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樂清市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樂清市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

資源簡介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Na-23 Mg-24 K-39 Al-27 Fe-56
試 卷 I
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很多化學物質名稱中含有“水”,“水”通常有三種含義:①表示水這種物質;②表示水溶液;③表示物質處于液態。下列物質名稱中的“水”不屬于以上三種含義的是
A.水晶 B.水銀 C.溴水 D.重水
2.2013年2月朝鮮進行了第三次核試驗,引起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235 92U是一種重要的核燃料,這里的“235”是指該原子的
A.質子數 B.中子數 C.電子數 D.質量數
3.在下列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分餾石油獲得汽油、煤油和柴油
B.干餾煤獲得焦爐煤氣、煤焦油和焦炭
C.以煤、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生產合成材料
D.從海水中提取溴
7.石墨烯是由單層碳原子構成的新型材料,用作太陽能電池的電極。下列關于石墨烯的分類,正確的是
A.屬于共價化合物 B.屬于有機物
C.屬于單質 D.屬于電解質
8.下列關于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離子化合物一定只含離子鍵 B.共價化合物可能含有離子鍵
C.只含離子鍵的純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 D.只含共價鍵的純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9.下列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情況符合右圖的是
A.鹽酸與燒堿反應 B.鐵絲與氯氣反應
C.氧化鈣和水反應 D.碳酸鈣分解反應
10.我國高速鐵路技術世界領先。高速鐵路的無縫鋼軌是將鋼軌間的接頭用鋁與氧化鐵發生鋁熱反應進行焊接而成的。對于鋁熱反應:Fe2O3 + 2Al 2Fe + Al2O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Fe2O3是還原劑 B.Al被還原
C.Fe2O3發生還原反應 D.反應中轉移3個電子
11.常溫下,下列物質存放方法正確的是
A.氫氧化鈉溶液用帶玻璃塞的玻璃瓶存放 B.金屬鈉保存在水中
C.濃硝酸存放于無色細口瓶中 D.濃硫酸貯存在鋁制容器中
12.在pH=1的無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NH4+、Mg2+、SO42-、Cl- B.Ba2+、K+、OH-、NO3-
C.Al3+、Cu2+、SO42-、Cl- D.Na+、Ca2+、Cl-、CO32-
13.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氯氣與NaOH溶液反應:Cl2 + OH-= Cl- + ClO- + H2O
B.氫氧化鋁與稀硫酸反應:OHˉ + H+= H2O
C.鐵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
D.氯化鋁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Al3++3NH3·H2O== Al(OH)3↓+3NH
14.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7的溶液 B.c(H+)=c(OH-)的溶液
C.由強酸、強堿等物質的量反應得到的溶液 D.鹽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1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36 g H2O中含有氧原子數為2NA
B.標準狀況下,11.2 L苯所含分子數為0.5NA
C.1 L 1 mol·L-1硫酸鈉溶液中,所含鈉離子數為NA
D.1 mol H2在O2中完全燃燒轉移的電子數目為NA
16.X、Y、Z三種短周期元素,核電荷數依次增大,X的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可溶性強堿,Z的原子半徑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小。據此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X是ⅠA族元素,Z是ⅦA族元素
B.X、Y、Z三種元素的最高化合價依次降低
C.Z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強酸
D.X、Z形成的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
17.下列實驗方法或敘述正確的是
A.用分液漏斗分離水與乙酸的混合物
B.某溶液加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C.過濾操作時,漏斗下部的尖嘴要緊靠燒杯的內壁
D.從碘水提取碘可用乙醇作萃取劑
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工業上可通過電解飽和食鹽水制得金屬鈉
B.失去電子的物質是還原劑,還原劑發生氧化反應,表現出還原性
C.紅熱的鐵絲在氯氣中劇烈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
D.干燥的氯氣有漂白性,還能用作殺菌消毒劑
20.下圖表示某有機反應過程的示意圖,該反應的類型是
A.取代反應??? B.加成反應??? C.聚合反應??? D.酯化反應
二、選擇題(本題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22.下列事實不能說明氯元素非金屬性比硫元素強的是
A.Cl2通入Na2S溶液中,能產生淡黃色沉淀
B.HCl的熱穩定性比H2S強
C.HClO4的酸性比H2SO4強
D.HCl的酸性比H2S強
23.根據圖示裝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裝置中左圖為原電池,右圖為電解池
B.右圖中Fe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2C1-一2e一 =C12↑
C.左、右圖溶液中的H+分別向Cu、Fe電極移動
D.該裝置工作一段時間后,左、右圖溶液的pH均增大
24.下列有關pH試紙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之前,要先用蒸餾水濕潤
B.若用水濕潤過的pH試紙去測定鹽酸的pH,結果偏小
C.若用水濕潤過的pH試紙去測定氫氧化鈉溶液的pH,結果偏小
D.新制氯水呈酸性,所以只能使pH試紙變紅
25.能影響水的電離平衡,并使溶液中c(H+)>c(OH-)的操作是
A.向水中投入一小塊金屬鈉 B.將水加熱煮沸
C.向水中加入CH3COONa晶體 D.向水中加入NH4Cl溶液
26.某固體混合物可能含Al、(NH4)2SO4、MgCl2、A1Cl3、FeCl2、NaCl中的一種或幾種,現對該混合物作如下實驗,所得現象和有關數據如圖(氣體體積已換算成標況下體積):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混合物中不存在FeCl2
B.反應④的離子反應式 AlO2-+H++H2O ==Al(OH)3↓。
C.混合物一定含有Al、(NH4)2SO4和MgCl2三種物質,無法判斷混合物中是否含有AlCl3
D.白色沉淀5.80g 是Mg(OH)2
27.為探究某食品包裝袋內一小包脫氧劑中的還原鐵粉是否變質,分別取少量樣品溶于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再進行下列實驗,其結論正確的是
A.若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變紅,說明鐵粉未變質
B.若再依次滴加氯水、KSCN溶液,溶液變紅,說明鐵粉部分變質
C.若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說明鐵粉部分變質或全部變質
D.若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變紅,再滴加氯水,溶液變紅,說明鐵粉全部變質
28.下列鑒別物質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A.用燃燒的方法可以鑒別甲烷和乙烯
B.用酸性KMnO4溶液鑒別苯和CCl4
C.用銀氨溶液鑒別蔗糖和葡萄糖
D.用KI溶液鑒別淀粉溶液和雞蛋白溶液
29.X氣體是由H2、CO、CO2中一種或幾種組成.為驗證其組成,將X氣體依次通過如圖裝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A中固體變紅,B中固體變藍,C中無明顯現象,則X氣體中含有H2
B.若A中固體變紅,B中無明顯現象,C中石灰水變渾濁,則X氣體中含有CO
C.若A中固體變紅,B中固體變藍,C中石灰水變渾濁,則X氣體一定有CO
D.若A中固體變紅,B中固體變藍,C中石灰水變渾濁,則X氣體可能是CO、CO2和H2 試 卷 Ⅱ

三、填空題(本題有4小題,共18分)
31.(4分)
(1)寫出氯化亞鐵溶液中通入氯氣的離子方程式 ▲ 。
(2)寫出乙醇與氧氣反應生成乙醛的化學方程式 ▲ 。
32.(4分)有下列3種有機化合物A:CH2=CH2、 B: 、 C:CH3COOH
(1)寫出化合物A、C中官能團的名稱 ▲ , ▲ ;
(2)①3種化合物中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 ▲ (寫名稱);
②3種化合物中能與乙醇發生酯化反應的是 ▲ (寫名稱)。
33.(4分)A、B、C、X均為中學常見的純凈物,它們之間有如下轉化關系(副產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問題:
(1)若A是非金屬單質,X是強氧化性單質,C與水反應生成強酸。則A的化學式可能是 ▲ (寫出一種即可);
(2)若A是一種鐵礦石,反應①和②都是工業制硫酸生產中的重要反應,C與水反應生成強酸D。則銅與D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的方程式是  ▲  。
34.(6分)在2 L密閉容器內,800 ℃時反應2SO2(g)+O2(g) 2SO3(g)體系中,n(SO2)隨時間的變化如下表:
(1)用O2表示0~2 s內該反應的平均速率v= ▲ ;
(2)圖中a、b、c、d四條曲線中表示SO3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是 ▲ ;
(3)恒溫恒容條件下,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 。
A.v(SO3)=2v(O2) B.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
C.v逆(SO2)=2v正(O2) D.容器內密度保持不變
四、實驗題(本題8分)
五、計算題(本題4分)
36.(4分)過碳酸鈉(aNa2CO3·bH2O2)是一種新型氧系漂白劑,它集洗滌、消毒、供氧(有活性氧存在)于一體,無毒無味,漂白性能溫和,無環境污染,廣泛應用于洗滌、印染和醫藥等領域。
已知: 2MnO4―+5H2O2+6H+ =2 Mn2++8H2O+5O2↑
準確稱取m1 g過碳酸鈉樣品配制成溶液,分為兩等份。
(1)一份中滴加0.2000 mol·L-1KMnO4溶液(已酸化)至恰好完全反應,消耗KMnO4溶液30.00 mL,則m1 g樣品中H原子的物質的量為 ▲ ;
(2)另一份中滴加0.2000 mol·L-1 BaCl2溶液50.00 mL恰好使碳酸根離子沉淀完全(僅考慮Ba2+與CO32-的反應)。根據以上信息,確定過碳酸鈉樣品的化學式為 ▲ 。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O-16 N-14 S-32 C-12
一、選擇題(3、4類學校做1-20題,1、2類學校做3-22;每小題2分,共40分)
1.2012年“六·五”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為“綠色消費 你行動了嗎?”,旨在強調綠色消費的理
念,喚起社會公眾轉變消費觀念和行為,節約資源能源,保護生態環境。下列有關綠色消費的
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提倡騎自行車或乘公交車上下班 B.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C.推廣使用無磷洗衣粉和無氟冰箱 D.將煤液化或氣化,獲得清潔燃料
3.糖類、蛋白質、油脂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物質,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麥芽糖在人體內的水解產物能和銀氨溶液發生反應
B.在雞蛋清溶液中加入飽和的Na2SO4溶液時,會使蛋白質析出
C.淀粉、纖維素、蛋白質和油脂都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D.在一定條件下氨基酸之間能發生反應,合成更復雜的化合物(多肽),構成蛋白質
5.根據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數,下列各項不能確定的是( )
A.中子數 B.質子數 C.最外層電子數 D.最高正化合價
6.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任何化學反應都伴隨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
B.元素的氣態氫化物的水溶液酸性越強,該元素的非金屬性就越強
C.有些放熱反應也需要加熱才能發生
D.構成宏觀物質的微觀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多種形式,如離子鍵、共價鍵等
7.砹(At)是原子序數最大的鹵素原子(VIIA族),推測砹及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質是( )
A.HAt很穩定 B.At是有色固體
C.At易溶于有機溶劑 D.AgAt不溶于水
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離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價鍵,共價化合物中一定不含離子鍵
B.分子間作用力越大,分子的熱穩定性就越大
C.可能存在不含任何化學鍵的晶體
D.酸性氧化物形成的晶體一定分子晶體
9.下列各組物質氣化或熔化時,所克服的微粒間的作用力,屬同種類型的是( )
A.氯化鈉和鐵的熔化 B.二氧化硅和生石灰的熔化
C.碘和干冰的升華 D.食鹽和冰的熔化
10.取代反應是有機化學中的一類重要的反應,下列過程中發生取代反應的是( )
A.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發生反應
B.苯與濃硝酸、濃硫酸混和后加熱至50℃~60℃發生反應
C.在苯中滴入溴水,振蕩后溴水層褪色
D.乙烯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后溶液褪色
11.下列各組順序的排列不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Na>Mg>Al B.熱穩定性:HCl> H2S>PH3
C.還原性:I–<Br–<Cl– D.熔點:金剛石>食鹽>干冰
1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乙烯、乙炔、溴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是共平面
B.乙烷(CH3CH3)和異丁烷()互為同系物
C.和互為同分異構體
D.與是同一種物質
13.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22.4L苯的分子數約為NA個
B.常溫下,在1moLC5H12中含有共價鍵數15NA
C.標準狀況下,17g NH3所含共價鍵數為NA個
D.常溫常壓下,7.0g乙烯與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氫原子的數目為NA
14.以下關于元素周期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元素周期表有七個主族,八個副族
B.每個短周期都有8種元素,每個長周期中都有18種元素
C.第三主族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列(從左往右)
D.零族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18列(從左往右)
15.山梨酸(CH3—CH=CH—CH=CH—COOH)是一種常用的食品防腐劑。下列關于山梨酸性質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可與鈉反應 B.可與碳酸鈉溶液反應
C.可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發生取代反應 D.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16.1體積某氣態烴只能與1體積氯化氫氣體發生加成反應,生成氯代烷。1mol此氯代烷可與7mol氯氣發生完全的取代反應,則該烴的結構簡式為( )
A.CH2=CH2 B. CH3CH3 C. CH3CH=CH2 D.CH3CH2CH=CH2
17.下列實驗操作、步驟、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除去苯中的少量溴:加入NaOH溶液,振蕩、靜置分層后,除去水層
B.除去乙酸乙酯中殘留的乙醇:加入乙酸和濃硫酸,然后加熱,再分液
C.將紅熱的銅絲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復多次,可觀察到銅絲表面變黑,并能聞到香味
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并加熱,為測定其是否發生水解和是否完全水解,需使用到的試劑有碘水和新制Cu(OH)2懸濁液
21.已知C2H2(g)+5/2 O2(g)→2CO2(g)+H2O(l) △H=-1300kJ·mol-1,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生成NA個水蒸氣分子反應熱為△H0,則△H0<△H
B.當有20NA個電子轉移時,放出2600kJ 熱量
C.當有4NA個碳氧共用電子對生成時,放出1300kJ熱量
D.上述反應為吸熱反應
22.有機物A的分子式為C6H12O2,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如下轉化關系,且D和E都不能發生銀鏡反應,由此推斷A的可能結構有多少種?( )
A.6種 B.4種 C.3種 D.2種
(1)寫出有機物A的結構簡式 ▲ ;有機物C中含有官能團的名稱是 ▲ 。
(2)上述①~⑤轉化反應中,屬于加成反應的是 。
(3)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② ▲ ;④ ▲
(4)人在做過劇烈運動后,有一段時間腿和胳膊感到有酸脹或疼痛的感覺。原因之一是C6H12O6(葡萄糖)2 C3H6O3(乳酸)。已知乳酸分子中含有B、D中相同的官能團,且有一個甲基,則乳酸的結構簡式是 ▲ 。含1mol乳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可生成氣體 ▲ mol。
24.(1、2類學校做,12分)常見有機物之間有如下轉化關系, 其中F的分子式為C7H12O4,H的結構簡式為,PMAA是一種“智能型”高分子材料,可用于生物制藥中大分子和小分子的分離。已知反應:。
回答下列問題:
(1)工業上實現第①步轉化的方法是 ▲ ;
(2)寫出D的結構簡式: ▲ ,B中官能團的名稱 ▲ ;
(3)上述①~⑦反應中屬于加成反應的是 ▲ ;
(4)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
⑦: ▲ 。H→PMAA: ▲ 。
(5)G在有濃硫酸并加熱的條件下,除了生成H外,還可能生成一種分子內有一個六元環的有機物I,I的結構簡式為 ▲ 。
25.(12分)氮是地球上含量豐富的一種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農業生產、生活中有著重要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
(1)N4最初由羅馬大學的Fulvio Cacace及其同事發現,并命名為“tetranitrogen”(“氮4”)。其結構為正四面體(如圖1所示),與白磷分子相似。已知斷裂1 mol N—N鍵吸收193 kJ熱量,斷裂1 mol N≡N鍵吸收941 kJ熱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不定項)。
A.N4的熔點比P4高 B.N4形成的晶體為原子晶體
C.N4是N2的同系物 D.1 mol N4氣體轉化為N2時要放出724 kJ能量
E.N4是氮氣的一種同位素 F.相同質量的N4和N2所含原子個數比為1:1
(2)在0.5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氣和氫氣進行反應,三種氣體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2所示。則Y是  ▲   ,2min內N2的反應速率υ(N2)=    ▲   。
三、實驗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1分)
(4)實驗結論:  ▲  。
(5)為了用實驗的方法驗證鎂和鋁的金屬性強弱,學生乙設計了一種不同于學生甲的方法:
學生甲:用2 mol?L-1鹽酸作試劑,比較鎂和鋁與鹽酸反應的情況
學生乙:用水作試劑,比較鎂和鋁與水反應的情況
試判斷學生乙的設計方案是否合理 ▲ ,原因是 ▲ 。
①裝置中碎瓷片的作用是  ▲  ;實驗4點燃氣體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是 ▲ 。
②實驗2中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說明生成的氣體中含有  ▲  (填“飽和烴”、“ 不飽和烴”)。
③研究表明,石蠟油分解的產物中含有烯烴和烷烴。若證明生成的氣體中含有烷烴,你對該實驗的改進方案是  ▲  (簡要說明實驗操作、用到的實驗藥品及觀察到的實驗現象)。
四、計算題(6分)
28.將含有C、H、O的有機物3.0g裝入元素分析裝置,通入足量的O2使之完全燃燒,將生成的氣體依次通過裝有CaCl2(A)和堿石灰(B)的干燥管,測得A管質量增加了1.8 g,B管質量增加了4.4 g,已知該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0。
(1)燃燒此有機物3.0 g需消耗O2(標準狀況)多少L?
(2)求此有機物的分子式。
(3)若該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與新制的氫氧化銅發生反應,試寫出該有機物可能的結構簡式。
試卷 I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40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用2B鉛筆在答卷I上將所選選項對應方框內涂黑,不選、錯選、多選均不得分。
1.歷史典故“烽火戲諸侯”中,周幽王為取悅褒姒,命人點燃烽火,諸侯見烽火報警,蜂擁而至勤王。典故體現了諸侯對天子應盡的義務是
A. 繳納賦稅 B.定期朝見 C.提供軍賦 D.提供力役
2.秦朝奠定了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基本疆域,下列屬于自秦朝開始就歸入中央王朝版圖的是 
A.河套地區    B.嶺南地區    C.西藏地區   D.臺灣地區
3.“全國分十三個調查區,每一區派一個刺史,平均每一刺史的調查區域,不會超過九個郡。……地方實際行政責任,是由太守負責的。政府派刺史來調查,不過當一個耳目。”該材料反映出刺史的主要職責是
A.處理地方行政 B.監察地方事務 C.掌管地方軍事 D.負責地方治安
A.分封制、郡縣制 B.郡縣制、郡國并行制
C.郡縣制、行省制度 D.郡國并行制、行省制度
5.“到清初期,又在內閣之外另添一機構,該機構只是一所很小的屋子,最初皇帝為要保持軍事機密,后來變成習慣,政府實際重要政令都在該機構,不再在內閣。”據此判斷該機構是指
A.內朝 B.政事堂 C.中書省 D.軍機處
8.《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賦予國務員的權力是“輔佐臨時大總統,負其責任”,據此表明中華民國實行的是
A.君主專制 B.君主立憲制 C.民主共和制 D.責任內閣制
9.“中國的革命,當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國從俄國的羈軛下解放出來,不是先占城市后取鄉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這條“相反的道路”的起點是
A.五四運動 B.南昌起義
C.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 D.紅軍長征
10.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我國在蒙古族、維吾爾族、藏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區先后建立了自治區。下列有關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真正實現了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愿望 ②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劃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三級
③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④最早設立的是西藏自治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一切國家都應有權按照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自由選擇它們自己的政治和經濟制度和它們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是某一國際會議的最后公報,該國際會議是
A.布雷頓森林會議 B.1954年日內瓦會議
C.1955年萬隆會議 D.第26屆聯合國大會
13.雅典人追求民主政治(demokrafia),用“人民(demos)”與“統治(kratos)”合成這一名詞強調其意義,并在實踐中不斷改革、創新制度。以下最能體現民主政治(demokrafia)制度一詞含義的機構是
A.公民大會 B.五百人會議 C.陪審法庭 D.十將軍委員會
14.“這一法律適用的對象是羅馬人與外國人及外國人相互之間的訟爭案件,它所調解的社會關系不再是一個共同血緣團體內部的關系,而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間的關系。”材料中的法律主要是指
A.《十二銅表法》 B.公民法 C.萬民法 D.自然法
15.英國的兩位伊麗莎白女王,一位生活在16世紀,一位生活在當代。她們在政治權力上的主要差別在于
A.是否擁有至高無上的王權 B.是否擁有優厚的物質待遇
C.是否通過選舉獲得王位 D.是否代表國家
16.毛澤東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反映的是十月革命的哪一影響
A.將社會主義由理想變為現實 B.為世界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提供了實踐指導力量
C.沖破了世界帝國主義陣線 D.為俄國成為社會主義強國創造了重要前提
17.兩極格局瓦解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強。下列選項中,屬于當時多極化趨勢加強表現的是
A.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B.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
C.中國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D.馬歇爾計劃的實施
18.毛澤東曾經說過:“我看中國就是靠精耕細作吃飯”。下列哪些做法符合中國農業“精耕細作”
的優良傳統 ①刀耕火種 ②出現耦犁 ③使用耬車 ④使用曲轅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瓷器是古代中國人民的偉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杰出貢獻。下列關于唐宋瓷器的說法不符合史實的是
A.唐代制瓷業已經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
B.河北邢窯和四川大邑等是青瓷的主要生產地
C.唐代晚期長沙銅官窯把繪畫和詩文用于瓷器裝飾
D.唐宋以來各地瓷窯所產瓷器各具風格
20.下列有關中國古代“市”的發展概況,按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草市和草市尉的出現 ②形成繁榮的商業街 ③夜市比較繁榮 ④商品買賣必須明碼標價
A.①④②③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
21. 據統計,1912年至1919年間,中國新建廠礦企業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資本達一億三千多萬元,超過了過去半個世紀的成就。其發展的原因不包括
A. 一戰期間歐洲列強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B. 清政府為擴大稅收放松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C. 廣大群眾性愛國運動的推動
D. 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客觀上有利于民族工業的發展
22. “改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社會主義公有制這個極其復雜和困難的歷史任務,現在在我國已經基本上完成了。我國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誰戰勝誰的問題,現在已經解決了。” 提出這一論斷的大會最有可能是
A.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D. 中共十四大
23.某報以“新陳代謝”為題刊文:“新內閣成,舊內閣滅;新官制成,舊官制滅;新教育興,舊教育滅;……陽歷興,陰歷滅;鞠躬禮興,拜跪禮滅……”文中所說的這些現象應當最早發生于以下哪一時期
A.1898~1900 B.1901~1911 C.1912~1927 D.1928~1937
24. 新航路的開辟引起了“商業革命”,下列對其含義理解不正確的是
A.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出現在歐洲市場上 B.歐洲的商路和貿易中心發生了轉移
C.英、荷等國建立了一批特權貿易公司 D.以亞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25.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會上,璀璨耀眼的展覽場館和高聳入云的建筑物成為新亮點。為此提供物質基礎的是
A.電力與蒸汽 B.電力與鋼鐵 C.蒸汽與煤炭 D.煤炭與鋼鐵
26. “該組織宗旨是:……穩定國際匯率,在成員國之間保持有秩序的匯價安排,避免競爭性的匯價貶值”這一組織最有可能是
A.聯合國 B.世界銀行 C.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D.關貿總協定
27.《馬斯特里赫特條約》中規定“聯盟的目標是:……通過建立一個沒有內部邊界的區域,通過加強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協調一致,……建立起最終包括單一貨幣在內的經濟和貨幣聯盟,來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與平衡發展。材料中的“聯盟”是指哪一國際組織?
A.歐共體 B.聯合國 C.上海合作組織 D.歐盟
29.“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偃王行仁義而喪其國,是仁義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異則事異’。”這段話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學說 B.韓非的變法革新主張
C.莊子的“齊物”觀點 D.墨子的“兼愛”思想
30.有學者指出:“政治上結束戰國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結束戰國卻是在漢代。”與“文化上結束戰國”密切相關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31.顧炎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下列主張或成就與他相關的是 ①著有《日知錄》②提出“眾治”的主張③猛烈抨擊“孤秦”“陋宋” ④其思想被梁啟超概括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A. ①②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③④
32.“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漁網以為紙。”這是《后漢書》中有關我國古代一項重大科技成就的記載。這項科技成就為
A.紡織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條件 B.新航路的開辟提供了技術保證
C.歐洲資產階級打敗騎士階層創造了條件 D.信息記錄與傳播的革命性進步創造了條件
34.在新文化運動期間,新文化運動者提出了“文學革命”的口號。下列作品中,提出文學改良八項主張、并要求用白話文取代文言文的是
A.《文學改良芻議》 B.《狂人日記》 C.《青年雜志》 D.《文學革命論》
35.孫中山認為“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為了推動革命進程,他于20世紀20年代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中民族主義的含義是
A.“耕者有其田” B.主張平等的民權
C.反對帝國主義,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 D.節制資本
36.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我國科學技術取得了歷史性發展,不斷實現了人民的科技夢。下列選項能為以上敘述提供佐證的是
①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②成功發射“神舟”5號載人飛船
③袁隆平培育出雜交水稻 ④成功發射了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7. “人文精神”是一種人類的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生命,尊嚴和價值的高度尊重,對人類各種精神文化遺產的無比珍惜,對人格與道德的不懈追求。“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內涵。下列能反映文藝復興時期人文精神內涵的是
A.“人是萬物的尺度 ”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
C.“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牧師” D.“必須永遠有公開運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38.論證了“人的構造和其他動物一樣,尤其和猿更接近”的是
A.達爾文 B.赫胥黎 C.牛頓 D.愛因斯坦
39.恩格斯說這些作品“匯集了法國社會的全部歷史,我從這里,甚至在經濟細節方面(如革命以后動產和不動產的重新分配)所學的東西,也要比從當時所有職業的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學到的東西多”。這些作品的作者是
A.司湯達 B.巴爾扎克 C.海明威   D.列夫·托爾斯泰
試卷 Ⅱ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2小題,第41題7分,第42題13分,共20分。其中41題為必做題,42題為選做題,具體見42題說明。
(1)比較圖10和圖11,這兩幅圖所體現的政治體制有何不同?(2分)
(2)圖10示意圖中,如果唐太宗下令治理黃河,應該由哪一省負責實施?圖11聯邦政府的權力構建體現了什么原則?這一原則是由哪位思想家在哪一場運動中提出來的?(4分)
(3)圖10和圖11這兩種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同點?(1分)
42. (第一、二層次學校的學生做此題)(13分)—個國家經濟政策的制定對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清朝前期,統治者堅持認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畝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避免“為農者相率而趨于工矣”。為此,對工商業實行重稅政策,全國各地稅關稅卡林立,“關津有過路之稅,鎮集有落地之稅”。
——摘編自白壽彝《中國通史》
(1)概括材料一中的經濟政策。(1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該政策所產生的影響。(2分)
材料二 實踐表明,市場作用發揮比較充分的地方,經濟活力就比較強,發展態勢也比較好。我國經濟要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加快發展,參與國際競爭,就必須繼續強化市場機制的作用。 ——江澤民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過程。(3分)
材料三 我們必須做前輩從未做過的事情……讓我們決心把我們的政府變成如富蘭克林?羅斯福說的一個‘大膽、持久試驗’的地方,一個為我們的明天、而不是我們的昨天的政府。
——1993年1月克林頓總統就職演說
(3)克林頓總統執政期間所作的大膽“試驗” 的經濟政策的宗旨是什么?(2分)在此期間,美國經濟發展呈現出什么特點?(1分)
材料四 我們最后的一項事業,也是最重要最困難而又遠遠沒有完成的事業,就是經濟建設,……在這一最重要最困難的事業中,我們遭受的失敗最多,犯的錯誤最多。開始這樣一個全世界從未有過的事業,難道能沒有失敗沒有錯誤嗎?但是,我們已經開始了這一事業。我們正在進行這一事業。我們現在正用“新經濟政策”來糾正我們的許多錯誤,我們正在學習怎樣在一個小農國家里進一步建設社會主義大廈而不犯這些錯誤。
——1921年列寧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上的演講
(4)材料四中列寧所說的在“經濟建設中所犯的錯誤”具體指什么?(1分)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列寧是如何“用‘新經濟政策’來糾正我們的許多錯誤”的?(3分)
42.(第三、四層次學校的學生做此題)(13分)政治家的演說往往能反映他們的政治或經濟主張。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嘆交換手段難逃貿易長流冰封,看工業企業盡成枯枝殘葉;農場主的產品找不到市場;千萬個家庭的多年積蓄毀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業公民面臨嚴峻的生存問題,而艱苦勞動卻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數。只有愚蠢的樂天派才能否認眼前的暗淡現實。”
——1933年 羅斯福總統就職演說
(1)羅斯福就任總統后,為解決這些問題實施了什么措施?(1分)這一措施使美國的經濟發展模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
材料二 我們必須做前輩從未做過的事情……讓我們決心把我們的政府變成如富蘭克林?羅斯福說的一個‘大膽、持久試驗’的地方,一個為我們的明天、而不是我們的昨天的政府。
——1993年1月克林頓總統就職演說
(2)克林頓總統執政期間在經濟政策上所作的大膽“試驗”,具體指的是什么經濟政策?(1分)在此期間,美國經濟發展呈現什么特點?(2分)
材料三 我們最后的一項事業,也是最重要最困難而又遠遠沒有完成的事業,就是經濟建設,……開始這樣一個全世界從未有過的事業,難道能沒有失敗沒有錯誤嗎?但是,我們已經開始了這一事業。我們正在進行這一事業。我們現在正用“新經濟政策”來糾正我們的許多錯誤,我們正在學習怎樣在一個小農國家里進一步建設社會主義大廈而不犯這些錯誤。
——1921年 列寧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上的演講
(3)材料三中列寧所說的在“經濟建設中所犯的錯誤”具體指什么?(1分)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實施“新經濟政策”帶來的積極影響?(2分)
材料四 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鄧小平1992年南方談話
(4)鄧小平在上述談話中就社會主義建設回答了哪兩個重大問題?(2分)簡述鄧小平南方談話的意義。(2分)

試 卷 Ⅰ
一、選擇題(本題有40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每小題只有1個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 哺乳動物出現的地質年代為( )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2. 我國北方河流較少的平原地區聚落規模一般較大,且聚落形態多呈( )
A.點狀 B.團聚狀 C.條帶狀 D.放射狀
3.我國近年來塑料大棚菜田發展迅速的原因是( )
①平原地形為主 ②雨熱同期的氣候 ③市場需求量增大 ④農業技術的推廣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4.從“投入—產出”的工業聯系看,下列宜靠近織布廠的是( )
A.服裝廠 B.軸承廠 C.化工廠 D.鋼鐵廠
5.“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后代人的利益”這一觀點體現了( )
A.天人相關思想 B.可持續發展思想 C.人定勝天思想 D.因地制宜思想
6.從氣候條件考慮,下列地區風化殼最厚的是( )
A.干冷區 B.干熱區 C.濕熱區 D.濕冷區
7.長江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
A.保護生態環境 B.綜合開發水資源 C.發展旅游產業 D.發展高耗能產業
8.我國“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自南向北所跨的流域分別是( )
? A.長江、淮河、黃河、海河 ?B.淮河、長江、海河、黃河
???C.海河、黃河、淮河、長江 D.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
9.屬亞洲與歐洲的地理分界線的是( )
A.蘇伊士運河??? B.烏拉爾山脈?????C.直布羅陀海峽  ??D.白令海峽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飛速發展,耕地不斷被擠占,但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總量仍連續增長。據此完成11-12題。
11.近年來,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增長的主要原因是( )
A. 擴大了糧食播種面積 B. 加大了農業科技投入
C. 改進了農田水利設施 D. 完善了糧食流通體系
12.改革開放以來,太湖平原糧食產區在全國商品糧食生產中的地位下降,而花卉、蔬菜、苗木等農產品產量不斷上升,影響其農業產業結構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優越的自然條件 B. 廉價的勞動力
C.廣闊的市場需求 D. 交通條件不斷改善
北京時間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四川雅安市發生7.0級地震 震源深度13千米,據此回答13~14題。
13.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殼
14.在地震發生18分鐘后,新浪中文網發布了該消息,而遠在美國斯坦福大學(西八區)的留學生Sun在網上第一時間看到該消息,此時當地的區時時間約為(??? )
A. 4月20日16時02分 B. 4月19日4時20分
C. 4月21日0時02分 D. 4月19日16時20分
圖1為我國東部季風區某地地質剖面圖(陰影部分為侵入巖體),讀圖回答15-16題
19.有關三沙市政府所在地永興島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線速度比上海大 B.主要氣象災害為臺風
C.島上淡水資源短缺 D.正午日影終年朝北
23.有關圖4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共有4個城市等級 B.a城市的服務范圍大于c城市
C.b城市的服務種類少于c城市 D.a等級城市空間距離小于b等級城市
24.按土地利用方式,圖5濕地風道(可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可能屬于( )
A.工業用地???? B.政府機關用地 C.交通用地??? D.休憩和綠化用地
25.根據下表信息判斷,影響劉曉菲和詹姆斯遷移的主要因素分別是(??? )
姓名:劉曉菲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88年9月
原住地:江西省永豐縣鹿岡鄉
現住地:浙江省象山縣爵溪街道
就業狀況:浙江巨鷹針織廠職工
姓名:詹姆斯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48年2月
原住地:美國紐約
現住地:美國舊金山
就業狀況:退休
A.經濟因素和自然環境條件 B.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
C.社會因素和礦產開發利用 D.交通條件和水源條件
36.對①、③兩地氣候情況比較,正確的是
A.氣候特征相似 B.年降水量差異大
C.氣候成因相同 D.最熱月平均氣溫相差大
37.有關②、④兩地自然環境的成因與特征,正確的是
A.兩地地形類型相同、自然景觀不同
B.兩地自然景觀相同 地形類型不同
C. ②地夏季風與氣壓帶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有關
D. ②地多颶風、暴雨,④地多海嘯、臺風等災害



一、選擇題(下列每小題四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60分)
1、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35個選舉單位分別選舉產生,共2987名,包括黨政機關領導干部、工人、農民、知識分子、解放軍指戰員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等。這表明我國的人民民主具有(?? ?)
A. 真實性?? B. 廣泛性??? C. 階級性?? D. 社會性
2、溫州的許多農民工建議來自溫州的第十二屆全國人大“草根”代表呂華榮向大會提交一份關于“農民工子女就學和技能培訓方面”的提案。農民工的行為是( )
A. 依法間接參與民主決策   B. 依法間接參與民主管理
C. 依法直接參與民主決策   D. 依法直接參與民主管理
3、我國必須堅持人民民主專政,這是因為( )
①人民民主專政是民主與專政的統一 ②人民民主專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③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作為四項基本原則之一,已被寫入我國憲法
④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從“表哥”和“房叔”的落馬,到兩會上的“微博提案”,可見微博的力量不可忽視。但是微博在匯聚民眾智慧的同時,也可能成為謠言散布的途徑。公民在微博上( )
A. 可以直接行使國家權力 B. 可以擴大生活中的政治權利與義務
C. 有言論自由,它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 D. 有表達的自由也需承擔表達的責任
5、2012年9月24日,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重慶市原副市長、公安局原局長王立軍徇私枉法、叛逃、濫用職權、受賄案作出一審宣判,數罪并罰判處王立軍有期徒刑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一年。這表明( )
①必須加重處罰政府高官的違法犯罪行為 ②公平正義是人民民主專政的應有之義
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④人民法院堅持貫徹依法行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6、近年來,溫州各地實行“村級事務管理契約化”、“村務公決制度”和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等。這些做法促進了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如果要將上述事實寫成新聞報道,你認為最合適的標題是( )
A. 擴大農民基本政治權利的主要途徑 B. 完善我國基層民主自治制度的積極探索
C. 公民監督和制約政府權力的有效形式 D. 加強我國基層政權建設的深刻實踐
7、官員財產公示成為近年來百姓關注的一個熱點,不少網友為官員財產公示作出了表率,在網上公布了自己的財產。這些網友的行為對政府官員是一種無形的監督。這種監督方式是( )
A. 通過信訪舉報制度行使自己的監督權 B. 通過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實行民主監督
C. 通過輿論監督制度行使監督權 D. 通過民主評議會行使監督權
8、差額選舉與等額選舉相比的優點是( )
①可以比較充分地考慮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 ②為選民行使選舉權利提供了選擇的余地
③能真實地反映民主的實質和要求 ④通過競選有助于選民了解候選人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013年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H7N9新型病毒,襲擾我國內地多個省市。疫情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 4月10日,李克強總理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要求繼續組織醫療衛生、動物防疫、市場管理等專業力量,強化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加強國際合作,全面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以確保人民群眾的生活與生命安全。據此回答9——10題。
9、國務院作為我國的中央政府(??? )
①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  ②由公民直接民主選舉產生
③履行政治協商、參政議政的職能 ④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監督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10、上述材料表明國務院(???? )
A. 堅持依法治國原則?????????? ??? ??B. 堅持民主執政方式????
C. 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D. 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
13、高一學生小李的爸爸對當地政府機關的某個行政行為不服,這時的他除了可向其上級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外,還可以( )
A. 對政府工作人員威逼利誘 B. 向政府申請行政仲裁
C. 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D. 請求政府賠償
14、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需要政府(???? )
①擴大政府職能范圍,加強對權力機關的監督 ②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③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④認真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方法
A.①②????? ??B. ①④?? ? ????C. ②③??? ????D. ③④
15、我國人民當家作主、行使國家權力的根本途徑和方式是( )
A.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 基層民主制度 D.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16、2013年“兩會”上,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把通過博客、電子郵件等方式與群眾聯系、聽取群眾意見當成自己的份內工作。這種做法 ( )
①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 ②密切了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
③是通過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實行民主監督 ④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決定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近年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就社會各界所關注的問題開展了多次專題詢問。同時,對勞動合同、食品安全、土地承包、老年人權益等問題,也加大了執法檢查的力度。專題詢問和執法檢查體現了人大的 ( )
A.執法權 B. 決定權 C. 監督權 D. 質詢權
18、下列關于我國政協的說法,正確的有( )
①其主題是民主與發展 ②是愛國統一戰線組織
③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④是各民主黨派的政治聯盟
A. 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9、有人把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形象地概括為“緊握人民的手,管住官員的手,打造無形的手,強化服務的手,締造和平的手”。這表明( )
A、黨認真履行經濟管理、服務社會的職能
B、黨始終把反腐敗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C、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要充分發揮經濟、法律、行政等無形手段的調節作用
20、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一協商民主形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民主黨派是參政黨,能參與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 ②民主黨派能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決定和執行 ③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是領導和被領導、監督和被監督關系 ④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關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1、為加快少數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內地省市根據國家要求認真落實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對口支援工作。落實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對口支援工作( )
A. 是增進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的政治保證 B. 是貫徹我國處理民族關系原則的具體表現
C. 保障了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受教育的權利 D. 實現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22、第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在無錫參加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時說,江蘇宗教界正常進行宗教活動,說明黨的宗教政策落實得好,社會昌明和諧。佛教界要為構建和諧社會、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多的貢獻。材料啟示我們( )
①我國宗教的本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② 要保護宗教界的正常宗教活動
③要保護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 ④ 要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3、60多年前,我國第一個省級民族自治區在內蒙古誕生。關于民族區域自治權的正確表述是( )
A.民族區域自治權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法院和檢察院行使
B.民族區域自治權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行使
C.民族區域自治權只有少數民族才能享有
D.民族區域自治權的實質是少數民族的自由權
24、2012年3月17日,中國海監巡航編隊完成了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海域的維權巡航執法任務;19日又順利完成了2012年度南海定期維權巡航第3次任務。中國海監開展巡航執法旨在( )
A. 維護我國的經濟與政治安全 B. 捍衛我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
C. 展示我國強大的國防實力 D. 促進與周邊國家的合作與發展
25、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的聯系日益密切,國際交往日益頻繁,國際關系越來越錯綜復雜。當今世界,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是( )
A. 競爭、合作和沖突 B. 共處與競爭 C. 屈服與對抗 D. 和平與戰爭
26、解決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是( )
A. 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 B. 恐怖主義活動猖獗
C. 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存在 D. 北約和歐盟的東擴
27、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
A. 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B. 和平崛起,促進共同發展
C. 以鄰為善,以鄰為伴       D. 支持聯合國的各項工作
28、第五屆金磚國家峰會于2013年3月在南非東部港口城市德班舉行。“金磚國家”的崛起,提升了新興經濟體在國際政治經濟中的話語權和決策權。這有利于( )
①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②確保新興經濟體國家的獨立和主權
③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 ④發展中國家互利共贏避免競爭沖突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9、中國人民在抗震救災中爆發出的巨大力量贏得了世界贊譽。海外媒體發表評論說,一個領導人在兩個小時內就飛赴災區的國家,一個能夠出動十多萬救援人員的國家,一個企業和私人捐款達到數百億的國家,一個應爭相獻血而排長隊的國家,永遠不會被打垮。這表明( )
①提高國際影響力是發展綜合國力的關鍵 ②民族凝聚力是衡量綜合國力的標志之一
③目前國際競爭越來越多地轉向經濟和科技領域 ④物質力和精神力都是綜合國力的組成部分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30、根據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近年來,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維和行動、如亞丁灣和索馬里海域的護航。這些行動( )
①表明我國在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中承擔了應盡的義務②確立了中國在聯合國的領導地位③表明我國是負責任的大國 ④是鞏固我國同聯合國其他成員國戰略聯盟的需要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二.非選擇題(閱讀并根據題目的設問和要求作答。第31小題10分,第32小題8分,第33小題10分,第34小題12分,共40分)
31、杭州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了“打造東方品質之城、建設幸福和諧杭州”的目標。市委、市政府面向社會公開征集“為建設東方品質之城建言獻策”的人民建議。
運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有關知識,說明“打造東方品質之城、建設幸福和諧杭州”為什么要向全社會公開征集意見?(10分)
32、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努力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十七屆五中全會進一步強調,今后五年將更致力于全面均衡發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與GDP同步增長,控制收入差距擴大,在“十二五”規劃中實現“國富”到 “民富”的轉變。黨的十八大則為實現“民富國強”的“中國夢”提供了清晰的路線圖和明確的歷史方位。
運用政黨的有關知識,說明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要富民、重民生。(8分)
33、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環球時報社評:中國在南海上既要堅決又不焦躁。中國曾長期主張“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但越菲等置之不理,各自單獨采取激進行動,導致了南海今天的局面。中國有能力在短時間內改變南海地緣政治形勢,越菲等國必須對此有清醒認識。中國沒興趣在南海上與越菲做高密度的糾纏,中國作為大國的關切遍及亞太甚至全球,南海只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之一。如果越菲的挑釁達到一定的強度,它們必須準備迎接中國相對集中的、并且是強有力的回應。
根據材料,運用我國外交政策的相關知識,說明應怎樣處理當前復雜的中菲、中越關系?(10分)
34、(選做題,分值12分,請不同學校的考生按照規定作答)
材料一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強國夢屬于國家,也屬于每個中國人。我們追逐自己的夢,本身構成了“中國夢”的一塊塊基石;“中國夢”的建構,又為我們放飛自己的夢想提供了平臺和土壤。
材料二 兩會剛剛結束,“中國夢”成為熱詞。中國青年報進行的調查顯示,政府能為實現“中國夢”做什么?52.3%的人希望政府繼續縮小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50.2%的人希望建立反腐倡廉長效機制,嚴厲打擊犯罪分子。44.7%的人期待解決看病難看病貴。22.6%的人希望落實科教興國戰略,提高文化軟實力,還有其余的人有其他方面的期待。(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8845人參與調查,18~45歲的青年占87.6%。)
第一、二層次學校的學生做此題
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公民和政府的相關知識,談談如何成就“中國夢”。(12分)
第三、四層次學校的學生做此題
結合材料,分析我國政府應如何履行其基本職能成就“中國夢”。(12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
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化簡( ▲ )
A. B. C. D.
2、已知數列為等差數列,且,則( ▲ )
A.11 B.12 C. 17 D.20
3、在中,已知,,則B等于( ▲ )
A. B. C. D.或
4、已知,,,則與滿足( ▲ )
A. B. C. D.不能確定
5、在中,已知,則角C等于( ▲ )
A. B. C. D.
6、若的面積為,,,則邊的長為( ▲ )
A. B. C. D.
7、在,已知,則( ▲ )
A. B. C. D.
8、如果變量滿足條件上,則的最大值( ▲ )
A. B. C. D.
9、若的內角滿足,則( ▲ )
A. B. C. D.
10、定義平面向量之間的兩種運算“”、“”如下:對任意的,令,.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 )
A.若與共線,則 B.
C.對任意的,有 D.
二、 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
11、不等式的解集為 ▲ .
12、已知是4和16的等比中項,則= ▲ .
13、設向量,若與向量共線,則 ▲ .
14、在,角所對的邊分別是,若,
則邊 ▲ .
15、函數的最大值為 ▲ .
16、在中,角所對的邊分別是,已知,
則的面積為 ▲ .
17、在數列中,已知,當為奇數時,,當為偶數時,,則下列的說法中:①,; ② 為等差數列; ③ 為等比數列; ④當為奇數時,;當為偶數時,.
正確的為 ▲ .
19. (本題8分)等比數列中,已知
(1)求數列的通項;
(2)若等差數列,,求數列前n項和,并求最大值.
20. (本題10分) 已知△ABC的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且c=3.
(1)求角C;
(2)若sin B-2sin A=0,求a、b的值.
21. (本題13分)設數列的前項和為,且;數列為等差數列,且,.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n=1,2,3,…,為數列的前項和.求證:.
22. (本題15分)(第一、二層次學校的學生做)
對于函數(),如果方程有相異兩根,.
(1)若,且的圖象關于直線對稱.求證:;
(2)若且,求證:;
(3)、為區間,上的兩個不同的點,求證:.

一、選擇題(本題有22小題,每小題2分,共44分.每小題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下列單位屬于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的是
A.N B.J C.m D.m/s
2.某同學在操場上向北走40m,接著又向東走30m,他的合位移大小是
A.10m B.30m C.40m D.70m
3.下列四個物理量中用比值定義的是
A.位移 B.速度 C.力 D.功
4.甲、乙兩車同時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其圖象如圖所示,則
A.甲、乙兩車的初速度均為零 B.甲車的加速度大于乙車的加速度
C.甲車的速度始終小于乙的速度 D.甲車的位移始終小于乙的位移
5.如圖所示,手沿水平方向將書壓在豎直墻壁上,使其保持靜止。現增大手對書的壓力,則書
A.將沿墻壁滑動 B.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C.對墻壁的壓力不變 D.受到的靜摩擦力不變
6.如圖所示,物體A和B的重力分別為10N和3N,不計彈簧秤和細線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
A.彈簧秤所受的合力為7N B.地面對A的支持力為0N
C.彈簧秤的讀數為6N D.彈簧秤的讀數為3N
8.如圖所示,高大的橋都要造很長的引橋,這是為了
A.減小汽車受到的重力 B.減小汽車對橋面的壓力
C.增大汽車重力沿橋面方向的分力 D.減小汽車重力沿橋面方向的分力
9.拿一個長約l.5m的玻璃筒,一端封閉,另一端有開關,在筒內放有質量不同的一片小羽毛和一塊小銅片。先把玻璃筒內抽成真空并豎直放置,再把玻璃筒倒立過來,小羽毛、小銅片同時從玻璃筒頂端由靜止開始下落,那么
A.小銅片先到達筒底端 B.小羽毛先到達筒底端
C.小羽毛、小銅片同時到達筒底端 D.哪個先到達筒底端都有可能
10.如圖所示,在孩子與爸爸“掰手腕”的游戲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爸爸“掰倒”孩子時,爸爸對孩子的力大于孩子對爸爸的力
B.爸爸“掰倒”孩子時,爸爸對孩子的力等于孩子對爸爸的力
C.孩子“掰倒”爸爸時,孩子對爸爸的力大于爸爸對孩子的力
D.孩子“掰倒”爸爸時,孩子對爸爸的力小于爸爸對孩子的力
11.在加速上升的電梯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梯中的人處于失重狀態 B.電梯中的人不受重力作用
C.電梯中的人處于超重狀態 D.電梯中的人不會出現超重或失重現象
12.下列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的是
A.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籃球 B.做平拋運動的鋼球
C.沿斜面加速下滑的木箱 D.正在轉彎的火車
13.以下關于曲線運動的論述中,正確的是( )
A.做曲線運動的物體,所受的合外力必不為零
B.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其運動軌跡可能是直線也可能是曲線
C.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其加速度值可能為零
D. 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其加速度值必不為零,其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可能在同一直線上
14. 如圖所示,在風力發電機的葉片上有A、B、C三點,其中A、C在葉片的端點,B在葉片的中點。當葉片轉動時,這三點
A.線速度大小都相等 B.線速度方向都相同
C.角速度大小都相等 D.向心加速度大小都相等
16.小明同學騎電動自行車沿平直公路行駛,因電瓶“沒電”,故改用腳蹬騎車勻速前行.設小明與車的總質量為100 kg,人與車的速度恒為5m/s,騎行過程中所受阻力約為車和人總重的0.02倍,取g =10 m/s2,小明騎此電動車做功的功率約為
A.10 W B.100 W C. 1000 W D.10000 W
17.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小球從離桌面H高處由靜止落下,桌面離地面的高度為h。若以桌面為參考平面,則小球落地時的機械能為
A.mgH B.mgh
C.mg(H+h) D.mg(H-h)
18.如圖是“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示意圖,圖甲表示在兩個拉力、的共同作用下,將橡皮條的結點拉長到O點;圖乙表示準備用一個拉力F拉橡皮條。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實驗時,兩個拉力的大小應相等
B.甲實驗時,兩個拉力的方向應互相垂直
C.乙實驗時,只須使橡皮條的伸長量與甲實驗相等
D.乙實驗時,仍須將橡皮條的結點拉到O點
19.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中,采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與方案。本實驗的特點是通過黑板擦控制兩小車的起動與停止,將測量兩車的加速度轉換為測量兩車的位移。實驗中不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
A.小車運動的時間 B.小車通過的位移
C.盤和盤中重物的總質量 D.車和車上重物的總質量
21.如圖所示是“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實驗中,通過改變橡皮筋的條數來改變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每次都要從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小車
B.釋放小車后開啟打點計時器
C.需要測量橡皮筋對小車做功的數值
D.實驗中不需要平衡阻力
二、選擇題(本題有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23.物理學領域里的每次重大發現,都有力地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最早利用磁場獲得電流,使人類得以進入電氣化時代的科學家是
A.庫侖 B.奧斯特 C.安培 D.法拉第
24.如圖所示,人們在晚上脫衣服時,有時會看到電火花,并伴有“劈啪”聲,這是因為
A.摩擦產生了靜電 B.人體本身是帶電體
C.空氣帶電 D.衣服間摩擦產生了熱量
25.某同學從廢舊音響中拆得了一個電學元件,如圖所示,該元件是
A.電阻 B.干電池 C.電容器 D.驗電器
三、選擇題(本題有3小題,每小題2分,共6分。每小題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33.如圖所示是醫生用計算輔助某種射線斷層攝影(簡稱“CT”)檢查身體的情景,這種能穿透身體的射線是
A.X射線 B.紫外線 C.可見光 D. 紅外線
34.一交流電壓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如圖所示,該交流電壓的有效值和周期分別是
A.14.14V, 0.0ls B.l0V, 0.0ls C.14.14V, 0.02s D.l0V, 0.02s
35.如圖所示是“探究變壓器兩個線圈的電壓關系”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與燈泡連接的線圈叫原線圈
B.測量變壓器輸出電壓要用直流電壓表
C.若只增加副線圈的匝數,變壓器的輸出電壓變大
D.若只增加副線圈的匝數,變壓器的輸出電壓變小
37.靜止在水平面上的物體質量為2 kg,在水平恒力F推動下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
動,4 s末它的速度達到4 m/s,此時將F撤去,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又經6 s物體停
下來,如果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不變,求:
(1)前4s內的加速度的大小?
(2)前4s內的位移的大小?
(3)F的大小?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4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設要求。)
1.小船在靜水中速度恒為,今小船要渡過河流,渡河時船頭垂直對岸,若航行至河中心時,水流速度增大,則渡河時間將
A.增大 B.減小 C.不變 D.不能判斷
2.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在運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速度大小一定改變 B.速度方向一定改變
C.加速度大小一定改變 D.加速度方向一定改變
二、不定項選擇題(每題4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一個及以上選項正確。全部選對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9.關于能量耗散,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能量耗散是指在一定條件下,能量在轉化過程中總量減少了
B.能量耗散表明能量守恒定律是不正確的
C.能量耗散表明在能源的利用過程中,能量在數量上并未減少,但是在可利用的品質上降低了
D.能量耗散從能量轉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觀過程的方向性
10.如圖所示的幾個運動過程中,物體的彈性勢能減小的是
A.如圖甲,撐桿跳高的運動員上升至離桿的過程,桿的彈性勢能
B.如圖乙,人拉長彈簧的過程,彈簧的彈性勢能
C.如圖丙,模型飛機用橡皮筋發射出去的過程,橡皮筋的彈性勢能
D.如圖丁,小球被壓縮彈簧向上彈起的過程,彈簧的彈性勢能
11.如圖,細繩的一端固定于O點,另一端系一個小球,在O點的正下方釘一個釘子A,小球從一定高度自由擺下。繩子與釘子碰撞后的瞬間與碰撞前相比較,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線速度增大 B. 角速度增大
C. 向心加速度增大 D. 繩子拉力減小
三、填空題(本題共4小題,每空2分,共24分。)
14.某型號汽車的質量為2t,保持額定功率60kW在水平路面上行駛,受到的阻力恒為2000N,則汽車勻速行駛時的速度大小為 ▲ m/s。當汽車行駛時的速度為15m/s時,汽車的加速度為 ▲ m/s2
15.在教材所采用的“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方案中,為保證實驗順利完成,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填選項的序號)
A. 為減小實驗誤差,長木板應水平放置
B. 通過增加橡皮筋的條數可以使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成整數倍增加
C. 小車在橡皮筋拉作用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橡皮筋拉恢復原長后小車做勻速運動
⑴為保證實驗成功,對軌道末端的要求是: ▲ 水平(填“必須”或“不一定”)。
⑵如圖乙所示,在一張印有小方格的紙上記錄了平拋運動軌跡,小方格的邊長L=5.00cm。小球在平拋運動途中的幾個位置如圖中的a、b、c、d所示,則小球平拋的初速度的計算式為vo= ▲ (用L、g表示),其值是 ▲ (取g=9.8m/s2)。
⑶在實驗操作中要求小球多次重復運動,則每次小球 ▲ 從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運動(填“必須”或“不一定”)。
17.某同學采用如圖甲所示裝置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電火花計時器接在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源上。
⑴圖乙為一條打出的符合要求的紙帶,第一點記為O(此時重物速度為零),在適當位置取一點A,B、C、D、E、F為其后連續打出的點。若重物的質量為1.00kg,取g=9.80m/s2,則打E點時,重物的速度為 ▲ m/s(計算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下同);在打O、E兩點的過程中,重物下落的高度是 ▲ ,減少的重力勢能是 ▲ J,增加的動能是 ▲ J。
⑵本實驗所取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應是 ▲ (填選項的序號)
A.取當地的實際g值
B.根據打出的紙帶,用求出
C.近似取10m/s2即可
19.(12分)如圖所示,質量m=60kg的高山滑雪運動員,從A點由靜止開始沿滑雪道滑下并從B點水平飛出,最后落在雪道上的C處。已知AB兩點間的高度差為h=25m,BC段雪道與水平面間傾角θ=37°,B、C兩點間的距離為75m,取sin370=0.6,g=10m/s2,求:
⑴運動員從B點水平飛出時的速度大小;
⑵運動員從A點到B點的過程中所受阻力做的功。
20A.(第三、四類學校的學校做此題)(12分)如圖所示,粗糙水平軌道AB與豎直平面內的光滑軌道BC在B處平滑連接,B、C分別為半圓軌道的最低點和最高點。一個質量m的小物體P被一根細線拴住放在水平軌道上,細線的左端固定在豎直墻壁上。在墻壁和P之間夾一根被壓縮的輕彈簧,此時P到B點的距離為x0。物體P與水平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半圓軌道半徑為R。現將細線剪斷,P被彈簧向右彈出后滑上半圓軌道,經過C點時,對軌道的壓力為重力的一半。求:
⑴物體經過B點時受到圓形軌道的壓力大小;
⑵細線未剪斷時彈簧的彈性勢能。

第 I卷 (選擇題,共92分)
聽力 (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第一節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When can the man see the headmaster?
A. At 9:30. B. At 11:45. C. At 12:40.
2. 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keep the window shut?
A. He is ill. B. He wants to open it himself. C. The air inside is fresh enough.
3. What is Mike?
A. A teacher. B. A student. C. A writer.
4. What has made working at home possible?
A. Personal computers. B. Communication industry. C. Living far from companies.
5. Where is the woman?
A. In a soap factory. B. In her house. C. At an information desk.
第二節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5秒鐘的時間閱讀各個小題;聽完后,各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6和第7題
6.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home. B. On a bus. C. In the bank.
7. Why do the two speakers want to buy a car?
A. They have a lot of money.
B. The man lives too far away from his office.
C. The woman's school is too far away from her home.
聽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8到第10題
8. Why won't Mr. Stone come to the clinic(診所) tomorrow?
A. He can't afford the time. B. The clinic will be closed. C. Dr. Milton won't come to work.
9. When is the clinic open in a week?
A. From Monday to Friday. B. On weekdays except Thursday.
C. During the whole week.
10. What time has finally been fixed for Mr. Stone to come?
A. 5:30 pm, Wednesday. B. 6:15 pm, Wednesday. C. 6:15 p m, Thursday.
聽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1到第13題
11.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Neighbors. B. Doctor and patient. C. Friends.
12. When did the woman cough most seriously?
A. In the mor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At night.
13. What did the man do for the woman?
A. He examined the woman carefully.
B. He gave her some medicine and some advice as well.
C. He just told her not to worry too much.
聽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4到第16題
14. What'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Husband and wife. B. Friends. C. Strangers.
15.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restaurant. B. At the woman’s home. C. At the man's home.
16. What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to do?
A. Have some soup. B. Have more rice. C. Bring his wife next time.
聽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7到第20題
17. What did Nicholas do at eighteen months?
A. He began to learn French. B. He read the newspaper. C. He took telephone messages.
18. Why was Nicholas bored and unhappy at the two schools?
A. He had too much homework. B. He almost couldn't learn anything special.
C. His teachers often corrected his spelling.
19. Who offered to help Nicholas finally?
A. His classmates. B. His parents. C. A college.
20. What is Nicholas' life like now?
A. Busy without any social life. B. Full but boring. C. Busy at college and free at home.
二、單項選擇(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
21. --- Can I look at the menu for a few more minutes before I decide?
--- Of course, ______________, sir.
take your time B. enjoy yourself C. it doesn’t matter D. make yourself at home
With his wise thoughts about nature and the world, Confucius is a great thinker in _______ history of China.
A. the B. a C. / D. an
23. I should like to buy a house, modern and comfortable, _______ with some friendly neighbors.
A. in all B. after all C. at all D. above all
24. That second-hand table was a real __________.
A. bargain B. debt C. charge D. discount
25. Everyone present at the party was given a nice little gift with a suitable poem ________ to it.
A. attaching B. to attach C. attached D. was attached
26. _______, I'm glad you made that mistake, for it will help to teach you.
A. In a way B. In return C. before long D. day and night
27. Hearing that he was safe, she smiled __________.
A. in danger B. in relief C. in peace D. in addition
28. It was so good an exhibition _________ I went to see it many times.
A. before B. until C. that D. when
29. Mr. Smith _____ a lot from the daily exercise.
A. benefits B. affects C. admits D. combines
30.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__________ our own music in the hall.
A. perform B. performed C. performing D. be performed
31. You may phone him if you want to but you ______! He is sure to phone you.
A. mustn't B. wouldn’t C. couldn’t D. needn't
32. I couldn’t think of the name of that man __________.
A. logically B. nowadays C. briefly D. anyhow
33. He attends the evening class ____, that is, Monday, Wednesday and Friday.
A. every another day B. every the second day C. every two day D. every other day
34. We invited her to dinner but she didn't _______.
A. take up B. turn up C. dress up D. break up
35. The Chinese mainland reported 130 H7N9 cases on May 27, _______ 36 ended in death.?
A. on which B. in which C. of which D. from which
36. World No Tobacco Day was celebrated every year on May 31, to remind people worldwide _______ the dangers of smoking.
A. to B. with C. of D. about
37. ---What’s the result of the football match?
---Listen! The latest news about it __________.
A. Broadcast B. will broadcast C. is being broadcast D. has been broadcast
38. Any kind of pollution will do ________ to our health.
A. trick B. harm C. strength D. balance
39. I will never go shopping in that supermarket again and ___________.
A. nor will my friends B. neither my friends will
C. nor my friends will D. so will my friends
40. ---Excuse me, madam. My flight is BA6520. Is this my gate?
---__________. Please show your ticket and ID card.
A. That’s right B. All right C. That’s all right D. It’s all right
三、完形填空(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閱讀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從31至45題所給的A、B、C和D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
Some boys join the Navy when they are quite young, and they then are given a course of training as sailors. It is a long course; both on land 41 at sea. During it, the boys study things 42 math and science as well as learn to tie knots (結),fire guns and do other 43 things.
One of the important things they are 44 is how to swim. In the old days, many sailors were 45 to swim, but now it is rare to find one that cannot. 46 one school for sailors, the swimming instructor was good. 47 had never had a boy whom he had 48 to teach to swim by the time the course ended. 49 , one year there was one particular boy on the training course 50 seemed quite unable to learn to swim . The instructor tried giving him 51 lessons, but he had 52 success at all, whatever he did. In the end, as the time 53 near for the course to end, he had to admit defeat.
One day, he called the boy 54 after the swimming lesson and said, “John, I have tried 55 to teach you to swim, but I have failed 56 the first time in my life. Now I want to give you a piece of 57 . Listen carefully.”
“ Yes, sir,” answered the boy.
“Well,” the instructor 58 on, “if you are ever in a ship and it 59 , just dive off the side into the sea, go right down to the bottom and 60 to the shore as fast as you can. That’s the only way you will save your life.”
41. A. or B. nor C. and D. besides
42. A. such B. like C. both D. by
43. A. practical B. suitable C. interesting D. sensitive
44. A. learned B. studied C. done D. taught
45. A. supposed B. unable C. able D. considered
46. A. At B. For C. By D. Of
47. A. It B. They C. She D. He
48. A. managed B. tried C. failed D. occurred
49. A. But B. However C. Therefore D. Meanwhile
50. A. who B. which C. it D. what
51. A. hopeful B. extra C. good D. useful
52. A. some B. any C. none D. no
53. A. went B. passed C. drew D. flew
54. A. aside B. away C. off D. on
55. A. hardly B. enough C. merely D. hard
56. A. for B. on C. as D. of
57. A. news B. idea C. advice D. word
58. A. put B. said C. came D. went
59. A. floats B. moves C. sinks D. drops
60. A. swim B. run C. walk D. jump
四、閱讀理解(本題有16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
第一節:閱讀下列材料并做后面的題目。從每題所給的A、B、C和D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
A
In the United States, 30 percent of the grown-up population has a “weight ” problem. To many people, the cause is clear: they eat too much. But scientific experiments do little to support this idea. Going back to the American of 1910, we find that people were thinner than today, yet they are more food. In those days people worked harder physically,walked more, used machines much less, and didn’t watch television.
Several modern studies, besides, have shown that fatter people do not eat more on average than thinner people. In fact,some research work, such as 1970 study of 3,545 London office workers, reports that fat people eat less than thinner people on the average.
Studies show that thin people are more active than fat people. A study by the research group of School of Medicine at Stanford University found the following interesting facts. The more a man ran, the greater body fat he lost. The more he ran, the greater he needed for food. Thus, those who ran the most ate the most, yet lost the greater amount of body fat.
61. What kind of physical problem do many grown-up American have?
A. They are too thin. B. They work too hard.
C. They are too fat D. They lose too much body fat.
62. What has modern medical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reported to us?
A. Fat people eat less food and are less active.
B. Fat people eat more food and are more active.
C. Fat people eat more food but lose greater amount of body fat.
D. Thin people run less, but eat more food.
63. Based on the number given in the article, if there are 500 adult Americans , how many of them will have weight problem?
A. 30 B. 50 C. 100 D. 150
B
The man behind the Apple empire died at 56 in 2011. He was one of the people who made Silicon Valley(硅谷) the capital of technological invention. Author and business consultant Jim Collins once called Jobs the “Beethoven of business”. When asked what Steve Jobs will be best remembered for, many of us would name a particular product:the iPod, the iPhone or the iPad, for example. But in the eyes of Eric Jackson, a reporter with Forbes magazine, Jobs brought the world much more than these popular devices(裝置). Here are some of the lessons he taught us:
1. The most lasting inventions mix art and science. Jobs pointed out that the team members working with Apple were trained in anthropology(人類學), art, history, and poetry. He believed this was important in making Apple’s products stand out.
2. Never fear failure. Jobs was fired by the successor he himself chose. It was one of the most public embarrassments(尷尬)of the last 30 years in business. However, Jobs didn’t hide away or try to get a new job. He picked himself up and got back to work.
3. You can’t look forward to connecting the dots—you can only look backward. This means that, however much we try to plan things ahead of time, life is always full of unexpected things. What seems like bitter pain and defeat could turn out to sow the seeds of unimaginable success in years to come.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But you have to trust that all the dots will be connected in the future.
4. Listen to that voice in the back of your head that tells you if you’re on the right track or not. Most of us simply decide that we’re going to work in finance or become a doctor because it's what our parents tell us to do. Whatever your voice is telling you, it is smart to listen to it—like Jobs did.
Just as Caroline and Amy from his empire put it, “Steve was one of the most inspiring yet toughest boss ever—but who else could have built Apple? What Steve left is sure to inspire generations of creative thinkers to think differently. His influence will be felt throughout the world.”
64. From the passage, we learn that __________.
A. Steve Jobs is the first founder of Silicon Valley
B. Steve Jobs is only remembered for the popular device iPhone
C. mixing art and science is really important in making Apple’s products noticeable
D. all the team members in Silicon Valley are trained in anthropology, art, history and poetry
65.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words can be best used to describe Steve Jobs?
A. Popular but sensitive. B. Brave but stubborn.
C. Different and reliable. D. Determined and inspiring.
66. What does the phrase “picked himself up”(Paragraph 3) most probably mean?
A. Became excited. B. Refused to talk.
C. Got others’ help. D. Cheered himself up.
67. What’s the writer's main purpose of writing the passage?
A. To introduce readers the life story of Steve Jobs.
B. To tell readers Steve Jobs is the “Beethoven of business”.
C. To encourage readers to learn from Steve Jobs’ life experience.
D. To persuade readers that they shouldn’t always-follow what parents tell them to do.
C (第一、二層次學校的學生做此題)
When it comes to friends, I desire those who will share my happiness, who have wings of their own and who will fly with me. I seek friends whose qualities have a good influent on me and train me up for love. It is for these people that I reserve the good old days, too good not to share.
When I was in the eighth grade, I had a friend. We were shy and “too serious” about our studies when it was becoming fashionable with our classmates to learn acceptable social behaviors. We said little at school, but she would come to my house and we would sit down with pencils and paper, and one of us would say: “Let’s start with a train whistle (鳴笛) today.” We would sit quietly together and write separate poems or stories that grew out of a train whistle. Then we would read them aloud. At the end of that school year, we were too busy and poems stopped.
When I lived for a time in London, I had a friend, who was in sadness and so was I. But our friendship was based on the idea in each of us that we would be sorry later if we did not visit much of this great city because we had felt bad at the time. We met every Sunday for five weeks and found many excellent things. We walked until our sadness disappeared and then we said goodbye. We gave London to each other.
For almost four years I have had good friends whose imagination lightens mine. We write long letters in which we often discover our strangest selves. Each of us appears, sometimes in a funny way, in the other’s dreams. She and I agree that, at certain times, we seem to be parts of the same mind. In my most interesting moments, I often think: “Yes, I must tell….”We have never met.
It is such comforting friends I wish to make. One bright hour with me is worth more to me than the lifetime services of a psychologist(心理學家),who will only fill up the healing(愈合的)silence necessary to those darkest moments in which I would rather be my own best friend.
68. In the eighth grade, before getting too busy the author ______.
A. became serious about her study B. went to her friend’s house regularly
C. learned from her classmates at school D. shared poems and stories with her friend
69. In paragraph3, “We gave London to each other” probably means ______.
A. our visit in London was a memorable gift to both of us
B. we were unwilling to live London
C. our unpleasant feeling about London disappeared
D. we separated with each other in London
70. According to Paragraph 4, the author and her friend _______.
A. call each other regularly B. have similar personalities
C. enjoy writing to each other D. dream of meeting each other
71. In the darkest moments, the author would prefer to ______.
A. seek help from doctors B. be left alone
C. stay with her best friend D. break the silence
72.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 B. Wonderful Imagination
C. Lifelong Friendship D. Great Friends
C (第三、四層次學校的學生做此題)
It was dark, and light snow was coming down. He found an old lady needed help. Even with the smile on his face, she was worried. No one had stopped to help. Was he going to hurt her? He didn’t look safe, but poor and hungry. He could see that she was frightened, standing out there in the cold. He knew how she felt. He said, “I’m here to help you, Ma’am. Why don’t you wait in the car where it’s warm? By the way, my name is Joe.” Well, all she had was a flat tire, but for an old lady, that was bad enough. Joe crawled under the car. Soon he was able to change the tire.
As he finished his work, she asked him how much she owed him. Any amount would have been all right with her. Joe never thought about the money. Ever since the factory closed, he’d been unemployed, though he never quit looking. This was helping someone in need. He told her that if she really wanted to pay him back, the next time she saw someone who needed help, she could give that person the help that they needed, and Joe added “…and think of me”. He waited until she started her car and drove off. It had been a cold and sad day, but he felt good.
A few miles down the road the lady saw a small café. She wanted to have a hot coffee before she went home. The restaurant looked dark and dirty. A waitress came over and brought a clean towel to wipe her wet hair. She had a sweet smile. The lady noticed that the waitress was nearly eight months pregnant(懷孕的), but she never let the pressure and pains change her attitude. The old lady wondered how someone who had so little could be so kind to a stranger. Then she remembered Joe. After the lady finished her meal, and the waitress went to get her change from a hundred-dollar bill, the lady went away. She was gone by the time the waitress came back. She wondered where the lady could be, and noticed something written on a napkin. It said, “You don’t owe me a thing. Someone once helped me out, the way I’m helping you. If you really want to pay me back, here’s what you do. Don’t let the chain of love end with you.”
That night when she got home from work and climbed into bed, she was thinking about the money and what the lady had written. How could she have known how much she and her husband needed it? With the baby born next month, it was going to be hard. She knew how worried her husband was, and as he lay sleeping next to her, she gave him a soft kiss and whispered soft and low, “Everything’s going to be all right; I love you, Joe.”
68. After reading the passage, we can find __________characters in it.
A. two B. there C. four D. five
69. 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crawl” in the first paragraph?
A. to catch what one wants B. to repair a car carefully
C. to lie under something D. to move forward on one’s hands and knees
70. What kind of person is Joe?
A. hopeless B. warm-hearted C. clever D. strange
71. According to paragraph 5, we can infer that __________________.
A. The waitress felt hopeful. B. The waitress felt helpless.
C. The waitress felt disappointed. D. The waitress felt distressed.
72.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A. Joe did a good deed B. An old lady’s trouble
C. The chain of love D. The waitress’s problem
D
Thomas, Lola, Lee和Kylie都是旅游愛好者, 但有各自不同的旅游目的(58~61)。閱讀以下5個旅游項目的介紹(A、B、C、D和E), 選出適合他們旅游的最佳選項, 并在答題卷上將該項涂黑, 選項中有一項是多余選項。
__________73. Thomas:I am a musician. I enjoy taking pictures while walking at scenery. I intend to go somewhere cool this summer.
__________74. Lola:I am crazy about water sports and never mind working hard on it. I would like to try something new outside Europe this summer.
__________75. Lee:I’m interested in plants and animals. I would like to go somewhere new and learn about the plants and wildlife there.
__________76. Kylie:I love water but can’t stand the cold from any water sports. I can’t walk long distances but I like seeing wildlife outside.
A. Lake Balaton
If you enjoy nature, you will love Lake Balaton. Much of the area around the lake is part of a protected National Park. We have expert guides with knowledge of local plants and animals. That will take you on long walks around the park.
B. Diving holiday
Experience diving and sailing in the Indian Ocean in March and April. Enjoy warm, clear water and white, sandy beaches. Spend all of your stay on one of our yachts with first-class service and excellent food. Explore distant and unspoiled reefs(礁石), and see a wonderful range of underwater sea life.
C. Sea kayaking
Enjoy beautiful scenery on Turkey’s Turquoise Coast, The water is clear and calm with temperatures of 23℃~26℃ in August and July. You don’t need any kayaking experience to enjoy the trip. However, you do need to be quite fit, as you will be on the water for 3~5 hours a day.
D. Waterfall in Iceland
Come to Iceland in summer to see the biggest waterfall in Europe. Gutfoss, the “Golden Waterfall” is a truly wonderful sight. The water from the River Havita and water from glaciers come together and fall 32 meters in two stages. You can follow a path quite close to the falls, which provides wonderful opportunities for photos and videos.
E. Plitvice Lakes
Set in a National Park, the lakes are Croatia’s most popular tourist attraction. The beauty of the region comes from the 16 lakes, waterfalls, and areas of woodland, where deer, wolves and bears can be found. The park is open all year. There are several walks for tourists with different health conditions.
第 II 卷 (非選擇題,共28分)
四、單詞拼寫(本題有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
根據下列句子及所給單詞的首字母,在答題卡上按題號寫出各單詞的完全形式(每空限填一詞)。
77. We are always told to have a b________ diet.
78. This film was made in m_________ of Comrade Lei Feng.
79. Do you know when the Monkees f_______ their band?
80. Gandhi helped g_______ India’s independence from Britain.
81. Finally he s_____________ in passing the exam and was admitted to Beijing University.
82. Tom has a__________ to me for losing my CD, and now we are friends again.
83. In order to e__________ the universe in the future, China is expected to set up its first space laboratory before 2016.
84. They used to play to passers-by in the street or subway so that they could e_____ some extra money for themselves.
五、書面表達(本題共1小題,滿分20分)
假如你是李華。你的筆友Tom給你發來郵件,與你探討如何保持健康。他談到他班有一些同學超重,而且還有的同學體質較差。現在,你需要給他回一封電子郵件。
內容包括:1. 列舉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2. 提醒他注意飲食均衡;3. 建議他多參加體育鍛煉。
注意: 1. 詞數100左右;2. 可適當增加細節,以使內容充實,行文連貫;3. 信的開頭和結尾已給出,不計入總詞數。
參考詞匯:超重 overweight
Dear Tom,
I’m sorry to learn that some of your classmates are overweight and some are in poor health.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Li Hua


一、語言文字運用(共28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靜謐(mì) 墻垣(yuán) 憎恨(zèng) 拐彎抹角(mǒ)
B.熨帖(yù) 雋永(jùn) 徘徊(huí) 方興未艾(ài)
C.癖好(pǐ) 泥淖(nào) 跛腳(bǒ) 名剎古寺(chà)
D.恪守(gè) 吞噬(shì) 漩渦(xuàn) 熠熠閃光(yì)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慰籍 陷阱 眷顧 一愁莫展
B.寒喧 震撼 賒賬 五彩班斕
C.尸骸 炮烙 暴燥 目不遐接
D.寥廓 庠序 荒唐 浮想聯翩
3.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常言道:三人成虎。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堅持不懈,定能渡過難關,再創輝煌。
B.自從王冰同學被評為浙江省“小小文學家”,大家深受鼓舞,讀書練筆蔚然成風。
C.溫州著名民間雕刻大師朱子常的作品刀法圓轉流暢,造型栩栩如生,人物清新俊逸。
D.新聞的特點之一是“新”,一些有價值的事件如果沒有及時報道,也會化為明日黃花。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項是( )
A.國家主席習近平說,青少年要敢于有夢。這殷切教誨,是幫助青少年揚帆起航的暖風,更是鼓舞他們乘風破浪。
B.繼山寨產品之后,中國又出現了山寨連鎖店,中國對西方品牌的大規模山寨,主要原因之一是國人知識產權意識薄弱造成的。
C.莫言獲得諾獎,對于中國作家而言,這不僅是對他們諾獎情結的一次極好的撫慰與療傷,更是對他們整體創作水平的一種肯定與承認。
D.頻頻出現的“毒食品”事件,折射出當今法律的缺陷以及監管部門的失職,而商家能否堅守道德底線更是避免此類事件發生的關鍵。
5. 依次填入下面語段橫線處的句子,排列順序恰當的一項是( )
拉姆則山像母親一樣敞開胸懷,守在東方,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說:天下之至柔征服了天下之至剛。
①當折曲和雅曲在郭達山腳相會時
②雅曲從北邊蜿蜒而來
③當雅曲用柔情的雙手牽起狂放的折曲時
④粗獷而浩蕩
⑤折曲從南邊的雪中奔騰而出
⑥裊娜而幽靜
A.①③④⑤⑥② B.⑤④②⑥①③ C.①③⑤④②⑥ D.④⑤⑥②①③
6.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
A.既來之,則安之 B.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D.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現象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A.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B.襟三江而帶五湖
C.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D.謹庠序之教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B.行李之往來,供其乏困
C.窮餓無聊,追購又急 D. 其意蕭條,山川寂寥
9.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
A.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 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
B.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 / 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
C.吾其還也 / 其皆出于此乎
D.洎牧以讒誅 / 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10.下列句子中句式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大王來何操
C.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 D.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11.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完整的國別史,為“十三經”之一。因為《左傳》和《公羊傳》、《谷梁傳》都是解說《春秋》而作,故又稱做“春秋三傳”。
B.《論語》是孔子匯集整理而成的語錄體文集,記載了孔子及其弟子們的言行,在這部文集中,孔子以“仁”為核心,提倡“禮治”。
C.白居易,字樂天,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現實主義詩人,是唐代詩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位。他是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D.雨果,十九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霧都孤兒》、《悲慘世界》等。
12.下列有關課文內容的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文中,恩格斯運用諱飾的手法,借“安靜地睡著了”,“停止思想”委婉含蓄地表達出對馬克思的敬重,以及對其逝世的悲痛之情。
B.《蜀道難》一詩中,李白從“蠶叢、魚鳧開國”說到“五丁開山”,由“六龍回日”寫到“子規夜啼”;天馬行空般地馳騁想象,創造出博大浩渺的藝術境界,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C.《琵琶行》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盤”一句化聽覺為視覺,用珠子紛紛落下給人以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感覺,表現音樂的急促。
D.“則當佳節大典之際,他們拿不出東西來,只好磕頭賀喜,討一點殘羹冷炙做獎賞”,用比喻手法,對國民政府當局進行辛辣的諷刺,揭示出實行“送去主義”造成的嚴重后果。
13.雅安,蘆山地震,四海齊悼,寰宇同悲。面對人類共同的災難,請你給在地震中遭災受難的四川同胞寫一段話,激勵他們走出陰霾。要求簡明得體,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不超過50字。(4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現代文閱讀(共30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題。(9分)
在我國,大家對綠色食品的的概念已不再陌生。所謂“綠色”,并不是指食品的顏色,而是特指無污染的優質食品。這類食品在種植、生產過程中經過良好處理,被嚴格要求限量使用甚至是不準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藥、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和其他有害于環境和人體健康的物質。從最初的原料產地到農作物種植、畜禽飼養、水產養殖及食品加工,以及最后的產品外包裝,都有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生產的特定要求及規范。
如果你認為綠色食品的要求就已經頗為嚴格,那么,有機食品的生產規范和要求則可以稱得上苛刻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綠色食品只是食品向有機食品發展的一個過渡。
有機食品并不是像字面含義那樣屬于化學中的有機、無機范疇,而是來自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來自于完全不用化肥、農藥、生長調節劑、添加劑等化學合成物,不使用基因工程產物的生產體系。按照這種方式生產和加工的、符合國際或國家有機食品要求和標準、并通過國家認證的一切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都屬于有機食品。所以,我們看到的有機食品不僅包括糧食、蔬菜、水果、禽畜產品等,還包括相關的調料、糖果等。
有機食品的生產要求相當高,其原料及產品必須來源于有機農業,人們在農作物種植及其生長過程,乃至食品加工過程中不得使用規范中禁止使用的人工合成物質,像我們非常“痛恨”的化學農藥、生長調節劑、防腐劑、添加劑、保鮮劑、色素等,都被排除在外。
這種高標準、嚴要求也造成了有機食品的高價格。在有機農場里,幾乎看不到現代科技的影子,一切都遵循自然規律。農作物在栽種之前,土壤必須連續3年未施用過違禁物質;在農作物的種植過程中,使用的是有機肥,絕不允許使用催熟物質,所以果實的采摘周期相對也要長一些。與之相呼應的,則是一個很原始的產量,比起普通種植方法,有機生產方式生產的食品產量較低;因為像除草劑之類的化學物質被禁止使用,所以有機農作物只能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這在無形中增加了人力成本。飼養的畜禽,同樣享受著“原生態”的生活方式,吃著有機飼料,在“廣闊”的天地中任意奔走,而不是被關在狹小的籠子里,也不食用人工合成的生長激素。這些因素疊加起來使得市場上的有機食品少而貴。
自問世以來,有機食品就伴隨著“更營養”、“更健康”的修飾語,事實上,針對這些描述詞語所引發的爭論也一直非常激烈。支持者認為用這種原始耕種方式的食品保留了食物的原汁原味,自然更有營養,而采用現代方式生產出的食品,必定會有農藥殘留,即使在安全標準內,積少成多,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有機食品則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反對者則認為,并沒有充足科學證據表明有機食品比非有機食品更安全,而且有機食品產量低,費用高。
14.下列說法不符合文章內容的一項是( )
A.綠色食品特指無污染的優質食品,并不僅指食品的顏色,所以判斷食品是否為綠色食品,不能憑借其顏色進行判斷。
B.綠色食品在種植、生產過程中經過良好處理,被嚴格要求限量使用甚至是不準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藥、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和其他有害于環境和人體健康的物質。
C.綠色食品的要求相對于有機食品的生產規范和要求來說寬松了些,從某種程度上說,綠色食品只是食品向有機食品發展的一個過渡。
D.綠色食品各個環節的生產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從最初的原料產地到農作物種植、畜禽飼養、水產養殖及時性食品加工,甚至最后的產品外包裝都必須符合特定規范。
15.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有機食品中的“有機”不屬于化學中的有機、無機范疇,而指是有機農業生產體系中的“有機”。
B.有機食品種類繁多,不僅包括糧食、蔬菜、水果、禽畜產品等,還包括相關的調料、糖果等。
C.有機食品的生產要求相當高,在農作物種植及其生長過程,乃至食品加工過程中不得使用人工合成物質。
D.有機食品支持者認為,由于有機食品是原汁原味的,自然更有營養;由于不使用農藥,沒有農藥殘留,自然就更安全,更健康。
16.下列說法不屬于“有機食品少而貴”的原因的一項是( )
A.有機食品生產標準高、要求嚴。
B.有機農場中的農作物生長、成熟的周期較長,產量較低。
C.“物以稀為貴”,更何況有機食品比非有機食品更營養,更健康,價格高是順應市場營銷一種策略。
D.由于種植、養殖過程中化學物質被禁止使用,只能采用人工方式,增加了人力成本。(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8分)
周樸園:(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魯侍萍:我是從前伺候過老爺的下人。
周樸園:哦,侍萍!(低聲)怎么,是你?
魯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會老得連你都不認識了。
周樸園:你——侍萍?(不覺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魯媽)
魯侍萍:樸園,你找侍萍么?侍萍在這兒。
周樸園:(忽然嚴厲地)你來干什么?
魯侍萍:不是我要來的。
周樸園:誰指使你來的?
魯侍萍:(悲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
周樸園:(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還是找到這兒來了。
魯侍萍:(憤怨)我沒有找你,我沒有找你,我以為你早死了。我今天沒想到到這兒來,這是天要我在這兒又碰見你。
周樸園:你可以冷靜點。現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覺得心里有委屈,這么大年紀,我們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
周樸園:(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現在要多少錢吧?
魯侍萍:什么?
周樸園:留著你養老。
魯侍萍:(苦笑)哼,你還以為我是故意來敲詐你,才來的么?
周樸園:也好,我們暫且不提這一層。那么,我先說我的意思。你聽著,魯貴我現在要辭退的,四鳳也要回家。不過——
魯侍萍:你不要怕,你以為我會用這種關系來敲詐你么?你放心,我不會的。大后天我就帶著四鳳回到我原來的地方。這是一場夢,這地方我絕對不會再住下去。
周樸園:好得很,那么一切路費,用費,都歸我擔負。
魯侍萍:什么?
周樸園:這于我的心也安一點。
魯侍萍:你?(笑)三十年我一個人都過了,現在我反而要你的錢?
周樸園:好,好,好,那么,你現在要什么?
魯侍萍:(停一停)我,我要點東西。
周樸園:什么?說吧。
魯侍萍:(淚滿眼)我——我——我只要見見我的萍兒。
周樸園:你想見他?
魯侍萍:嗯,他在哪兒?
周樸園:他現在在樓上陪著他的母親看病。我叫他,他就可以下來見你。不過是——(頓)他很大了,——(頓)并且他以為他母親早就死了的。
魯侍萍:哦,你以為我會哭哭啼啼地叫他認母親么?我不會那樣傻的。我明白他的地位,他的教育,不容他承認這樣的母親。這些年我也學乖了,我只想看看他,他究竟是我生的孩子。你不要怕,我就是告訴他,白白地增加他的煩惱,他也是不愿意認我的。
周樸園:那么,我們就這樣解決了。我叫他下來,你看一看他,以后魯家的人永遠不許再到周家來。
魯侍萍:好,我希望這一生不要再見你。
周樸園:(由衣內取出支票,簽好)很好,這是一張五千塊錢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彌補我一點罪過。
魯侍萍:(接過支票)謝謝你。(慢慢撕碎支票)
周樸園:侍萍。
魯侍萍:我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錢算得清的。
17.請結合選文揣摩人物心理,說說下面兩句話中哪個詞應當讀重音。(2分)
(1)你來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誰指使你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請寫出文中劃線處舞臺說明“笑”的含義。(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9.戲劇主要是借語言來展示人物的個性特征,請結合選文中至少兩處語言簡要分析某一人物形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題。(13分)
發芽的心情
林清玄
⑴有一年,我在武陵農場打工,為果農收獲水蜜桃。
⑵昨天采摘時還青澀的果子,經過夜的洗禮,竟已成熟了。面對它們,可深切地感覺到生命的躍動,感受到每一株果樹都有使果子成長的力量。我小心將水蜜桃采下,手里能感覺到沉沉的重量,以及那充滿甜汁的質地。捧在手中的水蜜桃,白里透紅,飽滿瑩潤,像極果樹的心。
⑶待我們把果園中的果實采摘完畢,果農們并不因此就放了假,果園主人還是每天到園子里去,做一些剪枝除草的工作,尤其是剪枝,聽說光是這一項,就會影響到明年的收成。我四處游歷告一段落,有一天到園子里幫忙,目見的景象令我大吃一驚:就在不久前還果實累累的園子,這時全像枯去了一般,不但沒有了果實,連過去掛在樹枝尾端的葉子也都凋落凈盡。
?? ⑷“真沒想到才幾天的工夫,葉子全落盡了。”我輕輕嘆息。
?? ⑸“當然了,今年不落盡葉子,明年就長不出新葉,沒有新葉,果子不知道要長在哪里呢!”園主人說。
?? ⑹然后他帶領我在園中穿梭,手里拿一把利剪,告訴我如何剪除那些已經沒有生命力的樹枝。他說沒有剪枝的果樹,明年固然能長出許多果子,但所有的果都會長得不好,為了結出更好的果,母株總要有所犧牲。?
?? ⑺我們在忙碌的剪枝除草中終于迎來了春天。
?? ⑻其實說是春天還嫌早,因為天氣依然冰冷如冬。我到園子去的時候,發現果樹像約定好的一樣,幾乎都抽出絨毛一般的綠芽,那些絨絨的綠昨夜剛從母親的枝干掙脫出來,初面人世,每一片都像透明的綠水晶,抖顫地睜開了眼睛。我看到尤其是初剪枝的地方,芽抽得特別早,也特別鮮明,仿佛是在補償著母親的陣痛。我在果樹前受到了深深的感動,好像也感覺到了那發芽的心情。那是一種向上的心情,只有在枝干的最深處才能探知。
?? ⑼我無法抑制心中的興奮與感動,每天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園子里去,看那喧嘩的芽一片片長成綠色的葉子,并且有的還長出嫩綠的枝椏,逐漸在春風中轉成褐色。春天原來是無形的,可是借著樹上的葉、枝上的芽,我們竟能觸摸得如此真切!
? ?⑽我離開農場的時候,春日和煦。園子里的果樹差不多都長出整樹的葉子,但是有兩株果樹卻沒有發芽,枝椏枯干,一碰就斷落,他們已經在冬天里枯死了。
? ?⑾果園的主人告訴我,每年冬季,總有一些果樹就這樣死去,有些樹當年還結過很好的果子。他想不出什么原因,只說:“果樹和人一樣,也是有壽命的,奇怪的是果樹的死亡沒有一點征兆……”
? ?⑿“真是奇怪,這些果樹是同時播種,長在同一片土地上,受到相同的照顧,種類也一樣,為什么有的到了冬天以后就活不過來呢?”我納悶。
? ?⒀我為這個問題失眠了。“是不是有的果樹不是不能復活,而是不肯活下去呢?或者說在春天發芽也要心情,那些強悍的樹被剪枝,他們凝神蓄勢等待來春的發芽;而比較柔弱的樹被剪枝,則傷心得失去了對春天的期待與心情。樹,是不是也有心情呢?”我這樣反復地問自己,知道難以找到答案,因為我只看到樹的外觀,不能了解樹的心情。
? ⒁多年以來,我心中時常浮現出那兩株枯去的水蜜桃樹,尤其是受到什么無情的打擊時,那兩株原本無關緊要的樹的枯枝,就會從我的心中撐舉出來,而我果然也沒被冬寒擊敗,我走進了更為絢爛的春天。
(據原文,有刪改)
20.請寫出第⑼段中“喧嘩”一詞在本文中的含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
21.第⑻段中,作者在果樹前感受到一種“發芽的心情”。請分點陳述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
22.作者在第⑵段中對采摘下來的水蜜桃進行了細致描寫,有何用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
23.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從中得到的人生啟示。(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
三、古詩文閱讀(共22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2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26題。(10分)
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于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節選自《廉頗藺相如列傳》)
2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且相如素賤人……………………………素:素來,向來。
B.且庸人尚羞之……………………………羞:羞愧。??
C.藺相如固止之……………………………止:使……停止。
D.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因:通過。
25.下列對“之”和“而”的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顧吾念之?????? ③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
②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④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26.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二)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27—28題。(6分)
鷓鴣天
【南宋】 辛棄疾
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經行幾處江山改,多少親朋盡白頭!
歸休去,去歸休,不成人總要封侯。浮云出處元無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27.請寫出“經行幾處江山改,多少親朋盡白頭!”句表達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8.請從寫作手法角度簡要賞析首句“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三)古詩文默寫。(6分,每空1分)
29.補寫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 ,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2)同是天涯淪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問君能有幾多愁? 。(李煜《虞美人》)
(4) ,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并序》)
(5)今宵酒醒何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鈴》)
(6)豐草綠縟而爭茂, 。(歐陽修《秋聲賦》)
四、作文(40分)
30.閱讀下面的短詩,按要求作文。

世上好像——
只有沙最不值錢
然而,
最寶貴的東西——金,
就在它的里面。
請根據詩的意境,發散自己的思維,大膽聯想與想象,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
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吉沙县| 通海县| 敖汉旗| 尼勒克县| 贵德县| 赤峰市| 罗江县| 博白县| 鄄城县| 巨野县| 慈溪市| 亚东县| 临泽县| 长治县| 阆中市| 朔州市| 南阳市| 陕西省| 灵石县| 白城市| 诏安县| 霞浦县| 井冈山市| 昆明市| 富源县| 琼结县| 三都| 南华县| 塔城市| 镇远县| 江达县| 芜湖县| 泽州县| 南充市| 常宁市| 佛山市| 黔西县| 天柱县| 六盘水市| 定兴县| 红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