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青花瓷》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青花瓷,感受青花瓷的獨特魅力。 2、了解藝術來源于生活,感受傳統藝術與自身生活的緊密聯系。 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優秀傳統藝術,培養學生美化設計生活的能力。 教學重點:感受青花瓷的獨特魅力并了解青花瓷的相關知識,學會應用圖案裝飾生活中的物品。 教學難點:如何能讓學生創作出富有個性及寓意豐富的圖案。 教、學具準備:PPT課件、白色瓷碟、毛筆、藍色顏料、展示臺。教學過程:一、模擬 “陶瓷拍賣會”激起學生探究欣賞的興趣1.播放陶瓷圖片師:上課前,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幅圖片。知道這些是什么嗎?我國陶瓷種類繁多,各具特色,但在這么多種瓷器中,唯獨青花瓷被奉為瓷中霸主,民族之瓷,甚至到了今天,它依然被稱為瓷中神話。教師出示一個陶瓷作品(課件)——青花《鬼谷子下山》引出青花瓷。師:你看,這是一個什么瓷器?(青花瓷)這個瓷器是元朝時代的,它的名字叫做《鬼谷子下山》。2.模擬拍賣創造了瓷中神話的一個青花大罐《鬼谷子下山》,小組討論出價。師:在2015年英國倫敦的拍賣會上,拍出一個世界上最高紀錄的天價,假如你們想買這個瓷器你們會出多少錢?小組討論(10秒鐘)學生舉牌拍賣價格:1億......(每組發一個牌子,說價格時舉牌)師:我們下面來看看他真正的拍賣價格是多少?(二億三千萬)相當于2噸黃金的總價錢。師:青花瓷器為何有如此的魅力,讓世人如此為她著迷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如何欣賞和品味青花瓷獨特的美。板書課題——《青花瓷》二、小組自學與探究互動,探究青花瓷瓷器之美1.配樂欣賞古代青花瓷圖片,讓學生進一步了解青花瓷。(1----3你了解,可以一邊放課件一邊給學生介紹)(1)年代——元明清達到鼎盛青花瓷始于 唐朝、 宋 朝,在 元、明 、清 時期達到鼎盛,歷經700多年經久不衰,成為當時瓷器的主流品種。(2)釉色——藍白對比,單純、明快、素雅青花瓷通過 (藍)色和 (白)色呈現, (藍白)相映,給人明凈、素雅、艷而不俗的美感。開創了古代陶瓷的彩瓷時代。拓展:元朝統治者蒙古人游牧民族尚白尚藍是青花顏色的成因之一。藍色本身也是一種為大多數人所喜歡的顏色。青花瓷之前,瓷器多以青白瓷單色釉為主,青花釉下彩標志著中國 古陶瓷業進入彩瓷時代。(3)器形——優美、豐富青花瓷的器型豐富,按其 功能 可分為生活用瓷和觀賞用瓷兩大類。生活用瓷主要有盤、碗、杯、碟、壺等;觀賞用瓷主要有瓶、罐、尊等等。師:因此,青花瓷也被稱為——民族之瓷,在世界上,成了中國文化的一個象征。三、嘗試體驗:青花瓷碟創作1.學生借助白色素胚瓷碟和藍色顏料體驗青花藍白相映的魅力。師:這節課我們就借助手中的紙盤來體驗一下青花藍白相映的魅力吧!(1)講解“盤”的集中紋樣類型。(2)設計繪制方法:a.將盤子分區(鉛筆)b.確定不同區的單獨紋樣、圖案c.由外至內依次完成(顏色選取稍淺的顏色---鈷藍、湖藍)2.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簡述體驗的感受和收獲。四、評價與反思1.學生小結本節課的收獲。師:你在畫的時候有什么感受?生回答。師點評:有些同學是用細一點的線去創作的,而有些同學是用粗一點的線創作的,(拿作品)這位同學就用毛筆的側峰畫出了濃淡的變化。不管是線條的變化,還是筆墨的濃淡變化,都是青花瓷帶給我們的美感。這節課我們再這里體驗了一下。(教師總結,回應板書,再次點題。)2.拓展:舊瓷新用,青花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之美。激勵學生傳承發揚傳統優秀文化藝術。師:那么,在現代生活中,人們是怎樣應用青花瓷的美呢?它是不是只能停留在瓷器上面呢?(播放課件---衣服,地鐵站,生活用品中:播放課件,展示2008年奧運會上利用青花瓷為元素而設計的大量作品。從地鐵站臺上的柱子及廣場上的大型雕塑,奧運禮儀小姐的頒獎服裝和中國銀行的ATM機。引導孩子們認識青花瓷在現在生活當中的廣泛藝術運用,以及獨特的民族含義。)3. 介紹中國陶瓷藝術網,鼓勵學生進行課外拓展學習。http://www./0513/html/a01/0513a01.html小結:老師希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時更加希望你們把我們優秀的傳統藝術在你們今后的生活中更多的去運用它!下課后,可以進入我們中國陶瓷藝術網,去了解更多的瓷器種類!有興趣的歡迎你隨時跟老師交流哦!附:板書設計:青花瓷年代——元、明、清釉色——藍白相映民族之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