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 1.2《鄉村聚落》 同步練習 (含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黃巖蜜桔在上海果品市場銷售,最能說明( )A.黃巖和上海由于文化不同發生聯系B.黃巖和上海由于政治不同發生聯系C.黃巖和上海由于物產不同發生聯系D.黃巖和上海由于生態不同發生聯系2.大量人口涌進城市,安岳檸都新城建設熱火朝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城市建設占用耕地 B.全球氣候變暖 C.社會主義優越性 D.輕重工業都發達3.聚落分為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造成聚落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A.氣溫的差異 B.生產方式的差異C.海拔高度的差異 D.建筑結構的差異4.鄉村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的工作是A.紡織業 B.耕作業 C.飲食服務業 D.郵電業5.作為居住小區的一分子,面對小區亂停車甚至占據消防通道的現象,你可以①向小區物業或社區提合理化建議②只要自家人不亂停,不必管他人的事③發現有人亂停車,應該上前勸阻④等待交警或行政執法人員來處理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6.意大利某洞穴專家曾一個人度過了一年多暗無天日的地下生活后,變得情緒低落,不善與人交談,喪失了交際能力。這說明了( )①人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社會 ②我們需要在社會中獲得精神滋養③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④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離不開個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下列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中,屬信息交流的是A.浙江蘭溪的楊梅銷售到上海 B.丹丹作為交換生到美國去學習C.教師通過網絡下載教學資源 D.浙江省派干部支援西部大開發8.下列條件中,不利于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是( )A.自然資源豐富 B.交通便利 C.地形平坦 D.水資源短缺9.為響應“文明城市創建”號召,期間我市各社區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組成“衛生監督巡邏隊”,在社區內展開巡邏,這是社區在實行( )A.政治功能 B.經濟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10.下列條件中不利于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是A.遠離河流 B.氣候濕潤 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11.自2018年8月至今,稠州中學教育集團先后有3名老師到新疆阿克蘇地區進行支教活動,以幫助當地的教育事業發展。這種支教活動屬于A.技術的交流 B.資金的交流 C.人才的交流 D.信息的交流12.下列不同地域之間的聯系中,屬于文化聯系的是①浙江的教師到新疆支教 ②舟山的小提琴手到香港演出 ③舟山的海鮮銷往韓國 ④中醫專家周易學者到新加坡講學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3.某社區辦“法律講堂”,為社區居民進行法律知識講座。這一做法體現了社區的( )A.政治功能 B.文化功能 C.經濟功能 D.娛樂功能14.下列關于平原村落和山谷村落的描述,正確的有①大多數平原村落的規模比山谷村落大 ②平原村落多呈團塊狀分布③平原村落和山谷村落的形態沒有差別 ④山谷村落多呈點狀或線狀分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讀浙江省紹興市區某區域圖,完成下面小題。15.關于A、B兩處的城市功能,敘述正確的有 ①A為文教區 ②B為工業區 ③A是生活區 ④B為商業、旅游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區域 ①工業比較發達 ②歷史文化積淀厚重 ③政治活動為主 ④集各種功能于一體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小學生活有快樂,也有遺憾。進入中學,你打算如何彌補這些遺憾?下列做利于彌補我們小學遺憾的有( )①重新塑造一個越來越有活力,能堅持,有韌勁的自我②學會堅強、合作、包容 ③獨立自主,越來越來有主見,敢于表達自我④樹立新目標,激發自己潛能,激勵自己不斷超越自我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8.生活在鄉村的人們,生產生活各具特色。下列活動在鄉村中較為少見的是A. B. C. D.19.“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這句詩描述的鄉村聚落類型是……()A.農村 B.牧區 C.漁村 D.林場20. 下面反映的是社區的( ) A.政治功能 B.經濟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21.下列屬于鄉村聚落類型及其人們主要從事的生產活動搭配正確的是①漁村——捕魚②林場——種植③牧村——放牧④農村——伐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22.閱讀圖文,回答問題。 結合材料,分析不同區域之間應在哪些方面加強與外地的聯系。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 小雨和小強描述的分別屬于什么聚落?(2) 按功能劃分,上海的南京路屬于什么功能區?(3) 張村和上海市的南京路可以進行優勢互補嗎?請結合材料并運用所學知識說說理由。24.社區是我們生活的地方,而每一個社區都處于一定的區域中。 (1)A圖表示________聚落,主要從事的生產活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圖表示________聚落,主要從事的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出現的時間來看,________________聚落晚于________聚落。(2)將下列字母填寫在表中適當的位置。 a.大型超市 b.養殖場 c.立交橋 d.林場 e.市政府 f.果園 g.高等院校 h.農田 (3)A圖和B圖景觀存在明顯差異,造成這種景觀差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C【解析】【詳解】黃巖蜜桔在上海果品市場銷售,最能說明黃巖和上海由于物產不同發生聯系,排除ABD,C項正確。故選C項。2.A【解析】【詳解】大量人口涌進城市,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往往會產生一系列的城市問題,比如:城市建設占用耕地、交通阻塞、環境污染等,還有一些人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A項正確;BCD與題意無關,排除。故選A項。3.B【解析】【分析】【詳解】鄉村是人口規模不大,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達到一定規模,主要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因此造成各地聚落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勞動生產方式的差異,B項正確;ACD項不是造成聚落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排除ACD項。故選B項。【點睛】4.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鄉村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耕作業,B選項正確,排除ACD選項。5.A【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對承擔社會責任的認識和理解。①③:題文中,作為居住小區的一分子,面對小區亂停車甚至占據消防通道的現象,我們可以向小區物業或社區提合理化建議;發現有人亂停車,應該上前勸阻,故①③說法正確;②④:這是缺乏社會責任意識的表現,故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6.A【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對個人與社會的認識。①②:意大利洞穴專家的故事,體現了社會對個人的重要性,表明人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社會,我們需要在社會中獲得精神滋養,故①②符合題意;③④:是個人對社會的重要性,故③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7.C【解析】【詳解】教師通過網絡下載教學資源屬于信息交流,C選項正確;浙江蘭溪的楊梅銷售到上海屬于物產流動,A選項錯誤;丹丹作為交換生到美國學習屬于文化交流,B選項錯誤;浙江省派干部置換西部大開發屬于人才流動,D選項錯誤。8.D【解析】【詳解】自然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地形平坦、水資源豐富的地區適宜人類的居住,容易形成聚落,故排除ABC,D項符合題意。故選D項。9.D【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對社區功能的認識和理解。A:社區組織不是政府機關,不能履行政治職能,故A說法錯誤;B:社區設立“衛生監督巡邏隊”與經濟職能無關,故B說法錯誤;CD:社區設立“衛生監督巡邏隊”是在實行管理功能,與文化功能無關,故C說法錯誤,D說法正確;故本題選D。10.A【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資源豐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經濟發達的地區。遠離河流的地方,水源不足,不利于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發展。A項正確,排除BCD項。故選A項。11.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對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的理解。C:我國努力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支持和幫助薄弱地區的教育事業的發展。到新疆阿克蘇地區進行支教活動,這屬于人才的交流,故C說法正確;ABD:這在材料中沒有體現出來,故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C。12.C【解析】【詳解】浙江的教師到新疆支教屬于人才交流;舟山的小提琴手到香港演出屬于文化聯系;舟山的海鮮銷往韓國屬于物產聯系;中醫專家周易學者到新加坡講學屬于文化聯系。②④正確,①③錯誤,故C選項正確,排除ABD選項。13.B【解析】【詳解】本題考查認識社會的功能。分析題干信息可知,,某社區舉辦“法律講堂”,進行法律知識講座,旨在增強社區居民的法律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其體現了社區的文化功能,與政治功能、娛樂功能、經濟功能無關。所以B說法符合題意;ACD與題意不符,排除;故選B。14.B【解析】【分析】【詳解】聚落的規模與地形的關系十分密切。平原地區,地形平坦,村落集中布局,呈團聚型和棋盤式的格局。在山區,建筑物依山而建,村落分散且規模較小。可見,平原與山谷村落的形態有很大差別。故③錯誤,①②④正確,排除ACD,B項正確。故選B項。【點睛】15.B16.C【解析】15.根據題意可知,題中A處分布有紹興文理學院、紹興職業技術學院,該處應為文教區;B處分布有多家酒店、有著名景點,該處應為商業、旅游區;綜上,本題①④選項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6.從圖中可以得出,圖中區域有紹興紀念公園、周恩來故居,還有公園、商業中心等的分布,可知該區域歷史文化積淀厚重、集各種功能于一體,②④符合題意;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區域沒有工業分布,不能說明其以政治活動為主,故本題選C。17.A【解析】【詳解】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中學時代的認識。①②③④:根據所學,進入中學,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在老師和父母心中的形象,重新塑造一個我:越來越有活力,能堅持,有韌勁;越來越堅強,會合作,能包容;越來越有主見,敢于表達自我,樹立新目標,激發自己的潛能,激勵自己不斷超越自己等,①②③④都符合題意;所以正確答案選A。18.B【解析】【詳解】本題考查親社會行為的相關知識。A:根據圖中信息可知,A是播種,在鄉村中常見,A不符合題目要求;B:等地鐵活動在鄉村中少見,B符合題目要求;C:撒網捕魚在鄉村中常見,C不符合題目要求;D:種樹在鄉村中較為常見,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9.A【解析】【詳解】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鄉村:范圍大、密度小;建筑物高度低;道路窄、少;植被是農田、果園;自然景觀改變小;城市:范圍小,密度大;建筑物高度高;道路寬、多;植被是草坪、道旁樹;自然景觀改變大。鄉村聚落主要從事耕作、放牧、捕魚等生產活動,城市聚落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故答案選A。【點睛】該題主要考查的是聚落的形式,要求學生理解掌握。20.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對社區功能的認識和理解。結合相關知識,健身運動屬于社區的文化功能,C符合題意;ABD與題意不符,故應排除;所以本題選擇C。21.C【解析】【詳解】根據鄉村聚落的類型看,漁村主要以捕魚為主,林場主要以伐木或種樹為主,牧村主要以放牧為主,農村主要以種植為主。故排除②④,①③符合題意。故選①③組合,排除ABD,C項正確。故選C項。22.分別從文化、經濟、信息、技術等四個方面展開闡述。【解析】【詳解】由于各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為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各區域之間就會發生聯系,實現優勢互補。其實,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不僅限于物產方面,還包括經濟、文化、技術、信息和人才等各個方面。23.(1) 小雨:鄉村聚落;小強:城市聚落。(2) 商業區。(3)可以。因為這兩個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有所不同。為了滿足兩地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兩地之間就會發生聯系,實現優勢互補。如物產、經濟等方面的交流。張村可以為上海提供茶葉和山核桃等特產,上海能為張村提供廣闊的市場。【解析】【詳解】(1)根據小雨的描述“山清水秀、物產豐富、特產銷往大城市”等關鍵信息,可知其描述的是鄉村聚落。根據小強的描述“中華商業第一區、名特商品的專賣店”等關鍵信息,可知其描述的屬于城市聚落。故本題答案為(小雨:鄉村聚落;小強:城市聚落)。(2)根據題中信息,上海市的南京路號稱中華商業第一區,有大賣場和專賣店等信息分析,可知該區域為商業區。故本題答案為:商業區。(3)根據題干信息,兩個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有所不同;張村山清水秀、有茶葉和山核桃等特產,上海路有各種專賣店、能夠銷售名特產品、有廣闊的消費市場,兩地之間可以進行經濟上的聯系,推動發展。這說明兩地可以實現優勢互補,考生要依據分析組織答案,答案組織要有條理性。24.(1)城市;工業、商業、服務業等;鄉村;種植、放牧、捕魚、伐木等;城市;鄉村。(2)A:a、c、e、g;B:b、d、f、h。(3)勞動生產方式的不同。【解析】【詳解】(1)根據圖中高樓林立,表明這是城市聚落,其主要從事工業、商業、服務業等活動。B中房屋低矮,綠化區域較多,屬于鄉村聚落,主要種植、放牧、捕魚、伐木等活動。依據所學知識,城市聚落出現的晚于鄉村聚落。故本題各空依次應填入:城市;工業、商業、服務業等;鄉村;種植、放牧、捕魚、伐木等;城市;鄉村。(2)依據第一小題信息,A為城市聚落,大型超市、立交橋、市政府、高等院校是城市的主要景觀;B為鄉村聚落,養殖場、林場、果園、農田是鄉村的主要景觀。所以本小題答案為A:a、c、e、g;B:b、d、f、h。(3)A圖和B圖景觀存在明顯差異,即是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的差異,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種差異主要是由于二者勞動生產方式的不同。故本小題答案為:勞動生產方式的不同。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