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獨具魅力的面具一、教學內容:美術(嶺南版) 九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第四課二、教學目的:(1)從文化、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認識面具藝術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知識;(2)培養學生動腦、動手、大膽想象、勇于創新的精神;(3)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和活動能力。三、重點與難點:(1)結合面具夸張、變形和象征性強的造型特別,運用點線面等造型因素進行設計面具。(2)借鑒傳統面具和結合個人的想象力來制作設計有創意的面具。四、教學準備:多媒體制作、視頻五、教學過程:(1) 情景創設1. 今天先要講一個人物,這個人是南北朝的蘭陵王,他英勇善戰,但由于他長的過于柔美不足威赫敵人,不但不能嚇退敵兵,敵方看到他還爭相上前跟他交手,試試他的本事。于是他想了個辦法,使得戰士士氣大振,敵軍也十分害怕,最終贏得了戰爭。你們猜猜他用了什么辦法?——帶上了一個面孔猙獰的青銅面具。2. 播放PPT,揭示課題:獨具魅力的面具3.播放PPT,蘭陵王與他的面具(二)認識欣賞1.面具,是我們生活中經常都會遇見的,在商場、工藝品店里,比比皆是,已經不足為奇,那你們知道面具的由來么?面具又代表了什么?2.播放PPT早在遠古時代,人們認為疾病、瘟疫和死亡是厲鬼在人體內興妖作怪,于是就戴上恐怖的面具,跳著激烈的舞蹈,向妖魔鬼怪發起反擊,以達到驅鬼逐疫的目的。播放PPT3.例如儺舞——播放儺舞的視頻儺舞逐漸從一種驅鬼除疫、禱神納吉的宗教祭祀舞蹈發展為戲劇表演形式。面具也已成為戲劇、舞蹈表演的道具。1. 播放PPT還有其他民族、地區的面具,藏族面具(他們認為鬼怪的樣子是丑陋的、恐怖、兇狠的,于是將面具制作得很兇殘、猙獰,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起到威嚇阻退鬼怪的作用。 )貴州地戲面具5. 面具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品, 在世界藝術發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亞洲、非洲、美洲幾乎所有地區的原始藝術中都可以找到。播放PPT 欣賞各國面具面具反映了各民族的宗教、民俗和審美,展示出原始藝術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藝。(三)作業布置1.作業要求:小組分工合作設計一個獨特的面具。可以是平面的、半立體的和立體的,要求要造型獨特,大膽點,針對形象變形、變色、夸張,使面具形象突出,個性鮮明。2.教師巡回指導。發現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指導學生裝飾的手法:鏤空、拼貼、剪、折、顏色搭配等(四)總結1.以小組為單位作品展示。2.組織學生相互交流、講評。3.總結全課:這節課通過學習了解關于面具的知識、藝術風格特點,同學們很積極的想象動手設計面具,通過這節課的表現都體現了大家的審美情趣和創新精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