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 考 考 點 考 向 預 測(1)公民道德建設:學會做人 道德為先;繼往開來。綜合創新;社會主義榮辱觀;“八榮八恥”和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原則。(2)公民的道德生活:和諧社會里的社會公德;工作崗位上的職業道德;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健康成長中的個人品德。(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倫理要求:經濟生活與道德建設;經濟秩序呼喚誠信倫理;經濟活動中的競爭倫理;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4)面對科技進步的倫理引導:科技發展:鋒利的雙刃劍;生命科技與生命倫理;網絡的倫理困惑;科技事業與人類福祉。(5)對環境的倫理關懷:現代文明的環境危機;環境倫理的原則和規范;呵護人類共有的家園;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1)結合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說明道德建設的重要性。(2)結合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模范事跡,分析道德榜樣的力量。(3)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分析怎樣踐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怎樣提高個人品德。(4)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的具體事例,說明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倫理要求。(5)結合最新科技成果的運用,說明生命科技,網絡科技應踐行的倫理原則。(6)結合發展低碳經濟、環境保護,說明環境倫理的原則和要求。專題一 公民道德建設一、學會做人,道德為先1.道德的含義道德是人類特有的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2.道德在人民生活和社會發展中起何作用(1)一定的道德觀念或道德體系一經形成,就成為影響人民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道德發生作用分三種情況:一是有無道德觀念和體系。形成一定道德觀念和體系,就發生作用;沒有形成,就不發生作用。二是力量大小的問題。低水平的道德和良好道德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三是道德作用性質不同。符合人民利益和社會發展規律的道德,對經濟、社會發展起促進作用;腐朽沒落的道德觀念和體系則起阻礙作用。(3)道德是影響人民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道德是衡量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發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也是衡量個人素質的重要標尺。道德不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人民生活和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是生產力水平。3.道德與法的關系比 較 道 德 法 律區別 產生 人類社會產生后約定俗成的 隨著國家的出現而產生,由國家制定或認可起作用的方式 主要通過個人良心、風俗習慣和社會輿論,通過教育、批評和自省等方式起作用 由國家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憑借國家權力強制施行續表區別 適用范圍 幾乎涉及人們的所有社會關系、所有行為 范圍小得多,主要涉及那些重要的、基本的社會關系和行為評價標準 人們利益所決定的善惡、榮辱觀念 反映和代表著統治階級的意志聯 系 都是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4.道德在個人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從我們個人的成長來看,在德、智、體、美各方面,德是起主導作用的因素,它對于人生事業成敗、生活幸福與否都有重要作用:(1)培養高尚的道德,有助于塑造完美的人格。(2)培養高尚的道德,有助于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3)培養高尚的道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總之,培養高尚的道德是獲得人生幸福與成功的重要支柱。二、繼往開來,綜合創新1.為什么要繼承中華道德的優良傳統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華,反映了歷史進步的要求;中華傳統美德凝結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中,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始終是中華民族的強大精神支柱。公民道德建設,必須繼承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2.怎樣繼承中華道德的優良傳統(1)要發揚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斗爭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例如,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和共產主義理想,堅持為人民服務和集體主義的精神,發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熱愛勞動,等等。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繼承發揚這些優良傳統,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2)要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弘揚時代精神,豐富發展它的內容,使這些優良傳統發揚光大。3.為什么要博采眾長、為我所用(1)繼承優良傳統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既要發展本民族的傳統美德,又要借鑒世界各國道德建設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文明成果。(2)在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世界各國、各民族都創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其中,有很多各具特色的道德精華,值得我們汲取和繼承;有很多富有成效的道德建設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我們必須站在世界文明發展的前沿,認真研究和積極借鑒各國的文明成果,包括人類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博采眾長。4.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公民道德,怎樣做到博采眾長、為我所用(1)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在學習世界各國道德建設成功經驗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方針。(2)反對兩種錯誤傾向。一方面,要反對妄自尊大、唯我獨尊;另一方面,要反對妄自菲薄、全盤照搬、全盤西化。我們既要以開放的心態對待外域文化,積極汲取世界各國的長處,又要堅決抵制封建主義和資產階級消極腐朽的思想道德文化的侵蝕,決不能把腐朽當神奇。三、社會主義榮辱觀1.榮辱觀的內涵榮辱觀是人們對什么是光榮、什么是恥辱的看法。人們的榮辱觀是由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決定的。2.榮辱觀的特點:具有更直接、更強烈的主體感受性和實踐性,更能調動人們的自覺能動性。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其基本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4.社會主義榮辱觀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地位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道德基石、道德力量、實踐基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須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榮辱觀建設。社會主義榮辱觀重在踐行,重在把遵守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道德要求逐步轉化為廣大公民的道德行為。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由理論變為現實。5.為什么說社會主義榮辱觀是新形勢下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1)社會主義榮辱觀體現了社會主義道德與時俱進的品格,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鮮明體現。(2)社會主義榮辱觀確立了人們行為的道德準則。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體現了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社會主義價值觀,為人們的行為選擇提供了價值導向、價值尺度和行為準則。(3)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著社會風尚。四、“八榮八恥”和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原則1.社會主義道德的本質特征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的本質特征。基于剝削制度的、體現和維護少數剝削階級利益的道德,不可能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社會主義道德是建立在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之上,體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道德。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以人民利益為標準,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概括成一句話就是:為人民服務。可見,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區別和優越于私有制社會形態道德的顯著標志。2.為什么為人民服務是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公民道德建設的內容非常豐富,只有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才能正確處理好各種復雜的利益關系。在新形勢下,倡導為人民服務的道德觀,就要把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貫穿于各種具體道德規范之中。通過具體道德規范,引導人們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競爭與協作、先富與共富、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等關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發揚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為人民為社會多做好事。3.集體主義的基本內容集體主義包括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第一,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相輔相成。每個人的正當利益,都是集體利益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國家利益、社會利益,體現著個人長遠的、根本的利益。第二,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個人應當以大局為重,個人利益應當服從集體利益。第三,堅持集體主義,維護集體利益,要保障個人正當利益,使個人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個人價值得以實現。4.為什么要以集體主義為原則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在社會主義社會里,人民當家作主,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會主義社會的政治、經濟關系,決定了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必須以集體主義為原則。1.法治與德治的關系比 較 法 治 德 治區別 屬性 屬于政治建設,屬于政治文明 屬于思想建設,屬于精神文明功能和地位 法治以法律的權威性和強制性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 德治則以道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從而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聯 系 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緊密結合,缺一不可。社會主義法治是建立、維護、實行社會主義道德的法律保障;社會主義德治是以社會主義思想來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使其自覺納入法律規范中去2.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區別區 別 集體主義 個人主義出發點不同 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 一切從個人利益出發經濟基礎不同 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 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續表階級本質不同 無產階級價值觀的核心 資產階級價值觀的核心基本內容不同 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相結合,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 個人利益高于集體利益,一切為了個人社會作用不同 革命和建設成功的保證 消極作用是主要的影響后果不同 使人情操高尚,精神振作 使人頹廢、精神空虛、卑下庸俗材料一 2012年3月,中央宣傳部、中共文明辦、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部門聯合部署啟動了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本次活動共設“助人為樂模范”“見義勇為模范”“誠實守信模范”“敬業奉獻模范”“孝老愛親模范”等五類獎項。材料二 那些被推薦為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的事跡,有的波瀾壯闊,有的平凡普通。但他們的共同之處在于熱愛人民群眾、密切聯系群眾,關心群眾疾苦、保障群眾權益,服從群眾利益、捍衛群眾尊嚴。這些事跡的宣傳,有力推動了全社會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1)現階段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是什么?(2)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為什么必須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答案 (1)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2)①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的本質特征,是社會主義道德區別和優越于私有制社會形態道德的顯著標志。②為人民服務是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只有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才能正確處理各種復雜的利益關系。1.材料一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古時尊敬師長是人們遵守的綱常之一,現在仍然談尊師,卻已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師生關系不再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師徒觀,而是指導、幫助、朋友般的師生關系。材料二 2012年9月27日晚,2012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在山東曲阜杏壇劇場盛大啟幕,以紀念這位中國先賢誕辰2563年。今年孔子文化節以“文化圣地,共有家園”為宣傳主題,集中展現了孔子文化節的思想性和歷史傳承性。結合上述材料說明,在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的過程中,如何實現“繼往開來,綜合創新”?解析 本題考查在公民道德建設過程中應如何繼承和發展傳統道德,要從正確對待傳統道德、實現傳統道德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并且堅持博采眾長,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方針,關鍵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等方面分析。答案 (1)繼承優良傳統,正確對待傳統道德,吸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2)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實現傳統道德與時代精神相結合。(3)博采眾長,為我所用。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方針,借鑒世界各國道德建設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文明成果。(4)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2.材料一 2012年9月20日,是《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頒布實施11周年紀念日,也是全國第九個“公民道德宣傳日”。黨和國家設立“公民道德宣傳日”的目的是更廣泛地動員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和參與道德建設,使公民道德建設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礎。材料二 當代青年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積極、健康、向上,主流是好的。但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臨新的課題,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極為緊迫的重要任務。結合公民道德的有關知識回答:(1)結合材料一分析黨和國家的上述做法對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有何重大意義?(2)結合材料二,談談青年學生為什么要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解析 回答第一問要抓住兩個關鍵點:一是要明確黨和國家的上述做法指的是什么;二是要回答“這一做法”對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的意義。第二問要求回答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對青年學生成長的意義。答案 (1)①道德觀念一經形成,就成為影響人民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社會具有良好的道德,人們才能彼此尊重,和諧相處,社會才得以安定有序,充滿活力。道德是衡量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發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②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對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深遠意義。(2)①對我們個人的生活來看,道德與法律缺一不可。一個缺乏道德觀念的人,法制觀念必然淡薄,往往會不顧法紀,自釀苦果。②從青少年個人成長來看,在德智體美各方面,德是起主導作用的因素,它對人生事業成敗、生活幸福與否都有重要作用。青少年樹立榮辱觀,可以減少不利環境和因素的消極影響,促進個人的健康成長。③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有助于塑造完美人格;有助于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高尚的道德是人生幸福和成功的重要支柱。3.在重大災難的救災現場,有“三種顏色”使我們永遠不能忘懷。堅毅沉著的綠:他們永遠第一個出現在群眾的危難時刻,哪里危險他們就挺身而出,用自己的雙手創出了生命之路。他們就是人民最親的人——人民子弟兵。生機盎然的橙:他們有著對受困者最急切的眼神,他們是寧愿犧牲自己也要搶救生還者的英雄。他們是最專業的救援隊——消防官兵。安心純凈的白:她們是傷病患者最信任的人,把救出的傷員當成親人般照顧。她們是人民的再生恩人——醫護人員。“三種顏色”的感人之處是如何體現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原則的?解析 本題以“三種顏色”為背景材料,考查學生對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原則的理解。在作答時首先回扣教材中關于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原則的描述,然后結合材料組織答案即可。答案 ①為人民服務是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三種顏色”的行為都是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以人民利益為標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為祖國、為人民無私奉獻,體現了為人民服務這個核心。②集體主義是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三種顏色”都自覺地把集體利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體現了集體主義的原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