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復習專題:19 第二次世界大戰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復習專題:19 第二次世界大戰

資源簡介

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復習專題:19 第二次世界大戰
一、單選題
1.(2020九上·溫州期中)法西斯國家的侵略不斷升級,波及范圍也越來越廣。下列事件中,最終將世界絕大部分地區和人口都卷入的是(  )
A.日軍進犯盧溝橋 B.德軍入侵波蘭
C.德軍入侵蘇聯 D.日軍偷襲珍珠港
【答案】D
【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
【解析】【分析】據題干關鍵信息“最終將世界絕大部分地區和人口都卷入”并結合所學,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戰,偷襲太平洋美國基地珍珠港,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太平洋戰爭爆發,英、美兩國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利益蒙受重大損失,12月8日,美國對日宣戰,緊隨其后,中國、英國、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對日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最終將世界絕大部分地區和人口都卷入。
ABC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日軍偷襲珍珠港最終將世界絕大部分地區和人口都卷入,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日軍偷襲珍珠港的影響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日軍偷襲珍珠港的影響,題干關鍵信息“最終將世界絕大部分地區和人口都卷入”。
2.(2020九上·溫州期中)學習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后,小剛同學整理出以下知識點,你認為正確的是(  )
①莫斯科保衛戰是德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
②《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③開羅會議規劃了戰后的世界格局
④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B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1945年2月,英、美、蘇三國首腦在蘇聯的雅爾塔召開會議。會議決定對戰敗后的德國實行軍事占領,同時決定成立聯合國及蘇聯在德國投降后三個月以內對日作戰等內容,雅爾塔會議上實際劃分了二戰后世界的勢力范圍,使戰后出現了兩極格局。③開羅會議規劃了戰后的世界格局說法錯誤,排除含③的選項。
B項①②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史實是解題的關鍵。
3.(2020九上·諸暨月考)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下表數據說明(  )
  爆發時間 持續時間 傷亡人數 經濟損失
中國抗日戰爭 1931年9月18日 14年 3500多萬 6000多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年9月1日 6年多 9000多萬 4萬億美元
①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發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②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和幫助
③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④中國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知識點】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題干表格說明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發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①④和題干材料符合。②③在題干材料中不能體現。
C項①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抗日戰爭的歷史意義,要求具備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
4.(2020九上·浙江月考)20世紀上半葉,人類歷史上先后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各國拍攝了許多關于一戰與二戰的影片,以下影片所反映的戰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具有轉折意義的有(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D
【知識點】大戰的轉折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 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歐洲戰場的轉折性戰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性戰役;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場的轉折性戰役。題干影片反映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具有轉折意義的戰役是①④。
D項①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具有轉折意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具有轉折意義的戰役。要求具備識記歷史史實的能力。
5.(2020九上·麗水月考)某學生對二戰期間發生的四次重要會議進行梳理,制成表格,并在圖中標注了會議地點。圖表中會議名稱與地點對應正確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①是雅爾塔,1945年2月,美國、英國、蘇聯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蘇聯雅爾塔召開會議。會議決定打敗德國后,要對德國實行軍事占領,徹底消滅德國的法西斯主義。②是開羅,開羅會議要求日本歸還中國領土;1943年11月底,英美蘇三國首腦在伊朗召開了歷史性的德黑蘭會議,決定在1944年5月底實施歐洲登陸計劃,開辟歐洲第二戰場。③是德黑蘭,1943年11月底,英美蘇三國首腦在伊朗召開了歷史性的德黑蘭會議,決定在1944年5月底實施歐洲登陸計劃,開辟歐洲第二戰場;1945年2月召開雅爾塔會議,決定建立聯合國。④是波茨坦,1945年7月召開波茨坦會議,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
ABC三項對應錯誤,不符合題意;
D項d-④對應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四大國際會議及學生的識圖能力。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四大國際會議。
6.(2020九上·麗水月考)1943年7月的一天,希特勒頹喪地坐在戈爾唱機旁。與希特勒頹喪情緒密切相關的事件有(  )
①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失敗 ②法兩斯軸心圍集團開始瓦解 ③北非防線的崩潰 ④諾曼底登陸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會戰以蘇軍的勝利宣告結束,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場根本轉折的開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法西斯軸心國集團開始瓦解指的是1943年7月, 美英軍隊在西西里島登陸,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權垮臺;北非防線的崩潰是指1942年阿拉曼戰役之后;諾曼底登陸戰役發生在1944年。
B項②③與希特勒頹喪情緒密切相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7.(2020九上·麗水月考)“……我們已經商得同意:當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利堅合眾國舊金山召開聯合國會議。……唯有我們三國之間以及一切愛好自由的各國之間,繼續增進的合作與了解,才能夠實現人類最崇高的愿望——一種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材料中提出實現“一種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是基于(  )
A.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教訓 B.二戰對人類文明浩劫的反思
C.西方大國稱霸世界的企圖 D.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
【答案】B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出自雅爾塔會議。題干提出實現“一種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是基于二戰對人類文明浩劫的反思。二戰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遭難,基于二戰對人類文明浩劫的反思,1945年2月,美、英、蘇三國首腦在雅爾塔召開會議,決定成立聯合國等。
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二戰對人類文明浩劫的反思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爾塔會議,要求具備知識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8.(2020九上·新昌月考)1944年6月,盟軍實施“霸王行動”計劃,發動世界戰爭史上迄今最大規模的登陸戰。這次戰役(  )
①是遵照德黑蘭會議的決定發動的
②使德國陷入東西兩線作戰的困境
③是在法國的敦刻爾克地區登陸的
④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1944年6月6日,美英盟軍在法國北部諾曼底登陸,向德軍發動猛烈進攻,開辟了歐洲蘇德戰場外的第二戰場,使德國法西斯陷于東西兩線同時作戰的局面,加速法西斯德國的戰敗。
C項②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諾曼底登陸的相關史實以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掌握相關基礎知識,理解與識記諾曼底登陸的相關史實。
9.(2020九上·新昌月考)在這次會議中,“蘇、美、英三國領袖同意,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后兩個月或三個月內蘇聯將參加同盟國方面對日作戰。”此次會議是(  )
A.雅爾塔會議 B.波茨坦會議 C.德黑蘭會議 D.華盛頓會議
【答案】A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在這次會議中,“蘇、美、英三國領袖同意,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后兩個月或三個月內蘇聯將參加同盟國方面對日作戰。”此次會議是雅爾塔會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德國敗局已定時,為了取得世界反法西斯的最后勝利、解決戰后的重大問題,1945年2月,蘇、美、英三國首腦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在克里木半島雅爾塔舉行會議。會議通過了一系列重大決議,包括:分區占領德國,建立聯合國,雅爾塔會議對協調盟國戰勝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聯合國起到了一定積極的作用,實際劃分了戰后世界的勢力范圍,推動了戰后兩極格局的形成。
A項雅爾塔會議中,“蘇、美、英三國領袖同意,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后兩個月或三個月內蘇聯將參加同盟國方面對日作戰。”,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材料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爾塔會議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
10.(2020九上·新昌月考)羅斯福談到中國抗戰時說:“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日本有多少師團可以因此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羅斯福的談話表明(  )
A.中國是世界強國 B.美國重視中國抗戰的作用
C.中國會打敗日本 D.美國將派兵參加中國抗戰
【答案】B
【知識點】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假如沒有中國……你想一想日本有多少師團可以因此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可以看出,中國的抗戰牽制了日本的大部分兵力,羅斯福重視中國抗戰的作用。
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美國重視中國抗戰的作用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勝利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知道中國抗戰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11.(2020九上·新昌月考)2019年是二戰全面爆發80周年,小華同學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進程進行了整理。以下示意圖中①應為(  )
A. 《慕尼黑協定》 B.日本偷襲珍珠港
C.《大西洋憲章》 D.德國突襲了蘇聯
【答案】B
【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
【解析】【分析】1941年12月7日,日本軍隊不宣而戰,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第二天,美國對日本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規模進一步擴大,達到最大規模。
ACD三項都不是示意圖中①對應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B項日本偷襲珍珠港應為示意圖中①對應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大事件。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大事件的相關史實。
12.(2020九上·柯橋開學考)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人數達3500多萬,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000億美元。材料直接反映了中國的抗日戰爭(  )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組成部分 ②直接抗擊了德、意、日法西斯國家
③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重大犧牲 ④得到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的支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知識點】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中國抗日戰場牽制了日軍60%以上的兵力” 反映了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①正確;中國直接抗擊的是日本侵略者,②錯誤;“中國軍民傷亡人數達3500多萬,直接、間接經濟損失超過6000億美元” 反映了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付出了重大犧牲,③正確;④與材料無關。
C項①③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題,要把握材料信息和識記相關史實,可運用排除法去除錯誤的選項。
13.(2020九上·柯橋開學考)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于(  )
A.蘇聯衛國戰爭開始 B.太平洋戰爭爆發
C.《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 D.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
【答案】C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共同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簽字各國保證竭盡全力,互相合作,徹底打敗德日意三國及其附庸,絕不單獨與敵人停戰或耦合。宣言的發表,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最終形成。極大地鼓舞了各國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為最終打敗法西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識記能力。重點識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內容及影響。
14.(2020九上·浙江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過程中,德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有(  )
①國內階級矛盾異常尖銳 ②民族復仇主義思潮泛濫
③在巴黎和會上“分贓”不公 ④受到經濟危機嚴重沖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德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背景,主要因素都是受到經濟危機嚴重影響,使國內階級矛盾異常尖銳,同時德國人們對凡爾賽和約的痛恨,使民族復仇主義思潮泛濫。為法西斯勢力的發展提供了土壤。在一戰中德國是戰敗國,所以排除③。
C項①②④是德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德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理解德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
15.(2020九上·浙江月考)據1938年歐洲某國報載:“我不知道你們的國家是否從慕尼黑做出的決定中得到好處,但肯定無疑的是,我們不會是最后一個受害者。在我們之后,其他人也將遭遇同樣的命運。”這段話中“我”是下列哪國人(  )
A.德國 B.英國
C.波蘭 D.捷克斯洛伐克
【答案】D
【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1938年”“慕尼黑作出的決定”,聯系所學可知,1938年,慕尼黑會議上,德意英法四國政府首腦簽訂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之內把蘇臺德等地割讓給德國。這種犧牲弱小國家利益安撫侵略者的政策,被稱為綏靖政策,慕尼黑陰謀把綏靖政策推向了頂峰。故“某國”指的是捷克斯洛伐克。
ABC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項捷克斯洛伐克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慕尼黑會議和綏靖政策的認識。注意扎掌握綏靖政策的主要史實。
16.(2019九上·余姚期末)1942年,英美蘇中等26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雖然各國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并不一致,但為了共同目標,他們互相配合支援。此次“聯合”的共同目標是(  )
A.推行綏靖政策 B.摧毀法西斯
C.規劃戰后格局 D.建立聯合國
【答案】B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摧毀法西斯,1942年,美、英、蘇、中等26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雖然各國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并不一致,但為了共同目標,它們互相配合支援,建立國際反法西斯聯盟。
ACD三項都不是此次“聯合”的共同目標,不符合題意;
B項摧毀法西斯是此次“聯合”的共同目標,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以題干材料為依托,考查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
17.(2019九上·余姚期末)歷史場景再現歷史事件。以下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的歷史場景與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直接相關的有(  )
①美國珍珠港海軍突然遭到日軍飛機的瘋狂轟炸
②蘇美英三國首腦在德黑蘭達成共識并合影留念
③盟軍部隊橫渡英吉利海峽發起大規模登陸戰役
④羅斯福和丘吉爾在雅爾塔游說斯大林對日作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知識點】大戰的轉折
【解析】【分析】為盡快打敗德日法西斯,早日結束戰爭,美英蘇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了首次會晤,史稱“德黑蘭會議”。會議的中心議題是開辟第二戰場問題。1944年6月,經過長期周密準備,美英盟軍從英國出發,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法國的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盟國武裝力量開始從東西南三面圍攻德國,突破了希特勒所吹噓的“大西洋鐵壁”,使法西斯德國陷入了蘇聯和英、美盟軍東西夾擊的鐵鉗中,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了粉碎德國法西斯的最后決戰階段。②③符合題意。
B項②③與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直接相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德黑蘭會議、諾曼底登陸的相關史實以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掌握相關基礎知識,理解與識記德黑蘭會議、諾曼底登陸的相關史實。
18.(2019九上·余姚期末)2019年是二戰爆發80周年。下列著名戰役,按發生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斯大林格勒戰役 ②柏林戰役
③不列顛之戰 ④莫斯科保衛戰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③④①②
【答案】D
【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大戰的轉折;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①斯大林格勒戰役爆發于1942年7月;②柏林戰役發生在1945年4月;③不列顛之戰發生在1940年5月;④莫斯科保衛戰發生在1941年6月;綜上,③④①②排序正確。
D項③④①②排序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大歷史事件,要求具備準確識記歷史史實的能力。
19.(2019九上·鄞州期末)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大事件和結論,下列搭配合理的是(  )
序號 事件 結論
① 莫斯科保衛戰 成為二戰的重要轉折點
② 珍珠港事件 導致太平洋戰爭爆發
③ 諾曼底登陸 加速了德國法西斯滅亡
④ 德黑蘭會議 影響了戰后的世界格局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D
【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會戰以蘇軍的勝利宣告結束,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場根本轉折的開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①錯誤。1941年12月7日,日本機群偷襲美國在太平洋上最大的軍事基地珍珠港,重創了美國太平洋艦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珍珠港事件”,珍珠港事件的爆發,標志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②正確。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同盟國軍隊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德國陷入東西夾擊的境地,加速了法西斯滅亡。③正確。1945年2月,美國、英國、蘇聯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蘇聯雅爾塔召開會議,會議決定打敗德國后,要對德國實行軍事占領,徹底消滅德國的法西斯主義;同時,還決定成立聯合國;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后三個月內,參加對日本法西斯的作戰;基本奠定了二戰后的兩極格局。④錯誤。
D項②③搭配合理,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
20.(2019九上·北侖期末)“簽字國保證運用自己全部軍事和經濟資源,反對德、意、日軸心國及其附庸;保證互相合作,不單獨同敵人締結停戰協定或和約”,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標志著(  )
A.三國同盟的形成 B.三國協約的建立
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聯合 D.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答案】C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簽字國保證運用自己全部軍事和經濟資源,反對德、意、日軸心國及其附庸;保證相互合作,不單獨同敵人締結停戰協定或和約。”可知,和約指的是《聯合國家宣言》。二戰中德意日法西斯國家法西斯的侵略擴張,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廣泛憤怒,中、美、蘇等國家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法西斯,逐漸走向聯合,1942年月,蘇、英、美、中等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
ABD三項和題干反映的歷史事件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聯合是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的意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聯合國家宣言》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以及影響,知道《聯合國家宣言》簽署標志著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1.(2019九上·三門期末)以下能佐證“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斯西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史論的史實有(  )
①中國組織遠征軍赴緬甸作戰 ②中國戰場牽制大量日本軍力
③蘇聯紅軍開赴中國東北戰場 ④美軍在中途島對日軍作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美軍在中途島對日軍作戰與中國沒有直接聯系,不能佐證“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斯西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排除含④的選項。
A項①②③能佐證“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斯西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史論,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的理解。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
22.(2019九上·柯橋月考)1941年6月22日3時30分,德軍在東線從黑海至波羅的海的整個正面發動了決定性的進攻。希特勒在一份很長的告德國人民書中力圖向德國人民和全世界解釋這一新沖突的必要性。“這一新沖突”是指(  )
A.突破馬奇諾防線 B.德國空襲不列顛
C.太平洋戰爭爆發 D.蘇德戰爭的爆發
【答案】D
【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
【解析】【分析】1941年6月22日3時30分,德軍在東線從黑海至波羅的海的整個正面發動了決定性的進攻。希特勒在一份很長的告德國人民書中力圖向德國人民和全世界解釋這一新沖突的必要性。“這一新沖突”是指蘇德戰爭的爆發。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國向蘇聯發動了全面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按照預定的“巴巴羅薩計劃”,德軍兵分三路進攻蘇聯,蘇德戰爭的爆發。在斯大林的親自指揮下,蘇聯軍民浴血奮戰,最終取得了莫斯科包圍戰的勝利,打破了希特勒吹噓的德軍“天下無敵”的神話。
ABC三項都不是題干中“這一新沖突”所指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D項蘇德戰爭的爆發是題干中“這一新沖突”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1941年6月22日3時30分,德軍在東線從黑海至波羅的海的整個正面發動了決定性的進攻。希特勒在一份很長的告德國人民書中力圖向德國人民和全世界解釋這一新沖突的必要性為依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
23.(2019九上·寧波月考)史學家說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戰時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勝利。以下中國參與的行動能體現為建立和維護“戰時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的有(  )
①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②諾曼底登陸 ③開羅會議 ④赴緬遠征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中國參與的行動能體現為建立和維護“戰時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的有簽署《聯合國家宣言》、開羅會議、赴緬遠征軍。
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中國并未參與行動。故②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知識的能力,難度適中。要求掌握諾曼底登錄、開羅會議、赴緬遠征軍的相關內容,及《聯合國家宣言》發表的時間和作用
24.(2019九上·青田期中)2015年,世界各國通過多種形式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以下關于這場戰爭敘述正確的是(  )
①這是帝國主義之間掠奪與侵略的非正義戰爭
②戰后確立的凡爾賽體系暫時維護了世界和平
③聯合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產物
④戰爭改變了世界格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即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全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統治而進行的正義戰爭,①這是帝國主義之間掠奪與侵略的非正義戰爭錯誤;②戰后確立的凡爾賽體系,暫時維護了世界和平錯誤,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確立了凡爾賽體系;排除①②。
③聯合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產物正確,1945年,美、英、蘇三國政府首腦在蘇聯的雅爾塔舉行會議。會議總結了反法西斯的經驗教訓,決定成立聯合國,以維護世界的和平,因此聯合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產物;④戰爭改變了世界格局正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后,法西斯國家受到重創,形成了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
B項③④敘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注意區分辨析兩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
25.(2019九上·青田期中)在軍事行動上,“它”是當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卻是極大的錯誤,導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這里的“它"是指(  )
A.莫斯科戰役 B.中途島戰役 C.阿拉曼戰役 D.珍珠港事件
【答案】D
【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在軍事行動上,‘它’是當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卻是極大的錯誤,導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依據所學知識,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軍隊偷襲太平洋美軍基地珍珠港,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日本偷襲珍珠,揭開太平洋戰爭序幕。12月8日,美國對日宣戰,緊隨其后,對日宣戰的有中國、英國、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珍珠港事件導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
ABC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珍珠港事件是題干中的“它"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珍珠港事件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26.(2019九上·吳興期中)學習歷史需要正確地區分史實與觀點,下列表述中屬于“觀點”的是(  )
①臺兒莊戰役殲滅日本軍隊一萬多人 ②日本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
③諾曼底登陸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 ④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轉折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知識點】大戰的轉折
【解析】【分析】史實是對歷史事件的客觀陳述,不帶有作者自己的感彩,而觀點則是對某一歷史事件的看法,帶有明顯的個人情感。①②屬于史實,而③④則很顯然帶有作者的感彩,屬于觀點。
D項③④屬于“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史實和觀點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史實和觀點的相關史實。
27.(2019九上·吳興期中)歷史研究,強調“論從史出”。下列選項中,史實與影響之間邏輯關系成立的有(  )
史實 影響
①1940年7月,不列顛之戰 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
②1940年9月,德意日三國結成軸心國軍事同盟 標志著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
③1941年6月,德國對蘇聯宣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擴大
④1945年9月,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 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①1940年7月,不列顛之戰——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邏輯關系不成立,莫斯科保衛戰宣告了德國閃電戰破產,不符合題意;
②1940年9月,德意日三國結成軸心國軍事同盟——標志著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邏輯關系不成立,1933年,德國希特勒上臺,稱為國家元首,希特勒上臺后,建立法西斯統治,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不符合題意;
③1941年6月,德國對蘇聯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擴大邏輯關系成立,1941年6月22日,德國向蘇聯發動了突然的全面進攻,蘇德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符合題意;
④1945年9月,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邏輯關系成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符合題意;
D項③④邏輯關系成立,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史實的識記能力,建議學生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結束標志、主要事件與時間。
28.(2019九上·天臺期中)歷史研究應堅持用材料說話。閱讀《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時間統計簡表》,讀出的信息有(  )
戰場名稱 開始時間 終止時間 小計
歐洲戰場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5年8個月零8天
蘇德戰場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3年10個月零17天
太平洋戰場 1941年12月8日 1945年9月2日 3年8個月零26天
中國戰場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13年11個月零16天
蘇聯對日作戰 1945年8月9日 1945年9月2日 25天
①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中國戰場與世界其他戰場相比,持續時間最長
③戰爭波及地域廣、卷入國家多、持續時間長,在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
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抗日武裝是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表中的信息,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且持續時間最長,因此①②正確;從戰場名稱上看,反法西斯戰爭涉及到歐、亞太平洋等廣大地區,涉及的范圍廣、國家多,聯系所學,它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一場戰爭,故③正確;材料信息沒有體現④的內容,故④排除。
A項①②③符合題干表格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點,旨在考查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仔細分析表格內容。
29.(2019九上·天臺期中)丘吉爾在1946年3月5日的演說中指出:“在全部歷史中,沒有一次戰爭比前不久使地球上這么多地區淪為廢墟的這次大戰更容易被及時地加以制止,它本來可以不發一槍就被制止住。”他認為,只是由于“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腸而聽任惡人重新武裝”,才最終導致了戰爭的爆發。對丘吉爾上述言論的解讀,不正確的是(  )
A.“這次大戰”指第二次世界大戰
B.“不明智”指英法等國推行綏靖政策
C.“惡人”指德國法西斯
D.“這次大戰”以三國同盟的戰敗而告終
【答案】D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沒有一次戰爭比前不久使地球上這么多地區淪為廢墟的這次大戰”,說明這次大戰”是指二戰,二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戰爭浩劫。.不明智”指英法等國推行綏靖政策,面對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的嚴重挑戰,以英國首相A.N.張伯倫為代表的英、法、美等國的綏靖主義者,為了維護既得利益,求得一時茍安,不惜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謀求同侵略者妥協,妄圖將禍水引向蘇聯,坐收漁利。
ABC三項解讀都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D項“這次大戰”以三國同盟的戰敗而告終解讀不正確,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三國同盟的戰敗而告終,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獲取有效材料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準確判斷材料中的戰爭是解題的關鍵。
30.(2019九上·義烏期中)在蘇德戰爭關鍵時刻的一場戰役中,斯大林發表講話:“今天是我們在嚴重條件下來慶祝十月革命24周年。……我們暫時失去了一些區域,敵人已經進犯到門前。”最后戰場形勢迫使德軍進攻重點轉向南方,這次戰役是(  )
A.莫斯科戰役 B.庫爾斯克戰役
C.斯大林格勒戰役 D.列寧格勒戰役
【答案】A
【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
【解析】【分析】從題干中“慶祝十月革命24周年”可知時間是1941年。莫斯科戰役發生在1941年10月-1942年1月期間,它打破了德國不可戰勝的神話。
A項莫斯科戰役是題干材料描述的戰役,符合題意;
B項庫爾斯克戰役發生于1943年,與題干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斯大林格勒戰役發生于1942-1943年,與題干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列寧格勒戰役發生于1941-1944年,把德軍拖住在蘇聯的西北戰場,與題干“迫使德軍進攻重點轉向南方”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莫斯科戰役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題干材料和運用所學解答問題的能力。莫斯科戰役發生于1941年10月-1942年1月期間,蘇德方雙都投入百萬以上軍隊,開始德國軍隊的進攻很順利,但由于蘇聯軍民的頑強抵抗進展速度緩慢,一直拖到冬天。蘇聯的冬天奇冷,德軍戰斗人員不斷在減員,坦克也開不起來,后勤補給也中斷了,而這是蘇軍已經完成了軍隊的集結和戰略反攻的準備。結果德軍慘敗,打破了德國不可戰勝的神話,莫斯科戰役一局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局面,也成了二戰的戰略轉折點。莫斯科戰役后蘇聯進入了戰略進攻,而德國則進入了戰略防御。
31.(2019九上·浙江期中)這是關于二戰期間的某次事件的評價:“沒有一個人曾料到日本人竟敢以如此罪大惡極的方式侮辱美國的威力……大家立即團結起來,一致支持總司令羅斯福。”這次事件是(  )
A.七七事變 B.偷襲珍珠港 C.諾曼底登陸 D.中途島戰役
【答案】B
【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
【解析】【分析】據“沒有一個人曾料到日本人竟敢以如此罪大惡極的方式侮辱美國的威力……大家立即團結起來,一致支持總司令羅斯福。”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事件是偷襲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戰,偷襲太平洋美國基地珍珠港,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第二天,美國對日作戰,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規模進一步擴大。12月8日,美國對日宣戰,緊隨其后,對日宣戰的有中國、英國、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
A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偷襲珍珠港是題干評價的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這是對二戰期間某次事件的評價:“沒有一個人曾料到日本人竟敢以如此罪大惡極的方式侮辱美國的威力……大家立即團結起來,一致支持總司令羅斯福。”為依托,考查偷襲珍珠港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
32.(2019九上·浙江期中)1941年12月,《國民政府對日宣戰布告》指出:“過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戰,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實際之懲創后終能反省,不料殘暴成性之日本執迷不悟……更悍然向我英、美諸友邦開峰,擴大其戰爭侵略行動……茲特正式對日宣戰。”材料反映1941年前國民政府遲遲不對日正式宣戰的原因是(  )
A.中日兩國實力過于懸殊 B.國民政府曾對日本抱有幻想
C.日本停止對重慶的轟炸 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尚未建立
【答案】B
【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
【解析】【分析】分析題干“過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戰,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實際之懲創后,終能反省……更悍然向我英、美諸友邦開釁,擴大其戰爭侵略行為……茲特正式對日宣戰。”關鍵信息“終能反省”可知,材料反映1941年前國民政府遲遲不對日正式宣戰的原因是國民政府曾對日本抱有幻想。
ACD三項在題目中都沒有反映,不符合題意;
B項國民政府曾對日本抱有幻想是材料反映1941年前國民政府遲遲不對日正式宣戰的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擴大,要求具備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33.(2019九上·浙江期中)二戰中某國際文件指出:“羅斯福總統、蔣委員長、丘吉爾首相、偕同各該國軍事與外交顧問人員在北非舉行會議,業已完畢,茲發表概括之聲明如下:三國軍事方面人員關于今后對日作戰計劃,已獲得一致意見……”該國際文件是(  )
A.《大西洋憲章》 B.《波茨坦公告》
C.《開羅宣言》 D.《慕尼黑協定》
【答案】C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羅斯福總統、蔣委員長,丘吉爾首……在北非舉行會議”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戰時期中美英三國在北非召開開羅會議,發表《開羅宣言》。
A項《大西洋憲章》是羅斯福和丘吉爾會面以后發表的宣言,不符合題意;
B項《波茨坦公告》是博斯坦會議以后發表出來的,參加波茨坦會議的主要是英國,蘇聯和美國,沒有中國,不符合題意;
C項《開羅宣言》是題干描述的國際文件,符合題意;
D項《慕尼黑協定》是1938年的9月,在慕尼黑會議上德意英法四國簽訂的,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開羅宣言》的相關內容,考查學生準確解讀、獲取材料信息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34.(2019九上·仙居月考)阿德勒在《世界文明史(下冊)》中將第二次世界大戰劃分為三個階段(見下表)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判斷,推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由第一階段朝著第二、第三階段轉化的根本原因是(  )
階段 時間 概況
第一階段 1939年至1942年末 德日法西斯國家獲得勝利和擴張
第二階段 1942年末至1943年 法西斯同盟國在各個戰場開始反攻
第三階段 1944年至1945年 反法西斯同盟國取得最后勝利
A.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B.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
C.美國取得中途島海戰的勝利 D.盟軍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
【答案】A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阿德勒在《世界文明史(下冊)》中將第二次世界大戰分為三個階段(見表),據框表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推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由第一階段朝著第二、三階段轉化的根本原因是反法西斯聯盟形成。二戰中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廣泛憤怒,中、美、蘇等國家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法西斯,逐漸走向聯合,1942年月,蘇、英、美、中等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國人民的斗志,壯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奠定了打敗法西斯國家的基礎。
A項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是推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由第一階段朝著第二、第三階段轉化的根本原因,符合題意;
BCD三項都不是推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由第一階段朝著第二、第三階段轉化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題干框表為依托,考查反法西斯聯盟形成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
35.(2019九上·仙居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對比的歷史事件是(  )
A.斯大林格勒戰役 B.諾曼底登陸
C.德黑蘭會議召開 D.《聯合國家宣言》發表
【答案】D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法西斯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廣泛憤怒,特別是在蘇德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美、蘇、英等大國開始走向聯合。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國的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它的成立壯大了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為最終打敗法西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D項《聯合國家宣言》發表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對比,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以及影響。
36.(2019九上·溫嶺期中)阿德勒在《世界文明史(下冊)》中將第二次世界大戰劃分為三個階段(見下表)。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判斷,推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由第一階段朝著第二、第三階段轉化的根本原因是(  )
階段 時間 概況
第一階段 1939年至1942年末 德日法西斯國家獲得勝利和擴張
第二階段 1942年末至1943年 反法西斯同盟國在各個戰場開始反攻
第三階段 1944年至1945年 反法西斯同盟國取得最后勝利
A.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B.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
C.美國取得中途島海戰的勝利 D.盟軍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
【答案】A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強了反法西斯力量,為最終戰勝法西斯奠定了基礎。1942年7月,德國集中兵力進攻蘇聯戰略重鎮斯大林格勒,蘇聯人民英勇抗敵,于次年2月大敗德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這次戰役后,蘇軍連續進攻,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形勢。1943年9月,墨索里尼政府垮臺,意大利宣布無條件投降。1944年6月,美、英盟軍成功登陸法國諾曼底,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德國陷入東西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攻克柏林指日可待。故A正確。BCD不符合題意,故排除BC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1942年1月1日,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共同宣言》。此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
37.(2019九上·溫嶺期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對比的歷史事件是(  )
A.斯大林格勒戰役 B.諾曼底登陸
C.德黑蘭會議召開 D.《聯合國家宣言》發表
【答案】D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1942年1月1日中、蘇、美、英等26國在華盛頓發表的宣言,即《聯合國家宣言》,其內容是簽字國保證竭盡全力,互相合作,徹底打敗德、意、日三國軸心及其附庸,決不單獨與敵人停戰或媾和《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成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對比,D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1942年1月1日,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共同宣言》。此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
38.(2019九上·溫嶺期中)1942年,美、英、蘇、中等26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雖然各國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并不一致,但為了共同目標,它們互相配合支援。此次“聯合”的共同目標是(  )
A.摧毀法西斯 B.規劃戰后格局
C.建立聯合國 D.結束美蘇冷戰
【答案】A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摧毀共同的敵人法西斯,1942年,美、英、蘇、中等26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成立了國際反法西斯聯盟,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1942年1月1日,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共同宣言》。此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
39.(2019九上·新昌期中)丘吉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中記載:“12月7日,星期日,在首相別墅,我的美國客人——無線電收音機中——九點鐘的消息:日本進攻美國。”這段回憶記錄的歷史事件是(  )
A.阿拉曼戰役 B.不列顛之戰 C.中途島戰役 D.偷襲珍珠港
【答案】D
【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日本進攻美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場歷史事件是日本偷襲珍珠港。因此D正確。
A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北非戰場上英德之間的戰役,錯誤。
不列顛之戰是二戰歐洲戰場英德之間的戰爭,B錯誤。
中途島戰役于1942年6月4日展開,與時間不符,因此C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
40.(2019九上·新昌期中)在“二戰”期間的中國參加了許多重要的國際會議,使國際地位大大提高。下列會議能印證這一觀點的是(  )
A.開羅會議 B.德黑蘭會議 C.雅爾塔會議 D.波茨坦會議
【答案】A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開羅會議會后公布開羅宣言,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歸還一切侵占的土地,塑造戰后東亞的新局勢。開羅會議確立中國成為世界四強的地位,對中國政治上意義重大,提高了我國國際地位。因此A正確。B主要議題是討論美英開辟西歐第二戰場,東西方配合對德作戰問題,與題意不符。因此B錯誤。C會議的主要內容有:戰后處置德國問題、波蘭問題、遠東問題、聯合國問題。因此C錯誤。D是英美蘇三國為了商討對戰后德國的處置問題和解決戰后歐洲問題的安排,以及爭取蘇聯盡早對日作戰的會議,于中國無關,因此D錯誤,綜上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二戰時期重要會議及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難度適中。容易誤選波茨坦會議。
41.(2019九上·臺州期中)如圖所示戰役給二戰帶來的影響有(  )
① 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德軍陷入了東西夾擊之中
② 英國得以保存下來,把德軍拖入了致命的持久戰
③ 宣告德軍閃電戰的破產,極大提升戰勝法西斯的信心
④ 減輕了蘇軍的壓力,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圖中的“英吉利海峽”“諾曼底”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1944年6月6日,以英美兩國軍隊為主力的盟軍,接近三百萬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 底登陸,這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在歐洲開辟了第二戰場。第二戰場的開辟,使法西斯德國陷入了兩面被夾擊的境地,加速了法西斯德國的崩潰。
B項①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諾曼底登陸戰役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注意掌握諾曼底登陸的相關知識。
二、判斷題
42.(2019九上·蕭山期中)開羅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重要的一次會議。
【答案】錯誤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共舉行了四次最主要的會議,包括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塔爾會議、波茨坦會議,其中開羅會議在二戰中有著重大的轉折點。
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會議。要求掌握二戰的史實。
三、材料分析題
43.(2019九上·天臺期中)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美利堅合眾國遭到了日本帝國海空軍突然和蓄謀的進攻……我要求國會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進行無緣無故和卑鄙懦弱的進攻時起,合眾國和日本國進入戰爭狀態。
──摘自羅斯福《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
材料二: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后,二戰最艱苦的日子已經過去,大反攻的日子終于來臨。“美英盟軍搶灘登陸”、蘇聯軍隊搶先占領柏林;面對日本法西斯發出“本土決戰”的狂吠,蘇聯對日宣戰、美軍重拳出擊、中國抗日武裝展開了全國規模的反攻……
材料三: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情況比較表
項目名稱 參戰國(個) 卷入人口(億) 參戰人員(億) 傷亡人員(億) 直接經濟損失(億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 30多 15 0.7 0.3 3000
第二次世界大戰 60多 20 1.1 0.9 40000
(1)材料一中為什么羅斯福說“1941年12月7日”是“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后來面對法西斯國家的瘋狂侵略,1942年1月反法西斯國家有什么重大舉措?
(2)材料二中“美英盟軍搶灘登陸”的事件是什么 有什么影響
(3)材料二中“蘇聯對日宣戰”是在哪一次國際會議上作出的決定?從材料二中體現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運用數據分析和圖表統計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歷史。從材料三中我們可以獲得什么信息?對此你有何感想?
【答案】(1)日本偷襲珍珠港;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法西斯德國陷入盟軍的兩面夾擊之中。
(3)雅爾塔會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團結作戰(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4)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是人類歷史上的浩劫。我們要反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對二戰相關歷史事件的認識。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這次襲擊最終將美國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法國等國扶植戰敗的德國、支持日本充當防范蘇聯的屏障和鎮壓人民革命的打手,即綏靖政策。1942年1月1日,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共同宣言》。此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
(2) 本題考查諾曼底登陸及其意義。“美英盟軍搶灘登陸”是指諾曼底登陸。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戰役發生在1944年6月6日。意義: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法西斯德國陷入盟軍的兩面夾擊之中。
(3)本題考查對二戰中的相關會議及二戰勝利的根本原因的認識。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雅爾塔會議決定,蘇聯承諾在歐洲戰爭結束后2-3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美英盟軍、蘇聯軍隊、中國抗日武裝共同反抗法西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團結作戰。(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4)本題考查對二戰危害的理解及啟示。兩次世界大戰,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巨大財產損失,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是人類歷史上的浩劫。啟示:我們要反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
故答案為:(1)日本偷襲珍珠港;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法西斯德國陷入盟軍的兩面夾擊之中。
(3)雅爾塔會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團結作戰(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4)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是人類歷史上的浩劫。我們要反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需要準確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
44.(2019九上·義烏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日本侵占太平洋地區示意圖》(右圖所示)
材料二:抗日戰爭簡表
消滅日軍 軍民傷亡 經濟損失(按 1937 年比值折算)
150 多萬人 3500 多萬人 直接經濟損失:1000 多億美元 間接經濟損失:5000 多億美元
材料三:……20 世紀世界秩序的變動與重建中,中國逐漸主動參與,成為新的世界秩序的受益者。……二戰,中國則從世界政治舞臺的邊緣躍入中心地帶,抓住了機遇,參與戰后國際秩序的構建并在其中獲得了重要地位。——摘編自王建朗《從世界秩序的變遷中觀察中國》
(1)指出右圖中A、B兩處在二戰中發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其對當時的世界戰爭形勢不同影響。
(2)材料三說明了什么?請列舉能證明這一結論相關史實兩例。結合材料二,分析其原因。
【答案】(1)九一八事變;珍珠港事件。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標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展成為真正的世界大戰。
(2)二戰使中國的國際地位提高;史實:中、美、蘇、英等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中美英召開開羅會議,會后三國共同發表《開羅宣言》;中蘇美英等國代表簽署《聯合國憲章》,中國成為聯合國創始國和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要貢獻。
【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大戰的轉折;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1)仔細觀察地圖,圖中A、B兩處分別是中國的東北和太平洋,聯系所學知識,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栽贓嫁禍于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史稱“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序幕,從此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抗戰。1941年12月7日,這一天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美國開始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
(2)根據材料三中的“……中國逐漸主動參與,成為新的世界秩序的受益者……中國則從世界政治舞臺的邊緣躍入中心地帶”可見二戰使中國的國際地位提高。1942年,美、英、蘇、中等26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1943年11月,美、英、中在開羅舉行會議,發表《開羅宣言》。;1945年4月至6月,中國與美、英、蘇三大國一起發起了舊金山聯合國制憲會議,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等。中國的國際地位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二戰中中國作為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戰場,牽制了日本陸軍的大部分兵力。中國人民為最終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故答案為:(1)九一八事變;珍珠港事件。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標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展成為真正的世界大戰。
(2)二戰使中國的國際地位提高;史實:中、美、蘇、英等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中美英召開開羅會議,會后三國共同發表《開羅宣言》;中蘇美英等國代表簽署《聯合國憲章》,中國成為聯合國創始國和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要貢獻。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的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 / 1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復習專題:19 第二次世界大戰
一、單選題
1.(2020九上·溫州期中)法西斯國家的侵略不斷升級,波及范圍也越來越廣。下列事件中,最終將世界絕大部分地區和人口都卷入的是(  )
A.日軍進犯盧溝橋 B.德軍入侵波蘭
C.德軍入侵蘇聯 D.日軍偷襲珍珠港
2.(2020九上·溫州期中)學習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后,小剛同學整理出以下知識點,你認為正確的是(  )
①莫斯科保衛戰是德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
②《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③開羅會議規劃了戰后的世界格局
④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2020九上·諸暨月考)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下表數據說明(  )
  爆發時間 持續時間 傷亡人數 經濟損失
中國抗日戰爭 1931年9月18日 14年 3500多萬 6000多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年9月1日 6年多 9000多萬 4萬億美元
①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發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②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和幫助
③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④中國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2020九上·浙江月考)20世紀上半葉,人類歷史上先后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各國拍攝了許多關于一戰與二戰的影片,以下影片所反映的戰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具有轉折意義的有(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5.(2020九上·麗水月考)某學生對二戰期間發生的四次重要會議進行梳理,制成表格,并在圖中標注了會議地點。圖表中會議名稱與地點對應正確的是(  )
A.A B.B C.C D.D
6.(2020九上·麗水月考)1943年7月的一天,希特勒頹喪地坐在戈爾唱機旁。與希特勒頹喪情緒密切相關的事件有(  )
①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失敗 ②法兩斯軸心圍集團開始瓦解 ③北非防線的崩潰 ④諾曼底登陸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2020九上·麗水月考)“……我們已經商得同意:當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利堅合眾國舊金山召開聯合國會議。……唯有我們三國之間以及一切愛好自由的各國之間,繼續增進的合作與了解,才能夠實現人類最崇高的愿望——一種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材料中提出實現“一種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是基于(  )
A.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教訓 B.二戰對人類文明浩劫的反思
C.西方大國稱霸世界的企圖 D.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
8.(2020九上·新昌月考)1944年6月,盟軍實施“霸王行動”計劃,發動世界戰爭史上迄今最大規模的登陸戰。這次戰役(  )
①是遵照德黑蘭會議的決定發動的
②使德國陷入東西兩線作戰的困境
③是在法國的敦刻爾克地區登陸的
④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0九上·新昌月考)在這次會議中,“蘇、美、英三國領袖同意,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后兩個月或三個月內蘇聯將參加同盟國方面對日作戰。”此次會議是(  )
A.雅爾塔會議 B.波茨坦會議 C.德黑蘭會議 D.華盛頓會議
10.(2020九上·新昌月考)羅斯福談到中國抗戰時說:“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日本有多少師團可以因此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羅斯福的談話表明(  )
A.中國是世界強國 B.美國重視中國抗戰的作用
C.中國會打敗日本 D.美國將派兵參加中國抗戰
11.(2020九上·新昌月考)2019年是二戰全面爆發80周年,小華同學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進程進行了整理。以下示意圖中①應為(  )
A. 《慕尼黑協定》 B.日本偷襲珍珠港
C.《大西洋憲章》 D.德國突襲了蘇聯
12.(2020九上·柯橋開學考)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人數達3500多萬,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000億美元。材料直接反映了中國的抗日戰爭(  )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組成部分 ②直接抗擊了德、意、日法西斯國家
③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重大犧牲 ④得到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的支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2020九上·柯橋開學考)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于(  )
A.蘇聯衛國戰爭開始 B.太平洋戰爭爆發
C.《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 D.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
14.(2020九上·浙江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過程中,德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有(  )
①國內階級矛盾異常尖銳 ②民族復仇主義思潮泛濫
③在巴黎和會上“分贓”不公 ④受到經濟危機嚴重沖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2020九上·浙江月考)據1938年歐洲某國報載:“我不知道你們的國家是否從慕尼黑做出的決定中得到好處,但肯定無疑的是,我們不會是最后一個受害者。在我們之后,其他人也將遭遇同樣的命運。”這段話中“我”是下列哪國人(  )
A.德國 B.英國
C.波蘭 D.捷克斯洛伐克
16.(2019九上·余姚期末)1942年,英美蘇中等26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雖然各國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并不一致,但為了共同目標,他們互相配合支援。此次“聯合”的共同目標是(  )
A.推行綏靖政策 B.摧毀法西斯
C.規劃戰后格局 D.建立聯合國
17.(2019九上·余姚期末)歷史場景再現歷史事件。以下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的歷史場景與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直接相關的有(  )
①美國珍珠港海軍突然遭到日軍飛機的瘋狂轟炸
②蘇美英三國首腦在德黑蘭達成共識并合影留念
③盟軍部隊橫渡英吉利海峽發起大規模登陸戰役
④羅斯福和丘吉爾在雅爾塔游說斯大林對日作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8.(2019九上·余姚期末)2019年是二戰爆發80周年。下列著名戰役,按發生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斯大林格勒戰役 ②柏林戰役
③不列顛之戰 ④莫斯科保衛戰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③④①②
19.(2019九上·鄞州期末)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大事件和結論,下列搭配合理的是(  )
序號 事件 結論
① 莫斯科保衛戰 成為二戰的重要轉折點
② 珍珠港事件 導致太平洋戰爭爆發
③ 諾曼底登陸 加速了德國法西斯滅亡
④ 德黑蘭會議 影響了戰后的世界格局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0.(2019九上·北侖期末)“簽字國保證運用自己全部軍事和經濟資源,反對德、意、日軸心國及其附庸;保證互相合作,不單獨同敵人締結停戰協定或和約”,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標志著(  )
A.三國同盟的形成 B.三國協約的建立
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聯合 D.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21.(2019九上·三門期末)以下能佐證“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斯西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史論的史實有(  )
①中國組織遠征軍赴緬甸作戰 ②中國戰場牽制大量日本軍力
③蘇聯紅軍開赴中國東北戰場 ④美軍在中途島對日軍作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2019九上·柯橋月考)1941年6月22日3時30分,德軍在東線從黑海至波羅的海的整個正面發動了決定性的進攻。希特勒在一份很長的告德國人民書中力圖向德國人民和全世界解釋這一新沖突的必要性。“這一新沖突”是指(  )
A.突破馬奇諾防線 B.德國空襲不列顛
C.太平洋戰爭爆發 D.蘇德戰爭的爆發
23.(2019九上·寧波月考)史學家說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戰時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勝利。以下中國參與的行動能體現為建立和維護“戰時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的有(  )
①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②諾曼底登陸 ③開羅會議 ④赴緬遠征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2019九上·青田期中)2015年,世界各國通過多種形式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以下關于這場戰爭敘述正確的是(  )
①這是帝國主義之間掠奪與侵略的非正義戰爭
②戰后確立的凡爾賽體系暫時維護了世界和平
③聯合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產物
④戰爭改變了世界格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2019九上·青田期中)在軍事行動上,“它”是當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卻是極大的錯誤,導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這里的“它"是指(  )
A.莫斯科戰役 B.中途島戰役 C.阿拉曼戰役 D.珍珠港事件
26.(2019九上·吳興期中)學習歷史需要正確地區分史實與觀點,下列表述中屬于“觀點”的是(  )
①臺兒莊戰役殲滅日本軍隊一萬多人 ②日本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
③諾曼底登陸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 ④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轉折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7.(2019九上·吳興期中)歷史研究,強調“論從史出”。下列選項中,史實與影響之間邏輯關系成立的有(  )
史實 影響
①1940年7月,不列顛之戰 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
②1940年9月,德意日三國結成軸心國軍事同盟 標志著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
③1941年6月,德國對蘇聯宣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擴大
④1945年9月,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 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8.(2019九上·天臺期中)歷史研究應堅持用材料說話。閱讀《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時間統計簡表》,讀出的信息有(  )
戰場名稱 開始時間 終止時間 小計
歐洲戰場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5年8個月零8天
蘇德戰場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3年10個月零17天
太平洋戰場 1941年12月8日 1945年9月2日 3年8個月零26天
中國戰場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13年11個月零16天
蘇聯對日作戰 1945年8月9日 1945年9月2日 25天
①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中國戰場與世界其他戰場相比,持續時間最長
③戰爭波及地域廣、卷入國家多、持續時間長,在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
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抗日武裝是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9.(2019九上·天臺期中)丘吉爾在1946年3月5日的演說中指出:“在全部歷史中,沒有一次戰爭比前不久使地球上這么多地區淪為廢墟的這次大戰更容易被及時地加以制止,它本來可以不發一槍就被制止住。”他認為,只是由于“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腸而聽任惡人重新武裝”,才最終導致了戰爭的爆發。對丘吉爾上述言論的解讀,不正確的是(  )
A.“這次大戰”指第二次世界大戰
B.“不明智”指英法等國推行綏靖政策
C.“惡人”指德國法西斯
D.“這次大戰”以三國同盟的戰敗而告終
30.(2019九上·義烏期中)在蘇德戰爭關鍵時刻的一場戰役中,斯大林發表講話:“今天是我們在嚴重條件下來慶祝十月革命24周年。……我們暫時失去了一些區域,敵人已經進犯到門前。”最后戰場形勢迫使德軍進攻重點轉向南方,這次戰役是(  )
A.莫斯科戰役 B.庫爾斯克戰役
C.斯大林格勒戰役 D.列寧格勒戰役
31.(2019九上·浙江期中)這是關于二戰期間的某次事件的評價:“沒有一個人曾料到日本人竟敢以如此罪大惡極的方式侮辱美國的威力……大家立即團結起來,一致支持總司令羅斯福。”這次事件是(  )
A.七七事變 B.偷襲珍珠港 C.諾曼底登陸 D.中途島戰役
32.(2019九上·浙江期中)1941年12月,《國民政府對日宣戰布告》指出:“過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戰,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實際之懲創后終能反省,不料殘暴成性之日本執迷不悟……更悍然向我英、美諸友邦開峰,擴大其戰爭侵略行動……茲特正式對日宣戰。”材料反映1941年前國民政府遲遲不對日正式宣戰的原因是(  )
A.中日兩國實力過于懸殊 B.國民政府曾對日本抱有幻想
C.日本停止對重慶的轟炸 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尚未建立
33.(2019九上·浙江期中)二戰中某國際文件指出:“羅斯福總統、蔣委員長、丘吉爾首相、偕同各該國軍事與外交顧問人員在北非舉行會議,業已完畢,茲發表概括之聲明如下:三國軍事方面人員關于今后對日作戰計劃,已獲得一致意見……”該國際文件是(  )
A.《大西洋憲章》 B.《波茨坦公告》
C.《開羅宣言》 D.《慕尼黑協定》
34.(2019九上·仙居月考)阿德勒在《世界文明史(下冊)》中將第二次世界大戰劃分為三個階段(見下表)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判斷,推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由第一階段朝著第二、第三階段轉化的根本原因是(  )
階段 時間 概況
第一階段 1939年至1942年末 德日法西斯國家獲得勝利和擴張
第二階段 1942年末至1943年 法西斯同盟國在各個戰場開始反攻
第三階段 1944年至1945年 反法西斯同盟國取得最后勝利
A.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B.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
C.美國取得中途島海戰的勝利 D.盟軍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
35.(2019九上·仙居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對比的歷史事件是(  )
A.斯大林格勒戰役 B.諾曼底登陸
C.德黑蘭會議召開 D.《聯合國家宣言》發表
36.(2019九上·溫嶺期中)阿德勒在《世界文明史(下冊)》中將第二次世界大戰劃分為三個階段(見下表)。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判斷,推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由第一階段朝著第二、第三階段轉化的根本原因是(  )
階段 時間 概況
第一階段 1939年至1942年末 德日法西斯國家獲得勝利和擴張
第二階段 1942年末至1943年 反法西斯同盟國在各個戰場開始反攻
第三階段 1944年至1945年 反法西斯同盟國取得最后勝利
A.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B.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
C.美國取得中途島海戰的勝利 D.盟軍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
37.(2019九上·溫嶺期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對比的歷史事件是(  )
A.斯大林格勒戰役 B.諾曼底登陸
C.德黑蘭會議召開 D.《聯合國家宣言》發表
38.(2019九上·溫嶺期中)1942年,美、英、蘇、中等26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雖然各國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并不一致,但為了共同目標,它們互相配合支援。此次“聯合”的共同目標是(  )
A.摧毀法西斯 B.規劃戰后格局
C.建立聯合國 D.結束美蘇冷戰
39.(2019九上·新昌期中)丘吉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中記載:“12月7日,星期日,在首相別墅,我的美國客人——無線電收音機中——九點鐘的消息:日本進攻美國。”這段回憶記錄的歷史事件是(  )
A.阿拉曼戰役 B.不列顛之戰 C.中途島戰役 D.偷襲珍珠港
40.(2019九上·新昌期中)在“二戰”期間的中國參加了許多重要的國際會議,使國際地位大大提高。下列會議能印證這一觀點的是(  )
A.開羅會議 B.德黑蘭會議 C.雅爾塔會議 D.波茨坦會議
41.(2019九上·臺州期中)如圖所示戰役給二戰帶來的影響有(  )
① 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德軍陷入了東西夾擊之中
② 英國得以保存下來,把德軍拖入了致命的持久戰
③ 宣告德軍閃電戰的破產,極大提升戰勝法西斯的信心
④ 減輕了蘇軍的壓力,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判斷題
42.(2019九上·蕭山期中)開羅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重要的一次會議。
三、材料分析題
43.(2019九上·天臺期中)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美利堅合眾國遭到了日本帝國海空軍突然和蓄謀的進攻……我要求國會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進行無緣無故和卑鄙懦弱的進攻時起,合眾國和日本國進入戰爭狀態。
──摘自羅斯福《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
材料二: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后,二戰最艱苦的日子已經過去,大反攻的日子終于來臨。“美英盟軍搶灘登陸”、蘇聯軍隊搶先占領柏林;面對日本法西斯發出“本土決戰”的狂吠,蘇聯對日宣戰、美軍重拳出擊、中國抗日武裝展開了全國規模的反攻……
材料三: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情況比較表
項目名稱 參戰國(個) 卷入人口(億) 參戰人員(億) 傷亡人員(億) 直接經濟損失(億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 30多 15 0.7 0.3 3000
第二次世界大戰 60多 20 1.1 0.9 40000
(1)材料一中為什么羅斯福說“1941年12月7日”是“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后來面對法西斯國家的瘋狂侵略,1942年1月反法西斯國家有什么重大舉措?
(2)材料二中“美英盟軍搶灘登陸”的事件是什么 有什么影響
(3)材料二中“蘇聯對日宣戰”是在哪一次國際會議上作出的決定?從材料二中體現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運用數據分析和圖表統計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歷史。從材料三中我們可以獲得什么信息?對此你有何感想?
44.(2019九上·義烏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日本侵占太平洋地區示意圖》(右圖所示)
材料二:抗日戰爭簡表
消滅日軍 軍民傷亡 經濟損失(按 1937 年比值折算)
150 多萬人 3500 多萬人 直接經濟損失:1000 多億美元 間接經濟損失:5000 多億美元
材料三:……20 世紀世界秩序的變動與重建中,中國逐漸主動參與,成為新的世界秩序的受益者。……二戰,中國則從世界政治舞臺的邊緣躍入中心地帶,抓住了機遇,參與戰后國際秩序的構建并在其中獲得了重要地位。——摘編自王建朗《從世界秩序的變遷中觀察中國》
(1)指出右圖中A、B兩處在二戰中發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其對當時的世界戰爭形勢不同影響。
(2)材料三說明了什么?請列舉能證明這一結論相關史實兩例。結合材料二,分析其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
【解析】【分析】據題干關鍵信息“最終將世界絕大部分地區和人口都卷入”并結合所學,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戰,偷襲太平洋美國基地珍珠港,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太平洋戰爭爆發,英、美兩國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利益蒙受重大損失,12月8日,美國對日宣戰,緊隨其后,中國、英國、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對日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最終將世界絕大部分地區和人口都卷入。
ABC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日軍偷襲珍珠港最終將世界絕大部分地區和人口都卷入,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日軍偷襲珍珠港的影響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日軍偷襲珍珠港的影響,題干關鍵信息“最終將世界絕大部分地區和人口都卷入”。
2.【答案】B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1945年2月,英、美、蘇三國首腦在蘇聯的雅爾塔召開會議。會議決定對戰敗后的德國實行軍事占領,同時決定成立聯合國及蘇聯在德國投降后三個月以內對日作戰等內容,雅爾塔會議上實際劃分了二戰后世界的勢力范圍,使戰后出現了兩極格局。③開羅會議規劃了戰后的世界格局說法錯誤,排除含③的選項。
B項①②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史實是解題的關鍵。
3.【答案】C
【知識點】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題干表格說明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發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①④和題干材料符合。②③在題干材料中不能體現。
C項①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抗日戰爭的歷史意義,要求具備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
4.【答案】D
【知識點】大戰的轉折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 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歐洲戰場的轉折性戰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性戰役;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場的轉折性戰役。題干影片反映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具有轉折意義的戰役是①④。
D項①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具有轉折意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具有轉折意義的戰役。要求具備識記歷史史實的能力。
5.【答案】D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①是雅爾塔,1945年2月,美國、英國、蘇聯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蘇聯雅爾塔召開會議。會議決定打敗德國后,要對德國實行軍事占領,徹底消滅德國的法西斯主義。②是開羅,開羅會議要求日本歸還中國領土;1943年11月底,英美蘇三國首腦在伊朗召開了歷史性的德黑蘭會議,決定在1944年5月底實施歐洲登陸計劃,開辟歐洲第二戰場。③是德黑蘭,1943年11月底,英美蘇三國首腦在伊朗召開了歷史性的德黑蘭會議,決定在1944年5月底實施歐洲登陸計劃,開辟歐洲第二戰場;1945年2月召開雅爾塔會議,決定建立聯合國。④是波茨坦,1945年7月召開波茨坦會議,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
ABC三項對應錯誤,不符合題意;
D項d-④對應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四大國際會議及學生的識圖能力。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四大國際會議。
6.【答案】B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會戰以蘇軍的勝利宣告結束,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場根本轉折的開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法西斯軸心國集團開始瓦解指的是1943年7月, 美英軍隊在西西里島登陸,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權垮臺;北非防線的崩潰是指1942年阿拉曼戰役之后;諾曼底登陸戰役發生在1944年。
B項②③與希特勒頹喪情緒密切相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7.【答案】B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出自雅爾塔會議。題干提出實現“一種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是基于二戰對人類文明浩劫的反思。二戰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遭難,基于二戰對人類文明浩劫的反思,1945年2月,美、英、蘇三國首腦在雅爾塔召開會議,決定成立聯合國等。
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二戰對人類文明浩劫的反思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爾塔會議,要求具備知識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8.【答案】C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1944年6月6日,美英盟軍在法國北部諾曼底登陸,向德軍發動猛烈進攻,開辟了歐洲蘇德戰場外的第二戰場,使德國法西斯陷于東西兩線同時作戰的局面,加速法西斯德國的戰敗。
C項②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諾曼底登陸的相關史實以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掌握相關基礎知識,理解與識記諾曼底登陸的相關史實。
9.【答案】A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在這次會議中,“蘇、美、英三國領袖同意,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后兩個月或三個月內蘇聯將參加同盟國方面對日作戰。”此次會議是雅爾塔會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德國敗局已定時,為了取得世界反法西斯的最后勝利、解決戰后的重大問題,1945年2月,蘇、美、英三國首腦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在克里木半島雅爾塔舉行會議。會議通過了一系列重大決議,包括:分區占領德國,建立聯合國,雅爾塔會議對協調盟國戰勝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聯合國起到了一定積極的作用,實際劃分了戰后世界的勢力范圍,推動了戰后兩極格局的形成。
A項雅爾塔會議中,“蘇、美、英三國領袖同意,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后兩個月或三個月內蘇聯將參加同盟國方面對日作戰。”,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材料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爾塔會議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
10.【答案】B
【知識點】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假如沒有中國……你想一想日本有多少師團可以因此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可以看出,中國的抗戰牽制了日本的大部分兵力,羅斯福重視中國抗戰的作用。
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美國重視中國抗戰的作用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勝利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知道中國抗戰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11.【答案】B
【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
【解析】【分析】1941年12月7日,日本軍隊不宣而戰,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第二天,美國對日本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規模進一步擴大,達到最大規模。
ACD三項都不是示意圖中①對應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B項日本偷襲珍珠港應為示意圖中①對應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大事件。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大事件的相關史實。
12.【答案】C
【知識點】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中國抗日戰場牽制了日軍60%以上的兵力” 反映了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①正確;中國直接抗擊的是日本侵略者,②錯誤;“中國軍民傷亡人數達3500多萬,直接、間接經濟損失超過6000億美元” 反映了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付出了重大犧牲,③正確;④與材料無關。
C項①③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題,要把握材料信息和識記相關史實,可運用排除法去除錯誤的選項。
13.【答案】C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共同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簽字各國保證竭盡全力,互相合作,徹底打敗德日意三國及其附庸,絕不單獨與敵人停戰或耦合。宣言的發表,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最終形成。極大地鼓舞了各國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為最終打敗法西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識記能力。重點識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內容及影響。
14.【答案】C
【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德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背景,主要因素都是受到經濟危機嚴重影響,使國內階級矛盾異常尖銳,同時德國人們對凡爾賽和約的痛恨,使民族復仇主義思潮泛濫。為法西斯勢力的發展提供了土壤。在一戰中德國是戰敗國,所以排除③。
C項①②④是德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德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理解德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
15.【答案】D
【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1938年”“慕尼黑作出的決定”,聯系所學可知,1938年,慕尼黑會議上,德意英法四國政府首腦簽訂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之內把蘇臺德等地割讓給德國。這種犧牲弱小國家利益安撫侵略者的政策,被稱為綏靖政策,慕尼黑陰謀把綏靖政策推向了頂峰。故“某國”指的是捷克斯洛伐克。
ABC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項捷克斯洛伐克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慕尼黑會議和綏靖政策的認識。注意扎掌握綏靖政策的主要史實。
16.【答案】B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摧毀法西斯,1942年,美、英、蘇、中等26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雖然各國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并不一致,但為了共同目標,它們互相配合支援,建立國際反法西斯聯盟。
ACD三項都不是此次“聯合”的共同目標,不符合題意;
B項摧毀法西斯是此次“聯合”的共同目標,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以題干材料為依托,考查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
17.【答案】B
【知識點】大戰的轉折
【解析】【分析】為盡快打敗德日法西斯,早日結束戰爭,美英蘇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了首次會晤,史稱“德黑蘭會議”。會議的中心議題是開辟第二戰場問題。1944年6月,經過長期周密準備,美英盟軍從英國出發,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法國的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盟國武裝力量開始從東西南三面圍攻德國,突破了希特勒所吹噓的“大西洋鐵壁”,使法西斯德國陷入了蘇聯和英、美盟軍東西夾擊的鐵鉗中,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了粉碎德國法西斯的最后決戰階段。②③符合題意。
B項②③與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直接相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德黑蘭會議、諾曼底登陸的相關史實以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掌握相關基礎知識,理解與識記德黑蘭會議、諾曼底登陸的相關史實。
18.【答案】D
【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大戰的轉折;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①斯大林格勒戰役爆發于1942年7月;②柏林戰役發生在1945年4月;③不列顛之戰發生在1940年5月;④莫斯科保衛戰發生在1941年6月;綜上,③④①②排序正確。
D項③④①②排序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大歷史事件,要求具備準確識記歷史史實的能力。
19.【答案】D
【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會戰以蘇軍的勝利宣告結束,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場根本轉折的開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①錯誤。1941年12月7日,日本機群偷襲美國在太平洋上最大的軍事基地珍珠港,重創了美國太平洋艦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珍珠港事件”,珍珠港事件的爆發,標志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②正確。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同盟國軍隊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德國陷入東西夾擊的境地,加速了法西斯滅亡。③正確。1945年2月,美國、英國、蘇聯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蘇聯雅爾塔召開會議,會議決定打敗德國后,要對德國實行軍事占領,徹底消滅德國的法西斯主義;同時,還決定成立聯合國;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后三個月內,參加對日本法西斯的作戰;基本奠定了二戰后的兩極格局。④錯誤。
D項②③搭配合理,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
20.【答案】C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簽字國保證運用自己全部軍事和經濟資源,反對德、意、日軸心國及其附庸;保證相互合作,不單獨同敵人締結停戰協定或和約。”可知,和約指的是《聯合國家宣言》。二戰中德意日法西斯國家法西斯的侵略擴張,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廣泛憤怒,中、美、蘇等國家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法西斯,逐漸走向聯合,1942年月,蘇、英、美、中等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
ABD三項和題干反映的歷史事件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聯合是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的意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聯合國家宣言》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以及影響,知道《聯合國家宣言》簽署標志著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1.【答案】A
【知識點】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美軍在中途島對日軍作戰與中國沒有直接聯系,不能佐證“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斯西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排除含④的選項。
A項①②③能佐證“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斯西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史論,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的理解。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
22.【答案】D
【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
【解析】【分析】1941年6月22日3時30分,德軍在東線從黑海至波羅的海的整個正面發動了決定性的進攻。希特勒在一份很長的告德國人民書中力圖向德國人民和全世界解釋這一新沖突的必要性。“這一新沖突”是指蘇德戰爭的爆發。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國向蘇聯發動了全面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按照預定的“巴巴羅薩計劃”,德軍兵分三路進攻蘇聯,蘇德戰爭的爆發。在斯大林的親自指揮下,蘇聯軍民浴血奮戰,最終取得了莫斯科包圍戰的勝利,打破了希特勒吹噓的德軍“天下無敵”的神話。
ABC三項都不是題干中“這一新沖突”所指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D項蘇德戰爭的爆發是題干中“這一新沖突”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1941年6月22日3時30分,德軍在東線從黑海至波羅的海的整個正面發動了決定性的進攻。希特勒在一份很長的告德國人民書中力圖向德國人民和全世界解釋這一新沖突的必要性為依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
23.【答案】C
【知識點】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中國參與的行動能體現為建立和維護“戰時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的有簽署《聯合國家宣言》、開羅會議、赴緬遠征軍。
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中國并未參與行動。故②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知識的能力,難度適中。要求掌握諾曼底登錄、開羅會議、赴緬遠征軍的相關內容,及《聯合國家宣言》發表的時間和作用
24.【答案】B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即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全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統治而進行的正義戰爭,①這是帝國主義之間掠奪與侵略的非正義戰爭錯誤;②戰后確立的凡爾賽體系,暫時維護了世界和平錯誤,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確立了凡爾賽體系;排除①②。
③聯合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產物正確,1945年,美、英、蘇三國政府首腦在蘇聯的雅爾塔舉行會議。會議總結了反法西斯的經驗教訓,決定成立聯合國,以維護世界的和平,因此聯合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產物;④戰爭改變了世界格局正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后,法西斯國家受到重創,形成了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
B項③④敘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注意區分辨析兩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
25.【答案】D
【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在軍事行動上,‘它’是當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卻是極大的錯誤,導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依據所學知識,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軍隊偷襲太平洋美軍基地珍珠港,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日本偷襲珍珠,揭開太平洋戰爭序幕。12月8日,美國對日宣戰,緊隨其后,對日宣戰的有中國、英國、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珍珠港事件導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
ABC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珍珠港事件是題干中的“它"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珍珠港事件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26.【答案】D
【知識點】大戰的轉折
【解析】【分析】史實是對歷史事件的客觀陳述,不帶有作者自己的感彩,而觀點則是對某一歷史事件的看法,帶有明顯的個人情感。①②屬于史實,而③④則很顯然帶有作者的感彩,屬于觀點。
D項③④屬于“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史實和觀點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史實和觀點的相關史實。
27.【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①1940年7月,不列顛之戰——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邏輯關系不成立,莫斯科保衛戰宣告了德國閃電戰破產,不符合題意;
②1940年9月,德意日三國結成軸心國軍事同盟——標志著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邏輯關系不成立,1933年,德國希特勒上臺,稱為國家元首,希特勒上臺后,建立法西斯統治,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不符合題意;
③1941年6月,德國對蘇聯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擴大邏輯關系成立,1941年6月22日,德國向蘇聯發動了突然的全面進攻,蘇德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符合題意;
④1945年9月,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邏輯關系成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符合題意;
D項③④邏輯關系成立,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史實的識記能力,建議學生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結束標志、主要事件與時間。
28.【答案】A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表中的信息,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且持續時間最長,因此①②正確;從戰場名稱上看,反法西斯戰爭涉及到歐、亞太平洋等廣大地區,涉及的范圍廣、國家多,聯系所學,它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一場戰爭,故③正確;材料信息沒有體現④的內容,故④排除。
A項①②③符合題干表格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點,旨在考查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仔細分析表格內容。
29.【答案】D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沒有一次戰爭比前不久使地球上這么多地區淪為廢墟的這次大戰”,說明這次大戰”是指二戰,二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戰爭浩劫。.不明智”指英法等國推行綏靖政策,面對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的嚴重挑戰,以英國首相A.N.張伯倫為代表的英、法、美等國的綏靖主義者,為了維護既得利益,求得一時茍安,不惜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謀求同侵略者妥協,妄圖將禍水引向蘇聯,坐收漁利。
ABC三項解讀都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D項“這次大戰”以三國同盟的戰敗而告終解讀不正確,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三國同盟的戰敗而告終,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獲取有效材料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準確判斷材料中的戰爭是解題的關鍵。
30.【答案】A
【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
【解析】【分析】從題干中“慶祝十月革命24周年”可知時間是1941年。莫斯科戰役發生在1941年10月-1942年1月期間,它打破了德國不可戰勝的神話。
A項莫斯科戰役是題干材料描述的戰役,符合題意;
B項庫爾斯克戰役發生于1943年,與題干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斯大林格勒戰役發生于1942-1943年,與題干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列寧格勒戰役發生于1941-1944年,把德軍拖住在蘇聯的西北戰場,與題干“迫使德軍進攻重點轉向南方”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莫斯科戰役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題干材料和運用所學解答問題的能力。莫斯科戰役發生于1941年10月-1942年1月期間,蘇德方雙都投入百萬以上軍隊,開始德國軍隊的進攻很順利,但由于蘇聯軍民的頑強抵抗進展速度緩慢,一直拖到冬天。蘇聯的冬天奇冷,德軍戰斗人員不斷在減員,坦克也開不起來,后勤補給也中斷了,而這是蘇軍已經完成了軍隊的集結和戰略反攻的準備。結果德軍慘敗,打破了德國不可戰勝的神話,莫斯科戰役一局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局面,也成了二戰的戰略轉折點。莫斯科戰役后蘇聯進入了戰略進攻,而德國則進入了戰略防御。
31.【答案】B
【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
【解析】【分析】據“沒有一個人曾料到日本人竟敢以如此罪大惡極的方式侮辱美國的威力……大家立即團結起來,一致支持總司令羅斯福。”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事件是偷襲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戰,偷襲太平洋美國基地珍珠港,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第二天,美國對日作戰,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規模進一步擴大。12月8日,美國對日宣戰,緊隨其后,對日宣戰的有中國、英國、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
A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偷襲珍珠港是題干評價的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這是對二戰期間某次事件的評價:“沒有一個人曾料到日本人竟敢以如此罪大惡極的方式侮辱美國的威力……大家立即團結起來,一致支持總司令羅斯福。”為依托,考查偷襲珍珠港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
32.【答案】B
【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
【解析】【分析】分析題干“過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戰,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實際之懲創后,終能反省……更悍然向我英、美諸友邦開釁,擴大其戰爭侵略行為……茲特正式對日宣戰。”關鍵信息“終能反省”可知,材料反映1941年前國民政府遲遲不對日正式宣戰的原因是國民政府曾對日本抱有幻想。
ACD三項在題目中都沒有反映,不符合題意;
B項國民政府曾對日本抱有幻想是材料反映1941年前國民政府遲遲不對日正式宣戰的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擴大,要求具備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33.【答案】C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羅斯福總統、蔣委員長,丘吉爾首……在北非舉行會議”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戰時期中美英三國在北非召開開羅會議,發表《開羅宣言》。
A項《大西洋憲章》是羅斯福和丘吉爾會面以后發表的宣言,不符合題意;
B項《波茨坦公告》是博斯坦會議以后發表出來的,參加波茨坦會議的主要是英國,蘇聯和美國,沒有中國,不符合題意;
C項《開羅宣言》是題干描述的國際文件,符合題意;
D項《慕尼黑協定》是1938年的9月,在慕尼黑會議上德意英法四國簽訂的,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開羅宣言》的相關內容,考查學生準確解讀、獲取材料信息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34.【答案】A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阿德勒在《世界文明史(下冊)》中將第二次世界大戰分為三個階段(見表),據框表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推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由第一階段朝著第二、三階段轉化的根本原因是反法西斯聯盟形成。二戰中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廣泛憤怒,中、美、蘇等國家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法西斯,逐漸走向聯合,1942年月,蘇、英、美、中等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國人民的斗志,壯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奠定了打敗法西斯國家的基礎。
A項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是推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由第一階段朝著第二、第三階段轉化的根本原因,符合題意;
BCD三項都不是推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由第一階段朝著第二、第三階段轉化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題干框表為依托,考查反法西斯聯盟形成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
35.【答案】D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法西斯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廣泛憤怒,特別是在蘇德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美、蘇、英等大國開始走向聯合。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國的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它的成立壯大了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為最終打敗法西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D項《聯合國家宣言》發表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對比,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以及影響。
36.【答案】A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強了反法西斯力量,為最終戰勝法西斯奠定了基礎。1942年7月,德國集中兵力進攻蘇聯戰略重鎮斯大林格勒,蘇聯人民英勇抗敵,于次年2月大敗德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這次戰役后,蘇軍連續進攻,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形勢。1943年9月,墨索里尼政府垮臺,意大利宣布無條件投降。1944年6月,美、英盟軍成功登陸法國諾曼底,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德國陷入東西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攻克柏林指日可待。故A正確。BCD不符合題意,故排除BC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1942年1月1日,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共同宣言》。此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
37.【答案】D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1942年1月1日中、蘇、美、英等26國在華盛頓發表的宣言,即《聯合國家宣言》,其內容是簽字國保證竭盡全力,互相合作,徹底打敗德、意、日三國軸心及其附庸,決不單獨與敵人停戰或媾和《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成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對比,D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1942年1月1日,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共同宣言》。此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
38.【答案】A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摧毀共同的敵人法西斯,1942年,美、英、蘇、中等26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成立了國際反法西斯聯盟,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1942年1月1日,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共同宣言》。此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
39.【答案】D
【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日本進攻美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場歷史事件是日本偷襲珍珠港。因此D正確。
A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北非戰場上英德之間的戰役,錯誤。
不列顛之戰是二戰歐洲戰場英德之間的戰爭,B錯誤。
中途島戰役于1942年6月4日展開,與時間不符,因此C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
40.【答案】A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開羅會議會后公布開羅宣言,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歸還一切侵占的土地,塑造戰后東亞的新局勢。開羅會議確立中國成為世界四強的地位,對中國政治上意義重大,提高了我國國際地位。因此A正確。B主要議題是討論美英開辟西歐第二戰場,東西方配合對德作戰問題,與題意不符。因此B錯誤。C會議的主要內容有:戰后處置德國問題、波蘭問題、遠東問題、聯合國問題。因此C錯誤。D是英美蘇三國為了商討對戰后德國的處置問題和解決戰后歐洲問題的安排,以及爭取蘇聯盡早對日作戰的會議,于中國無關,因此D錯誤,綜上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二戰時期重要會議及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難度適中。容易誤選波茨坦會議。
41.【答案】B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圖中的“英吉利海峽”“諾曼底”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1944年6月6日,以英美兩國軍隊為主力的盟軍,接近三百萬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 底登陸,這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在歐洲開辟了第二戰場。第二戰場的開辟,使法西斯德國陷入了兩面被夾擊的境地,加速了法西斯德國的崩潰。
B項①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諾曼底登陸戰役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注意掌握諾曼底登陸的相關知識。
42.【答案】錯誤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共舉行了四次最主要的會議,包括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塔爾會議、波茨坦會議,其中開羅會議在二戰中有著重大的轉折點。
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會議。要求掌握二戰的史實。
43.【答案】(1)日本偷襲珍珠港;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法西斯德國陷入盟軍的兩面夾擊之中。
(3)雅爾塔會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團結作戰(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4)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是人類歷史上的浩劫。我們要反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對二戰相關歷史事件的認識。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這次襲擊最終將美國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法國等國扶植戰敗的德國、支持日本充當防范蘇聯的屏障和鎮壓人民革命的打手,即綏靖政策。1942年1月1日,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共同宣言》。此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
(2) 本題考查諾曼底登陸及其意義。“美英盟軍搶灘登陸”是指諾曼底登陸。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戰役發生在1944年6月6日。意義: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法西斯德國陷入盟軍的兩面夾擊之中。
(3)本題考查對二戰中的相關會議及二戰勝利的根本原因的認識。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雅爾塔會議決定,蘇聯承諾在歐洲戰爭結束后2-3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美英盟軍、蘇聯軍隊、中國抗日武裝共同反抗法西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團結作戰。(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4)本題考查對二戰危害的理解及啟示。兩次世界大戰,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巨大財產損失,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是人類歷史上的浩劫。啟示:我們要反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
故答案為:(1)日本偷襲珍珠港;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法西斯德國陷入盟軍的兩面夾擊之中。
(3)雅爾塔會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團結作戰(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4)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是人類歷史上的浩劫。我們要反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需要準確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
44.【答案】(1)九一八事變;珍珠港事件。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標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展成為真正的世界大戰。
(2)二戰使中國的國際地位提高;史實:中、美、蘇、英等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中美英召開開羅會議,會后三國共同發表《開羅宣言》;中蘇美英等國代表簽署《聯合國憲章》,中國成為聯合國創始國和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要貢獻。
【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大戰的轉折;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1)仔細觀察地圖,圖中A、B兩處分別是中國的東北和太平洋,聯系所學知識,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栽贓嫁禍于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史稱“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序幕,從此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抗戰。1941年12月7日,這一天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美國開始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
(2)根據材料三中的“……中國逐漸主動參與,成為新的世界秩序的受益者……中國則從世界政治舞臺的邊緣躍入中心地帶”可見二戰使中國的國際地位提高。1942年,美、英、蘇、中等26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1943年11月,美、英、中在開羅舉行會議,發表《開羅宣言》。;1945年4月至6月,中國與美、英、蘇三大國一起發起了舊金山聯合國制憲會議,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等。中國的國際地位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二戰中中國作為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戰場,牽制了日本陸軍的大部分兵力。中國人民為最終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故答案為:(1)九一八事變;珍珠港事件。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標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展成為真正的世界大戰。
(2)二戰使中國的國際地位提高;史實:中、美、蘇、英等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中美英召開開羅會議,會后三國共同發表《開羅宣言》;中蘇美英等國代表簽署《聯合國憲章》,中國成為聯合國創始國和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要貢獻。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的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仁县| 隆昌县| 浠水县| 阳江市| 安图县| 绥阳县| 伊通| 探索| 新和县| 百色市| 凤凰县| 蚌埠市| 长治市| 凌云县| 武清区| 宜章县| 星座| 阿巴嘎旗| 武定县| 阜康市| 呼图壁县| 五台县| 临安市| 绍兴县| 滨海县| 辽阳县| 乌审旗| 尚义县| 芷江| 北流市| 儋州市| 鄂尔多斯市| 康马县| 南丰县| 喀喇沁旗| 定结县| 鄂伦春自治旗| 肃宁县| 阿巴嘎旗| 云和县| 许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