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目錄Contents專題01中國古代史(經濟)專題02中國古代史(政治篇)6專題03中國古代史(科技與文化)15專題04中國近代史(帝國主義列強侵華史)19專題05中國近代史(中華民族的抗爭與探索)24專題06中國近代史(中國共產黨發展史)29專題07中國現代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33專題08中國現代史(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35專題09中國現代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38專題10中國現代史(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43專題11中國現代史(國防、外交、科技)45專題12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概要)49專題13世界近代史(資本主義發展史)56專題14世界現代史(兩次工業革命)66專題15世界現代史(“一戰”“二戰”“冷戰”)69專題16世界現代史(殖民地人民的反殖民斗爭)73專題17世界現代史(社會主義發展史)76專題18世界現代史(國際秩序的更迭)80專題19世界現代史(科學、文化與社會)82專題01中國古代史(經濟)一、早期原始居民(1)半坡居民:生活在黃河流域半坡村,距今6000年,居住半地穴式圓形房屋。使用磨制石器,會制作彩陶(人面魚紋彩陶盆),種植粟。(2)河姆渡人:生活在長江流域河姆渡村,距今7000年,居住干欄式房屋,使用耒耜(骨耜)耕作,種植水稻。農作物的種植、家畜的飼養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出現是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標志。山二、春秋時期的經濟發展(1)春秋后期,鐵農具和牛耕出現。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時期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2)公元前256年,秦國李冰在成都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它發揮著防洪、灌溉、水運的作用,都江堰的興修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變成天府之國。三、張騫通西域(1)西域:指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今新疆地區和更遠的地方稱為西域。(2)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①時間:公元前138年。②目的:聯絡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③意義:了解了西域的情況,以及他們想和漢朝往來的愿望。(3)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①時間:公元前119年。②意義:促進了漢朝與西域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往來。馬四、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以主要運輸絲綢到西方而得名):(1)開辟時間:漢武帝時(2)路線:長安一一河西走廊一一西域一一中亞一一西亞一一歐洲的大秦。(3)商品:中國的絲和絲織品運出,又把西域各國的奇珍異寶輸入中國內地。(4)地位: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5)陸上絲路意義:促進了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交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