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4屆高三政治一輪復習精品教案+練習:4.11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4屆高三政治一輪復習精品教案+練習:4.11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必修1)

資源簡介

第十一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考點展示]
1.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及其表現;跨國公司;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2.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對外開放;國際經濟組織;國際經濟合作;“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
核心考點一 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及影響
1.經濟全球化,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
2.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主要內涵 經濟意義
生產全球化 世界各國在生產領域的國際分工與協作 有利于世界各國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節約本國社會勞動,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貿易全球化 國際貿易規模擴大,世界各國參與交換的商品種類不斷增加 節省社會勞動,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
資本全球化 資本在國際間流動 促進了世界各國的合作與經濟的發展
點撥 生產全球化是基礎,決定著貿易全球化與資本全球化的發展;反過來,貿易全球化與資本全球化的發展又進一步促進了生產全球化程度的提高。
3.全面認識經濟全球化
實質 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
積極作用(利) 經濟全球化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發展;經濟全球化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消極作用(弊) 經濟全球化由發達國家主導,使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兩極分化更加嚴重;各國經濟聯系在一起,使一國經濟波動可能殃及他國,甚至影響全世界,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極大威脅
應對 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范風險,勇敢地迎接挑戰,同時積極推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注意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對世界經濟既存在促進作用,也存在消極影響,但不管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每個國家都無法把經濟全球化拒之門外。既不能放松保護國家經濟安全的警惕,也不能拒絕融入國際社會。
動態發布 命題特點
2012海南高考·24 此考點一方面采用選擇題的形式考查有關經濟全球化的基本知識,另一方面采用主觀題的形式考查學生運用該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011江蘇高考·34
2010江蘇高考·12
命題點1 經濟全球化的含義
典例1 (2010·江蘇高考)為了防止希臘債務危機蔓延對歐元產生負面影響,2010年5月10日,歐盟各成員國達成協議拿出7 500億歐元救市。受此消息影響,全球匯市和股市立即出現反彈。這表明 (  )
A.歐盟是最具代表性、權威性的國際組織
B.一國經濟發展必然影響他國經濟發展
C.世界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相互聯系
D.跨國公司促進資本在國際間快速流動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歐盟舉措引起全球匯市和股市反彈,正說明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相互聯系,即C。當今世界最具代表性和權威性的國際組織是聯合國,A項錯誤;B項“必然影響”的說法過于絕對;材料內容并未說明跨國公司對于資本流動的作用,D項不符合題意。
命題點2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典例2 (2012·海南高考)閱讀材料,完成下題。
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經濟全球化對世界各國產生了深遠影響。
材料一 2008年以來,包括美、日等發達國家以及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在內的二十國集團(G20)日益成為繼八國集團(G8,由美、日等發達國家組成)之后全球重要的經濟合作平臺,在國際經濟治理機制中,發展中國家更加平等地與發達國家對話,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2010年發展中國家的GDP占全球的45%。
材料二 根據2008年的改革方案,發展中國家在IMF(187個成員國)中的投票權比例從40.5%上升為42.1%,發達國家則相應地由59.5%下降為57.9%。其中,投票權居前10位的國家中有4個發展中國家,他們的投票權合計占14.18%,中國的投票權為3.65%,居第六位,美國的投票權為16.74%,居第一位且擁有對重大決策的否決權。
根據材料和所學經濟生活知識,概括當前世界經濟的主要特點,并指出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答案 (1)特點: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發展中國家相對崛起,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2)影響:把世界各國更加緊密聯系在一起,促進了經濟合作與發展,加劇了全球經濟不穩定,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威脅。
解析 本題第一小問結合材料與教材知識,概括當前世界經濟的主要特點,是對教材知識的再現,容易回答,即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注意不能只答經濟全球化。第二小問談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也屬教材知識。
1.假如A國和B國生產數量、質量和規格完全相同的服裝和手機,其消耗的勞動量如圖所示,A、B兩國之間如果進行貿易,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時,最有可能的是 (  )
A國 B國
服裝 10 25
手機 20 15
A.A國既擴大服裝生產,又擴大手機生產
B.A國既縮小服裝生產,又縮小手機生產
C.A國擴大服裝生產,縮小手機生產
D.B國擴大服裝生產,縮小手機生產
答案 C
解析 由表格可知,A國生產服裝占優勢,B國生產手機占優勢,因此A國應擴大服裝生產,縮小手機生產;B國應擴大手機生產,縮小服裝生產。
2.歐洲債務危機繼續惡化,而大洋彼岸的美國又生事端。備受關注的美債談判不歡而散,并殃及全球資本市場,美國股市暴跌,原油、黃金等也紛紛創出新低。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全球性債務問題將直接威脅全球經濟增長,而各國股市依然兇多吉少,二十國集團(G20)、七國集團(G7)和歐洲央行紛紛召開會議,尋求對策。這表明 (  )
①經濟全球化是全球經濟發展風險的根源 ②經濟全球化帶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穩定性 ③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發行國債不再是彌補財政赤字的有效辦法 ④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更需要世界各國加強合作,共同應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D
核心考點二 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1.對外開放的新階段
(1)世界三大經濟組織:世貿組織、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有:非歧視原則、市場準入原則、互惠原則、公平競爭與公平貿易原則,以及貿易政策法規透明原則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視原則,包括最惠國待遇原則與國民待遇原則。
提示 世貿組織最重要的原則是非歧視原則,這一點在試題中是常考考點。
(3)加入世貿組織的作用:是我國應對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戰略決策,標志著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贏得了良好的國際環境,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動了開放型經濟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收入與生活水平。
消極影響:加入世貿組織對我國也是嚴峻挑戰,國際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深入地與國內市場的競爭結合在一起,面臨的經濟風險也會顯著增加。
2.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對外開放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我國的對外開放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
3.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1)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原因
①外因: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新形勢。
②內因:發展市場經濟和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的需要。有利于優勢互補,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優化資源配置,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2)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基本戰略: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
比較 引進來 走出去
含義 “引進來”是指利用國外的資金、先進技術、關鍵設備等 “走出去”是指通過到境外投資辦廠、海外并購、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輸出等各種形式,與其他國家進行經濟技術合作
原因 改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資金不足、技術和管理落后的狀況 全面提高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的要求,從“引進來”到“走出去”意味著我國對外開放發展到了一個新層次
要求 擴大外資利用規模,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發揮利用外資在推動自主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支持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加快培育我國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
(3)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原則: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4)防范經濟風險,維護國家的經濟安全。我們要有規則意識和利用世貿組織規則的本領,要有經濟安全的防范意識,有應對別國反傾銷和反別國傾銷的策略。
動態發布 命題特點
2012廣東高考·29 本考點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從近幾年的高考情況看,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實施“走出去”戰略成為高考的重點,選擇題和主觀題都有,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相關知識,靈活地分析和解決問題。
2012浙江高考·26
2012北京高考·38(1)
2011江蘇高考·12
2011新課標全國卷·13
命題點1 世貿組織
典例3 (2012·廣東高考)在2011年世貿組織第八次部長級會議上,各成員普遍認同應加強世貿組織的作用,呼吁抵制貿易保護主義,但在多邊貿易機制未來方向性問題上存在明顯分歧。據此,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
①各成員的地位是平等的,權利是對稱的 ②世貿組織推動國際分工和資源的全球配置 ③各成員間的共同利益是國際合作的基礎 ④多邊貿易機制的發展能消除競爭和沖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本題的題眼是世貿組織成員的共同聲音和分歧,各成員普遍認同加強世貿組織的作用,抵制貿易保護主義,說明各成員有共同利益,③符合題意;在多邊貿易機制未來方向性問題上存在分歧,說明各成員地位是平等的,權利是對稱的,①符合題意。經濟全球化推動國際分工和資源的全球配置,②說法錯誤;多邊貿易機制的發展使競爭更加有序,可以減少沖突,消除競爭和沖突表述錯誤,④不正確。
命題點2 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典例4 (2011·大綱全國卷)2000年至2010年,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對外貿易快速發展。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的貿易統計數據如下圖:
從上圖可以看出我國 (  )
①進出口產品結構更加優化 ②進出口對GDP拉動作用逐漸增強 ③開放型經濟水平進一步提升 ④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已經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我國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出口增長強勁。同時在進口方面,我國也加大了高新技術產品的份額,①③符合題意。圖中信息只反映了我國部分進出口商品所占份額的變化,并沒有反映總量變化及其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故②不符合題意;④說法不準確,且在圖中沒有體現。
      柱狀圖選擇題解法
   柱狀圖試題可通過橫縱比的方法解答。縱比,在不同年
份中看變化,找趨勢,一般是“求同”;橫比,在項目數量大
小的比較中找差距,一般是“求異”。柱狀圖反映變化的三種
情形,第一,增加:上升、變多、加快等;第二:持平:穩定、
不變等;第三,下降:減少、低于等。
命題點3 “走出去”戰略
典例5 (2012·北京高考)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實施“走出去”戰略成為對外開放新階段的重大舉措。
讀圖,描述外商直接投資和對外直接投資在各階段變化的基本特點,并說明加快對外直接投資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意義。
答案 (1)第一階段,我國開始引進外商直接投資,對外直接投資很少。第二階段,外商直接投資快速增長,對外直接投資略有增加。第三階段,外商直接投資與對外直接投資均快速增長。(2)對外直接投資是“走出去”的重要方式,可以加快培育我國的跨國公司和知名品牌。利用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源,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更好地與各國合作,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解析 第一個問題要抓住“外商直接投資”“對外直接投資”“各階段”“基本特點”等信息,回答問題要從各個階段入手,分別描述兩種投資呈現的特點。由圖我們可以看出:第一階段我國已經引進外資,對外直接投資很少;第二階段外商直接投資快速增長,而對外直接投資僅略有增長;第三階段兩種投資都快速增長。第二個問題要快速找到“對外直接投資”“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意義”這些信息,對外直接投資是我國“走出去”的重要形式,于是本問就轉化成了“走出去”的重要意義。
3.為解決原材料價格上漲問題,我國某鋼鐵集團先后在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等國投資8個鐵礦石資源項目,爭取在2015年實現鐵礦石的自給自足,并使之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該事例說明,我國擴大對外投資 (  )
①是大力提高經濟對外依存度的客觀要求 ②使對外開放上升到一個新層次 ③有利于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④是優化利用外資的重要表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4.材料一 2010年和2011年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情況圖
注:我國民營企業2010年出口同比增長42.2%,進口同比增長56.6%;2011年出口同比增長32.2%,進口同比增長42.9%。
材料二 近年來,我國對外貿易面臨著嚴峻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世界經濟增長放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各類風險明顯增加;國內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市場變化多端。基于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有關部門發布了《關于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積極開展境外投資的實施意見》。
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經濟信息。并結合材料,從經濟生活角度看,分析民營企業怎樣才能更好地走出去?
答案 (1)2010、2011年,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都有較快增長,且出口大于進口;2011年較2010年進出口增速均有所下降。
(2)企業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增強規則意識和利用規則的本領;注意防范投資風險。
易錯點1 對經濟全球化的三個表現區分不清
提醒 判斷經濟全球化的表現,生產全球化是強調在生產領域,貿易全球化強調在交換領域,資本全球化強調在投資領域。
矯正訓練1 美國福特公司設計的萊曼汽車,設計在德國,制動裝置制造在韓國,燃油泵生產在美國,自動驅動器生產在加拿大,發動機生產在澳大利亞……一部整車的生產從設計到裝配涉及8個國家,這反映了 (  )
A.生產全球化 B.資本全球化
C.貿易全球化 D.市場全球化
答案 A
解析 材料涉及的是生產領域的經濟全球化。
易錯點2 不能準確區分經濟全球化的不利影響
提醒 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強調的是,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拉大;經濟全球化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強調的是,由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起主導作用,某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波動會帶來全球經濟的波動。
矯正訓練2 持續蔓延的歐債危機,使全球金融體系和經濟面臨新的考驗,絕大多數國家都將本國GDP的預期增長率下調。這表明經濟全球化 (  )
①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 ②使各國經濟聯系更加密切③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 ④也意味著風險全球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①不符合題意。
易錯點3 “引進來”與“走出去”區分不清
提醒 “引進來”是引進國外的資金、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走出去”是指到境外投資辦廠、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輸出等各種形式,與其他國家進行經濟技術合作。
矯正訓練3 (2012·浙江高考)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浙江民營企業加大海外投資力度,尤其是一批龍頭企業從2011年開始集體發力參與國際并購,有的還把工廠開設到歐美國家。浙江民營企業上述舉措的意義在于 (  )
①拓展經濟發展空間,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 ②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 ③加快產業轉移,充分發揮我國勞動力資源優勢 ④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形成參與國際競爭新優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從題干中我們看出,是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拓展了企業的發展空間,有效配置了資源,有利于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有利于進一步抵御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①②符合題意。發揮我國勞動力資源優勢、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屬于“引進來”的具體措施,與題旨不符。故正確答案為A。
易錯點4 出口越多越好
提醒 出口是進口的基礎,出口可以擴大本國商品的銷量,可以賺取外匯,保證必要的進口。但并不意味著“出口越多越好”。
矯正訓練4 浙江省是外貿大省,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2010年浙江省出口額達1 804.8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35.7%,勞動密集型產業將浙江省的工業基礎和勞動力資源的比較優勢有效地轉化成了出口優勢,成為浙江省外貿出口保持良好增長勢頭的基礎。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快速增長,但比重仍偏低。這說明浙江省 (  )
①出口越多越有利 ②出口商品結構不太合理 ③出口增長方式是粗放型 ④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本題易誤選C,對出口的作用要辯證地分析。出口是否越多越好要看具體條件,①說法絕對化;材料中說的是對外貿易而不是“走出去”戰略,④排除。題干材料主要反映了浙江省出口商品結構不合理和出口增長方式是粗放型,②③正確。
易錯點5 應對貿易保護主義和被反傾銷,應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
提醒 面對貿易保護主義和被反傾銷,當務之急是研究世貿組則規則,制定切實有效的策略,靠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是不能解決的。
矯正訓練5 2011年是中國入世十周年,加入WTO后,中國企業經歷了“苦”與“樂”相伴的10年。一方面,入世給中國企業創造了一個很好的市場環境,增強了其融入世界市場的力度;另一方面,入世也使中國企業生產的商品面臨著大量貿易保護主義舉措,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WTO被反傾銷最多的成員。對此,我們要 (  )
①深入研究和充分利用世貿組織規則 ②制定應對反傾銷和貿易摩擦的策略 ③加強管理,提高我國企業生產效率 ④優化出口結構,堅持以質取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應對貿易摩擦 維護國家利益
熱點解讀 命題前瞻
[背景掃描]2012年9月6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稱,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目前歐洲是全球光伏產品的最大市場,也是中國光伏最大的出口市場。①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到歐盟的金額約為204億美元,其份額已達中國光伏企業出口的57%。 [命題猜想] 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出口產品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國外對華反傾銷已嚴重影響了我國出口貿易的發展,也阻礙著我國企業海外發展戰略的實施。積極應對及研究反傾銷策略是我國對外貿易方面的重要任務。如何應對反傾銷也成為高考考查的重點。[命題預測]1.對中國外貿企業來說,2012年的“寒冬”來得 更早。中國與其他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摩擦增 多,上半年我國共遭遇了18個國家和地區發 起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共計40起,同比增 長了38%。我國外貿企業要順利度過“寒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2012年11月7日作出終裁,對從中國進口的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雙反”)關稅。美國將對中國產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征收18.32%至249.96%的反傾銷稅,以及14.78%至15.97%的反補貼稅。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過分依賴國外市場,在關鍵技術和工藝方面與國外相比差距明顯,②我國很多光伏企業低價競爭,不斷壓縮利潤空間。中國企業為了更長遠的生存和發展,自身需要考慮積極轉型,開拓產業鏈條,在市政建設和民用生活中開發并推廣光伏產品。③目前,全球光伏產業發展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限制中國光伏電池產品,不僅傷害雙方產業的利益,④也將破壞全球光伏產業和清潔能源的健康發展。一些專家建議,中國光伏行業需團結起來積極抗辯應訴⑤。[考點對接]信息點① 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立足于國內市場,積極開拓國際新市場,開拓發展空間。信息點② 企業應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外貿競爭力,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信息點③ 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優化出口商品結構。促進外貿出口由數量增長為主向質量、效益提高為主轉變,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信息點④ 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是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廣泛,客觀上要求國與國之間貿易自由、相互開放。信息點⑤ 積極利用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和爭端解決機制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快我國光伏企業在海外的本土化發展。 冬”,盡量減少 “寒冬”帶來的不利影響就應該 (  )①努力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產品成本和價格 ②冷靜對待,積極應訴,摒棄不敢打國際官司的畏難心理 ③國家相關部門應加強國際協調與磋商,利用世貿組織規則,有效維護本國企業利益 ④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跳出低價競爭的圈子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 D2.材料一 2000年到2011年之間美國對華出口從162億到1 039億美元,中國已經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出口市場。中美兩國經濟貿易高度互補,已互為第二大貿易伙伴。材料二 自中國入世以來,中美貿易摩擦和沖突范圍不斷擴大,頻率不斷提高。美國商務部2012年10月10日終裁判定,中國向美國出口的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這為美國未來對中國制造的光伏產品征收反補貼和反傾銷“雙反”關稅開了綠燈。美國的一系列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措施,使得原本整體上就處于國際產業鏈低端的中國產業雪上加霜。運用經濟生活有關知識,評析中美經貿關系。如果你是一位出口企業負責人,面對中美貿易形勢,你認為企業經營發展應采取怎樣的措施,才能引導企業走出困境。答案 (1)①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下,各國之間既有競爭又有合作,中美之間出現貿易摩擦是一種正常現象。②中美之間經濟結構互補性強,應加強合作發揮比較優勢,在摩擦沖突方面應加強對話和協商,妥善處理貿易爭端。③中國要提高對外開放型經濟水平,調整對外貿易結構,提高出口產品的核心競爭力,適度擴大對美進口額度,努力保持貿易平衡。④經濟全球化條件下,貿易保護是一把“雙刃劍”,中美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對華貿易保護必然也會損害美國自身利益。(2)①合理調整企業經營戰略,優化出口產品結構。②依靠技術進步和科學管理等手段,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勞動生產率。③企業經營者要有規則意識和利用世貿組織規則的本領,善于利用國際規則解決經貿摩擦。④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和市場多元化戰略。
A組 基礎強化
在全球化經濟的今天,我們看待“國產”應該以另一種思維來界定。如我國生產的大眾汽車,雖然品牌是德國的,但是電子系統還是由日系的廠商來供應,Tiptronic六速變速箱就源自日本愛信。據此回答1~2題。
1.材料中的全球化主要是指 (  )
A.生產全球化 B.貿易全球化
C.資本全球化 D.文化全球化
答案A
2.推動全球化的根本動力在于 (  )
A.世界各國之間的密切聯系
B.國際分工的發展
C.科學技術的進步
D.生產力的發展
答案 D
3.面對經濟全球化給我們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我們必須 (  )
①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②積極進取,大膽創新 ③努力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 ④不惜任何代價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不能損害我國的國家利益,④錯誤。
4.下圖漫畫中的做法 (  )
①是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具體表現 ②不利于全球資源的優化配置和世界經濟的發展 
③違背了世界貿易組織的公平競爭與公平貿易的原則 ④是一種“損人利己”的行為,不利于他國經濟發展但對本國經濟發展有利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貿易保護主義違背了經濟全球化趨勢,①錯誤;④觀點錯誤,貿易保護主義是一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為,不僅危害他國經濟發展,也會對本國的經濟發展和人民消費帶來不利影響。
5.2012年,我國以并購方式實現直接投資222億美元,占我國同期對外投資總額的37%。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1 034.2億美元,同比增長12.2%。這說明我國(  )
①利用外資發展壯大自己實力 ②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③不斷提高開放型的經濟水平 ④積極主導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6.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建成以來,平均關稅不斷降低。目前,90%的產品在區內達到零關稅。自由貿易區的建立(  )
A.推動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流動
B.促進區域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C.改變了發達國家主導全球化的局面
D.導致了區域內各個國家稅收的減少
答案 B
7.2013年我們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在“引進來”的同時,實施“走出去”戰略,努力在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方面有新的突破。實施“走出去”戰略,就是要(  )
A.放寬市場準入,給外商國民待遇
B.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積極利用外資
C.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
D.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到境外投資辦廠,開展加工貿易
答案 D
解析 A、B、C都是“引進來”,D項屬于“走出去”,應選D。
8.歐債危機爆發以來,歐盟采取了包括7 500億歐元救助機制、緊縮政府財政等在內的一系列措施加以應對,力阻債務危機多米諾骨牌式蔓延,但效果不理想,危機仍在發展,全球經濟增長面臨嚴峻挑戰。歐債危機也給亞太經濟增長造成不良影響。針對當前外貿形勢,我們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 (  )
①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優化進出口結構 ②積極應對挑戰,消除全球化的不良影響 ③發揮宏觀調控基礎作用,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④把擴大內需作為基本方針,協調拉動經濟增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 B
解析 ②③觀點錯誤。
B組 能力提升
2012年9月13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了第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3),決定每月購買400億美元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據此回答9~10題。
9.美聯儲通過“印錢”買入證券資產,對我國經濟產生影響的傳導途徑是 (  )
①增發美元→美元幣值下降→中國的外匯儲備有可能會貶值 ②增發美元→美元幣值上升→使全球經濟走出金融危機低谷 ③增發美元→美元匯率降低→中國對美的出口將會變為逆差 ④增發美元→大宗商品漲價→中國通貨膨脹的壓力將會加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增發美元會導致美元貶值,不利于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但不一定會導致逆差,②③不選。
10.美國的第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表明 (  )
A.我國應該積極努力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
B.我國應該采取措施限制美元向中國市場的流動
C.經濟全球化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講是弊多利少
D.經濟全球化使得一國的經濟波動可能波及他國
答案 D
11.讀安徽省對外經濟發展變化表,從中可以得出安徽企業 (  )
年份(年) 出口分類 外商直接投資 省直接投資
一般貿易 高新技術產品
2000 80.2% 7.4% 40.8% 66.7%
2012 52.8% 15.6% 65.7% 70.1%
①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堅持獨立自主原則 ②對外開放規模擴大,利用外資逐漸優化產業結構 ③要繼續依靠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④堅持了“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①②不符合題意。從材料中可以看出,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量雖有上升,但所占比重還不大,故要繼續依靠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③可選;材料中外商直接投資與省直接投資是堅持了“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④可選。
12.2012年10月10日,美國商務部最終判決,認為中國的太陽能板和電池產品對美國構成了傾銷,對從中國進口太陽能板與太陽能電池產品征收34%至47%的關稅。對此我國企業要 (  )
①及時調整發展戰略,降低生產成本,擴大企業規模 ②走市場多元化和以質取勝之路 ③有規則意識和利用世貿組織規則的本領 ④盡快建立反傾銷預警機制,反對和抵制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降低生產成本,擴大企業規模與反傾銷無關,①不選;建立反傾銷預警機制是政府的職責,④不選。
13.在全球金融危機環境下,中國企業“走出去”投資并購的“抄底”沖動漸濃,2011年中國內地企業海外并購交易數量達到創紀錄的207宗,同比增長10%;交易總金額達到429億美元,同比增長12%。
說明中國企業海外并購主要體現了全球化的哪一點表現形式,并分析我國企業海外并購“抄底”沖動漸濃的原因。
答案 (1)體現資本全球化。
(2)伴隨生產和貿易全球化,我國的資本觸角伸向全球,規模和速度在增長。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企業經濟實力增強,為“走出去”奠定了基礎;經濟全球化和當前的世界金融危機提供了海外并購的重要機遇;企業海外并購可以拓展其對外經濟活動的空間,彌補國內資源和市場的不足,增強其經濟發展后勁,提升競爭力。
14.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圖1 十年來我國進出口增長情況
圖2 十年來主要產品占出口總額比重的變化
注: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中包含部分相互重疊的商品。
材料二 分析人士指出,受歐債危機持續蔓延影響,當前,全球經濟呈現出一片低迷之勢。美歐日等我國主要貿易伙伴失業率持續居高不下,消費信心下滑;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國家由于通脹壓力較大,經濟增長勢頭也放緩。2012年,我國外貿面臨外需不足、貿易保護主義升級等諸多不利因素,我國外貿進出口形勢十分嚴峻。
(1)概括材料一蘊涵的經濟信息。
(2)假如你是企業經營者,請針對材料二反映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思路。
答案 (1)①十年來,我國開放型經濟迅猛發展,進出口貿易快速增長(出口大于進口),進出口額已位于世界前列,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經濟發展的對外關聯程度提高,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②十年來,我國初級產品、紡織服裝出口比重下降,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大幅上升,說明我國對外貿易結構顯著改善,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
(2)①調整經營戰略,貿易伙伴多元化,積極開拓國外新的市場和培育國內市場。②強化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出口結構升級,提高出口競爭力,擴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③積極利用世貿組織規則維護自身權益,勇于應訴,善于應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寨县| 文安县| 荣成市| 五河县| 仪征市| 鄯善县| 泗洪县| 皋兰县| 营口市| 石门县| 崇州市| 钟祥市| 大姚县| 阿勒泰市| 梅河口市| 漳州市| 凤城市| 保山市| 修水县| 奇台县| 馆陶县| 大渡口区| 双流县| 磐安县| 健康| 广丰县| 岐山县| 留坝县| 四子王旗| 平远县| 神农架林区| 太谷县| 丹东市| 常山县| 沈阳市| 时尚| 丹江口市| 衡阳县| 天水市| 库尔勒市| 武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