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雕泥板課前欣賞學生課前欣賞動物、植物、交通工具等第一次作業(2分鐘)師:生活中有太多美的事物了,剛剛小朋友們看到的都是畫者將生活和大自然中美的事物進行簡化后的形象。請你用桌上的牙簽在一塊泥板上嘗試著畫一畫你最喜歡,也可以自己想象。學生嘗試在泥板上畫一畫展示1-2位學習作品,指導修改畫面,要求飽滿了解浮雕1、比較師:老師也表現了我最喜歡的小朋友,仔細觀察下,它們有什么不同嗎?生:有的凹進去,有的凸出來了,紙上的是平的……2、師小結:這種在一個底板上做出凹凸造型的作品就是浮雕。與平面的繪畫相比,它表面高低不平,但是因為這些造型是在一塊底板上表現的,所以只能在正面看,后面看到的只是背面的板;和圓雕不同,圓雕可以在不同的角度都看到這個作品。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雕泥板:在泥板上做出有凹凸感的形象。板書揭題:雕泥板新授1、陰刻師:我們首先看看這個浮雕作品,上面是什么造型?生:……(人和奔跑的馬)師:你覺得它是用什么方法做出來的?生:……師:是的,用刻的方法。這種把表示造型表現馬和人外形的線條刻得低于周圍的平面,這種直接刻出造型線條的是陰刻。可以用刻刀或者牙簽、筆等尖頭的東西作為刻的工具。師:剛才是用線刻的形象,現在大家看這張,還是用線來表現形象的嗎?生:不是。師:整只螃蟹都像凹在了你塊中,低于周圍平面的,這種以塊面的雕刻也是陰刻的一種。(板書)2、陽刻3、貼塑師:現在請看這個作品,跟剛才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生:凸出來的師:對,這個作品的形象是凸出來的,比周圍泥板高。那么,你覺得它是怎么做出來的?用的什么方法?生:……師:可以用貼的方法,就是把樹冠、樹干、人、果子、盆等分別用泥皮切割好形象,然后貼到泥板上去,這種方法叫做貼塑。(板書)還可用刻的方法,但是這里的刻和前面那種陰刻是不一樣的,這里是陽刻,就是把沒有形象的地方刻去一層,使形象高于其它平面。簡單來說,形象凹進去的是陰刻;形象突出來的是陽刻。(板書)3、欣賞面具和瓦當上的浮雕做法師:這是民間面具和古代瓦當(裝飾美化和蔽護建筑物檐頭的建筑附件,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為瓦當,瓦面上帶著有花紋垂掛圓型的擋片),我們先仔細看看它們的形象,然后想想,如果你來做這個造型的話,你打算怎樣做?5、教師示范師:可以用刻、貼的方法,還可以用堆的方法。堆就是用小塊的泥巴堆在底板上,一邊按牢固銜接好,一邊整理成需要的形狀。比如這個臉是圓鼓鼓的,耳朵是橢圓的,就可以取一塊小泥塊按在臉頰的位置,中間高,往周圍越來越低直到與底板銜接,就形成這樣的鼓鼓的臉頰的效果。這種方法做出來的比較自由、自然,但是容易使邊線和造型不清楚,畫面容易有混亂之感。(示范)6欣賞學生作品師:當然,在做一個作品時更多的是綜合使用這些技法,而不太可能單一使用一種,就看你怎樣靈活巧妙地用了?,F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幾個作品,學習一下這些小朋友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師:你們看,這些小朋友都做出了自己的想法,各人的造型不同,制作的方法也不同。很有趣??戳藙e人的作品你們是不是也想自己來試試?7、學生嘗試師:下面,我們小朋友就來試試,看看你能做出什么有趣的雕泥板作品。大家做以前我要提點要求:好的作品要具備幾個條件——形象清楚、構圖飽滿、內容有趣、與眾不同。師:誰先來對照剛剛我們欣賞的作品,來說說這是什么意思,然后再跟大家簡單說說你打算做什么,怎么做?嘗試8、展示講評五、拓展師:我發現有的同學把造型做得立體感很強,凹凸的對比很強烈,就像這個,又厚又深,這種是深浮雕。有的同學做的又淺又薄,就像這個,是淺浮雕。剛才我們都是每個人分開做的小的雕泥板作品,大家看,在公園里、酒店的大堂里經常會出現很大的浮雕,浮雕有什么用嗎?師:廚師用整只西瓜雕刻的作品,巧妙的構思,利用了西瓜表面綠、里面白、中間紅的色彩變化,色彩鮮明,造型清晰,整個作品很喜氣,在喜慶的宴會上擺放非常合適。除了餐桌上的食品雕刻,就像剛才大家說的,還有很多地方會出現浮雕裝飾師:浮雕這種方法主要是裝飾作用,但除了裝飾作用外,還有實用價值。師:印章和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雕版印刷。看來浮雕真的很有用??!以后我們做泥工的時候也會經常用到,大家把泥帶回去,可以反復使用,做一做你喜歡的東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