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剖析】本課是高中政治教材必修2《政治生活》第三單元第五課第二框的內容。本單元從政治制度層面闡述了上面兩個單元有關知識的根基和基礎。通過本課的學習,要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適合人民民主專政國體的政權組織形式,是中國共產黨根據馬克思主義原理創造性地運用于中國社會實際所建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學目標確定】知識目標:了解我國的國體和政體及其相互關系。識記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含義和基本內容。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能力目標:提高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政治現象的能力,分析說明人民代表制度適合我國國情,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搜集、提煉材料的能力,能夠從報刊、書籍或網上查閱、搜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有關資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認同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初步樹立公民要為完善和鞏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努力的觀念;培養合作學習的團隊精神。【教學問題診斷】本課的兩個主要內容:“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這既是本課的重點又是難點。主要采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結合剛剛召開的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讓學生逐步認識,層層深入,理解內容。【教學條件支持】多媒體【教學過程設計】(情景導入)在不久之前,我們國家剛剛召開了“兩會”,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大會,重溫大會中的一些鏡頭,學習今天的內容——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民主集中制(過渡)在學習這一制度之前,先了解三對關系材料組一:1、人大代表產生的方式有兩種:縣級以上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出,縣及縣級以上的人大代表由選民直接選出。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職權,參加行使國家權力。2、第11屆全國人大共有47名代表的資格被終止,其中26人是因違法違紀被罷免或辭職,2人因失職被罷免,其中包括原山西臨汾市委書記夏振貴。3、2012年3月14日,11屆全國人大5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同時,廣大代表經過充分討論后,以2639票贊成,160票反對,57票棄權,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思考:1、根據材料1、2說明人大代表和人民之間的關系?2、材料3說明在人大的活動中,國家法律是如何制定的?試分析人大代表與人民之間的關系。3、根據以上內容,說明人大與人民之間的關系?(教師總結)人大代表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對違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或不稱職的代表,人民有權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罷免。法律的制定和重大問題的決策,由人大代表充分討論,實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民主決定(教師提問)在人大代表的選舉及人大活動中體現的最大特點是什么?(學生回答)充分發揚了民主,體現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但要制定正確的決策,不能光有民主,還必須進行集中,二者相互聯系,這就是民主集中制。(看課本59頁含義)(思考)二者的關系如何?材料組二:(看我國主要機關領導人圖片及相關視頻)了解我國國家機構的構成1、2012年3月5日,第11屆全國人大5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聽取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做政府工作報告,審查年度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2、3月11日下午3時,第11屆全國人大5次會議聽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勝俊做工作報告,聽取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做工作報告。思考:1、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向人民代表大會做工作報告,體現了人民代表大會享有什么職權?2、從材料中看出人民代表大會和其他國家機關之間是什么關系?他們之間是如何體現民主集中制的 (學生回答)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材料組三;憲法中規定: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的關系上,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的職權,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思考:材料是如何體現民主集中制的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過渡)通過以上內容我們了解了民主集中制,它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和活動原則,那么到底什么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呢 含義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管理國家社會事務的政治制度。2、基本內容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聯系:辨析 人民代表大會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過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既是我國的政治制度,也是我國的政體(學生自主學習)什么叫政體?政體和國體的關系如何 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材料組四材料1:從表面看西方議員都是由選民選舉的,似乎是民主的,但實際上是有錢人的民主,是一種金錢和權力的交易。選舉中,受到資產階級政黨的控制和操作,受到金錢、教育和文化的限制,一般選民很難當選。材料2:鴉片戰爭以后,先進的中國人曾向西方尋求真理,企圖按照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模型來改變中國的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先是維新派力主推行“君主立憲制”,接著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建立的資產階級共和制,結果都失敗了材料3: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已走過了半個多世紀光輝歷程,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是全國各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學生回答,教師總結)1、國體決定政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由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決定的。這一制度以人民當家作主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眾參加國家管理,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顯示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鮮明的特點。2、舊中國曾經照搬套用西方的政治體制,但是最后失敗了。3、人民代表大會制在長期實踐中不斷得到鞏固和完善,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無比的優越性。4、實踐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奮斗的成果和歷史的選擇,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好制度。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絕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同時也說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結束)人民代表大會制度50多年的光輝歷程,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強大生命力,也對我們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最后讓我們通過一段視頻再次體會我們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主要內容。(播放視頻)(課后作業)查閱資料了解當代西方國家主要國家的政體形式,并說說與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何不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