的生活實踐,并在實踐中才得以創新。(2)著眼于傳統文化的繼承,做到繼承傳統,推陳出新。對待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藝術節吸收傳統文化的精華,并在創新中注入時代精神,使其煥發新的活力。(3)做到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是文化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藝術節期間,中外文化彼此交流借鑒,取長補短,促進共同的發展。(4)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也是文化創造的主體。創作者只有關注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需求,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從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中汲取營養,才能創作出人民群眾喜愛的作品,才能長期流傳,歷久彌新。易錯點1 文化創新來自創作者的靈感,文化創新主要靠創作者的聰明才智提醒 文化創新與創作者的聰明才智分不開,但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人民群眾是文化創新的主體。矯正訓練1 近幾年來,很多新詞由于能夠“淋漓盡致、言簡意賅”地表達網友對一些社會現象的感嘆或期望,而迅速在網絡上走紅。這表明 ( )A.文化創新是文化發展的根源B.文化創新來源于作者的靈感C.文化創新的途徑是推陳出新D.文化創新是社會實踐的需要答案 D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化創新的源泉的理解。一些新詞語的出現和流行滿足了網友表達對一些社會現象的感嘆或期望的需要,這體現了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D正確。A、B說法明顯錯誤;C在材料中未體現。易錯點2 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是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提醒 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但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矯正訓練2 有一位藝術家說過:“藝術是喜新厭舊的,任何重復必然會使人產生疲倦。”這句話對藝術工作者的啟迪是 ( )A.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與活力的重要保證B.實現文化創新就要拋棄一切舊的文藝形式C.促進民族文化繁榮是藝術創作的根本目的D.實現文化創新就要避免出現任何與過去重復的東西答案 A解析 文化創新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故B、D錯誤;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故C錯誤。材料強調的是創新對藝術的重要性,故A正確。易錯點3 混淆文化創新的源泉、根基、淵源和主體提醒 文化創新的源泉是社會實踐,根基是傳統文化,淵源是一切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中的優秀成果,文化創新的主體是人民群眾。矯正訓練3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風尚,如荀子說,“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呂不韋說,“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師者也”等。傳承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正確的態度是 ( )①要在繼承中發展?、谝獙ζ渥⑷霑r代精神?、郯阉鳛槲幕瘎撔碌脑慈、馨阉鳛槲幕ㄔO的寶貴資源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 A解析 文化創新的源泉是社會實踐,傳統文化是文化創新的根基,③錯誤。易錯點4 不能正確處理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提醒 對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都要做一分為二的分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矯正訓練4 魯迅先生在談到如何對待外來思想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時說:“此所為明哲之士,必洞達世界之大勢,權衡較量,去其偏頗,得其神明,施之國中,翕合無間。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取今復古,別立新宗……”這段話告訴我們對外來思想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必須 ( )A.堅持拿來主義,全盤吸收B.堅持排外主義,全盤否定C.辯證對待,吸收其精華,剔除其糟粕D.區別對待,吸收傳統文化,排除外來文化答案 C解析 對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既不能全盤吸收,也不能全盤否定,故A、B、D錯誤,只有C正確。從《中國好聲音》的成功看文化創新熱點解讀 命題前瞻[背景掃描]《中國好聲音——The Voice of China》,是由浙江衛視聯合星空傳媒旗下燦星制作強力打造的大型勵志專業音樂評論節目,源于荷蘭節目《The Voice of Holand》,于2012年7月13日正式在浙江衛視播出。在選秀節目普遍走入低谷的今天,《中國好聲音》開播不到兩個月,其收視率就達到“秒殺”同行的地步。究其原因主要有:首先,它以新聞的視角和公益的訴求,以溫暖勵志的人文情懷鼓勵人們通過艱苦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①。其次,它引進荷蘭《The_Voice_of_Holand》的電視節目制作版權,并加以本土化改造②。再次,它的選手大多來自普通百姓,他們的人生經歷讓節目具有草根色彩,更能引起百姓共鳴③。[考點對接]信息點① 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創作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作品。信息點② 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在內容和形式上進行創新。信息點③ 立足于實踐,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創作中的主體作用。 [命題猜想]《中國好聲音》開播不到兩個月,收視率就達到“秒殺”同行的地步。高考可能結合這一熱點考查文化創新的途徑、發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等知識。[命題預測]1.音樂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自2012年7月13日在浙江衛視首播以來,已成為這個夏天中國大地最“紅”的聲音。隨著節目的走紅,大腕評委和草根歌手彼此真誠平等互動的場景以及選手們的美妙歌聲、溫情故事在網絡上不脛而走,向社會傳遞了巨大的“正能量”。這說明 ( )①文化對人具有深遠持久的影響 ②文化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影響?、鄞蟊妭髅绞乾F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④大眾文化決定著社會發展的方向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答案 A2.購買席卷海外的音樂颶風《The Voice》版權,一改過去部分電視選秀節目以毒舌、炒作、緋聞為賣點的作風,以振興樂壇、培養巨星為己任,以真聲音、真音樂為唯一宗旨,頂級導師坐鎮“相馬”,“歷史性”的節目制播分離……《中國好聲音》一經開播,便大獲好評?!吨袊寐曇簟帆@得成功的奧秘在于 ( )①發揮了大眾傳媒在文化傳播方面的特點和優勢?、趫猿至苏_的方向,發揮了優秀文化節目的育人功能 ③汲取外來成果并對傳統節目先繼承后發展?、軐鹘y的文化節目在內容和形式上進行了創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3.《中國好聲音》是一檔從荷蘭引進的節目,原節目模式的開發商為浙江衛視提供了幾百頁的節目制作寶典。《中國好聲音》考慮到中國觀眾除了聽歌唱,還喜歡聽故事的收視習慣,增加了更多對聲音背后故事的挖掘?!吨袊寐曇簟返某晒o我們的啟示有 ( )①實現文化創新,需博采眾長?、谠谖幕涣?、借鑒與融合的過程中,要充分吸收外國的文化成果?、劢梃b外來文化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芪胀鈦砦幕欢ㄒ3置褡逄厣獳.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 AA組 基礎強化1.中華民族5 000年燦爛輝煌的歷史,令國人自豪,但這也會使人們產生文化惰性,變成文化“啃老”,只靠重拍、戲說、改寫前人的經典過日子。這告訴我們 ( )A.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B.文化發展的實質在于文化創新C.文化繼承是文化創新的基礎D.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答案 B2.宋代理學家朱熹在他的詩中寫到:“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它說明的道理是 ( )A.實踐是文化創新的目的B.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C.實踐是文化創新的途徑D.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手段答案 B解析 依據詩的意思,要進行文化創新必須進行社會實踐,故選B。3.動漫不僅使電視熒屏更精彩,而且形成了動漫游戲出版物、音像制品、動漫游戲產品的動漫產業。這說明 ( )A.文化創新可以促進文化產業的繁榮B.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動力C.文化創新的需要來自社會實踐D.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相互決定答案 A解析 動漫作為一種創新的文化形式,形成了動漫游戲出版物、音像制品、動漫游戲產品的動漫產業,故A項正確。B、C兩項說法正確,但與題目不符,應排除;D項錯在“相互決定”。4.“無論您的五官會跳舞還是脖子會唱歌,只要您肯秀出絕活,就有機會登上《我要上春晚》的舞臺。只要您身懷才藝,富有創意,擁有夢想,您就是我們要找的人!”這則“開門辦春晚”的廣告內容,從文化生活角度看,強調了 ( )A.文化創新能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B.人民群眾是文化創新的主體C.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D.政府履行組織文化建設的職能答案 B解析 春晚的節目來源于人民群眾,說明人民群眾是文化創新的主體,B項符合題意。A、C兩項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不是從文化生活角度講的。5.漫畫《老樹發新芽》體現了 ( )A.傳統文化具有絕對穩定性B.文化創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C.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D.文化創新需要繼承傳統,推陳出新答案 D解析 “老樹”指漫畫中的《紅樓夢》等傳統文化,“新芽”指漫畫中的《公關學》等新文化,故“老樹發新芽”寓意是在繼承傳統文化基礎上的文化創新,D項正確。A項錯誤,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B、C兩項觀點偏離漫畫的主旨。6.一首《梁祝》歷經50年不衰。曲作者之一何占毫說,這首曲子是浙江農民原創的,因為里面有很大部分運用了越劇和昆曲的表演因素;它也是小提琴民族化、用西方樂器演繹民族旋律的經典之作??梢? ( )①文化創新的需要來自社會實踐?、谖幕瘎撔卤仨毨^承傳統、推陳出新?、畚幕瘎撔卤仨毭嫦蚴澜纭⒉┎杀婇L?、芪幕诎l展的基礎上繼承和交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 材料說明了文化創新必須繼承傳統、必須借鑒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故選②③組合。①不合題意;文化應該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④錯誤。7.當我們的商家在為情人節、圣誕節大作促銷宣傳時,我們過了幾千年的端午節卻被其他國家申報為文化遺產;當我們習慣性地只是在元宵節買湯圓、端午節買粽子、中秋節買月餅時,當我們把春節和“七天假”等同時,我們流傳了幾千年的優秀傳統,沉淀了幾千年的文化底蘊被忽略了。這啟示我們在吸收洋文化時,應當做到 ( )A.以我為主,為我所用B.全面學習,一切照搬C.繼承傳統,推陳出新D.相互尊重,交流為主答案 A解析 抓住題目的關鍵詞——在吸收洋文化時,也就是考查文化創新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應注意的問題。B錯誤,C、D兩項不符合題意。8.2012年4月,商務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了由14個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的若干意見》,強調中醫是我國優秀的傳統醫學,但現在全國中醫除了數量少、業務量不足,在治療方面也面臨“中醫西化”的尷尬局面。“中醫西化”的現狀所反映的不良傾向是 ( )①封閉主義?、谑嘏f主義?、勖褡逄摕o主義?、軞v史虛無主義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 “中醫西化”不良傾向反映的是一味推崇外來文化,根本否定傳統文化的傾向,即“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故選B。B組 能力提升9.一位參加“走轉改”(即“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的記者在采訪手記中寫道:越走近基層,越能觸摸到現實的堅硬,也越能感受到希望的生長。這說明 ( )A.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B.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必然要求C.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D.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答案 A解析 “走基層”就是深入社會實踐,故選A。C、D兩項雖然表述正確,但與材料無關,應排除;B項表述顛倒了兩者關系。10.認真觀察下面漫畫,請你從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的寓意出發,選擇漫畫的主題,最貼切的是 ( )A.經驗:發展的絆腳石B.常規:成功者的夢囈C.傳統:創新的墊腳石D.細節:成敗的關鍵答案 C解析 “阻礙我們進步的是已知的東西”說明文化創新跟傳統有關,故選C。11.(2012·江蘇高考)100年來,中華書局以出版古籍和經典為特色。如今他們把自身的定位從“傳承者”擴展為“傳播者”,既出版古籍學術著作,又出版面向大眾的“解讀經典”式圖書,豐富了文化市場,受到了讀者的廣泛歡迎。由此可見 ( )A.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載體B.文化發展要兼收并蓄C.文化融合離不開博采眾長D.文化繁榮要銳意創新答案 D解析 中華書局自身定位的改變豐富了文化市場,受到讀者的廣泛歡迎,其根本原因在于創新,D項符合題意。A項強調了文化的特點;B、C兩項強調了文化的借鑒和融合,均不符合題干主旨。12.漫畫《不能讓中國新生代姓“西”》告訴我們 ( )A.傳統文化是一種惰性的力量和保守的因素B.我國悠久的文明進程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C.在經濟全球化中要加強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教育D.我們要有選擇地借鑒和吸收外來文化答案 D13.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農民運動會于2012年9月在河南省南陽市舉辦,吉祥物“牛牛”是向全社會征集一年半后從廣大群眾創造的316件應征作品中選拔出來的。創作者在創作這一形象的過程中大量征求群眾意見,深入實際,廣泛調研,全面收集各類素材。這一形象的原形取自南陽黃牛,充分體現出南陽傳統的地域特色,同時也傳遞出農民、農村與農業的內涵。作品經過擬人化與卡通化等現代手段設計后,動作強勁,姿態動感,彰顯農民運動員的力量與速度,也表達出國際體育運動“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精神,具有濃厚的中原韻味和鮮明的藝術特色。陽光又可愛的“牛牛”腳踏祥云,歡笑著大步走來,洋溢著激情和活力,表現出南陽人民正以主人翁的熱情歡迎全國的農民朋友相聚南陽,共迎體育盛會,共慶豐收,分享喜悅。結合材料分析南陽農民運動會吉祥物的設計過程是怎樣體現文化創新的。答案 (1)“牛?!钡脑O計立足于社會實踐,根植于南陽“三農”經濟。(2)“牛牛”的設計向全社會征集方案,發揮了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3)“牛?!钡脑腿∽阅详桙S牛,既體現南陽傳統的農耕文化特色,又融入時代元素,繼承了傳統,推陳出新。(4)農運會吉祥物的設計把農運會的理念和國際體育精神有機結合了起來,堅持了面向世界,博采眾長。(5)在設計“牛牛”的過程中堅持了正確方向,表現出南陽人民以主人翁的熱情歡迎全國的農民朋友相聚南陽,共迎體育盛會。14.材料一 一座城市的發展如果只有現代建筑,沒有文化底蘊,那一定是非??菰锏模瑳]有競爭力的。事實上,在城市的擴建與文化遺產的保護上往往發生沖突。有人認為:發展是硬道理,文化遺產的保護應該為經濟建設讓路,而不應成為經濟建設的“包袱”。材料二 舊城改造中保護傳統建筑是一項現實課題,很多地方采取“修舊如舊”的策略,通過改建翻新,有歷史意義的舊建筑外貌被保留下來,內部裝修則體現現代理念,滿足群眾生活和現代文明的需要。(1)請你運用文化生活的相關知識評析材料一中的觀點。(2)結合材料二,從文化角度說明舊城改造中如何在保護傳統的同時加以創新?答案 (1)①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精神力量,可以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和個人成長都會產生影響。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交融,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②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它不僅對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2)①一方面,不能離開傳統文化,空談文化創新。如果漠視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性繼承,就會失去文化創新的根基。另一方面,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創新,表現在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的努力之中。②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文化創新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朔笆嘏f主義”、“封閉主義”、“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傾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