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元綜合提升1.《文化生活》內綜合(1)運用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的關系說明應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2)運用文化的作用說明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意義。(3)要弘揚中華文化、培養中華民族精神應正確處理繼承與發展、創新的關系,正確處理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2.與《經濟生活》的綜合運用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方面的知識,分析我國應如何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培育企業文化、流淌道德血液。3.與《政治生活》的綜合(1)運用政府職能,分析說明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必然性和重要性。(2)運用中華各民族都對中華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說明如何處理我國的民族關系。(3)運用政府的職能,分析如何發展中華文化。4.與《生活與哲學》的綜合(1)運用聯系的觀點分析說明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意義。(2)運用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或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原理,分析說明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意義。(3)運用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原理或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原理,分析說明中華文化與中華各民族文化的關系。(4)運用聯系的觀點,分析說明不同地域文化存在差異的原因。(5)運用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分析說明如何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答題模板6 “措施”類主觀題“措施”類設問一般以“措施”、“建議”、“要求”、“做”、“如何”等字、詞為題眼,要求學生對有關問題提出解決的措施。“措施”類設問能直接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高考中最常用的一種設問方式。此類設問是靈活多樣的,既可以讓學生直接提出有關解決問題的措施或對策,也可以讓學生給有關主體(如黨、國家、企業、消費者等)針對某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建議。(2011·福建高考)鄭和七下西洋,祈“和順萬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時進行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朝貢貿易;林則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孫中山考察各國興衰,指出“國力之盛衰強弱,常在海而不在陸”。早期西方海上列強通過殖民擴張和掠奪性貿易爭奪海外市場和資源,大力開發和經營海洋。美國海權論創始人馬漢指出:“所有帝國的興衰,決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中國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張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根據材料所給的信息,請你運用中華文化包容性的知識,就樹立正確的海洋意識提出建議。例題剖析 此題要求我們運用文化包容性的知識提出建議。聯系課本知識我們知道文化包容性是指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回答時聯系課本知識,結合材料從兩個方面提出建議即可。答案 (1)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2)要求我們能與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處,求同存異,建設和諧海洋,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3)要求我們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積極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反對海洋霸權主義。一是聯系課本尋答案。我們學習和掌握知識的目的便是為了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所以在解答“措施”類題目時首先要做的便是聯系課本,看看課本上有沒有給我們提供解決這一問題的措施和方法。二是聯系材料尋答案。在答題過程中要看看材料給解答這個問題提供了哪些有用的信息,如材料中有沒有反映出什么問題,如有,就可對癥下藥提出措施;再如材料中有沒有成功的做法,如有,也可借鑒,提出措施,等等。三是落實主體尋答案。在答題過程中可考慮不同的主體在解決某一問題中負有怎樣的責任,該做出怎樣的努力。失分警示 “措施”類設問在解題過程中,聯系課本的內容學生會答得好一些,但要求學生聯系材料分析的答案或落實主體分析的答案則會相對答得較差一些。這既有能力方面的原因,更有習慣方面的影響。所以,我們在平時的練習考試中要強化自己聯系材料和尋找主體的意識和習慣,而不要遇到題目,不假思索,拿來就寫,這是非常有害的。材料一 當今世界文化軟實力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作用愈來愈凸顯,這是一種更高層次上的競爭。文化軟實力對內要解決凝聚力和創造力的問題;對外要解決闡釋力參與力的問題。任何國家和民族都是憑借文化的獨特性和內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它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基因身份證”一個社會如何才能有活力?從最基礎來看,物質利益是一個社會往前走的動力。但是當物質利益滿足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再起作用的就不是物質利益,而是價值追求了,只能靠文化來產生。對外要解決闡釋力。要對國際社會解釋中國社會發展的正當性,靠什么解釋?意識形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把文化的全部功能屬性發揮出來,多層面、全方位去“風雨化人”。其次是解決參與力問題。現代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不僅要成為世界文化百花齊放中爭奇斗艷的一枝奇葩,更要成為世界文化演進中大有作為的參與者。為世界文化注入“中國元素”,提供“中國理念”。(1)結合材料一,運用“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的知識分析,如何提高中華文化闡釋力和參與力?材料二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2)在“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過程中,當代中學生應從哪些方面去努力?答案 (1)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要挖掘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用獨特的文化魅力來提高闡釋力和參與力。②中華文化具有很強的包容性。要堅持求同存異、兼收并蓄,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加強中外文化交流。吸收和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用開放的文化心態來提高闡釋力和參與力。③中華民族精神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是中華民族之魂。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用我們的精神風貌去贏得理解與尊重。④中華民族精神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豐富和發展的。要立足世情國情,不斷賦予傳統文化時代內涵,用與時俱進的文化品質來增強認同,擴大影響。(2)①投身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為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作貢獻,做新時期中國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和建設者。②正確對待傳統文化,處理好繼承、發展和創新的關系。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做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④正確區分先進文化與落后文化、腐朽文化,提高文化鑒別能力。⑤正確處理好科學文化修養與思想道德修養的關系,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⑥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